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1—6題。(17分)
警惕自我糟蹋文化
馮驥才
①我們必須正視:一種文化上自我糟蹋的潮流正在“所向披靡”。我們悠久歷史養育和積淀下來的文化精華,都在被濃妝艷抹,重新包裝,甚至拆卸重組,再描龍畫鳳,披金戴銀,擠眉弄眼,招搖于市。被世人稱作“最后的精神家園”的古村古鎮,被借名“騰籠換鳥”,遷走原住民,然后大舉招商,一個個被改造成各類商鋪、旅店、農家樂、茶社和咖啡屋混成一團的“游客的天堂”。
②有人說旅游原本就是走馬觀花的快餐文化,用不著太認真。那么,就再看看我們影視中的歷史文化吧。我們的歷史名人只要跑到銀幕和熒屏上,不論明君重臣,還是才子佳人,大都多了一身好功夫,動不動大打出手,甚至背劍上房。歷史在這里只是借用一下的名義,一個空袋子,任什么亂七八糟、炫人耳目的東西都往里邊塞。
③
④問題是當下這種鄙俗化的潮流,這種放肆的粗制濫造,這種充滿謬誤、以假亂真的偽文化,正在使我們的文化變得粗淺、輕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虛名,一邊有害于公眾的文化情懷和歷史觀,一邊傷及中華文化的純正及其傳承。我相信,在這樣文化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很難對自己文化心懷摯愛與虔敬。如果我們不再深愛和敬重自己的文化,再偉大的文化不也要名存實亡?到底什么動機與力量使這種潮流正在變本加厲?我想應當一句話戳穿,即以文化謀利。為了賺錢發財,為了GDP。GDP是衡量政績的尺度——這也是問題的關鍵與癥結之一。
⑤任何事物進入市場,就不免受到市場規律的制約,不免依照消費需求和商業利益調整自己。但調整是科學調整,不能扭曲甚至破壞自己去換取經濟利益,就像自然資源的開發不能破壞生態。文化更具特殊性。因為文化的最重要的社會功能是精神功能。它直接影響著社會文明與全民素質。不能為了暢銷、熱銷、票房、上座率和收視率成倍增長,為了市場人氣攀升,為了利潤的最大化和“瘋狂的GDP”,而放棄文化固有的精神的準則。即文明的、知識的、道德的、真善美的準則。這準則也是文化的尊嚴,這尊嚴一旦被踐踏被玷污,文化也失去它存在的意義。因為被糟蹋的文化反過來一定還會糟蹋人的精神。
⑥由此說,問題真正的要害——不是拿文化賺錢,而是糟蹋文化來賺錢。還有比這樣賺錢更無知、更野蠻嗎?當社會文明素質上升時,愈美好的東西愈有市場;當社會文明素質低下時,愈鄙俗的東西愈有市場。不要糟蹋自己的文化了!
(選自《人民日報》2010.9.14)
1.簡要分析第①段畫線句的表達效果。(2分)
2.第②段畫線句在結構上的作用是 (2分)
3.把下列語句組織起來填入第③段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 )(2分)
①文化不精不深,怎樣可能“做大做強”?
②一邊是荒誕不經和無中生有的偽造
③我們不是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掛在嘴邊嗎?
④這便是當今國人眼中的歷史文化
⑤如今國人從哪里能夠感知這種博大精深?
