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發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氣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進。我們雖不是發明家,但他們的精神我們可以去學習!加油復習,同學們!
第Ⅰ卷(選擇題 16分)
1、下列加點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2分)
A.泠泠淙淙(chóng) 古剎(shā) 地殼(qiào) 攢聚(cuán)
B.顴骨(guán) 愜意(qiè) 拮據(jú) 訕笑(shàn)
C.拗不過(niù) 晦塞(sè) 埠頭(bù) 跌宕(dàng)
D.憨厚(hān) 鹿砦(chài) 棧橋(zhàn) 陰翳(yì)
2、依次填入句中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2分)
(1)上級既然下達了這項任務,雖然時間緊,我們也只能__為之。
(2)老先生深有感觸地說:“葉落要歸根,那__他鄉的滋味實在不好受呀!”
(3)民族區域__是我國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國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
A. 勉力 作客 自治 B.勉勵 作客 自制
C.勉力 做客 自制 D.勉勵 做客 自治
3、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句是 ( )(2分)
A.唐代古文化運動的領袖是韓愈,他的主張是“文以載道”、“唯陳言之務去”,蘇軾贊之為“文起八代之衰”。
B.套用王勃的一句詩就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不是也頗有詩意嗎?
C.一北一南,迥然不同的兩個地域,迥然不同的兩種經濟模式,如今卻面臨著同樣的窘境——技術工人缺口。
D.年味淡了,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還是其中別有原因?我們是漠然置之?還是積極主動地去做些什么?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2分)
A.《還珠格格》播出時,幾乎萬人空巷,人們在家里守著熒屏,街上顯得靜悄悄的。
B.在我告別時,他非要送我幾套高檔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C.他是個計算機專家,又會兩種外國語,我們這些初學計算機的人要虛心向他求教
不恥下問。
D.你游桂林的山水,見到那些構造奇妙的山洞,一定會說是鬼斧神工,天造地設。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2分)
A.據一項最新調查,我國約近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的青年認為“誠實守信”、“助人為樂”是優秀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基本準繩。
B.對于優秀文化遺產中的精華部分,我們需要去學習,然而是不是僅僅學習就夠了呢?回答當然是肯定的。
C.雖然國際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商務、交流、購物上的不少便利,但是我們對網上不少信息的真實性卻越來越感到懷疑。
D.為了預防大災之后不出現大的疫情,衛生防疫部門采取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6、下列有關文學常識及課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魯迅,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我們學過他的短篇小說有《社戲》《故鄉》等。
B.《鼎湖山聽泉》《畫山繡水》《飛紅滴翠記黃山》都是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悟到人生哲理的散文。
C.《記承天寺夜游》《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的作者分別是蘇軾、范仲淹和歐陽修。
D.中國是詩的國度,有唐詩宋詞元曲的說法。魯迅的散文詩《雪》、臧克家的《有的人》都是新詩的杰出的代表。
7、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文字,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 (3分)
元霄節的夜晚,天氣非常好,是一個很美麗的月夜。 。
①一輪滿月像玉盤一樣嵌在藍天幕里
、谔炜罩杏袔最w發亮的星星
、哿攘葞灼自
、苈卦谒{空移動
⑤把它的清輝撒在人間
A①④③②⑤ B①②⑤④③ C②④③①⑤ D③②①④⑤
第Ⅱ卷(非選擇題134分)
一、積累與運用(24分)
8、根據括號內的注音在橫線上寫出相應的漢字。(4分)
揚州歷史(yōu) 久,有著深厚的人文底蘊。燦若星辰的文化名人、富有特色的文化遺存、亮點紛(chéng) 的文化形態,是揚州文化的特色和優勢。這為我們構建和(xié)
社會打造了很好的歷史平臺。“建設文化大市、打造人文揚州”,就是希望通過文化來(zī)
養生命力,激發創造力,鑄造凝聚力。
9、默寫(10分)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闡明了決定戰爭勝負的三要素的關系,概述這一關系的句子是“ , !
