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小學6年級下冊語文同步測試題一份,望同學們好好做題,爭取更大的進步,更多的成就!
一、基礎知識(20分)
1.選出加粗字注音全對的一項(2分)( )
a.陡(
dǒu)
坡潰(
kuì)
敗寒(
jīn)
噤提(
tí)
防 b.和(
xié)
諧(
zè)
仄歪 箱(
qiè)
篋震(
sǒng)
悚 c.間(
jiàn)
歇迫擊(
pò)
炮琉(
liú)
璃瞥(
piē)
見 d.粗(
zhuó)
拙尷(
gà)
尬(
zhān)
黏性 骷(
lóu)
髏 2.下面詞語中有四個錯別字,在下面畫一橫線,然后改正。(2分)
銳不可擋 張皇失措 蕩然無存 微不足道 大廳廣眾 同舟共濟因地治宜 長途拔涉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加粗字的形、音、義都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躥(cuān):向上或向前跳。
鎖屑(suǒ):細小而繁多的(事)。
B.愧怍(zhà):慚愧。
張皇失措(huáng):慌慌張張,不知怎么辦才好。
C.頹唐(tuí):指走路緩慢、搖擺。
吊唁(yán):祭奠死者并慰問家屬。
D.軒榭(xuān):軒,有窗戶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臺上的房屋。
勻稱(chèn):均勻,比例和諧。
4.將下列選項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處,正確的順序是___________。(2分)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星羅棋布,玉立亭亭的荷花,紅枝垂露,______;白荷帶雨,______;怒放的_____;含苞的_______。
A.嫩蕊搖黃 B.嬌羞欲語 C.盈盈欲滴 D.皎皎無瑕
5.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新聞一定要三個標題齊全。
B.有的新聞或無引題,或無正標題只有副標題。
C.新聞一定要有正標題。
D.引題概括新聞的主要事實。
6.請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簡明得體,有說服力的話。(3分)
臨近中考,班主任老師對同學們的學習抓得更緊了,真是分秒必爭,這樣體育活動課又要泡湯了。
學生:老師,下節是體育活動課,我們出去踢會兒球,行嗎?
老師:不行,我要考試。
①學生:老師,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師:那也不行,馬上中考,怎么一天到晚就是想著玩。
②學生:老師,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師:那,我考試怎么辦?
③學生:老師,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師:好吧,要注意安全。
學生:謝謝您!
7.續寫填空,使之構成排比句,然后填寫一句帶有哲理性的話作結。(2分)
一朵鮮花點綴不出絢麗的春天,一個音符譜寫不了動人的樂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
8.你在課內閱讀中一定積累了不少名言、格言、警句、詩詞,請以“友誼”為內容,寫二條,并注明出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明因為期中考試成績欠佳,受父母打罵后,決定離家出走,臨行前打電話告訴你,作為好友的你,該如何規勸他?請你設計一段話,要達到規勸的目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50分)
(一)閱讀下列語段,回答問題。(10分)
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這座橋的特點是:(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于車馬上下。(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四)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唐朝的張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云,長虹飲澗”。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語段依次介紹了趙州橋哪些方面的內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說:“趙州橋非常雄偉”,張嘉貞說趙州橋“制造奇特”,張說趙州橋像“初月出云,長虹飲澗”,他們說明的角度分別是(2分)( )