⑥一邊是真實的歷史被抽空內涵,只留下軀殼,再濫加改造
A.②⑥④⑤③① B.③⑤①⑥②④ C.⑥②④③⑤① D.⑤③①②⑥④
4.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3分)
A.糟蹋文化的一大特點是鄙俗化,它使文化失去應有的尊嚴。
B.文化具有重要的精神功能,直接影響社會文明與全民素質。
C.文化對人報復的方式是降低人的審美能力和糟蹋人的精神。
D.依靠文化來賺錢必然導致文化失去它固有的莊重感和美感。
5.綜覽全文,評價作者對“文化謀利”的態度。(4分)
6.本文說理層層推進,請對此加以分析。(4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7—12題。(19分)
煙囪里的兄弟
安勇
①一天晚上,我打開吸油煙機準備炒菜,忽然聽到一陣奇怪的聲音。我以為是吸油煙機出了毛病,關掉后,那聲音還在響著。這次聽得很清楚,聲音來自吸油煙機的煙囪里。我站在廚房仔細聽了一會兒,淚不由得在眼眶里打轉——這聲音我太熟悉了,在老家的屋檐下,在房上的瓦縫間,在思鄉的夢里,我無數次地聽到過這樣的聲音,它只能屬于一窩剛出生不久的麻雀。
②我迅速跑出屋門,站在樓下的馬路上,抬頭看著從廚房伸出的那截煙囪。我驚喜地發現,在煙囪的縫隙間挨挨擠擠地伸出三個小腦袋,小腦袋上全都長著稚嫩的黃嘴丫。我知道這三個小兄弟現在還不會飛行,每天只能躲在家里,等著爸爸媽媽叼回食物來喂他們。他們的父母此時一定正飛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焦急地尋找著食物。城市里沒有蟲子,更不可能有打谷場,他們要到哪里去給孩子們找東西吃呢?
③若在農村,尋找食物就不會是個難題了,憑著他們敏捷的身手,即使是從雞鴨的嘴邊也可以輕易地奪得食物喂飽孩子們。麻雀呀麻雀,你何苦要到生存艱難的城市里來安家呢?也許已經過慣城市的生活,適應了城市的環境,就像我的女主人一樣高傲地認為自己是只城市里的麻雀了。也可能小家伙的父母像我一樣進城不久,城市的高樓大廈、燈紅酒綠讓他們充滿了驚奇。他們終于決定不再飛回熟悉的農村,從今以后在城里安家。
④從那天開始,我炒菜時不再使用吸油煙機了,我認為排出的氣體不利于小麻雀的生長。女主人很快發現了我的反常行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煙味。女主人說,傻瓜蛋,有吸油煙機不用,神經病呀?剛給她干活時,她對我的稱呼是四個字——文學青年。這四個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話發出來,顯得無比的惡毒。雇用我三個月后,她叫我的就成了三個字——傻瓜蛋。
⑤我示意她小聲點,低聲說,煙囪里有一窩小麻雀,他們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扭身走出了廚房,從牙縫里擠出了兩個字——農民。我喜歡這個稱呼,雖然它同樣惡毒,但我確實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我認為做個農民并不可恥。
⑥我每天都會久久地站在廚房里聽兄弟們的叫聲。有時候他們的叫聲顯得很焦急,我也跟著焦急,我知道他們一定是餓得慌了。有時候他們叫得很開心,我也跟著興高采烈,我知道他們一定是吃飽喝足了。
⑦我的行為終于讓女主人憤怒了,那天我站在廚房里發呆時,她對我說了一個字——滾!我到城里后的第一份工作就這樣結束了。
⑧此后,每天我都會站在馬路上,抬頭看著煙囪里的三位兄弟。在我估計兄弟們要飛出的這一天早晨,我早早地來到了那幢樓下的馬路上。我看到煙囪的縫隙間一共伸出了五個小腦袋,加上一個我,飛行的儀式顯得無比莊重。
⑨他們的父母開始輪番地飛出去,在空中轉一圈又飛回煙囪里,嘰嘰喳喳地鼓勵他們的孩子學著去做。我把手握成了拳頭,默默為仨兄弟加油。不久,第一只長著黃嘴丫的小麻雀終于離開了煙囪,搖搖晃晃地飛了十幾米又趕快回到父母身邊。接著第二只、第三只也同樣飛了出去。仨兄弟不停地飛出去,又飛回來。慢慢地他們的飛行路線越來越長了,飛得也越來越穩了。最后,五只麻雀一齊從煙囪里飛了出去,飛上了城市的天空,他們不會再回到煙囪里了。我知道仨兄弟在城市的生活絕不會一帆風順。我在心里說,兄弟們,不行的話,就回農村老家吧!
