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作者的愛情觀:
作者在這封信里談論愛情,主要是談“情”與“性”、或人的“精神性”與“生物性”的關系,強調人類高尚的愛情應該遠遠超越“傳宗接代”的生理需要。這一思想,可以說是貫穿在作者所有愛情論中的一個主旋律(見作者著《愛情的教育》)。但是,毋庸諱言,“性”也是人生的重要內容。作者曾批判“西方資產階級”受弗洛伊德“性本能”學說的影響,夸大了本能、性欲對于人格的作用。對此,我們應客觀而辯證地分析。作者之所以強調他的愛情觀,既是與當時前蘇聯弘揚社會主義的主導價值觀合拍,也是和他所面對的教育對象(中學生)有關的。我們在和學生研討本文及愛情問題時,應該坦誠而審慎地把握“情”與“性”的分寸,不能偏執一端。
另外,愛情的問題涉及方方面面,可謂包羅萬象。本文及作者其他的愛情論著,不可能面面俱到。對此不應求全責備。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2014---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九年級語文期2
初三語文模擬卷現代文閱讀試題3
《心聲》詞語解釋練習題4
七年級英語下冊1-2單元課時練習題及答案5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同步練習題及答案6
《鄒忌諷齊王納諫》練習練習題7
8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