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行路難》教案設計

時間:2017-08-16 編輯:蒸花 手機版

  《行路難》是樂府舊題,很多詩人均用過此題,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行路難》三首。下面是該課文的教案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行路難》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1.通過自主研討,理解詩人懷才不遇的情懷。

  2.通過反復誦讀,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全詩。

  3.體會詩人悲憤中不乏豪邁, 失意中仍懷希望的思想境界。

  【學習重點】

  體會詩人悲憤中不乏豪邁, 失意中仍懷希望的思想境界。

  【學法指導】

  鑒賞詩歌的一般步驟:

  1、讀懂大意;2、知人論詩;3、領悟情感;4、賞析技巧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一)相關鏈接:

  【作家作品】【寫作背景】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年輕時即漫游全國各地,曾經至長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讒去職。晚年漂泊東南一帶,最后病死于當涂。其詩多強烈抨擊當時的黑暗現實,深切關懷時局安危,熱愛祖國山河,同情下層人民,鄙夷世俗,蔑視權貴;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飲酒求仙、放縱享樂的消極思想。他善于從民間吸取營養,想象豐富奇特,風格雄健奔放,色調瑰奇絢麗,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二)知識預習

  1、字音、字形、字義。

  解釋1.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為飾。

  2.清酒:清醇的美酒。

  3.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錢(即萬錢),形容酒美價高。

  4.珍羞:珍貴的菜肴。羞:同“饈”,美味的食物。直:通“值”,價值。

  5.箸(zhù):筷子。

  6.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兩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這兩句表示詩人自己對從政仍有所期待。碧:一作“坐”。

  7.多岐路,今安在:岔道這么多,如今身在何處?岐:一作“歧”。安:哪里。

  8.長風破浪:比喻實現政治理想。據《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

  9.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連,船帆好像出沒在云霧之中。

  2.說出詩的大意。

  譯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高十千,玉盤里的佳肴則值萬錢。 但是我放下杯子,放下筷子,不能下咽,抽出寶劍,環顧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過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準備登上太行山,大雪又堆滿了山。 閑來垂釣向往有姜太公般的機遇,又想象是伊尹夢見駕船經過太陽的旁邊。 行路難啊!行路難!岔路又多,如今的道路又在哪里? 總會有一天,我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高掛著風帆渡過茫茫大海,到達理想彼岸。

  二、課堂探究

  (一)導入新課:

  唐玄宗時期,李白經朋友引薦到京城長安做了小官,這讓李白很是郁悶,要知道他原想是輔佐帝王,成就偉業的。于是李白便常和朋友飲酒作樂,杜甫曾寫詩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更不幸的是他得罪了當時權重一時的太監高力士,被迫離開長安,離開長安前,李白寫下了三首《行路難》表達自己抑郁不平的心情,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是其中的一首。

  二、解題

  《行路難》是樂府《雜曲歌辭》舊題。這首詩是李白在天寶三載離開長安時所作。詩中寫世路艱難,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三、整體感知,理解詩意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敘事開篇,化用南朝宋詩人鮑照《擬行路難》第六首開頭“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用夸張的筆法,寫“金樽清酒”,“玉盤珍饈” 的宴飲,詩人卻停杯,投箸,拔劍不能飲,心茫然。其情感又有別于《擬行路難》。

  2.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聯想而過渡,詩人想“渡黃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滿山”, 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艱難,寓含一種無限的悲憤。現實之路雖然坎坷,但夢還在,理想還在。詩人聯想到呂尚未遇文王時,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釣;伊尹受湯聘前,曾夢見乘舟經過日月旁邊,呂尚伊尹最后他們實現了自己的愿望。這兩個典故表達詩人要像他們那樣有為于當世。

  3.“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直接抒情,詩人一向所抱的“輔弼天下”的愿望,一直無法實現,因此悲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這四句節奏短促,反復感嘆過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表現出進退失據而又不甘自棄,繼續探索尋求出路的復雜心理。

  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詩的結尾,用典表達要像宗愨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會有施展才能的時候。

  最后兩句詩人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

  李白畢竟是盛唐的大詩人,他悲而不傷,那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于使他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詩人用“長風破浪”比喻其宏偉抱負,接以“會有時”,肯定這一抱負有施展的時候。其堅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現得何等豪邁、直爽!