⑩不知什么時候,我的臉上已經流滿了淚水。
7.第③段用第二人稱“你”的用意是 (2分)
8.賞析第⑤段關于女主人的動作描寫的表達效果。(3分)
9.下列對文章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第①段中畫線句,表明“我”聽到麻雀聲勾起了自己的思鄉情懷。
B.第③段中的“城市里的麻雀”用借代手法表明城市生活的優越感。
C.第⑧段中的“無比莊重”一詞意味著試飛對麻雀的意義十分重大。
D.本文把麻雀人格化了,更有利于作者表達自己的態度和思想感情。
10.分析女主人對“我”稱呼變化的過程及各自原因。(4分)
11.本文題目寓意豐富,請結合文意作賞析。(4分)
12.聯系全文,推斷文末“我的臉上已經流滿了淚水”的原因。50字左右。(4分)
三、名句默寫(任選6空,超過6空,按前6空評分)。(6分)
13.(1)萬里歸船弄長笛, 。 (黃庭堅《登快閣》)
(2)峰巒如聚, 。山河表里潼關路。 (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3) ,到黃昏、點點滴滴。 (李清照《聲聲慢》)
(4)君子生非異也, 。 (荀子《勸學》)
(5) ,日月照耀金銀臺。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6)木欣欣以向榮, 。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7)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里仁》)
(8)悲莫悲兮生別離, 。 (屈原《九歌•少司命》)
四、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題。(8分)
登多景樓① (南宋)陳亮
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因笑王謝②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③!
[注]①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春天,詞人前往京口(今江蘇鎮江市)考察形勢,準備向朝廷陳述北伐的策略。期間曾登多景樓并寫下了這首詞。②王謝:此代東晉上層人士,喻指今之掌權者。③強對:此指強敵。
14.這首詞的詞牌應是( )。(1分)
A.水調歌頭 B.雨霖鈴 C.念奴嬌 D.沁園春
15.對本作品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上闋中“今古”暗示此詞是借古論今,“鬼設神施”三句從江山形勢的奇險引出對“天限南疆北界”主張的自豪。
B.上闋“一水橫陳”三句,指出京口地形非常險要,是爭雄的好據點,對南宋有利,應該北上爭雄。
C.下闕“因笑”二字,承上闋結尾批判六朝統治者為保住少數人私利,無心北伐,順勢而下,使上下闕渾然一體。
D.下闕用“腥膻”代指充滿了腥膻之氣的敵占區,暗含對統治者茍且偷安、不思收復失地的批判。
16.聯系全詞,分析下闕劃線句子的思想感情。(4分)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17—21題。(18分)
姚平仲小傳
(南宋)陸游
①姚平仲,字希晏,世為西陲大將。幼孤,從父古養為子。年十八,與夏人戰臧底河,斬獲甚眾,賊莫能枝梧①。宣撫使童貫召與語,平仲負氣不少屈。貫不悅,抑其賞,然關中豪杰皆推之,號“小太尉”。睦州盜起,徽宗遣貫討賊,貫雖惡平仲,心服其沉勇,復取以行。及賊平,平仲功冠軍,乃見貫曰:“平仲不愿得賞,愿一見上耳。”貫愈忌之。他將王淵、劉光世皆得召見,平仲獨不與。
②欽宗在東宮,知其名,及即位,金人入寇,都城受圍,平仲適在京師,得召對福寧殿,厚賜金帛,許以殊賞,于是平仲請出死士斫營擒虜帥以獻。及出,連破兩寨,而虜以夜徙去。平仲功不成,遂乘青騾亡命,一晝夜馳七百五十里,抵鄧州,始得食。
③入武關,至長安,欲隱華山,顧以為淺,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宮,人莫識也。留一日,復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余里,度采藥者莫能至,乃解縱所乘騾,得石穴以居。朝廷數下詔物色求之,弗得也。乾道、淳熙之間,始出,至丈人觀道院,自言如此。
④時年八十余,紫髯郁然,長數尺,面奕奕有光;行不擇崖塹、荊棘,其速若奔馬;亦時為人作草書,頗奇偉,然秘不言得道之由云。
(選自《中國歷代散文名篇鑒賞》)