A.形體特征 古樸美觀 設計科學
B.外觀印象 合乎原理 藝術價值
C.外觀氣勢 施工技術 古樸美觀
D.構造特點 巧妙絕倫 景色怡人
3.這段文字采用的說明順序是(2分)( )
A.先主要后次要
B.先特征后用途
C.由現象到本質
D.先概括后具體
4.按詞義范圍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2分)( )
①橋 ②趙州橋 ③石拱橋 ④中國石拱橋 ⑤拱橋
A.⑤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⑤
C.⑤③②④①
D.①⑤③④②
5.選文中最能概括趙州橋的價值的一句話是_______ 。(2分)
(二)閱讀下列語段,回答問題。(16分)
《植物也有“喜怒哀樂”》
①最初,人類以為只有自己才配有喜怒哀樂這樣高級的情感。后來,科學家的研究發現,不少動物也具有這樣的情感。近年來,科學家還發現植物其實也有喜怒哀樂。
② 所有植物都是喜好顏色的。各種植物不但自身有美麗的外衣,而且有著良好的視覺,它能辨別各種波段的可見光,盡可能地吸收自己喜愛的光線。近年來,農業科學家發現,用紅光照射農作物,可以增加糖的含量;用藍光照射植物,則蛋白質的含量增加;紫色光可以促進茄子的生長。所以,根據植物對顏色的喜好和具體的生產需要,農作物種植者可以給植物加蓋不同顏色的塑料薄膜。同樣,在培育觀賞植物的過程中,也可以利用植物喜好顏色的習性。一些生物科學家開始研究植物喜好顏色的習性,并由此形成了一門叫“光生物學”的科學。
③植物__a__喜好顏色,__b__喜好聲音。科學家研究發現,植物可以對各種各樣的音樂做出不同的反應。如果植物伴隨著音樂成長,根系和葉綠素都會增多。玉米和大豆“聽”了《藍色狂想曲》,心情舒暢,發芽特別快。不同的植物對音樂的欣賞也是很挑剔的,胡蘿卜、甘藍和馬鈴薯偏愛音樂家威爾第、瓦格納的音樂,而白菜、豌豆和生菜則喜歡莫扎特的音樂。有些植物寧愿不聽音樂,也不愿意聽不喜歡的音樂,為了表示厭惡,它們會付出死亡的代價。比如玫瑰這種高雅的植物在聽到搖滾樂后就會加速花朵的凋謝,而牽牛花更為“剛烈”,聽到搖滾樂的四個星期后就完全死亡。
④植物還有強烈的同情心。美國某一研究中心曾經用植物做了一些有名的情感實驗。實驗之一,科學家把活的小蝦從一個容器中緩緩倒入滾燙的開水鍋中,再把在一旁“目睹”這一悲劇的植物的葉片和測試儀連接起來。當小蝦快掉入開水鍋時,植物的“情感曲線”開始波動,好像人類焦急時的表現。當小蝦掉入開水鍋的時候,植物的“情感曲線”突然上升,好像被嚇了一跳似的,也好像人類悲痛時的表現。實驗之二,在有兩株植物的房間進入了六個人,其中一個人掐斷了一株植物,然后六個人離開,研究者把測試儀和沒有“被害”的植物葉片連接起來。過了一會兒,六個人分別在不同時間進入房間,其他五個沒有掐斷植物的人進入房間的時候,沒有“被害”的植物表現平靜。當掐斷植物的“罪犯”進入房間的時候,沒有“被害”的植物的“情感曲線”出現大的波動,就像人們發怒一樣。
⑤ 關于植物的情感研究有著極其重要的科學意義。首先,這些發現提示了所有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另外,這些發現還告誡人類要尊重所有生命,因為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權利和情感。如果過分掠奪植物資源,植物可能最終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報復人類,所以人類要盡力保護好現有生態環境。
1.從內容上看,第②段的第①句與第②③兩句是怎樣的關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橫線上依次填寫的關聯詞語應是:a._____,b._____。(2分)
3.科學家認為植物有同情心的兩個例子是什么?請概括敘述。(2分)
第一個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個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中的兩個“這些發現”指代的內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從哪些方面說明植物有情感?(不超過15個字,可以不加標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聯系實際,談談你對文章最后一句話的體會。(120字以內)(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列語段,回答問題。(24分)
《一顆豆粒》
