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卷】
一、看拼音,寫字詞。
qí zhì sī lìng chǐ rǔ xún mì diǎn zhuì
( ) ( ) ( ) ( ) ( )
rǔ zhī jīng jí bù huá wān yán hàn wèi
( ) ( ) ( ) ( ) ( )
二、辨字組詞。
鈕( ) 魏( ) 緩( ) 烽( ) 擎( ) 垠( )
扭( ) 巍( ) 援( ) 峰( ) 摯( ) 銀( )
三、補充詞語。
( )不( )傳 ( )山()海 骨肉( )( ) ( )( )不息
可( )可( ) ( )天()地 ( )( )一體 氣勢( )( )
( )( )起伏 ( )( )子孫
四、用查字典的知識填空。
“快”在字典中可表示:①速度大;②趕緊;③將,就要,接近;④敏捷;⑤高興,舒服。請說出下列詞語中“快”的意思:進步很快。( )天快亮了。( )眼疾手快。( )大快人心。( )快去上學。( )
五、按要求寫句子。
1、把句子改為反問句:這高聳云天的堅固城墻上的一塊塊磚石,處處都灑落過我們英雄祖先的殷紅熱血。
2、用加點的詞語造句:“萬里長城像一條巨龍,順著那連綿起伏的山巒,由西北蜿蜒而來,而向南面伸展開去。”
3、縮句:山海關是我們偉大民族的英雄歷史的見證人,是一個熱血沸騰、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
4、修改病句:正在這些花上,有幾只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
六、理解句子。
1、兩個半鐘頭的閱兵,廣場上不斷地歡呼,不斷地鼓掌,群眾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啞了,把手掌都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達自己心里的歡喜和激動。(“喊啞”與“拍麻”這兩個詞語說明了什么?)
2、兩股“紅流”分頭向東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用“紅流”比喻什么?有什么作用?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3、“你被迫離開母親的懷抱,骨肉分離撕斷腸。”中“你”指 ,“母親”指 。
4、山海關,將以它那偉大的體魄、忠貞的靈魂,永遠地刻在人們的心中。(“偉大的體魄”指什么?“忠貞的靈魂”指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七、按課文內容填空。
1、這 的宣告,這 的聲音,使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這 的宣告,這 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 ,傳到 ,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
這段文字選自《 》,文章主要運用了 描寫的方法。主要寫了典禮開始、 、 、放禮炮、宣讀公告、 、群眾游行等場面。話中的“宣告”指 ,表達了全國人民 、 、 的思想感情。
2、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 ,永不能忘。 ,望我 ; ,只有 。天蒼蒼,野茫茫; , !這首詩叫《 》,作者是中國國民黨元老 。
3、《明天更輝煌》是以 事件為背景,這一事件發生的時間是 。
八、閱讀理解。
㈠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丁字形的廣場匯集了從四面八方來的群眾隊伍。從早上六點鐘起,就有群眾的隊伍入場了。人們有的qíng( )著紅旗,有的提著紅燈,進入會場后按照預定的地點排列。工人隊伍中,有從老遠的長辛店、豐谷、通縣來的鐵路工人,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郊區的農民是五更天摸著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趕來的。到了正午,天安門廣場上隊伍已經滿滿的,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像海上的波浪。
1、根據拼音在文中括號里寫出相應的漢字。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匯集( ) 預定( )
3、用“ ”畫出這段話的中心句。
4、這段話是按 順序來寫的。
5、縮句:“丁字形的廣場匯集了從四面八方來的群眾隊伍。”
6、這段文字運用了 描寫手法,是按 順序來寫的。
7、理解重點句子,選擇正確的答案,在括號里打“√”。
①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
A、“直奔”可以換成“走向”,都說明大家很急。( )
B、“直奔”比“走向”更能反映人們參加開國大典的急迫、興奮的心情。( )
②天安門廣場上隊伍已經滿滿的,成了人的海洋。
A、這句話運用了比喻手法,形容人很多。( )
B、這句話是說天安門廣場成了海洋,沒有運用比喻的手法。( )
㈡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①先說那城樓吧:它是那么雄偉,那么堅固。②那高高的箭樓,巍然聳立于藍天白云之間;那“天下第一關”的巨大匾額,高懸于箭樓之上,特別引人矚目,從老遠的地方,就看得清清楚楚。③這五個大字,筆力雄渾蒼勁,與那高聳入云、氣勢磅礴的雄關渾然一體,無比壯觀。④但是,最壯觀的還是它那形勢的險要。⑤順著城門左側的臺階拾級而上,走到城墻之上,站在箭樓底下,手扶著雉堞(zhì dié)的垛口,昂首遠眺,你會情不自禁地發出一聲又驚又喜的贊嘆:“嗬,好雄偉的關塞,好險要的去處!”