【注】①枝梧:抗拒。
17.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然關中豪杰皆推之( ) (2)顧以為淺( )
(3)度采藥者莫能至( ) (4)朝廷數下詔物色求之( )
18.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世為西陲大將 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
B.心服其沉勇,復取以行 覆之以掌,虛若無物
C.度采藥者莫能至,乃解縱所乘騾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D.他將王淵、劉光世皆得召見,平仲獨不與 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19.把第②段畫線句子譯成現代漢語。(5分)
平仲適在京師,得召對福寧殿,厚賜金帛,許以殊賞,于是平仲請出死士斫營擒虜帥以獻。
20.作者在第①段中多次提及童貫的用意何在?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3分)
21.第④段對人物刻畫可謂“形神兼備”,請作簡要賞析。(3分)
六、閱讀下文,完成第22—26題。(12分)
活水源記
(明)劉基①
①靈峰之山,其上曰金雞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楓、櫧,多松,其鳥多竹雞,其狀如雞而小,有文采,善鳴。寺居山中,山四面環之。其前山曰陶山②,華陽外史弘景之所隱居。其東南山曰日鑄之峰,歐冶子③之所鑄劍地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閣曰松風閣,奎上人④居之。
②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溫而夏寒。浸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為四小池,東至山麓,潴⑤為大池。又東注于若耶之溪,又東北入于湖。其初為渠時,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鑒。俯視,則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書卿白野公恒來游,終日坐水傍,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錢;有鰿魚,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來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鳥大如鸜鵒,黑色而赤觜,恒鳴其上,其音如竹雞而滑⑥。有二脊令,恒從竹中下,立石上浴,飲畢,鳴而去。予早春來,時方甚寒,諸水族皆隱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蟲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狀如半蓮子,終日旋轉,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蟲也。
③予既愛茲水之清,又愛其出之不窮,而能使群動咸來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屬歲旱時,水所出,能溉田數十畝。”則其澤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愛之□。
(選自《走近經典——語文閱讀新視野》)
【注】①劉基,明初文學家、政治家。自負一代文宗,被有識之士列為明清散文八大家之首。②陶山:在今浙江瑞安市西三十五里,因陶弘景曾隱居于此,故名。③歐冶子:春秋時冶金家,善鑄劍。④上人:對僧人的敬稱。⑤潴(zhū):水停積。⑥滑:流利。
22.作者在第①段從金雞峰、靈峰寺寫起,目的是_____________。(2分)
23.第②段作者從哪些方面描繪了活水源的“活”的特點?(3分)
24.填入第③段方框處最恰當的虛詞是( )(1分)
A.也 B.矣 C.哉 D.夫
25.根據文意,概括白野公深愛活水源的具體理由。(3分)
26.簡要分析本文的寫作意圖。(3分)
作文(70分)
27.根據以下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有人說,人最大的悲哀,在于對現實的欲求不滿。
