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必修二第三單元綜合檢測語文試卷

發布時間:2017-11-24  編輯:沈舒文 手機版

  【2016必修二第三單元綜合檢測語文試卷】

  (時間:120分鐘 滿分:120分)一、基礎積累(18分)

  1.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①亦足以暢敘幽情     幽:幽深內藏的

  ②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期:期許

  B.①縱一葦之所如      如:相似

  ②旌旗蔽空,釃酒臨江 釃酒:斟酒

  C.①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簡直

  ②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名:命名

  D.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尚:尚且

  ②而又不隨以怠 怠:停止

  【解析】 A項,期:至、及。B項,如:往。D項,怠:懈怠。

  【答案】 C

  2.下列句中加點的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解析】 A項,均為介詞,在。B項,指示代詞,那/副詞,表示反問語氣,難道。C項,結構助詞,的/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D項,連詞,表順承/連詞,表轉折,卻。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活用現象與例句不相同的一項是(3分)(  )

  例句: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A.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B.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C.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D.侶魚蝦而友麋鹿

  【解析】 A、B、C三項與例句均為名詞活用作動詞,D項,名詞的意動用法。

  【答案】 D

  4.對下列文言句式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3分)

  ①死生亦大矣 ②仰觀宇宙之大 ③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⑤客有吹洞簫者

  ⑥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⑦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⑧有碑仆道

  A.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B.①③⑥/②⑤/④/⑦/⑧

  C.①③/②⑤⑥/④/⑦/⑧

  D.①③/②⑤/④⑧/⑥⑦

  【解析】 ①③⑥為判斷句,②⑤為定語后置句,④為被動句,⑦為狀語后置句,⑧為省略句。

  【答案】 B

  5.補寫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羨長江之無窮。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長終。

  (蘇軾《赤壁賦》)

  (2)有志矣,不隨以止也,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后之視今,____________,悲夫!(王羲之《蘭亭集序》)

  【答案】 (1)渺滄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須臾 挾飛仙以遨游 (2)然力不足者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3)亦猶今之視昔

  二、閱讀鑒賞(40分)

  (一)課內閱讀(2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題。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而卒葬之     卒:最終

  B.有穴窈然 窈:深遠幽暗

  C.則其至又加少矣 加:更加

  D.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解析】 A項,“卒”的意思是“死后”。

  【答案】 A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用法和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3分)(  )

  【解析】 A項,“者”用在主語后面,引出判斷;B項,“之”都是助詞“的”;C項,“以”都是介詞“因、因為”;D項,“然”①形容詞詞尾,“……的樣子”,②轉折連詞“然而”。

  【答案】 D

  8.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屬于作者游褒禪山“所得”的一組是(3分)(  )

  ①古人之觀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②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③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

  ④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⑤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⑥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解析】 ①是說古人有心得的原因,⑤只是陳述到達作者到的地方的人少,⑥敘述出洞后,責怪要求退出來的人。

  【答案】 C

  9.下面對文章的分析和評價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

  A.文章前面記游山,后面談道理,記敘和議論結合得緊密自然,并且前后呼應,結構嚴謹,行文縝密。

  B.與一般游記不同,本文不注重山川風物的描寫,而重在因事說理,以說理為目的,記游是為說理服務的。

  C.本文主要論述的是“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道理,同時也談及到做任何事都要有“志”的道理。

  D.即使是說理文字,本文也是十分有節制,行文嚴謹,用墨極為簡省,語言精要得當。

  【解析】 C項,主次顛倒。應表述為:本文主要論述的是“志”“力”“物”三者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談及“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道理。

  【答案】 C

  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翻譯這兩句話的重點是“其”“隨”“極”“至于”“幽暗昏惑”“物”“以”“相”等詞。

  【答案】 (1)我也后悔自己隨從他們,以致不能盡情享受那游覽的樂趣。

  (2)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外力來輔助他,也不能到達。

  (二)課外閱讀(18分)

