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要想期中考好要學會嘗試回憶,有人將它比喻為"反芻",這種方法實際上是在自己檢查自己,逼著自己進行思維活動。
一、卷面書寫(共5分)
二、語文積累(共20分)
1、讀下面的詩,完成(1)—(4)題。(7分)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祖國啊!
(1)詩中加點字“薄”的讀音是 。(1分)
(2)第1行詩中“簇新”的意思是 。(2分)
(3)仿照“我是……理想,剛……脫”的句式,給“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續寫下句。 (2分)
(4)本節一系列的生機勃勃的意象,表現了 的情形。(2分)
2、運用積累填空。(4分)
(1)詩有聲在色。那是“雪暗凋旗畫, ”的邊塞征戰;那是“角聲滿天秋色里, ”的戰場情景。
(2)詩中有情有景。“云橫秦嶺家何在? ”,狂風暴雪,人馬難行;
“ ,一夜鄉心五處同“,對月思鄉,情誼深厚。
3、按提示或要求,默寫出你所知道的詩句或談談感悟。(6分)
(1)夏完淳在《別云間》一詩中,有一聯與屈原的《九歌·國殤》中的詩句異曲同工,它是 , 。(2分)
(2)余光中的《鄉愁》廣為傳誦,請默寫出最后一節,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詩句:(2分) 好處:(2分)
4、你已讀過一些名著,請按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1)泰戈爾是印度文學巨匠,曾獲諾貝爾文學獎。他反映兒童生活和情趣的散文詩集是《
》。
(2)讀了《水滸傳》,你一定知道,吳用的外號是“ ”。
(3)《變色龍》的作者是 國作家契訶夫。
三、閱讀(共55分)
(一)坐看黃河(20分)
鄧延康
①許多故事就那么流去了。
②物化的歲月伸手可掬,每一掬卻都已是過去,上一輩尚在感嘆那些小去的孤帆遠影,排天的浪花已濺濕我們的青春衣衫。
③坐看黃河,看天上來的水,奔騰到海不復還。
④這個世界平靜的東西太多了,山巍峨吧,可很肅靜;云飄逸吧,又顯輕浮。于是有了河,以一種沉重的流動,賦江山以活潑,給地球以血性,也讓一種種生活有了千回百折的映照,一個個時代有了波瀾壯闊的象征。
⑤坐看黃河,我們無法無動于衷。
⑥這是一條曾讓風云人物敬畏得不能泅渡的英雄河,這是一條當同名樂章響起就會沖濕海外游子眼眶的母親河,這是一條淹沒過許多家園的夢想也滋潤了許多沃野和希望的歲月河,這是一條負載著厚重的泥沙也負載粗獷的船工號子的生活河。
⑦我們已靜坐不得徘徊不得,只能與她同行。
⑧我們在岸邊……
5、制作讀書卡片是一種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從文中摘錄一個你最喜歡的句子,抄寫在下面的讀書卡片上,并在“品味”欄中寫出你的感悟。(5分)
讀書卡片
篇名:《坐看黃河》 作者:鄧延康
摘句:
品味:
6、從文中找出作者感嘆時光飛逝,啟迪人們珍惜時間的句子。(4分)
7、第④段中寫“山”,寫“云”,與寫“黃河”有什么聯系?(5分)
答:
8、第⑦段中寫“我們已靜坐不得徘徊不得,只能與她同行”,與標題是否矛盾?為什么?
(6分)
答:
(二)“沙漠明珠”珠光漸暗(20分)
①和莫高窟同稱為敦煌兩大奇觀的月牙泉有“沙漠明珠”之稱,但由于干旱缺水和人為因素的影響,月牙泉水位在不斷下降,這顆“明珠”珠光漸暗,甚至有消失的危險。
②敦煌市鳴沙山月牙泉管理處提供的水文實測資料表明,1960年月牙泉水域面積為22.3畝,最大水深為7.5米;1986年水域面積為13.3畝,最大水深1.2米;目前水域面積只有9畝,最大水深僅1米左右。
③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張明泉23日舉行的干旱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說,月牙泉是敦煌區域地下水在地面的自然露頭,是整個地下水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月牙泉接受著區域地下水的補給。然而,由于人類活動等原因,敦煌地下水位不斷下降,月牙泉水位也隨之下降。
④地處中國西北的敦煌曾長期依靠疏勒河、黨河等河流的上游來水補給地下水,上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上游水庫的修建,這些河流相繼出現斷流,敦煌地下水失去了補給來源。隨著經濟的發展,敦煌需水量在不斷增加,目前全市每年要抽取4000多萬方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超采嚴重。
⑤為了保住月牙泉,現在每年需要回灌500余萬立方米的河水。盡管如此,根據測量表明,水位每年還在以15厘米左右的速度下降。
⑥專家認為,從長遠來說,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使敦煌地下水位得到回升,是解決月牙泉水位下降問題的根本途徑,同時,有關部門還應考慮進行跨流域調水,以進一步緩解敦煌水源短缺的局面。
⑦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區以南約5公里處,四面被鳴沙山環抱,流沙與泉相隔僅有數十米。這里地處亞洲中部的大沙漠之中,年均降水量在40毫米左右,但蒸發量高達2480多毫米。在這種極端干旱和強烈蒸發的氣候條件下,月牙泉卻能保持數千年不干涸,這更增添了她的神奇。
9、對本文的標題,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10、第①段中提到的“人為因素”,從全文看,主要表現在哪兩個方面?(4分)
11、第⑦段中“約5公里”、“數十米”、“40毫米左右”、“2480多毫米”說明本文語言有什么特點?(4分)
12、月牙泉身處沙漠而能數千年不干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13、用一句話概括出本文給我們的關鍵信息。(4分)
(三)(15分)
[甲]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鳶雛,子知之乎?夫鳶雛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鳶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梁國而嚇我邪?”
