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考試中正確的答題順序應從卷首依次開始做題,先易后難,最后攻堅。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校正(xiào) 虬枝(qiú) 澎湃(bài) 揠苗助長(yàn)
B.脫臼(jiù) 秀頎(qí) 荒誕(dàn) 惴惴不安(zhùi)
C.破綻(zhàn) 咂舌(zā) 狡黠(xiá) 舐犢情深(shì)
D.蕈菌(xùn) 附和(hè) 按捺(nài) 鍥而不舍(qiè)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3分)
A.坦蕩如砥 懨懨欲睡 沖耳不聞 戳穿
B.浮想聯翩 潛滋暗長 彬彬有禮 錘煉
C.妙手偶得 不屑質辯 虎視眈眈 漫罵
D.涸轍之魚 光彩熠熠 死心踏地 諂媚
3.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歲賦其二(征收) 把酒問青天(握) 扁鵲見桓侯而還走(回轉,掉轉)
B.時而獻焉(指蛇) 才美不外見(看見) 蹴爾而與之(踩踏)
C.何苦而未平(愁) 一食或盡粟一石(吃) 萬鐘于我何加焉(增加)
D.寒暑易節(容易) 煙籠寒水月籠沙(籠罩)為人謀而不忠乎(誠心誠意)
4.下面語段空白處應填的句子,恰當的順序是___________(3分)
漢字的字形跟字義、字音之間有一定的聯系。有些字可以從它們的字形聯想到字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些字可以根據它們的組成部分推測出字音、字義,___________ 。
①有些字可以根據它們的組成部分大致猜測出字義
②例如“休”“采”“明”“炎”“矗”
③例如“木”“山”“日”“走”“上”
④例如“沐”“梅”“葦”“緞”“銅”
5.名著閱讀。(4分)
(1)英國作家___________(填人名)在作品《___________》中借主人公周游四國的奇特經歷,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尖銳矛盾,很有諷刺意義。
(2)火焰山擋住了西行取經路,引出了孫行者三次借調芭蕉扇的故事,請簡述三次借調的主要情節。
6.用一句話概括下面的新聞。(不超過20字)(3分)
新華網遼寧頻道10月7日消息:今年遼寧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夏旱,上百萬農戶受到農作物減產影響。但由于全省農民投保面達到近40%,初步改變了農民靠天吃飯的歷史,避免了多年致富、一災致貧現象的發生。
旱災發生以后,遼寧省財政廳積極督促經辦保險公司做好農業保險理賠工作,盡快將賠款發放到農民手中,有效發揮了農業保險的抗災救災作用。到9月末,三家經辦保險公司已基本完成了查勘定損工作,理賠資金也已陸續發放到了受災農民手中。鞍山、撫順、丹東、阜新、鐵嶺、朝陽、盤錦等市的26萬戶投保農民喜獲保險賠款達2億元。
7.請用下面所提供的詞語,組成一段以“菊花”為中心的景物描寫。(40字左右)(3分)
秋天 菊花 傲然挺立 凋零
8.默寫(8分)
(1)征蓬出漢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商女不知亡國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識燕歸來。
(4)不知天上宮闕,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遠。”
(6)故雖有名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稱也。
(7)生亦我所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班的學生引用李商隱《無題》中的名句寫一副對聯送給班主任。名句中巧妙的比喻正是老師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精神的寫照。這一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50分)
(一)比較閱讀【甲】【乙】兩個文段,完成第9—13題。(16分)
【甲】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選自《莊子·秋水》)
【乙】黃帝將見大隗①乎具茨②之山,適遇牧馬童子,問途③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黃帝曰:“異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請問為天下。”小童辭④。黃帝又問。小童曰:“夫為天下者,亦奚⑤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
(選自《莊子·徐無鬼》
【注釋】①大隗(wěi)傳說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③涂:同“途”,路。④辭:謝絕。⑤奚:何,什么。
9.解釋加點詞。(4分)
(1)秋水時至 (2)河伯始旋其面目
(3)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 (4)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
10.斷句(2分)
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請問為天下。 11.翻譯句子。(4分)
(1)聞道百,以為莫己若。
(2)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
12.從甲文、乙文中各提煉出一個成語,然后概括河伯和黃帝身上的共同點。(3分)
13.請說說黃帝的做法對我們今天的學習和生活有怎樣的借鑒作用?(3分)
(二)閱讀選文,完成第14—17題。(18分)
①走出校門口的時候,已經快十一點了。我只感到肚子疼痛的厲害,才驀然想起,自己連晚飯都還沒有吃。這段時間總是這樣,由于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 FFKJ.net要應戰下個月的考試,沒有準備好的我只能臨時抱佛腳,每天堅持去自習室死啃書本幾個小時。
②離自己租的房子還有將近兩里路,街道上已是一片黑暗和寧靜,看來又只能回去泡方便面了。我拖著虛弱的身體一步步地往前挪動,有氣無力地。
③忽然,前面的一點若隱若現的昏黃燈光吸引了我。我大驚——竟然還有一個小吃攤位沒打烊,一對中年夫婦正坐在那里悠閑的聊天。
④我就像一個餓狼似的撲了過去:“老,老板,還有吃的嗎?”