  (2012•福建高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題。

  游龍鳴山記

  [明]陶 安

  游之勝者,適其時可樂也,得其地尤可樂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則所以宣其和、舒其郁、暢其心而發其文者,蓋樂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齋嚴君治酒肴,招予游龍鳴山,即無想山也。時春霽既久,風日暄麗,耆英少俊,序齒而行,鼓吹前導。從藍溪東南行五六里,兩山峙如雙闕,相距百步,綿亙東趨。中夾石田,田右小路,隨兩山勢深窅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僅可為路。又數里,山益奇峻,輕嵐暖靄,微襲襟帽。山外崇峰復嶂,杳無窮極。少焉,峭壁對立,狀若華表,松杉萬章①,夾路北轉。澗多石底,云深樹茂,繁卉被巖,鳥聲清碎,似非人間世。僧舍雄麗,榜曰“禪寂”。門外獨松古秀,大連數抱。修篁干霄,森列門內。寺長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處”。其西有“聽松軒”,又西即韓熙載讀書堂遺址,所植檜猶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為“招云亭”,氣象空曠,攢峰玉立,視向所歷群山,低俯其頂矣。遂躡蹬至潮音巖,怪石異態百出。同游者疲于躋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絕頂為怏,與三二友決意直上。地勢斗峻,褰裳②援蘿,履蒼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飛潮音巖,引以給庖。其西絕頂,巨石雄坦,可坐數十人。渺焉四顧,心目豁然。其東絕頂,視西又高,倦不欲登,還飲“白云深處”。于時暖氣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籌無算,談笑甚歡,雖從者樂工各適其意。酒既,長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環翠閣。已而與長老別,出寺門。行幾一里,眾以興未盡,席地坐,分韻賦詩者久之,詩成而歸。

  斯游也,適其時而得其地,信足樂矣。但溧之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隱于邃奧,故無前賢題詠及當代名筆發其幽潛,予故表而出之。嗚呼!樂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風雩也。蘭亭之會,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氣易④,發言為詩,皆有可觀,其亦樂之正者歟!遂記茲游之勝,使無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選自《陶學士集》,文字略有改動)

  【注】 ①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廣的樣子。④心平氣易:心情和悅。

  11.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杳無窮極      杳:深遠

  B.修篁干霄 干:沖

  C.延坐后堂 延:延請

  D.履蒼莽中 履:鞋子

  【解析】 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義。A項,“杳”可根據《阿房宮賦》中“杳不知其所之也”一句來推斷;B項,“干”可根據成語“豪氣干云”來推斷;C項,“延”可根據《桃花源記》中“各復延至其家”一句來推斷;D項,“履”本義為鞋子,但在句中活用作動詞,引申為“踐踩,走過”,與成語“如履薄冰”中“履”用法相同。

  【答案】 D

  12.下列直接描寫龍鳴山景色的一組是(  )(3分)

  ①春霽既久,風日暄麗

  ②峭壁對立,狀若華表

  ③云深樹茂,繁卉被巖,鳥聲清碎

  ④其北有“甘露室”

  ⑤氣象空曠,攢峰玉立

  ⑥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解析】 本題從景物描寫角度考查信息篩選。篩選時注意題干中關鍵詞“直接描寫”。①交代當日天氣,②描寫龍鳴山的峭壁,③描寫龍鳴山的云、樹、花、鳥,④說的是寺內的建筑,⑤描寫龍鳴山的攢峰,⑥描寫的是寺廟后堂中的暖氣,因此應排除①④⑥。

  【答案】 C

  13.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首段“適其時可樂也,得其地尤可樂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從三方面提出“游之勝”的標準,引領下文。

  B.潮音巖有一塊雄偉平坦且可坐數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為龍鳴山的重要景點。

  C.作者和同伴游覽了龍鳴山美景,談笑作詩,心情和悅,體會到了類似于“浴沂風雩”那樣純正的快樂。

  D.龍鳴山地處幽僻,交通不便,不為人知,作者寫這篇游記,是想讓更多的人知道龍鳴山值得一游。

  【解析】 本題從張冠李戴的角度設誤,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把握。巨石不在潮音巖,而是在天池的西側。

  【答案】 B

  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其水下飛潮音巖,引以給庖。(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斯游也,適其時而得其地,信足樂矣。(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涉及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和省略句。(1)“其”為代詞,它的;“下”是名詞作狀語,向下;“潮音巖”前面省略了介詞“于”,到;“引”后面省略了代詞“之”;“以”是連詞,用來。(2)“斯”是代詞,這;兩個“其”可看作助詞,不譯;“信”是副詞,確實。

  【答案】 (1)天池的水向下飛瀉到潮音巖,(人們)接引(它)來供給廚房。

  (2)這次游覽恰逢適宜的天氣,又遇到理想的地點,確實很快樂了。

  【參考譯文】

  游玩的美好之處,恰逢適宜的天氣令人快樂,遇到理想的地點更令人快樂,而同游的又都是品行才學兼優的人,就可以來抒發心中的和悅、舒散心中的郁悶、使內心暢快并寫下文章,大概是快樂而不失純正的。