(2)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最后兩句,將詩人因朋友離去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抒寫到了極點,這兩句詩是 , 。
(3)《與朱元思書》一文,作者善于抓住山光水色的特點來繪山繪水,其中突出水大流急的一句是: , 。
(4)《岳陽樓記》中作者借鳥歡魚躍來描繪晴朗之景的句子是 , 。
(5)臺灣著名作家瓊瑤的小說《在水一方》被改編為電視劇,其歌曲《在水一方》被廣為傳唱!熬G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這讓我們想起了《詩經》中的詩句“蒹葭蒼蒼, 。所謂伊人, ”。
10、名著閱讀(3分)
繼孔子、李白之后,又一位古代名人諸葛亮慘遭顛覆。在《中國最虛偽的男人:梅朝榮品諸葛亮》一書中,諸葛亮被描述成了一個很有心計和野心的“中國最虛偽的男人”。 不僅“輔佐劉備”成了一場陰謀,而且被當作禮賢下士典范的“三顧茅廬”,也不過是民間傳言和歷史演義小說的創造。
對諸葛亮的歪解,你一定有話要說。在你的心目中,諸葛亮是一個
,因為他
11、綜合性學習與探究(7分)
全班同學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籌備,名勝古跡與對聯交流競賽活動開始了。同學們收集的既有本地名勝古跡的對聯,又有外地名勝古跡的對聯;有些同學還自己撰寫了名勝古跡對聯。交流競賽活動熱烈而緊張。
(1)假如你是這次活動的主持人,請你即席發表一段簡短精要的開幕詞。(2分)
(2)作為班級中的一員,請你把自己收集或者撰寫的一幅名勝古跡對聯(注明是什么名勝古跡)寫在下面,與同學們共享。(2分)
(3)這次活動邀請了語文老師參加,請你以語文老師的身份對這次活動作以簡要的語言評比總結。(3分)
二、閱讀理解(50分)
(一)詩歌鑒賞(4分)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為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12、詩的五六句寫出了戰士怎樣的生活?前六句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2分)
13、整首詩表現了戍邊將士怎樣的精神面貌?(2分)
(二)文言文閱讀,閱讀《陳涉世家》選段,回答問題。(14分)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眳菑V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14、對下列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2分)
A.適戍:強迫去戍邊。 B.等死:坐等死亡。
C.指意:意圖。 D.驚恐:又驚奇,又害怕。
15、翻譯下列語句。 (4分)
①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诘┤,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對文意的敘說,錯誤的一項是( ) (2分)
A.朝廷征召窮苦百姓去鎮守漁陽,陳勝、吳廣都被編在征發的隊伍里,因大雨,道路不通,九百人都被滯留在大澤鄉,以致不能如期到達漁陽。
B.秦法規定,戍邊的人如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一律要砍頭。陳勝、吳廣都在砍頭之列。
C.陳勝認為,秦朝應當繼承皇位的是扶蘇。但扶蘇競被他弟弟二世殺死了。陳勝和吳廣商議,決定冒充是扶蘇和項燕的部下,帶領九百戍邊之人起義反秦。
D.為了給起義作輿論準備,陳勝、吳廣做了兩件事,一是“置書魚腹”,二是“篝火狐鳴”,結果士卒們在夜里都驚恐害怕,到了天明,人人到處議論,都指指點點地看著陳勝,不敢和他當面交談。
17、問題探討:節選部分是怎樣表現陳勝非凡的領導才干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陳涉的語言描寫有①“茍富貴,無相忘”。②“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③“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④“壯志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試著選擇其中兩句分析一下這些語言表現陳涉怎樣的性格?(4分)
、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問題。(16分)
⑴明媚的三月三如期來臨。然而,三月三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風箏飄飛的輕盈和艷麗,而是奶奶用刀砍樹的聲音。
、啤叭氯,砍棗兒干……”每到這個時候,奶奶都會這么低唱著,在清涼的陽光中,手拿一把銀亮的刀,節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棗樹砍去。那棵粗壯的棗樹就靜靜地站在那里,用飽含滄桑的容顏,默默地迎接著刀的洗禮。
、恰澳棠,您為什么要砍樹?樹不疼嗎?”我問。在我的心里,這丑陋的樹皮就像窮人的棉襖一樣,雖然不好看,卻是它們抵御冰雪嚴寒的珍貴鎧甲。盡管冬天已經過去,可現在還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這么砍下去,不是會深深地傷害它們嗎?難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氣,樹活一張皮”嗎?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這棗樹和奶奶結下了什么仇呢?
