參考答案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30分)
1、書寫端正、勻稱、無錯給2分,出錯一處扣1分。
2.用古詩文原句填空。(寫錯一個字本句不得分。共8分)
((1)還來就菊花(2)潭影空人心(3)楊花落盡子規啼(4)莫言下嶺便無難(5)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6)博學而篤志(7)吹面不寒楊柳風
3、賜 綴 悴gān zhōng liàng(毎空0.5分,共3分)
4、自作 語重 無聲 有味(填對一詞給1分,共4分)
5、聞 機 十 依(改對一詞給0.5分,共2分)
6、D(2分)7、C(2分)8、略(2分)9、略(3分)
10、泰戈爾 做好事也要看對象,以免上當受騙。(2分)
二、文言文閱讀 (共11分)
11、(1)即使 (2)好、妙 (3)自我勉勵 (4)增長 (解釋對一詞給1分,共4分)
12、略(翻譯對一句給1分,共3分)
13、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三處劃對兩處即可給1分)
14、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大意對即可,2分)
三、現代文閱讀(29分)
(一)課內現代文閱讀 (10分)
15、qí shà(2分)
16、景色描寫。(1分)美好的景物烘托了一家人的和諧、美滿。(1分)
17、尊老愛幼 (1分) 親密和諧(溫馨和諧、和諧美滿)(1分)
18、 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的鋪著: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的起著水泡。(答出兩點即可)(2分)
19“我”和妻子尊老愛幼,人到中年,肩負著贍養父母,撫養孩子的重任,在家庭、社會里都充滿了使命感。中年人,肩負著承前啟后的重大責任,這句話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意思,表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美德。(大意對即可,關鍵詞:尊老愛幼、贍養老人、撫養孩子、責任、使命)(2分)
(二)閱讀《求助也是一種力量》,完成20—24題。(11分)
20、(2分)為父親幫助“我”搬動那塊石頭這一情節埋下伏筆。
21、(2分)我在搬不動石頭的情況下,沒有向父親求助。
22、(2分)起到了點明主旨畫龍點睛的作用。
23、(2分)示例:雖然我憑自己的力量完全可以搬移這塊石頭,但我決不能這樣做,我要當孩子的幫手,讓他明白:通過求助,可以獲得屬于自己的力量。(意思對即可得分)
24、(3分)示例:在汶川地震中,許多災民被埋在廢墟之下,他們不停地呼喊求救并最終得到救援,從死神魔爪中逃脫出來。(意思對即可得分)
(三)《暈》:25、第①段是從鮮亮的程度(沒有彩虹鮮亮)和色彩的排列(暈是內紫外紅)兩個方面說明“暈”和彩虹的不同的。26、依次:舉例子、作比較、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對“暈”進行了觀察和記載 27、陽光(原來)是由七種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的。28、依次:解釋成因(說明成因)、說明作用(抓住核心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