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00分鐘,總分:100分)
一、語文知識及運用(15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寒顫(zhàn) 抹淚(mǒ) 嫩芽(nèn) 粼粼(líng)
B.并蒂(bìng) 慈憐(cí) 徘徊(huái) 瑞(ruì)
C.欹斜(qī) 絮叨(xù) 逮著玩(dài) 拆散(chāi)
D.霎時(shà) 憔悴(cuì) 癱瘓(huǎn) 匿笑(nì)
2.下列詞語中有4個錯別字,把它們找出來填入表中,然后改正。(2分)
禱告 委曲 瑟縮 蔭蔽 分歧
驚呀 爛漫 決別 信服 翻來復去
錯別字
改 正
3.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2分)
A.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忍受,艱苦支持。)
B.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 伴隨,陪同。)
C.我們倆形影不離,語文老師管我倆叫“合二而一”。(形容彼此關系親密,經常在一起。)
D.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比喻不愉快不順利的事情。)
4.下列詞語運用不當的一項是( )(2分)
A.隨著經濟的發展,路子會越走越寬,人們各得其所,這是毫無疑義的。
B.今天下午足球開賽了,小張都沒收到他盼望已久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C.有資料顯示,北京市父母自作主張給孩子用藥造成嚴重后果的患兒與日俱增。
D.區區一條生命,在他們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馬糞一般,是滿不在乎的!
5.根據語境,仿照畫線句,仿寫一個句子,要求語意連貫,句式相同。(2分)
牽掛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有了媽媽的牽掛,樸素平凡的生活便溢滿了溫馨的記憶; 。
6.綜合性學習。(5分)
剛剛跨進中學的大門,眼前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的校園,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教室,新的課桌,新的目標,也結識了新的朋友等等,你一定有許多新的感受,請完成下列任務。
(1)校園美景駐心中。踏進新的校園,優美舒適的校園風光映入眼簾,請把你感覺最美的一處用一句話描述出來,用上一種修辭手法,30字以內。(1分)
(2)推銷自我。進入中學的第一堂課,班主任讓大家互相認識,主要是讓同學們作自我介紹,并美其名曰“推銷自我”。你躍躍欲試,急切地想把自己的優點展示出來,希望贏得同學的好感,結識更多的朋友。請把你要說的話寫下來,80字以內。(2分)
(3)競選科代表。班會課上,老師讓同學們自薦和競爭各學科科代表,你很想當某學科(任選一科)科代表,但你這個學科的成績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怎么說才既得體而又能贏得同學們的信任和支持呢?(40字左右)(2分)
二、古詩文積累與閱讀(15分)
(一)古詩文積累(5分)
7.默寫填空。
(1)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2)綠樹村邊合, 。(孟浩然《過故人莊》)
(3) ,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4)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中用“ , ”的詩句表達自己想把思念托付明月帶給遠方朋友的情感。
(二)閱讀下面文段,完成8~11題。(10分)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8.解釋加點的詞語:(2分)
(1)陳太丘與友期( ) (2)相委而去( )
(3)去后乃至( ) (4)元方入門不顧( )
9.翻譯句子。(2分)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0.“下車引之”與“入門不顧”各自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活動?(2分)
11.用文中詞句填空。(4分)
全文批判的核心是 和 ,作者強調了 和 對于修身為人的重要性。
三、現代文閱讀(30分)
(一)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2~15題。(16分)
雙腿癱瘓以后,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窗外天上北歸的雁群,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母親這時候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癱瘓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可活什么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后來妹妹告訴我,母親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里,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啦唰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時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么好準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鄰居的小伙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又是秋天,妹妹推著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開得正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12.文中一、三兩段反復寫母親要推“我”去看北海的菊花,母親為什么要這么做?(3分)
13.文中對母親形象的刻畫頗具匠心,請細心品析。(4分)
(1)請分析第三段畫線句中“我”的回答為何讓母親喜出望外?
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
(2)文中寫到“我”坐在窗前看落葉,“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你怎樣理解母親擋住落葉的行為?
14.文中母親說的“好好兒活”和“我”說的“好好兒活”各有什么含義?在結構上又有什么作用?(5分)
15.結合文章內容,具體分析作者從“看花”中獲得了哪些人生感悟。(4分)
(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6~20題。(14分)
開在記憶深處的花
記憶,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們所經歷的絕大多數人和事,都被淹沒了、遺忘了,而能讓我們記住的,只有那些開在記憶深處的花。
小學時,我在加拿大生活學習過兩年,經歷過很多新鮮事,見過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買魚的經歷,令我至今難忘。
那是一個星期日,媽媽帶我去一家新開張的寵物店買魚。水族箱里養著的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魚讓人眼花繚亂。左挑右選,我看中了一種非常漂亮但價格不菲的魚,一條就需要20加元。
工作人員是一位十六七歲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樣:一頭很短的黃發,一雙淺藍色的眼睛,一個尖尖的鼻子,一張總往上翹的嘴,這張臉充滿了友善。
我指著那條漂亮的魚說:“麻煩你給我撈一條。”
讓我意外的是,他問了一個似乎無關緊要的問題:“你養魚的缸大嗎?”
我疑惑地說:“不大,比較小。”我一邊比劃魚缸的大小,一邊說。“抱歉,我不能把這條魚賣給你,你的魚缸太小,會把魚養死的,我幫你另外選一種吧。”他笑著說。
我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按我們中國人的思維,賣東西的主要是把東西推銷出去,才不會管其他的。在國內,經常會遇到一些賣魚人,為了牟利,專門推銷那些價格昂貴卻難養活的魚。
我滿臉疑惑,媽媽認為,可能是這種魚不好養,魚缸小容易死,怕我們找上門來,他才不愿意賣給我們。
于是我說:“您放心,如果養死了,我們不怨你。”
“這種魚本來能活40多年,現在它還是一個嬰兒,但它對生活空間要求比較高,如果魚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難道你忍心看一條本來能活40多歲的魚,在嬰兒期就死掉嗎?”
