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你看,前面不是“六年級小學語文下冊第一次月考試卷”嗎,我們跑上去和它打個招呼吧!
一、積累運用。
1、 認認真真讀拼音,端端正正寫漢字。
zhū hóu wàng tú jiān miè líng chén há ma pú sà gū fù
( )( ) ( ) ( ) ( )( ) ( )
tián jìng zhèn ěr yù lóng chú
( )( ) ( )房 衣( ) ( )夕
“贈人méi ɡuī( ),手有余香。” 給予比得到更能帶來快樂和幸福,溫馨的感覺會在你的心底慢慢升騰、zhànɡ yì( )。當你懷揣一份chén diàn diàn( )的愛,面對需要幫助的人時,一個鼓勵的眼神比起金錢也是háo bù xùn sè( )的。
2、根據(jù)要求填成語。(各四個)
(1)至仁至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寫日出或日落情景: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 _ 、_______
3、成語填空并寫話。
寒冬( )月 ( )天飛舞 銀( )素裹 風刀霜( )
看著這幾個成語,你想到了一個什么季節(jié)?你用其中的三個成語寫話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關聯(lián)詞語填空。
(1)( )困難再大,我們( )要前進。
(2)( )在什么情況下,我們( )應該把集體的利益放在首位。
5、讀下面這段話,然后用“清”組成恰當?shù)脑~語填入括號里。
走進樹林,空氣格外( )。只見泉水從泉眼里涌出,順勢向遠處流去,匯成了一條( )的小溪。我們喝著( )的泉水,聽著( )的鳥叫聲,真是心曠神怡!
6、讀句子,用不同的說法表達同一個意思。
(1)見到葉圣陶爺爺這樣的大作家,我自然感到十分高興。(用上問號,意思不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硝煙和火光中,日寇被我軍殺得哭爹喊娘,狼狽而逃。(改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7、修改病句。
(1)能不能戰(zhàn)勝自己的決心,是每個人取得成功的關鍵。
(2)老師要求同學們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態(tài)度。
8、照例子,把下面的句子填寫完整,使它讀起來充滿詩情畫意。
例:小溪匆匆走下山崖。
陽光____________________大海。 黃昏_____________________村莊。
9、課文傳真。
(1)本冊課文中要求我們養(yǎng)成 和 的學習習慣,與它們意思相當?shù)墓旁娋溆嘘懹蔚摹?, 。”
(2) “夕陽也漸漸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懸在海與天的邊緣。”句子中的“大紅燈籠”指的是______________。我覺得它還像_____________
和 。文中描寫日落的句子我還喜這句:_
(3)生當作人杰, 。 ,不肯過江東。這首詩出自 (誰)的《夏日絕句》。古詩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學習古詩詞,還要注意聯(lián)系,我們還學過她的一首詞:《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還要會想象,如“青箬笠,綠蓑衣,__________ _。”我不禁想到志南的一句詩:“沾衣欲濕杏花雨,______________ _。 ”
(4)農(nóng)家樂。看到這農(nóng)具,你想到了哪句詩?
鐮刀:________ __ __ 木犁:________ _______ _ 鋤頭____________ ___
10、我來當導游。
如果有客人來到你的家鄉(xiāng),你最想向他們介紹什么?是迷人的風光,還是名勝古跡?是珍奇的動物、植物,還是與眾不同的民風民俗?相信你一定是個出色的導游,試試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欣賞。
(一)《螳螂捕蟬》節(jié)選 12分
少年說:“花園里有一棵樹,樹上有一只蟬。蟬高高在上,悠閑地叫著,自由自在地喝著露水,卻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著身子,舉起前爪,要去捕蟬,卻不知道有只黃雀在它的身后。”
吳王夸獎說:“你看得真仔細!那黃雀要捉螳螂嗎?”
少年接著說:“是的,黃雀伸長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卻不知道我拿著彈弓在瞄準它呢。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顧到自己身后正隱伏著禍患呢!”
聽了少年這番話,吳王恍然大悟,他說:“你講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1、這段文字選自課文《螳螂捕蟬》,后來這個寓言故事演變成一句成語:
___ ,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聽了少年這番話,吳王恍然大悟,他悟出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夸夸這個少年嗎?試試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二)好讀書
①因為你心靈饑渴,所以要讀書。
② 讀書是為了獲取知識,這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前輩們用智慧探尋大自然的奧秘,以文字作下了永久的記錄,便有了科學書;他們研究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史,探求規(guī)律,便有了歷史書;他們思考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便有了哲學書;他們用生動的形象,表達人類的故事,便有了文學書。
③讀書,自然不能只局限于課本,走出課本讀書,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那才是真正愜意的事情。讀書要有選擇,只要有閱讀興趣,適合自己的年齡層次和品味的書,我們都可以找出來讀。但讀書并非一味看熱鬧,也不能因貪多而走馬觀花,囫圇吞棗。( )看了,( )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一旦真正讀懂了一本或幾本書,你就能真正體味到讀書的歡愉和樂此不疲,你的修養(yǎng)、素質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④試想,在暖春的艷陽下,鳥兒鳴叫,百花飄香,你領略著自然的神奇,體味著人生的哲理,聆聽著一位智慧老人的諄諄教導;在涼秋的燈下,萬籟俱寂,你坐在桌前讀書,無數(shù)鮮活的形象走到你面前,與你交談……這是多么愜意的事情。
⑤讀書誘發(fā)了人的思緒,使想象超越時空;讀書豐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觸大智慧的老人;讀書開拓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麗。
⑥書給予人們的實在太多,誰可不讀書?
1、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樂此不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潛移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與“囫圇吞棗”意思相近的成語是__________ _。請寫兩個它的反義詞: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相傳蜀漢大將軍關羽寫過《戒子書》,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想想這句話中的三個分句各表達了什么意思?
(1)“讀書好”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讀書”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讀好書”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括號里填寫合適的關聯(lián)詞。
5、⑥內容換一種說法,意思不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家長認為讀課外書會影響學習,你該怎樣和他們溝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仔細閱讀第⑤段中畫橫線的句子,注意加點的詞,接下去再寫一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習作園地。30分
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陶冶情感,啟迪智慧,還可以教育我們怎樣做人。小學六年,你一定讀過不少的書。請把你和書的故事寫出來,要把感受最深的寫具體,表達真情實感。題目自擬,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