  至元丙子年二月甲午,厚齋嚴君置備酒菜,邀請我同游龍鳴山,即無想山。當時春雨后轉晴已久,風和日麗,年長的與年少的,按年齡長幼依次而行,吹鼓手在前引導。從藍溪向東南走五六里,兩山對峙如同兩扇門,相距百步左右,綿延向東。中間夾著些石田,田右邊有小路,依隨山勢深遠而彎曲起伏。再走三四里路,狹窄不宜耕種,只可作為道路。又走幾里,山更加險峻,輕暖的霧靄,微微沾上衣帽。山外的層層疊疊的山峰,深遠而沒有盡頭。走了一會兒,峭壁相對而立,外形好似華表,松、杉等高大樹木夾路而立,道路轉向北面。澗底多石,云多樹茂,繁花覆蓋巖石,鳥聲清脆悅耳,好似來到了仙境。寺廟雄偉壯觀,匾額上題寫著“禪寂”。門外一棵古松挺拔秀美,有數抱粗。高高的篁竹直沖云霄,聳立在寺門內。寺廟長老出來迎接我們,請我們到后堂坐下,后堂匾上題有“白云深處”。寺廟西側有“聽松軒”,再往西是韓熙載讀書堂遺址,他種的檜樹還在。寺廟北面有“甘露室”。再往北,繼續向上是“招云亭”,環境空寂廣闊,密集的山峰挺拔,再看剛才經過的群山,低頭能看到它們的山頂。于是攀登到潮音巖,怪石有各種各樣的形態。同游者登山疲憊不堪,就在這里停下。

  我為沒有登到最高峰而遺憾,與兩三個朋友決意登頂。(山)地勢高而險,(我們)撩起衣裳抓住藤蘿,穿過荊棘之中。上面有個天池,池水深廣,天池的水向下飛瀉到潮音巖,(人們)接引(它)來供給廚房。天池西側山峰的頂部,巨石雄偉平坦,可以坐下幾十人。四下遙望,心胸豁然開朗。天池東側的高峰,與西側相比更高,我們已疲倦不想再攀登,回到“白云深處”飲茶。這時室內暖氣熏人,(時而)蒸熱如同盛夏,(時而)凄涼如同深秋,(時而)寒冷如同隆冬,觥籌交錯,(飲酒)不計其數,說笑甚歡,即使跟隨的樂工也各得其樂。喝完酒,長老引領我們賞花,緩慢行走登上環翠閣。而后與長老作別,走出寺門。走了將近一里路,眾人因為游興未盡,席地而坐,分韻賦詩良久,寫成詩后才離去。

  這次游覽恰逢適宜的天氣,又遇到理想的地點,確實很快樂了。但是溧州,不是四通八達的都市和重要的通道,再加上此山隱藏在深遠的地方,所以沒有前代賢人和當代名家的題詠之作來表現山之奧妙,因此我寫下這篇游記。啊!快樂而不失純正,是孔子弟子曾點所說的“浴沂風雩”。蘭亭盛會,竟讓人感慨悲傷。今日同游者心情和悅,遣詞造句寫成詩,都有值得觀賞的地方,這也是純正的快樂啊!于是記下這次游覽的盛況,使無想山能夠傳名于世。

  三、語言表達(12分,每小題4分)

  15.請根據句意,將橫線處的內容補充完整。

  蘇東坡與王安石在朝廷之上常常堅持各自的政見,激烈爭吵,但兩人都是北宋大文學家,在內心深處都相互敬重對方的人品和文采。他們之間也曾發生過許多有趣的故事。如兩人經常做詩調侃對方,一次,兩人來到一片碑林,發現一處石碑有點傾斜,王安石便說:“此碑東坡想歪!”蘇東坡對王安石的譏諷一點也不含糊,當即反唇相譏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所填內容要緊扣上文“此碑東坡想歪”一句,且中間含有人名,有諷刺意。

  【答案】 當初安石不正

  16.將下列語句依次填入文中橫線處,使上下文語意連貫。只填入序號。

  因“烏臺詩案”,蘇東坡被捕進京,長途押解,猶如一路示眾。

  究竟是什么罪?審起來看!怎么審?打!

