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元曲三首》練習(xí)題】
積累與運用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5分)
A.憑闌(lán) 南柯(kē) 蒯通(kuǎi)
B.干戈(ɡē) 鑾輿(luán) 田契(qiè)
C.盡管(jǐn) 豐稔(rěn) 絳蟲(tāo)
D.擂鼓(léi) 妝梳(shū) 覷得(qù)
解析 “契”應(yīng)讀“qì”。
答案 B
2.下列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5分)
A.但有的差使無推故 但:凡,只要。
B.一邊又要差夫,索應(yīng)付 索:須。
C.你本身做亭長耽幾盞酒 耽:耽擱。
D.少我的錢,差發(fā)內(nèi)旋撥還 旋:馬上,立刻。
解析 “耽”是“嗜好”的意思。
答案 C
3.下列各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5分)
A.《美麗中國》以歌舞為主,融入京劇演唱、茶藝表演、少林武術(shù)等元素,加上奇幻的燈光,震撼的音響,一幅美麗中國的大寫意,聲光舞影流溢著濃郁的中國情。
B.夢在前方,路在腳下,青年要堅定信念,珍惜韶華,在追求中國夢的道路上放飛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設(shè)“青春之國家”!
C.從汶川到蘆山,地震確實有能量剝奪太 多本該鮮活滋潤的生命,但地震卻沒有能量剝奪站立在廢墟上的那些生命依然堅強。
D.網(wǎng)友們紛紛撰寫微博,圍繞著“追星”的話題,或幽默,或自嘲,或“假正經(jīng)”一番,捧腹之后,總有一種耐人尋味留在心中。
解析 A項成分殘缺,應(yīng)在“一幅美麗中國”前加上謂語動詞“是”。C項語序不當(dāng),應(yīng)調(diào)整為“但地震卻沒有能量剝奪站立在廢墟上的那些依然堅強的生命”。D項搭配不當(dāng),應(yīng)該為“總有一種別樣滋味留在心中”。
答案 B
4.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5分)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無奇。唯有大漠中如此一灣,風(fēng)沙中如此一靜,荒涼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 化之機巧,讓人神醉情馳。以此推衍,人生、世界、歷史,莫不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唯其這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獷以明麗 ②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 ③世界才顯精致 ④人生才見靈動 ⑤歷史才有風(fēng)韻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⑤④ D.①②⑤④③
解析 注意“人生、世界、歷史”。
答案 B
閱讀與鑒賞
一、課內(nèi)精讀
閱讀下文,完成5~6題。
咸陽百二山河,兩字功名,幾陣干戈。項廢東吳,劉興西蜀,夢說南柯。韓信功兀的般證果,蒯通言那里是風(fēng)魔?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醉了由他。
5.“咸陽百 二山河”是什么意思?(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咸陽,當(dāng)時秦朝的都城。百二山河,意謂山河地勢極為險要。百二,可理解為憑借險 要地勢,二萬人足擋 百萬人;也可理解為百萬抵得二百萬,皆言天險可以憑借之意。因此,“百二”也就成了山河險固的同義語。
6.“夢說南柯”的典故在曲中的含義是什么?請簡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夢說南柯”典出唐代傳奇小說《南柯太守傳》,在曲中的含義是作者把劉、項成就的事業(yè)看成是瞬息幻滅的南柯一夢,于世無補。
二、課外拓展
7.閱讀下面的曲詞,回答問題。
[折桂令]問秦淮
孔尚任
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fēng),壞檻當(dāng)潮,目斷魂消。當(dāng)年粉黛,何處笙簫?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1)“當(dāng)年粉黛,何處笙簫?”用了什么修辭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色?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借代、反問。
(2)通過“白鳥”“綠水”“嫩黃花”“新紅葉”等描繪了初秋景色。又通過“飄飄”“滔滔”“有些蝶飛”“無個人瞧”等表達了因昔盛今衰引發(fā)的冷寂落寞之情。
8.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水調(diào)歌頭
楊炎正
把酒對斜日,無語問西風(fēng)。胭脂何事,都做顏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頃,中有離愁萬斛,無處落征鴻。天在闌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萬里,江南北,浙西東。吾生如寄,尚想三徑菊花叢。誰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 釣魚翁。故國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1)有人認為上片寫愁“從淡筆輕寫到暗筆意寫,再轉(zhuǎn)為明筆直寫,最后又加以濃筆重寫,層層遞進,層層渲染”,請結(jié)合上片內(nèi)容簡要說明是如何“淡寫”“暗寫”“明寫”“濃寫”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詞的下片著重刻畫了詞人怎樣的心理矛盾?請簡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起首兩句,輕描淡寫愁態(tài);“芙蓉”兩句,暗寫愁懷;“中有離愁萬斛”句,是明寫愁多;“無處落征鴻”句,濃寫愁重。
(2)報國與歸田。詞人先自言自己的人生道路,發(fā)出人生如寄的感嘆,化用陶淵明“三徑就荒,松菊猶存”的詩句,寄寓田園之思。接著抒發(fā)肯定國中豪杰舍我其誰、無奈英雄無用武之地、只好做個釣魚隱士的無奈之情。
9.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秦樓月
向子 ①
芳菲歇,故園目斷傷心切。傷心切。無邊煙水,無窮山色。
可堪更近乾龍節(jié)②,眼中淚盡空啼血。空啼血。子規(guī)聲外,曉風(fēng)殘月。
【注】 ①向子 :南宋初年 主戰(zhàn)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徽、欽二帝被金兵擄去,中原盡失,1129年,金兵進湖南圍長沙,他曾率軍民與金兵血戰(zhàn)八晝夜。②乾龍節(jié):古人以“乾龍”喻帝王。乾龍節(jié),指宋欽宗趙桓的生日。
(1)這首詞的上片是怎樣表達傷心之“切”的?請作簡要賞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這首詞和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都運用了“曉風(fēng)殘月”的意象,但表達的情感有所不同,請作簡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開頭寫芳菲凋零,渲染蒼涼氛圍,接著寫極目遠眺故國家園,想到美麗的故園已落入敵方之手,不禁悲從中來,連用兩個“傷心切”,直抒胸臆,加重了內(nèi)心的悲切程度;末尾兩句描寫迷離朦朧的煙水山色,表現(xiàn)了傷心之情就像那無邊無際的山水一樣悠遠綿長,融情于景,進一步渲染悲切之情。這樣就將傷心之“切”抒寫得淋漓盡致。
(2)向詞表現(xiàn)的是山河破碎、國破家亡后的哀怨、悲痛之情,柳詞表現(xiàn)的是離別后的凄清、孤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