⑤“有呢,歧山臊子面。”女人笑著說。
⑥“給我來上一大碗。”我已是迫不及待。
⑦真是人間美味啊!面做的真好吃,完全手工的,湯料也正宗,醇香,油而不膩。我狼吞虎咽,吃的是滿頭大汗。倒是一旁的夫婦看的很緊張,不停的勸我慢點吃,不要急。
⑧末了,我問:“你們明天晚上還出來擺攤嗎?”
⑨夫婦倆顯然大吃一驚,面面相噓了一會兒。女人爽朗的回答:“好啊!”
⑩第二天晚上,果真我又看見了他們,夫婦倆像事先準備好了一樣招待我,讓我受寵若驚。此后每天晚上,我都能吃到他們做的正宗的歧山臊子面。由于那個時段的顧客不是很多,有時我也和他們順便閑聊一會兒。
11漸漸地,我知道了,夫妻倆是從陜北鄉下來的,女兒是隔壁大學的,今年大四,因為要考研,這段時間正在抓緊最后的時間拼命的復習,夫婦倆心疼女兒,便不辭辛苦來到城里照顧女兒。白天他們做一些小買賣,晚上便出來擺小吃攤,一邊賺些生活費用,一邊等晚歸的女兒出來后親手給她做一晚熱乎乎的歧山臊子面,然后一塊回家。我在心里慶幸:自己的運氣可真是好,遇見了這么好的事情。
12轉眼間考試的時間快要到了。這天晚上,我照例收拾好書包準備離去,忽然,門口站著的一個戴著厚厚眼鏡的女生攔住了我的去路。
13“你就是那個每天晚上去我爸媽攤位上吃面的男生嗎?”她劈頭便問我。
14我點點頭。看來,她就是那對中年夫婦的女兒了。
15“我求求你,同學,不要再這么晚的去了,可以嗎?”她忽然有些激動地著說,“我媽有嚴重的風濕病,受不了涼的。”
16我驚詫。呆呆的看著她,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知該如何做答。“我,我……”
17“你知道嗎?我爸媽是為了我才出來受寒勞累的,上個星期我研究生考試已經完了。可是他們為了你還在那里繼續受凍累累,就算我求你了,饒了我媽,可以嗎?”女生幾近乞求的說。
18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女兒的研究生考試上個星期就已經結實了,可是年輕的夫婦因為我每天的一碗面而白白多勞累受凍了一個星期。
19我奪門而出,大步流星的跑了出去。
20老遠,我又看見了那點昏黃的燈光,中年夫婦正守候在那里。呼呼的涼風迎面撲來,我感到天氣是那么的寒冷。
21“今天怎么這么早就放學了啊!”看見我來,男人像往常一樣邊戴上袖套邊樂呵呵的說。
22“叔叔,你不要做飯了。”我大聲的說,“叔叔阿姨,我都知道了。我真的很感激你們,這段時間以來對我的照顧和關懷,讓我感到了家的感覺。您們做的面很好吃,比我媽做的都好。謝謝您們!可是我不能再讓你們為了我受苦勞累了。”我沙啞的說。
23老板娘剛想解釋些什么,卻猛的看見了跟在我后面的女兒。半晌,她只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話:“都是離家在外的孩子,做父母的哪能不心疼呢?”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②段中的環境描寫有什么作用?(3分)
15.第⑨段中,夫婦倆為什么“大吃一驚”?(3分)
16.第③段中和第④段都寫到黃昏的燈光。這兩處寫燈光分別表現了“我”怎樣的心情?(3分)
17.根據你對這篇小說的理解續寫合理而感人的結尾。(3分)
18.在你的心目中,夫妻倆是什么樣的人?(3分)
19.下面各項最適合作這篇小說題目的是( )(3分)
A.父母的心 B.寒冷的夜晚 C.小吃攤奇遇 D.溫暖的臊子面
(三)閱讀選文,完成第20—24題。(16分)
請敬畏規則
①中國人往往敬畏權威,但是漠視規則或者信奉潛規則。
②不遵循規則的人好像很轉,其實很苦很累,因為一直要尋思“不走尋常路”。
③我常常站在十字路口犯傻,紅燈當前,有時只剩下我一個人“不敢”闖紅燈。有一次,一輛標有某執法單位的小車闖紅燈,當它傲慢地與我擦身而過時,我指了指紅燈說:“看到紅燈了沒有?”那司機居然要停車下來揍我,結果把遵守規則的我嚇跑了,他們洶涌著一車人,我可不吃眼前虧。
