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期中測試題模板
高一語文試卷 2016.11.6
第I卷(33分)(答案須涂在卡上)
一、基礎知識(12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
A.遒勁qiú 山脈mò 迸發bèng 按捺不住nà
B.粗獷 guǎng 田塍 chéng 圈棚juàn 不屈不撓ráo
C.礦藏 cáng 桑梓zǐ 跬步kuǐ 鍥而不舍qiè
D.摭拾 zhí 餓殍piǎo 慰藉 jiè 綠林豪客lǜ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
A.灰燼 蟄居 唏噓 萬戶候 癡心枉想B.缺憾 須臾 狹隘 筆桿子 汗流浹背
C.圜宇 蛇蟮 廢墟 渡假村 勢不兩立 D.悠邈 親睞 贗品 水龍頭 金壁輝煌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最近蓋茨先生訪問中國并推出“維納斯”計劃,這在我國信息產業界掀起了軒然大波。
B、他先后反復思考,認真研究材料,然后執筆成文,行文如高山流水,自然流暢,受到了人們的一致好評。
C、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遷,不大愿意搬家。
D、在這次全運會上,我省跳水隊的姑娘們,互相鼓舞,全力協作,奮力拼搏,一舉奪得了個人和團體的四枚金牌,她們鎩羽而歸,受到了非常熱烈的'歡迎。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 )
A. 在各城市中,信息化程度總指數最高的是北京市,高達157.22,是全國平均水平的近五倍左右。
B. 楊楊發揮自己步幅大、能力強的充分優勢沖向終點,沒有給對手任何一點超越的機會。
C. 任何人才,尤其是文藝人才的成長發展都有其自身的規律,人才的培養也有其自身的規律。
D. 本著可讀性強,便于學生接受為原則,《下一代》雜志首家推出《學習“三個代表”,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增刊。
二、課本知識(9分)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
A.詞,興于隋唐,盛于兩宋,又稱“曲子”“曲子詞”“詩余”“長短句”。詞的標題和詞牌是有嚴格區別的。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如《沁園春?長沙》,“沁園春”是詞牌,“長沙”是題目。
B.“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中的“六藝”指古代六本經書《詩》、《書》、《禮》、《易》、《樂》、《春秋》。有時又指古代六種技能:禮、樂、射、御、書、數。
C.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時期趙國人。先秦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李斯和韓非子是他的學生。《荀子》今存32篇, 《勸學》是其開篇之作。
D. 老舍(1899~1966)中國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滿族。北京人。出生于城市貧民家庭。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須溝》、《茶館》,曾因創作《龍須溝》而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文鬧”初期因被迫害而棄世。
6.對下列兩組加點詞的含義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①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③圣人之所以為圣
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7.從句式特征看,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項( )
A、不拘于時,學于余 B、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C、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三、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題(12分,每小題3分)
楊烈婦傳
李 翱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將盜陳州,分其兵數千人.抵項城縣。蓋將掠其玉帛,俘縲其男女,以會于陳州。縣令李侃不知所為。其妻楊氏曰:“君,縣令。寇至當守;力不足,死焉,職也。君如逃,則誰守?”侃曰:“兵與財皆無,將若何?”楊氏曰:“如不守,縣為賊所得矣!倉廩皆其積也,府庫皆其財也,百姓皆其戰士也,國家何有? 奪賊之財而食其食,重賞以令死士,其必濟!”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楊氏言曰:“縣令,誠主也,雖然,歲滿①則罷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墳墓存焉,宜相與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為賊之人耶?”眾皆泣,許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賊者,與之千錢;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賊者,與之萬錢。”得數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楊氏親為之爨以食之,無長少,必周而均。使侃與賊言曰:“項城父老,義不為賊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無益也。”賊皆笑。有飛箭集于侃之手,侃傷而歸。楊氏責之曰:“君不在,則人誰肯固矣?與其死于城上,不猶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復登陴②。
項城,小邑也,無長戟勁弩、高城深溝之固。賊氣吞焉,率其徒將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賊者,中其帥,墜馬死。其帥,希烈之婿也。賊失勢,遂相與散走。項城之人無傷焉。刺史上侃之功,詔遷絳州太平縣令。楊氏至茲猶存。
婦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盡恭順,和于娣姒③,于卑幼有慈愛,而能不失其貞者,則賢矣。至于辯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固公卿大臣之所難。厥自兵興,朝廷寵旌守御之臣,憑堅城深池之險,儲蓄山積,貨財自若,冠胄服甲,負弓矢而馳者,不知幾人!其勇不能戰,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棄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楊氏者,婦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楊氏當之矣。
節選自《唐代散文選注》
注:①歲滿:官員任職期滿。②陴:城上的小墻,這里代城墻。③娣姒:妯娌。
8.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既又將盜陳州 盜:進犯
B.侃率之以乘城 乘:登上
C.則人誰肯固矣 固:堅持,固守。
D.不猶愈于家乎 愈:養病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雖然,歲滿則罷去 B、 吏人百姓,邑人也,墳墓存焉
于其身也,則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C. 以瓦石中賊者,與之千錢 D、 縣令李侃,不知所為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
10.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表現楊氏深明大義的一組是 ( )
①力不足,死焉,職也。 ②如不守,縣為賊所得矣。
③得數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④楊氏親為之爨以食之。
⑤君不在,則人誰肯固矣。 ⑥于卑幼有慈愛,而能不失其貞者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11.下列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李希烈的叛軍要攻占項城縣時,縣令李侃不知怎么辦,他的妻子楊氏說服他應忠于職責,為國家利益而堅守。
B.楊氏對召來的吏人百姓講話,激勵他們為保衛自己的家園而戰,不做叛軍之人。
C.李侃帶領召集的幾百人備戰,楊氏親自為他們做飯送飯.并讓李侃向叛軍講話,表示準備戰死決不投降。
D.李侃受傷回家,楊氏責備了他,并和他一起去指揮作戰。叛軍在主帥被射死后撤退,項城得以保全。
第II卷(127分)
四、(12分)文言文翻譯(每題3分)
12.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
(1) 奪賊之財而食其食,重賞以令死士,其必濟!
(2) 如不守,縣為賊所得矣!倉廩皆其積也,府庫皆其財也,百姓皆其戰士也,國家何有?
(3) 宜相與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為賊之人耶?
(4)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課文)
五、名句名篇默寫(共11分)
13.寫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11分:每句1分)
⑴ ▲ ,問蒼茫天地,誰主沉浮?
▲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毛爺爺《沁園春?長沙》)
⑵故木受繩則直, ▲ , ▲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荀子?勸學》)
⑶ ▲ ,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 ▲ ,如是而已。
(韓愈《師說》)
⑷縱一葦之所如, ▲ 。 ▲ ,而不知其所止……
…… ▲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蘇軾《赤壁賦》)
⑸ ▲ ,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6)登山則情滿于山, ▲ 。 ( P:32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
【高一語文期中測試題】相關文章:
高一語文期中測試題及參考答案01-04
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檢測試題12-08
高一語文必修1期中測試題11-14
高一第一學期語文期中調研測試預測試題09-01
高一語文測試題01-06
高一下冊語文期中調研檢測試題09-08
高二語文上冊期中測試題09-07
初三語文期中測試題及答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