  “直掛云帆濟滄海”由乘長風破萬里浪推演而來,創造出一個雄渾闊大的意象,融入了詩人“輔弼天下”,大濟蒼生的宏偉藍圖。

  四、品讀詩歌。

  我從 這(幾句)句詩中,讀出了一個 的李白。 因為 。

  示例:我從“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這句詩中,讀出了一個內心苦悶的李白。因為前面寫到“金樽清酒”“玉盤珍羞”,如此美味佳肴,李白竟然食不知味,可見此時的詩人,心中充滿著一種懷才不遇,人生失意的苦悶。

  我從“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句詩中,讀出了一個內心迷茫,前途艱難的李白。因為詩人想“渡黃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滿山”, 這讓人聯想到詩人正感嘆人生道路的艱難,寓含一種無限的悲憤。

  我從“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句詩中,看到了一個充滿希望,理想未滅的李白。因為詩人借“垂釣碧溪”“乘舟夢日”的典故,表達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樣,為統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業的信心。表現了詩人不甘消沉,繼續追求的心境。

  我從“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這句詩中,讀出了一個內心憤慨痛苦的李白。因為詩人在這句詩中直抒胸臆。當他從乘舟夢日的理想和希望中醒來,回到壯志未酬的現實中,感到人生的艱難,因此向天地間發出這痛苦的呼喊。

  我從“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句詩中,讀出了一個自強不息、樂觀奮斗的李白。哪怕他正面對著現實的艱難,哪怕前路障礙重重,但他堅信自已總有一天會像宗愨一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和追求。

  名句賞析: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這兩句用了比喻的修辭,即照應詩題“行路難”也抒寫詩人在長安經歷仕途風波的深切體驗和事與愿違的痛苦心情。這讓詩人有多么的失意和無奈。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

  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詩人相信自己總會有一天高掛云帆,乘風破浪,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這是一種積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 現在常用這兩句詩表達自己有宏大的理想包袱和實現理想抱負的堅定的信念

  五、體會特色:

  本詩如何體現李白浪漫主義詩風的?

  1. 巧用歷史故事

  2. 夸張的描寫,形象的比喻

  3. 跳躍式的結構,全詩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蕩起伏、復雜變化。

  全詩基調是昂揚激越、樂觀向上的。

  六、拓展提高:

  在你生活或者學習的過程中,你也一定遇到過困難,遭遇過挫折,經受過痛苦,面對這樣的境遇,你該如何對待?

  七、課堂小結:

  李白在中國人民的心中,早已不只是一個詩人那么簡單。他變成一則如風的傳奇,吹拂著我們,使我們拾不得睜開現實的眼睛。

  念他的名字,四壁間便彷佛溢滿酒香。

  念他的名字,胸懷里便彷佛擂動著豪氣的鼓。

  念他的名字,尊貴的帝王御手調羹。

  念他的名字,掌權的高傲奴才也為他脫革化。

  低聲,念他的名字,他們看見水月輕晃,連死亡也也因為他變得浪漫,柔美。

  今天的學習讓我們進一步地了認識了李白,獲得了有價值的人生感悟。在此我祝愿每一個同學都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三、課堂訓練:

  一)填空:

  1.詩中表現詩人內心苦悶抑郁和感情激蕩變化的四個動作是:停、投、拔、顧。

  2.詩中暗示世路坎坷難行的句子: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3.詩中用歷史典故表現詩人仍心存被起用的希望(表現人生遭遇變幻莫測的句子):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船夢日邊。與此意境、創作手法相同的有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4.詩中比喻人生道路雖然曲折,但是人生理想終會實現的句子: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5.詩中反映李白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道出了詩人堅信抱負必能實現的積極昂揚的豪氣)的名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二)簡答:

  1.是什么原因使得詩人面對“金撙清酒”“玉盤珍饈”不能食?

  答:李白就要走了,出于對他的一片深情厚誼,朋友們設下盛宴為他送行。但是他端起酒杯卻又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放下了,他離開宴席,舉目四顧,茫然不知所為。因濃重的憂郁和深沉的悲憤,使詩人酒不能咽 ,饈不能食。因奸佞之閉塞賢路,使詩人悲憤、憂郁。

  2.詩中借用歷史故事的作用:借用呂尚垂釣的碧溪,伊尹夢舟日邊的典故,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能象古人一樣,為統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大的功業。當他的思緒再次回到現實中來的時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艱難。瞻望未來,只覺前路崎嶇,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

  3.詩歌的最后一句表達怎樣的志向?

  哪怕面前的道路,險峻而多歧,詩人卻相信終有一天將長風萬里浪,渡過大海,直達理想彼岸。突出表現了他準備沖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負的豪邁氣概和樂觀精神。這是他唱出的最強音。

  【課外拓展】

  1.

  背誦、翻譯、理解課文。

  2.

  練習:2011年河南省: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21—22題。(共4分)《行路難(其一)》

  21.“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22.分析最后兩句詩中的“破”“掛”妙在何處。(2分)

  21.對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對未來仍抱有希望。(意思對即可。2分)22.“破”“掛”富有動感、充滿氣勢,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樂觀、自信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意思對即可。逗號前后各1分.共2分)


[《行路難》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那樹》教案設計

2.《飲酒》教案設計

3.《故鄉的榕樹》教案設計

4.《魚我所欲也》教案設計

5.《曹劌論戰》教案設計

6.《地下森林斷想》教案設計

7.《智取生辰綱》教案設計

8.《威尼斯商人》教案設計

9.九年級語文上《留學巴黎》教案設計

10.《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案設計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 在线亚洲观看精品过产 |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 亚洲永久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 亚洲日韩最大AV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