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分析】
全文共四段,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寫進諫的緣起。作者先刻畫鄒忌的外貌,再寫三問 三答,最后引出與徐公的對比,從自信到自慚到自悟。作者沒有把人物局限于家庭瑣事之中,一般性地寫他不因妻、妾和贊美而感到自滿,而是將人物形象進一步提高、升華,由自身想到國家,從中體味出國君不易聽到直言的道理,于是“入朝見威王”。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寫進諫的內容。本段為課文的中心。鄒忌見威王之后,先講自己的切身體會,用類比推理的方法進諫。以事設喻,后發誘導齊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嚴重性,使他懂得納諫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三、四自然段)寫進諫的結果。齊王納諫,立即發布政令,懸 賞求諫,廣開言路,對于關心國事、積極進諫者,分不同的情況,給予獎賞,齊王納諫后,齊國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齊國國勢強盛,威震諸侯。但應注意,“無 可進者”“皆朝于齊”均與史實不符,是作者的有意夸張。
【結構圖始】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2014---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九年級語文期2
初三語文模擬卷現代文閱讀試題3
《心聲》詞語解釋練習題4
七年級英語下冊1-2單元課時練習題及答案5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同步練習題及答案6
《鄒忌諷齊王納諫》練習練習題7
8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