  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會在這里戰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在蘇東坡被他們抓在手里搓捏著,越是可愛、高貴、有魅力,搓捏得越起勁。溫和柔雅如林澗青峰、深谷白云的大文豪面對著徹底陌生的語言系統和行為系統,不可能作任何像樣的辯駁。

  ①真正厲害的是邪惡、低賤、粗暴

  ②但可愛、高貴、魅力這類往往既構不成社會號召力

  ③它們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無敵

  ④也構不成自我護衛力

  ⑤中國幾千年有幾個像蘇東坡那樣可愛、高貴而有魅力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題考查語言表達的連貫能力。概括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可知②與⑤構成了轉折關系,而④句的“也”承②句而來。①③表述與“可愛、高貴、魅力”相對立的“邪惡、低賤、粗暴”以及他們的力量之巨大,連接下文蘇東坡受到他們的迫害。

  【答案】 ⑤②④①③

  17.據統計,中國有8 000多萬殘疾人,他們就生活在我們身邊,需要全社會的關愛和幫助。但現實中盲人通道被阻斷、公交車殘疾人專座被搶占等現象屢見不鮮。請你以“愛心助殘”為主旨寫一則宣傳標語,要求簡明生動,限30字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撰寫宣傳標語(公益廣告),內容上要體現出標語的主旨、對象;表達方面要講究文采,推崇對偶;句式要整齊勻稱,朗朗上口,易記誦,易傳播。

  【答案】 (示例)(1)關愛多一點,人間更溫暖——助殘,我們的責任。(2)扶殘伸出你的手,助殘獻出你的愛。(3)伸出愛的雙手,傳遞情的真誠,溫暖殘障者的心。

  四、寫作訓練(5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某日下午,南京大學公告欄上貼了一封署名為“辛酸父親”的給大學兒子的信(以下是摘錄)。

  親愛的兒子:

  盡管你傷透了我的心,但你終究是我的兒子。自從你考上大學,成為我們家幾代里出的唯一的一個大學生之后,我心里已分不清咱倆誰是誰的兒子了。從扛著行李陪你去大學報到,到掛蚊帳縫被子買飯菜票甚至教你擠牙膏,這一切,在你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你甚至感覺你這個不爭氣的老爸給你這位爭氣的大學生兒子服務,是一件特沾光特榮耀的事。然而,你的驕傲卻是不可理喻的。在你讀大學的第一學期,我們收到過你的三封信,加起來比一份電報長不了多少,言簡意賅,主題鮮明,通篇字跡潦草,只一個“錢”字寫得特別工整而且清晰。你說你學習很忙,沒時間寫信,但同院里你高中時代的女同學,卻能收到你洋洋灑灑幾十頁的信,而且每周一封。每次從收發室門口過,我和你媽看著你熟悉的字,卻不能認領。那種痛苦是咋樣的,你知道嗎?后來,你讀大學二年級。當時,正值你媽下崗,而我微薄的工資,顯然不夠你出入卡拉OK酒吧餐廳。在這樣的狀況下,你不僅沒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來了一封長信,大談別人的老爸老媽如何大方。你給我和你媽心上戳了重重一刀,還撒了一把鹽。最令我傷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學收費通知,虛報學費。這已經成為我的一種心病,病根就是你——我親手撫養大卻又深感陌生的大學生兒子。不知在大學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交閱歷之外,還能否長一丁點善良的心?

  這封信引來南京大學師生的廣泛議論,你對此事有何看法,請以“感恩”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

  【寫作提示】 “感恩”是個永恒的話題,如何緊扣材料內涵,聯系現實,馳騁想象,發揮才情,寫出富有時代感和思想深度的佳作,是寫作成功的關鍵。“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寫對父母的感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寫對朋友的感恩,這都不算跑題。但如果角度不新穎,感情不真摯,就只能人云亦云,停留在一個膚淺的層次。可從反面敘事說理,告訴人們如缺乏正確的感恩意識,尤其在市場經濟的現代社會中,競爭激烈,魚龍混雜,以怨報德,只會害己害人。這樣,就有了較強的現實針對性,給人以警覺。


更多相關文章:

1.2016高一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試卷及答案

2.2016高一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試卷

3.2016高一語文必修二第一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4.2016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二第一單元測試題

5.高一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題(帶答案)

6.2016新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測試卷

7.高一語文必修1第二單元練習題及答案按課時

8.2016粵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測試卷

9.2016必修二第三單元綜合檢測語文試卷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a爱片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国产观看视频1 | 中文字幕不卡精品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三级专区 | 色老头在线精品线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人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