沒有唯利是圖,也沒有高深的理論,有的只是再普通不過的道理:對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話深深震撼了,我覺得自己無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議下,我選了很好養卻最便宜的一種魚:斗魚。一種幾乎可以在一個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魚,價錢僅需3加元。
從此以后,我對自己所養的一切動物有了另外一份關懷:尊重每一個生命,而不僅僅是讓它們吃飽喝足。
開在這記憶深處的花,歷久彌新,永遠艷麗、清晰,吸引著我,指引著我。
(選自《讀者》2012年第18期)
16.請在下面括號里填入表示“我”心理變化的詞語。(3分)
意外→( )→( )→疑惑→( )
17.品析第⑦段劃線句,說說作者“疑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18.賣魚店工作人員是一個什么性格的人?(3分)
19.下面對文章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本文把一次買魚經歷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記憶深處的花”,形象生動。
B.對賣魚人運用了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的手法。
C.文章結構完整,開頭和結尾互相照應,主題突出。
D.“難道你忍心看一條本來能活40多歲的魚,在嬰兒期就死掉嗎?”使用的是反問句,強調了賣魚人不忍心魚在嬰兒期死掉,為揭示小說主題埋下伏筆。
20.品析第 段劃線句,說說“尊重每一個生命”在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讀了這篇文章,你有怎樣的啟示?(3分)
四、作文(40分)
生命如花,離不開雨露的滋潤。無論是美麗的自然風光,經典的藝術形象,神秘的科學世界;還是刻骨銘心的故事,激動人心的場面,怦然心動的瞬間;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傾心的交談,一句深情的叮囑,一個鼓勵的眼神……點點滴滴,都如同清純的甘露,滋潤心田。
什么是滋養你心靈的甘露呢?
請以“我心靈的甘露”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參考答案
1.B(A粼lín;C逮dǎi;D瘓huàn)
2.委曲——委屈 驚呀——驚訝 決別——訣別 翻來復去——翻來覆去
3.D
4.B(“喜出望外”指遇上出乎意料的好事而感到特別高興,這里應用“大失所望”)
5.示例:①有了爸爸的牽掛,人生成長的旅途便邁出了堅定的步伐。②有了孩子的牽掛,平淡悠長的日子便充滿了幸福的笑意。③有了朋友的牽掛,寂寞跋涉的路上便收獲了遙遠的希冀。④有了家庭的牽掛,漂泊在外的日子便孕育出鄉愁的美麗。
6.(1)示例:進入校園,兩旁的行道樹像站立的衛士一樣挺立,好像在向我們敬禮似的。
(2)示例:我名叫×××,今年12歲。我性格開朗,心胸開闊,喜歡交朋友,也樂于助人,愿意為朋友兩肋插刀。我愛學習,成績較好,特別喜歡數學。我愛好廣泛,喜歡唱歌、繪畫、打籃球和乒乓球等。希望同學們喜歡我,和我交朋友。
(3)示例: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我熱愛語文,責任心強,有你們的信任和支持,我一定會為同學們服好務,做好老師的助手。請大家給我一個機會!(只要說出自己的優點,表達自己的愿望和點出競爭學科并表達得簡明得體即可)
7.(1)老驥伏櫪 (2)青山郭外斜 (3)何當共剪西窗燭 (4)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8.(1)約定 (2)丟下、舍棄 (3)才 (4)回頭看
9.友人感到很慚愧,走下來拉他(的手),元方(徑直)走進了家門,連頭也不回。
10.“下車引之”表現了友人內心的慚愧。“入門不顧”表現了元方對父親友人的言行極為不滿。
11.無信 無禮 信 禮
12.她想讓“我”看看外面的世界,希望“我”變得像菊花一樣堅強,綻放出自己的美麗。
13.(1)這是因為:①兒子同意“看花”,說明兒子消沉的情緒有所好轉。②讓兒子能夠重新感受生活的美好,是母親的心愿,這一愿望終于要實現了。
(2)“檔”是動作描寫(細節描寫),母親怕癱瘓的兒子看到落葉觸景生情,對生活失去信心,她擋住的是絕望,帶給兒子的是希望,生動形象地體現了母親細心周到,處處為兒子著想,突出母愛的偉大。
14.母親說“好好兒活”,是頑強性格的體現,既指自己要不屈地與病魔抗爭,更是鼓勵身患病痛的兒子戰勝病魔,勇敢地生活下去。母親的話是她對“我”的希望和囑咐;“我”的話,是“我”對母親的承諾,對自己人生的堅定信念。在結構上形成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
15.①身患重病的母親,一直熱切地期待陪我“看花”,表現母親對兒子細膩的呵護和關愛,“我”從中感受到母愛的偉大。②母親病逝后,“我”終于在“看花”時,理解了母親的良苦用心,領悟到人要積極勇敢地面對生活的道理。(意合即可,抓住兩個要點:感受母愛;懂得積極面對不幸的人生)
16.疑惑 懷疑 震撼
17.他問了一個似乎無關緊要的問題。
18.友善 熱情(耐心) 尊重生命
19.B
20.意思:注入情感,并根據飼養動物的特性,恰當地喂養,保證它們活得好,活得長。(或:尊重生命,把動物當人一樣喂養。) 啟示:①我們應該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追求利益,不能把人類的利益凌駕于其他生命之上。②賣魚人不唯利是圖、熱情友善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③我們要勇于認識到自已的不足,及時改變自我。(能答出其中一條的主要意思,即可得滿分)
更多熱門試題推薦: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