④可悲的是,覺得最轉就是敢于不守規矩的中國人很多,敢于不守規矩也是很多國人唾沫橫飛吹牛的資本。
⑤有個“海歸”朋友告訴我說,在美國,公司做決策時,往往有許多不同意見,大家吵得不可開交,甚至一地雞毛,但是一旦規則定了下來,不管是哪一派都心服口服地百分百去執行;相反,在國內,在討論方案的時候,大家好像和氣一團,沒有爭議,可是一旦新規則定下來后,有人就故意找茬不合作,來陰的與規則作對。
⑥從最簡單的“排隊”這一社會規則看,不管是在銀行、醫院,車站、機場,甚至火葬場,總有人“插隊”,大家喜歡“擠擠”一堂,“亂”中取粟,不排隊或者插隊不覺得這很羞恥,反而在很多人心目里是“能干”“機靈”“厲害”的代名詞。
⑦很早以前,讀過這樣一段文字:夕陽西下,旅游團一行乘車從澳大利亞墨爾本出發,趕往南端著名的菲利蒲島看企鵝歸巢的美景。車至途中恰逢一場大型車賽剛剛散去,迎面蜂擁而來大批的車隊。這是一個左右極不對稱的車道,一邊是光光的道路,從北向南開的車只有我們一輛;一邊是密密麻麻數以千計的車隊,多是愛炫耀的車迷。沒有警察也沒有監視器,有的只是車道中間一道毫無約束的白線。然而,對面駛來的所有車輛沒有一輛越過中線,沒有一個“聰明人”試圖去破壞這樣的秩序……如此場景凸現了人們自覺遵守規則之美。這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之美。
⑧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場大火燒毀了哈佛的圖書館,很多珍貴的古書毀于一炬,讓人痛心疾首。突發的火災把一名普通學生推到了一個特殊的位置,他在經過痛苦的思想斗爭后,終于做出一個勇敢的選擇。原來在這之前,他違反圖書館紀律,悄悄把哈佛牧師捐贈的一本書帶出館外,準備閱讀完后再歸還。突然之間,這本書成為稀世珍本。該學生懷著不安的心敲開了校長辦公室的門,說明理由后鄭重地將書還給了學校。校長先是表示感激,并對學生的勇氣和誠實予以褒獎,然后就把他開除出校。賞罰分明,一點也不拖泥帶水。
⑨對此,很多人表示不解,但是校長不做解釋,他只亮出哈佛的理念:讓校規看守哈佛,比用其他東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在規則面前,他們遵循的是人人平等,要公平就必須敬畏規則。有序的文明社會,必須有各種規則來保證。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規則,就是尊重公平、效率與我們自己。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人還不懂得真正的自由,因為中國人還沒有真正懂得規矩。
20.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3分)
21.選文主要運用了哪兩種論證方法?(4分)
22.下面對文中詞語揣摩,說法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題目“敬畏”一詞表達出對“規則”的一種莊嚴感、使命感。
B.第⑤段用成語“一地雞毛”形容美國公司做決策時的混亂局面,表達出作者的反感。
C.第⑥段的詞語加引號作用相同,都是為了強調提示。
D.文章最后一句的兩個“真正”去掉,才能與開頭“漠視”一詞相照應。
23.第⑦段引述的文字的作用是什么?(3分)
24.四川某考生在高考時用甲骨文作文,評卷老師無奈請來甲骨文專家翻譯成通用漢字。你怎樣看待這件事?請結合生活實例,談談你對敬畏規則的認識。(3分)