也有人說,促使人不斷奮發向上的動力,是欲求不滿。
參考答案
閱讀(80分)
一、17分
1、(2分)多用四字短語,通過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文化上自我糟蹋的種種表現。
2、(2分)承上啟下,承接上文旅游業糟蹋文化的現象,引出下文影視文化的自我糟蹋現象。
3、(2分)C
4、(3分)D
5、(4分)我認為作者對“文化謀利”的態度很鮮明,也很客觀中肯,值得褒揚。因為作者認為文化謀利要做科學調整,要按照文化固有的精神的準則,即文明的、知識的、道德的、真善美的準則來捍衛文化的尊嚴,來爭取市場。(采分點:你對作者的這種態度如何評價?2分。對此展開分析,2分。要有觀點,有依據。)
6、(4分)文章以“文化自我糟蹋”為話題,先提出旅游文化和影視文化的自我糟蹋現象(1分),接著指出了其危害和后果,分析了其文化謀利的原因(1分);然后指出文化謀利可做科學調整,遵守固有的精神準則(1分);最后再次強調警惕文化自我糟蹋。(1分)
二、19分
7、(2分)用第二人稱“你”將小麻雀人格化(1分),流露出“我”對小麻雀的深切關懷。(1分)
8、(3分)通過“上上下下地看”、“扭身走出”以及“擠出”等一系列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女主人對“我”關心麻雀的異常不解和極度蔑視。
9、(2分)B
10、(4分)先稱“我”是“文學青年”,是因為“我”愛好文學,譏笑“我”脫離現實;再稱“我”是“傻瓜蛋”,是因為“我”燒菜不用油煙機;最后稱“我”是“農民”,是因為“我”把麻雀當作兄弟。(寫出稱呼變化過程1分,各自原因分別1分)
11、(4分)表層含義:生活在女主人家里的油煙機排風管道中的小麻雀。2分。深層含義:象征著生活在局促的城市環境中的像“我”一樣的農村人。2分。
12、(4分)要求:有多種原因和情感(如敬佩小麻雀們勇于面對艱難環境的精神,理解和同情它們的生存環境,更是辛酸和感慨自己類似于麻雀的命運,感嘆在城市生活的不易,想念家鄉親人等),推斷要合理,描述要生動,50字左右。
三、6分
13、(1)此心吾與白鷗盟 (2)波濤如怒 (3)梧桐更兼細雨 (4)善假于物也
(5)青冥浩蕩不見底 (6)泉涓涓而始流 (7)見賢思齊焉 (8)樂莫樂兮新相知
四、8分
14、(1分)C
15、(3分)A(錯在“自豪”)
16、(4分)抒發了作者對北伐義無反顧的豪情和破敵取勝的信念,(2分)批判了南宋朝廷如六朝統治者一樣出于私利,只知借天險以求茍安,諷刺了他們只是空論清談而不圖恢復中原。(2分)
五、18分
17、(4分)(1)推崇(2)只是,但(3)估計(4)按照形貌(搜尋)
18、(3分)B(前者是連詞,后者是介詞)
19、(5分)姚平仲正好(或“恰巧”)在京城,能夠在福寧殿被(宋欽宗)召見詢問對策,(宋欽宗)豐厚地賞賜了他金錢布匹,拿重賞許諾(或“答應”)他。于是姚平仲請求帶領敢死隊攻入敵人的軍營捉拿敵人的頭領而獻給(宋欽宗)。(關鍵詞:適、以。句式:意念上的被動句、介詞結構后置句及省略句)
20、(3分)作者用童貫陰險狡詐的行為,諸如因“平仲負氣不少屈”而“抑其賞”、被迫借平仲討賊而賊平后,阻撓其“不愿得賞,愿一見上耳”,來襯托姚平仲蔑視權貴、英姿勃發、才能出眾的少年英雄形象以及人格的偉大。
21、(3分)作者用精煉的語言,通過肖像描寫,如“紫髯郁然,長數尺,面奕奕有光”,以及動作描寫,如“行不擇崖塹、荊棘,其速若奔馬”“為人作草書”,生動刻畫了一位八十多歲卻精神矍鑠、行動敏捷、怡然自適、草書奇偉、頗有仙風道骨的隱士形象,可謂形神兼備,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敬仰和羨慕之情。
六、12分
22、(2分)為了交代活水源的周圍景物和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
23、(3分)源源不斷的水源、水的清澈、各種生物充滿生機活力(意對即可)。
24、(1分)A
25、(3分)水清、出之不窮、使群動咸來依、灌溉澤及物(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話概括,漏掉一點扣1分)
26、(3分)本文通過介紹活水源,盛贊其“出之不窮”溉田潤澤之功德,用“君子之德”喻活水源澤被萬物,表達對“活水源”之愛(1分),流露出作者對君子之德的向往(1分),同時反映了作者作為政治家具有安民濟世的理想。(1分)
更多相關文章:
3.
5.
6.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