1、解釋詞語。
渾然一體:
2、寫近義詞。
堅固——( ) 險要——( )
3、用“‖”將這段話分成兩層,概括出每層的意思。
第一層寫 ;
第二層寫 。
4、“嗬,好雄偉的關塞,好險要的去處!”中的“嗬”的讀音是 ,意思是 。
5、這一段話主要是通過介紹了 ,說明山海關 的特點。
6、請用“情不自禁”寫一個句子。
九、文筆展示。
要求:我的榜樣 不少于600字。
【B卷】
一、讀音和字形完全對的一組是( )(2分)
A 端詳(xiánɡ) 分享 歐州 惡劣
B 剛勁(jìn) 避免 沮喪 索繞
C 藐視(miǎo) 轟動 先驅 艱巨
D 篇章(piān) 堪測 撫養 凄涼
二、讀拼音在橫線上寫漢字,組成詞語。(6分)
然 俏
yì 志 jùn 工
安 險
三、按要求寫出ABB式的疊詞。(4分)
1.寫顏色:紅彤彤
2.寫神情:笑呵呵
3.寫滋味:甜津津
4.寫外形:矮墩墩
四、五千年文化給予中華少年無盡的滋養。請結合課外知識,分類填寫。(6分)
1.古代人物:大禹
2.現代英雄:雷鋒
3.神話故事:女媧補天
4.傳統節日:端午節
五、給下面詞語中紅色的字選擇最恰當的解釋。(4分)
1.施工 ( )
A 給予 B 施舍 C 施行 D 在物體上加某種東西
2.復蘇 ( )
A 重復 B 轉過去或轉回來 C 恢復 D 再,又
3.寢不安席 ( )
A 安定 B 平安 C 安裝 D 存著,懷著
4.百折不回 ( )
A 彎曲 B 弄斷 C 損失 D 折疊
六、選詞填空。(11分)
1.周密 嚴密 精密 機密
( )監視 ( )思考
( )計算 ( )文件
( )警戒 ( )測量
嚴守( ) ( )調查
2.鼓勵 勉勵 激勵 獎勵
(1)有關部門對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進行( )。
(2)每當我學習中遇到困難,老師總是熱情地( )我。
(3)總結會上,輔導員李老師( )我們繼續努力,爭取更大進步。
七、下面詞語在課文中分別喻指什么,選一選,填一填。(6分)
①戰士豐富多彩,富于革命理想的生活
②五十六個民族 ③熱烈頑強
④抱負遠大 ⑤勇敢樂觀
⑥純潔
1.雪蓮( ) 2.海燕( )
3.雛鷹( ) 4.山丹丹( )
5.五十六朵鮮花( )
6.彩色的翅膀( )
八、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方法。(4分)
1.火車怎么才能爬上這樣的陡坡呢?詹天佑順著山勢,設計了一種“人”字形線路。( )
2.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海島?( )
3.要做旗艦去長風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動飛船,要像利劍把貧窮斬斷,要用愛心把世界相連。( )
4.從碧波環抱的寶島走來,我是海風中的一只乳燕。( )
九、判斷下列句子。(7分)
1.《詹天佑》一課講的是明末清初的事,距現在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
2.一些帝國主義國家要爭奪“京張”鐵路的修筑權,目的就是想嘲笑中國人沒有這個能耐。(√ ×)
3.居庸關隧道采取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是因為它太長了。(√ ×)
4.青龍橋附近坡度特別大,火車難以爬上去,詹天佑順著山勢設計了一種“人”字形線路。(√ ×)
5.初到哥廷根的時候,作者季羨林一心懷念著生母,有時想得簡直不能忍耐。(√ ×)
6.《中華少年》一課選取雪山高原、南疆寶島、北方草原和黃土高坡四地的少年代表中華少年。(√ ×)
7.《彩色的翅膀》一文中關于記敘“西瓜的不平常來歷”這部分屬于倒敘。(√×)
十、閱讀短文,回答問題。(20分)
(一)懷念母親(片斷)
