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所流露的思想感情:
這篇散文所表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復雜的。開篇的“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首先奠定了情緒低落的基調。為了排遣“不寧靜”,作者踏上了荷塘小路,往日“這路上陰森森的”,而“今晚卻很好”。經過一番內心獨白,作者心靈得到凈化,覺得自己是個“自由人”了。到了荷塘,暫得自由,陶醉于月下荷塘朦朧的美景中,聽到了熱鬧的蟬聲與蛙聲,與此同時又發出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的感慨,憂愁之意偶現。在這憂愁之后,又思接千載地想到了古代采蓮的歡樂場景,喜悅之情又接踵而來,作者在想象中再得寬余。忽又回到現實,“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這令我們到底惦著江南了。”憂愁之情又生。可見,全文中憂愁和喜悅是相伴共生的:處憂愁之中而向往喜悅,處喜悅之中而受憂愁的牽掣。它們是作者觀景遣憂時,矛盾心態變化的兩個方面。但總體來說其內心的波動沒有大起大落,而是有所掩抑的;情感的抒發是有所節制的,怨而不怒,哀而不傷,所以無論是憂愁還是喜悅都是“淡淡的”。在月下荷塘這樣一個幽美的環境中,表現的是作者憂愁與喜悅相混的審美情懷,表達了作者的心靈世界與外部世界的沖突和尋求擺脫沖突的欲望。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這就叫做“寓情于景”或“緣情寫景”,感情是內在的、抽象的,但如果作者把感情借助外物抒發出來,那他的感情就融進了具體的景物中,使抽象的感情具有可感的形象性特征,這就是“借景抒情”。《荷塘月色》的高超之處在于:作者在精雕細刻的寫景中,通過生動的畫面和形象的描寫含蓄委婉地顯示了個人情感的變化起伏,景寫得美,情抒得真,情景交融,充滿詩情畫意。
3、《荷塘月色》中的語言特點:
朱自清的語言風格獨特,大量使用現代口語詞匯,樸素自然,給人以親切感;又適當融合文言詞句,使文字更加洗練;疊詞疊字的運用,增強了語言的節奏感。“風華從樸素中來,腴厚從平淡中來”是他語言風格的精確概括。他散文中的語言沒有刻意雕琢的詞句,寫得平淡、樸素,而平凡的字句在他的筆下卻仿佛突然有了生命一般,讓人感到新奇,不禁驚嘆!
在口語基礎上刻意出新,毫無雕飾之感。在遣詞用字上更有如神之筆,點活了月光和霧氣的“瀉”與“浮”二字;把量詞活用為形容詞的“一絲”、“一帶”、“一道”、“一兩點”等,都生動地起了豐富、潤飾、強化形象的作用。疊詞的運用,更是朱先生的擅長,例如,以“田田”形容荷葉的密度,以“層層”刻畫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廣度,用“蓊蓊郁郁”極寫樹木的繁茂,都產生了鮮明的實觀效應,讀起來節奏明朗、韻律協調。
精彩搶先看New Top
1
2016高一語文上第三次月考試題2
2016人教版高一語文第三次月考試題及答3
2016高一語文第三次月考試題(上冊)4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三單元測試題及5
6
7
2016-2017高一語文10月月考試卷(人教版8
2016-2017高一語文10月月考試卷(附答案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高一語文下冊旅夜書懷同步練習題及答案2
鴻門宴練習題(含答案)3
俞平伯《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賞析4
《荷塘月色》課文分析練習題5
高一語文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競賽試題6
迢迢牽牛星同步練習題(含答案)7
高一語文杜甫詩三首練習題及答案8
《大堰河——我的保姆》測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