[乙]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了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空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這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4、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惠子相梁( ) (2)夫鳶雛發于南海( )
(3)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
15、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2)甚矣,汝之不惠!
16、兩文在描寫人物有相同之處,都運用 描寫,兩位人物卻有不同的性格,莊子
,愚公 。(6分)
17、請就其中的一個故事,談一點體會。(2分)
四、語文綜合運用(共15分)
初中生活即將結束,九年級(3)班準備開展一次《歲月如歌》的活動,你經歷了下面的一些事情,你是怎么解決的?
18、代表班級給班主任寫一句生動形象的留言。(2分)
19、給班級“畢業晚會”的主持人寫一段晚會結束語(40字以內)。(3分)
20、修改“班志序言”中①、②、③處的語病。(6分)
翻開我們的《九(3)班志》,你可以看到,①“中考”是最高頻率出現的一個詞,而“希望”“彷徨”“不安”種種心情則可以從字里行間流露出來,那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班志上面,栩栩如生地展示著課堂上的每個細節,你會發現,②任何一個細節都不能逃不過小作者的火眼金睛。老師那可敬的形象也隨著故事躍然紙上:和藹可親的陳老師,治學嚴謹的林老師,恨鐵不成鋼的羅老師……在老師的眼里,③我們都是未來的希望,因為他們甘為我們嘔心瀝血。
修改:①
②
③
21、請給這次活動寫一個總結。(4分)
五、寫作(共55分)
我們生活在一定的社區,社區是我們的家園。社區的自然狀況、文化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請以“社區”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提示與要求]
(1)請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用你最喜歡的表達方式寫作。
(2)題目自擬。
(3)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4)抄襲是一種不良品行,相信你不會照搬別人的文章。
參考答案:
二、1、(1)bó(2)極新(3)略(4)祖國擺脫束縛,蒸蒸日上的情形。
2、(1)風多雜鼓聲 塞上燕脂凝夜 (2)雪擁藍關馬不前 共看明月應垂淚
3、(1)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2)詩句:略 好處:借海峽這一物象,抒發自己不能與祖國大陸、親人相往來的愁悵心情,含蓄而又形象。(意思相近,即可給分)
4、(1)《新月集》 (2)智多星 (3)俄
(1—4題填空詩句中出現一個錯別字,此空無分)
三、(一)5、摘句1分,品味4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給分。)
6、上一輩尚在……衣衫。
7、用“山”的肅穆,“云”的輕浮來襯托黃河沉重的流動、活潑、血性。
8、不矛盾。“坐看黃河”是指對歷史、民族進行理性、冷靜的思考。“靜坐不得”、“徘徊不得”、“同行”是指作者感到肩負的重任,決心投身于時代的建設,為民族、歷史書寫光輝的一頁。(意思相近,即可給分)
(二)9、“沙漠明珠”贊喻月牙泉,(2分)“珠光漸暗”比喻月牙泉水域面積縮小,水位下降。(2分)
10、上游建水庫造成河流相繼斷流,使敦煌地下水失去了補給來源。(2分)隨著經濟的發展,敦煌地下水超采嚴重。(2分)
11、語言準確,列舉數據講究用語分寸且富于變化。
12、月牙泉……自然露頭,……部分,……補給。
13、月牙泉面臨干涸的危險。(月牙泉有消失的危險)
(三)14、(1)做宰相(2)從(3)通 15、略
16、對話;莊子機智、幽默;愚公堅毅,有堅持不懈的決心。
17、只要談得合理,即可給分。
四、18、略 19、略
20、①中考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②任何一個細節都逃不過小作者的火眼金睛。
③所以他們甘為我們嘔心瀝血。
21、(內容方面:①基本情況,②成績經驗,③不足之處,④努力方向)
(本卷所有主觀題,只要答卷言之有理,均應酌情給分)
五、寫作評分標準參照中考寫作評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