三、寫作(40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菜根潭》中有這樣一句話:“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說的是:在經過狹窄的道路時,要留一步讓別人過得去[內容來于斐-斐_課-件_園 FFKJ.net];在享受甘美滋味時,要分一些給別人品嘗。
要求:
①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定文體,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②可以記敘經歷,抒發情感,發表見解,但不能對材料進行擴寫、續寫、改寫。
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參考答案
一、1.C 2.B 3.C 4.③①②④
5.(1)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記》(每空0.5分)
(2)①行者鉆入鐵扇公主腹中,公主無奈交出假扇;
②行者變身牛魔王獲取真扇,復被假八戒(牛魔王)騙回;
③天神相助降妖伏魔,取得寶扇滅火西行。
6.遼寧26萬受災農民獲得農業保險賠付
7.必須用所提供的詞語寫出,秋菊怒放充滿生命活力的特點。
8.略
二、(一)
9.(1)按時 (2)旋轉/掉轉 (3)拜見,拜訪 (4)停止
10.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請問為天下。
11.(1)聽到了上百條道理,便認為天下再沒有準能比得上自己。(或聽到道理很多了,就認為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2)治理天下的人,與牧馬的人有什么不同呢?(或治理天下,和牧馬又有什么不同呢?)
12.貽笑大方(或望洋興嘆)、害群之馬。共同點:他們都通過自身的經歷,發現自己的不足。(或:他們都善于反思。)
13.黃帝的做法讓我們明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不要妄自尊大,要虛心向他人請教,要時常自我反省,自我完善。
(乙譯文:黃帝到具茨山去拜見大隗,正巧遇上一位牧馬的少年,便向牧馬少年問路,說:“你知道具茨山嗎?”少年回答:“是的。”又問:“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嗎?”少年回答:“是的。”黃帝說:“真是奇怪啊,這位少年!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請問怎樣治理天下。”少年聽了拒絕回答。黃帝又問。少年說:“治理天下,跟牧馬哪里有什么不同呢!也就是去除過分、任其自然罷了!”黃帝聽了叩頭至地行了大禮,口稱“天師”而退去。)
(二)
14.突出時間很晚,為后面情節的發展作鋪墊。
15.因為夫婦倆第二天可能不出來擺攤,也可能出來擺攤,但不再這么晚才回家,而“我”還將在這么晚的時候來吃面。
16.第③段:興奮;第③段:愧疚。
17.一句話,只有一句話,咧咧寒風中,聽完,我良久無語,已是淚流滿面。
18.夫婦倆心地善良、勤勞樸實、充滿愛心,是既普普通通又可親可敬的人。
19.D
(三)
20.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規則,就是尊重公平、效率與我們自己。
21.對比論證和舉例論證。
22.A
23.為了闡明人們能自覺遵守規則是體現人類社會文明的真正進步。(凸現了人們自覺遵守規則之美。這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之美。)
24.要簡例,理由表述清楚,觀點正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