我六歲離開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間曾回故鄉兩次,都是奔喪,只在母親身邊待了幾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母親棄養,只活了四十多歲。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于地下。我的愿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后來我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為什么,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1.根據短文給紅色字選擇正確的讀音。(2分)
待(dāi dài) 頻(pínɡ pín)
2.聯系上下文,解釋下列詞語。(2分)(1)寢不安席:
(2)頻來入夢:
3.片斷中最后一句“這個母親”指的是 。(2分)
4.從這兩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想表達自己( )(2分)
A 一種說不清卻真摯的情感。
B 過不慣離開“母親”的生活,想家了。
C 對親生母親的愧疚和對祖國母親的愛意。
(二)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19世紀初,波蘭遭到歐洲列強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領土落到了沙皇俄國的手里。波蘭人民從此陷入被(qī línɡ)、被壓迫的深淵。年輕而富有才華的音樂家肖邦,滿懷悲憤,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
1830年11月的一天,維斯瓦河上(mí màn)著薄薄的霧靄。20歲的肖邦告別了自己的親人,坐著馬車離開了首都華沙。是肖邦的老師埃斯內爾和同學們來為他送行。他們站在路邊,詠唱埃斯內爾特地為肖邦寫的送別曲《即使你遠在他鄉》。這時,埃斯內爾又捧過一只閃閃發光的銀杯,深情地對肖邦說:“這里裝的是祖國波蘭的泥土,它是我們送給你的特殊禮物,請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動的淚水溢滿眼眶。他(zhènɡ zhònɡ)地從老師手里接過盛滿泥土的銀杯,回首望了望遠處的華沙城,然后登上馬車,疾馳而去。
就在他離開祖國的那幾天,華沙爆發了反抗沙俄統治的起義。肖邦得知這個消息,悲憤欲絕。他將自己的一腔熱血化成音符,寫下了著名的《革命練習曲》。
肖邦日夜思念著祖國。他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的前途的憂慮,全部傾注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之中。他在巴黎一住就是18年。為了祖國,也為了生計,他四處奔波。在1849年10月,他終于躺倒在病床上。彌留之際,肖邦緊緊握著姐姐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說:“我死后,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
肖邦就是這樣帶著亡國之恨在異國他鄉與世長辭了。當時他才39歲。
1.根據文中括號內的拼音寫詞語。(3分)
qī línɡ mí màn zhènɡ zhònɡ
( ) ( ) ( )
2.給下列詞語中紅色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4分)
(1)悲痛欲絕( )
①斷絕。 ②窮盡,完全沒有了。 ③氣息中止,死亡。
(2)與世長辭( )
①文辭,言辭。 ②告別。 ③辭退,解雇。
3.讀下列句子,回答問題。
(1)埃斯內爾為什么把泥土作為“特殊禮物”送給肖邦?(2分)
(2)什么是“彌留之際”?肖邦為什么請姐姐把他的心臟帶回祖國?(3分)
十一、習作。(30分)
讀了《詹天佑》這篇課文,你一定被詹天佑的愛國情懷所感動,為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人物而感到驕傲、自豪。請你寫一篇讀后感。把真實感受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