①我認識一位視一顆豆粒為自己生存意義的夫人。
②她大兒子上小學三年級、二兒子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悲劇降臨她家。丈夫因交通事故身亡。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丈夫不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還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為此,他的妻子只得賣掉土地和房子來賠償。
③母親和兩個孩子背井離鄉,輾轉各地,好不容易得到某一家人的同情,把一個倉庫的一角租借給他們母子三人居住。
④只有三張榻榻米大小的空間里,她鋪上一張席子,拉進一個沒有燈罩的燈泡。一個炭爐,一個吃飯兼孩子學習兩用的小木箱,還有幾床破被褥和一些舊衣服,這是他們全部家當。
⑤為了維持生活,媽媽每天早晨6點離開家,先去附近的大樓做清掃工作,中午去學校幫助學生發食品,晚上到飯店洗碟子。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十一二點鐘了。于是,家務的擔子全都落在了大兒子身上。
⑥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母親披星戴月,從沒睡過一個安穩覺,生活還是那么清苦。他們就這樣生活著,半年、8個月、10個月……做母親的哪能忍心讓孩子這樣苦熬下去呢?她想到了死,想和兩個孩子一起離開人間,到丈夫所在的地方去。
⑦有一天,母親泡了一鍋豆子,早晨出門時,給大兒子留下一張條子:鍋里泡著豆子,把它煮一下,晚上當菜吃,豆子爛了時少放點醬油。
⑧這天,母親干了一天活,累得疲憊不堪,實在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她偷偷買了一包安眠藥帶回家,打算當天晚上和孩子們一塊死去。
⑨她打開房門,見兩個兒子已經鉆進席子上的破被褥里,并排入睡了。忽然,母親發現當哥哥的枕邊放著一張紙條,便有氣無力地拿了起來,上面這樣寫道:
⑩“媽媽,我照您條子上寫的那樣,認真地煮了豆子,豆子爛時放進了醬油。不過,晚上盛出來給弟弟當菜吃時,弟弟說太咸了,不能吃。弟弟只吃了點冷水泡飯就睡覺了。
“媽媽,實在對不起。不過,請媽媽相信我,我的確是認真煮豆子的。媽媽,求求您,嘗一粒我煮的豆子吧。媽媽,明天早晨不管您起得多早,都要在您臨走前叫醒我,再教我一次煮豆子的方法。
“媽媽,今晚上您也一定很累吧,我心里明白,媽媽是在為我們操勞。媽媽,謝謝您。不過請媽媽一定保重身體。我們先睡了。媽媽,晚安!”
淚水從母親的眼里奪眶而出。
“孩子年紀這么小,都在頑強地伴著我生活……”母親坐在孩子們的枕邊,伴著眼淚一粒一粒地品嘗著孩子煮的咸豆子。一種必須堅強地活下去的信念從母親的心里生成出來。
摸摸裝豆子的布口袋,里面正巧剩下倒豆子時殘留的一粒豆子。母親把它撿出來,包進大兒子給她寫的信里,她決定把它當做護身符帶在身上。
十幾年的歲月流逝而去,兄弟倆長大成人。他們性格開朗,為人正直,雙雙畢業于媽媽所憧憬和期望于他們的一流國立大學,并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直到如今,那一粒豆子和信,仍時刻不離地帶在這位母親身上。
1.給下面加粗的字、詞注音:(2分)
輾轉( ) 被褥( ) 憧憬( )
2.第②段中作者為什么說“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作者在一一描寫了“她”家的家當后,又強調“這是他們的全部家當。”作者為什么要做這一強調?(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中,母親為什么想到了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 )段中,大兒子為什么向母親道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 )段中母親最終放棄了自殺的念頭,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開頭寫道:“我認識一位視一顆豆粒為自己生存意義的夫人。”閱讀全文后談談你如何理解這句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讀完《一顆豆粒》后,哪個人物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作(30分)
人,離不開環境。環境可以影響人,甚至決定或改變人的命運;人可以適應環境,也可以改變環境。環境與人的關系是千差萬別的,這一點,你一定有許多體會吧。
請以“環境”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