、取靶『⒆硬辉S多嘴!”奶奶嚴厲地呵斥著我,把我趕到一邊,繼續自顧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⑸那時候,每到秋季,當我吃著甘甜香脆的棗時,我都會想起奶奶手里凜凜的刀光,心里就會暗暗為這大難不死的棗樹__________。驚悸和疑惑當然也有,但是卻再也不肯多問一句。
⑹多年之后,我長大了。當這件事情幾乎已經被我淡忘的時候,在一個遠近聞名的梨鄉,我又重溫了童年的一幕。
、艘彩浅醮,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樹剛剛透出一絲清新的綠意。也是雪亮的刀,不過卻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這些刀在梨樹千上跳躍飛舞,像一個個微縮的芭蕾女郎。梨農們砍得也是那樣細致,那樣用心,其認真的程度絕不亞于我的奶奶。他們認真地砍著,仿佛在精雕細刻著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樹的皮屑一層層地灑落下來,仿佛是它們傷痛的記憶,又仿佛是它們陳舊的冬衣。
、獭袄喜@樹為什么要這樣砍呢?”我問一個正在揮刀的老人。我隱隱約約地感到,他們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為背后,一定有一個共同的理由。這個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沒有知曉的那個謎底。
⑼“你們讀書人應該知道,樹干是用來輸送養料的。這些樹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長得太快了!崩先诵Φ。
、巍澳怯惺裁床缓媚?”
、稀澳怯惺裁春媚?”老人反問道,“長得快的都是沒用的枝條,根儲存的養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長的時候把養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還拿什么去結果呢?就是結了果,也只能讓你吃一嘴渣子!
、形艺诹四抢铮瑳]有說話。
、盐冶簧钌畹卣鸷沉耍簶涫沁@樣,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一個人如果年輕時過于順利,就會在不知不覺間瘋長出許多驕狂傲慢的枝條。這些枝條,往往是徒有其表,卻無其質,白白浪費了生活賜予的珍貴養料。等到結果的時候,他們卻沒有什么可以拿出來奉獻給收獲的季節。而另外一類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殘酷的刀,斬斷了圓潤而酣暢的歌喉,卻因此把養料醞釀了又醞釀,等到果實成熟的時候,他們的氣息就芬芳成了一壺絕世的好酒。
⒁從這個意義上講,刀之傷又何嘗不是刀之愛呢?而且,傷短愛長。
⒂當然,人和樹畢竟還有不同:樹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卻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們所能做的,也許就是在有刀的時候,去承受,去積蓄;在沒有刀的時候,去尋找,去打造。讓我們銘記刀愛,用生活的砥礪,去迎接累累的碩果和甜美的微笑。
19、根據文意,在文中空白處填入一個選擇恰當的詞。(2分)
答:___________
20、第⑺段中作者用“一個個微縮的芭蕾女郎”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1、第⑻段中有“謎底”一詞,聯系上下文,說一說“謎”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話不超過10個字) (4分)
22、在文中用橫線畫出由記敘轉入議論抒情的過渡句。(2分)
23、根據文意理解“刀之傷又何嘗不是刀之愛呢”一句,并將你的理解寫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從文中找出一個能體現中心的詞語,作為本文的標題,將它寫在橫線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問題。(16分)
野性的林
在海南島.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嶺。
瞧那遼闊、深邃、汪洋似的林海,莽莽蒼蒼,層層疊疊,涌著無垠的綠濤,橫亙在眼前,那情調是多么粗獷。當我們進入林中,瞧著那藤蘿纏繞、蕨類叢生、橫如帳幔的林墻,邃如深淵的林窟,密如樁柱的林干,又使人墮入了朦朧的神秘之感里。
這亞熱帶的原始森林多么富于野性。
我在這里看到了力的素描和寫生。野性不就是力的象征!雪萊的名句說得多好:“萬物由于自然規律,都必須融會于一種精神”。我卻從森林里瞧出了大自然神筆的氣勢。它的鐵畫銀鉤倔強而剛勁。沒有這亙古如一的精神,便不可能有萬物的滋生。每一粒種子落入土里便是力的萌芽,然后便有力的茁壯和成長。你瞧那每一棵樹木都挺拔而昂揚,沒有擔毫悠游的逸致,也沒有一點兒躊躇猶豫的跡象。它們只是——個勁地拼命向上長,朝著晴空,朝著雨露,朝著陽光。看得出來,在這橫七豎八的密林里,它們的生長并不容易,在青春時顯然是十分艱苦的,彼此間曾經出現過力的較量和搏斗。看那楨楠合抱著鐵櫚,高山榕的氣根絞勒著另一株大樹,它們成長起來了。有的巨大得像擎天的柱石,幾乎多人才能合抱;有的高達數十米,仰著頭還看不到它的尖頂;它們的根長成板狀,一塊一塊的深深地陷入地里,仿佛是艘萬噸巨輪的舵,支撐著這巨蘗固如磐石。于是,我從這些勃勃的生機中好像聽到了山林的心跳,看到了最美妙的刻畫力的珍品。
野性的林具有最純真、最樸素的美。它毫不做作,既沒有病態,也沒有畸形。它是這樣渾厚、豐滿而斑斕。因為它包羅、積累并融合了從古至今林中最美好的種屬、質地和品性。被稱為活化石的幾千年前繁茂滋生的樹蕨和鐵櫚依然健在。僅僅二萬余畝的林區便有千種以上的喬木和草木,難道這還不夠渾厚和豐滿!綠楠干細似杖,烏柏蕨莖粗如椽,黃銅高可擎天,鋪地蜈蚣低與腳齊,高山蒲葵葉大如傘,五列木青紅相間,雞藤果花紋五色,獼猴桃有方有圓,難道這還不夠斑斕奇麗?然而這千姿百態都富于原始的健美,每一棵樹都閃爍著生命的光華,茁壯的異彩。春天的光,夏日的雨,秋季的風,隆冬的別言都為它們淡抹濃妝,使守林人覺得春色新,促人振奮;夏色暖,教人舒坦;秋色金,令人歡欣;冬色凝,使人堅定。他們也像森林里的樹一樣,愛上了這塊土地,蒂固根深。
我們愈往里去,覺得綠的色彩愈重,泥土的氣息愈濃,遍地的野趣也愈迷人了。我們可以從清脆的鳥聲里聽出畫眉、白鶴、原雞這些山野的精靈們對森林的熱愛;從錯什的蹄印里看出鹿、豹、山猿、黃狼、馬猴、野雞,以至蟒蛇,這些叢林的壯士們依戀故土的深情。待我們到達森林的中心,越過淙淙的流泉,樹叢尖端的奇景便展現在我們的頭頂。在那萬木之巔,各種吊蘭如盆景低垂,碎骨補似繁花四散,奇花異草在樹尖兒爭妍斗麗,組成了一個奇異的空中花園。啊!高山盈盈,林木青青,異卉繽紛,我們竟可以從這兒追思到古森林那千姿百態的風光,使我們的美感向著智慧的高度上升。
終于,我從力和美之中看到了希望。它們并不平庸,也毫不溫馴;雖貌似粗魯、莽撞,但卻充滿活力。野性難道不就是一種敢于拼搏和不屈不撓的性格嗎!在這兒,隨處都可以找到這可貴品質的特性。瞧,所有的樹木都堅信自己有立于眾樹之林的能力,它們從來也沒有片刻放棄對光和熱執著的追求。那先鋒樹種乘風飛來,落地生根。不論歲月多么漫長,它們憑借自己的力量便可以世代更新,綿綿不絕。
野性的林讓我們獲得了力的啟示,美的意念,希望的鼓舞和鞭策。我們雖然奔走竟日,卻只感到清新的歡樂而毫無倦意。
25、在作者看來,這原始森林“富于野性”,其“野性”的含義有哪些?(4分)
26、作者說“野性的林”是“美”的,根據文意,“美”表現在哪幾方面?“美”的根本內涵是什么?(4分)
27、文章的題目是“野性的林”,作者在第六段卻不惜用大量筆墨來寫鳥獸花草,這在表達上有什么作用?(4分)
28、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4分)
A.文章開篇,以充滿激情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原始森林的壯麗畫卷,為全文禮贊“林”的野性定下了昂揚的基調。
B.由于作者對山林的厚愛和感悟,使得文章句句有情,句句合理,“情”“理”交融。
C.本文運用了象征手法,“野性的林”是“我”的品格的象征,“林”的形象其實就是“我”的形象,達到了“物我同一”之境。
D.出于對“野性的林”的熱愛和藝術表現的需要,作者多次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
E.“一切景語皆情語!睆娜目矗髡呓琛耙靶缘牧帧笔銓懥藢Υ笞匀坏臒釔酆拖蛲驗檫@里只有清新的歡樂而毫無倦意。
三、作文(60分)
春風秋雨,悲歡苦樂,種種經歷和體驗積淀成我們的生命。回味著,經歷著,期待著,不論是大自然的景觀與奧秘,還是藝術的感動、足球的激情,抑或是對科學與未來(諸如網絡生活、課題實驗、科學幻想)的向往,還是對社會人生的體驗與反思……,都是我們生命交響曲中一串串動人的音符。請你以“體驗”為話題,自擬題目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