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高三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卷(附答案)

發布時間:2017-12-15  編輯:沈舒文 手機版

  【2016-2017高三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卷】

  一、本大題共8小題,共24分。閱讀下面材料,完成1-8題。

  材料一

  宣紙為宣州皮紙的總稱,其名源于唐代宣州貢紙,在元明兩代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改進,至明代中期已臻完善,成為中國皮紙的杰出代表。

  宣紙最突出的特點是“潤墨性”,這種特性對書畫創作意義重大。宣紙可以大大豐富筆墨的表現形式,不僅可皴擦勾斫,也能施諸潑墨渲染,筆跡墨痕清晰可辨,極有筆墨韻味。豐富的筆墨變化可抒發感情,移情寄興,遣貌求神,這是其他紙種所不能比的。

  宣紙具有易于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它“輕似蟬翼白如雪,抖似細綢不聞聲”,壽命卻幾乎是所有紙中最高的。真正的宣紙,以青檀樹皮為主要原料,以沙田稻草為主要配料。皮料成分越重,紙張越能經受拉力,即使筆力反復搓揉紙面也不會破,也就越能體現豐富的墨跡層次和更好的潤墨效果,質量也就越好。

  然而,由于稻草漿的成本只有皮料的六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如今有些所謂的宣紙,稻草比例超過了70%的還稱之為“凈皮”,幾乎全是稻草漿的美其名曰“棉料”。成了這個樣子的“宣紙”,已經承載不了更多的筆墨技法,也保存不了多少時間。

  當代書畫用紙的生產工藝與過去相比也有很多不同。過去的玉版宣,要在紙漿中抄造三回;今天的玉版宣,只是皮料的比重大些。過去有一種半生熟的煮捶宣,是要把生宣紙反復砸打密實,而今天的煮捶宣,是用刷子刷上礬水,達到半洇不洇的效果。

  如今,漫步北京琉璃廠,各種品牌、各色式樣的宣紙令人眼花繚亂。宣紙的生產已有千百年的歷史,但至今沒有量化的質量標準:青檀皮和稻草比例應為多少?漂白的殘留物質究竟有什么?與此同時,在生產工藝中,用雜交稻草代替沙田稻草,大量使用化學漂白劑,都使宣紙的質量大不如前。更讓人擔心的是,宣紙生產技術目前仍是師徒之間的“口傳心授”,而且由于工作條件辛苦,待遇低,也面臨著后繼乏人的困境。

  宣紙是中國文化藝術傳承的重要載體,有“紙壽千年”之譽。今天,更需要優質宣紙,將我們創造的文化藝術,傳諸后世子孫。(取材于殷燕召《宣紙:“紙壽千年”,需求不降》)

  1.下列對“材料一”中詞語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已臻完善:接近 B.皴擦勾斫:砍削

  C.遣貌求神:運用 D.眼花繚亂:纏繞

  2.根據“材料一”,下列表述中不屬于當代宣紙質量大不如前的原因的一項是(3分)

  A.配料比例發生變化 B.古代造紙技法失傳

  C.生產工藝過于簡化 D.大量使用化學制劑

  材料二

  我國古代造紙業有十大產區,皖南堪稱其中最顯赫者。此地水源豐富,土地貧瘠,樹木叢生,勞動力充足,造紙成為人們謀生的重要手段。而競爭異常激烈,又促成技藝不斷精進。長年浸潤、耳濡目染,精妙的手工操作讓造紙技藝完美呈現。因此,似乎是上天的安排,這里自古以來便是名紙的故鄉。

  涇縣便在皖南小嶺一帶,那里素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譽。不僅因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之千古絕唱而聞名,更因涇縣宣紙而蜚聲中外。涇縣宣紙是傳統手工紙品的最杰出代表,它在千百年的積淀中逐步成長,與故土血脈相連。“紙之制造,首在于料”,特殊的喀斯特山地適合青檀樹的生長,沖積平原則適宜生產長桿水稻,青檀樹和水稻桿均為宣紙制造提供了優質原料。

  宣紙是“撈”出來的紙,紙簾是撈紙的重要工具,紙簾的制作工藝直接影響宣紙的質量。紙簾的制作原料也與涇縣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涇縣及周邊一些地區產一種苦竹,長者可達二丈有余。這種苦竹,筍苦澀不能食用,但是竹紋的紋理直,骨節長,質地疏松,易于剖成竹篾。用此竹涂土漆制成的竹簾是撈紙的必備工具——紙簾。它不易腐爛,不吃水,且價格低廉。

  此外,涇縣地處中緯度南部,常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正所謂“山下桃花山上雪,山前山后兩重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既為宣紙生產提供了豐富的水源和充沛的陽光,又使原料不至于在暴曬、暴雨和暴凍中風化或腐爛。

  宣紙最初是以小家庭、小作坊形式在涇縣及周邊的老徽州地區生產,千百年來在涇縣小嶺不斷完善、成熟。宣紙制作工藝非常精細和耗時,從原料采集到成品紙出來,中間要經歷皮料制作、草料制作、配料以及撈、壓、焙、剪等上百道工序,幾乎需要用一年的時間。2006年5月20日,宣紙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取材于《宣紙的產地》)

  3.下列對“材料二”中出現的詞語,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土地貧瘠:“瘠”的讀音是“jí”。

  B.耳濡目染:“濡”的含義是“沾濕,沾上”。

  C.秀甲江南:“秀”字的筆畫共7筆。

  D.蜚聲中外:“蜚”字也可寫作“斐”。

  4.對“這里自古以來便是名紙的故鄉”一句中“這里”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2分)

  A.十大產區 B.皖南地區 C.涇縣 D.皖南小嶺

  5.根據“材料二”的內容,不屬于涇縣宣紙品質上乘原因的一項是(3分)

  A.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為宣紙制造提供了優質原料。

  B.當地氣候條件得天獨厚,水源豐富,陽光充沛。

  C.宣紙制作工藝由小作坊發展而不斷完善、成熟。

  D.宣紙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材料三

  中國紙,通常是指用手工撈出來的“土紙”,即手工紙;歐洲紙,一般是指用機器抄出來的“洋紙”,即機制紙。造紙工藝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但生產流程和操作方法不同,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特點。在外觀方面,如果把手工紙拿起來迎著陽光觀察,就會發現紙內有一條條的“印子”,也就是“簾紋”,而機制紙則沒有。由于機制紙是經過高溫烘缸干燥,故紙面光滑度較高,而手工紙是低溫干燥的,其光滑度要低得多。在性能方面,手工紙一般呈堿性,紙面柔和,宜于使用毛筆書寫,吸水性較大,紙的強度較小、質地較軟而輕。機制紙一般呈酸性,紙面挺硬,吸水性較小,宜于使用硬筆書寫。

  在價值方面,區別于機制紙以實用性價值為主,中國手工紙與中華傳統文化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要了解傳統文化,中國紙及紙文化也是一條可行的路徑。

  簡單點說,紙文化包括了歷史古籍、書法繪畫、民間藝術等許多豐富的內容。早在漢朝時,我國就發明了紙,隨后又在隋朝發明了雕版印刷,此后我國的書籍出版、印刷事業突飛猛進。據報道,我國現存3000萬冊古籍,這些古籍不僅是珍貴的文物,更具有重要的文獻研究價值。

  中國紙從用毛筆書寫開始,歷經了拓碑、寫經、抄書的漫長歲月,進入了書法、繪畫階段,草篆隸楷、寫意工筆之精品,令人傾倒,達到藝術的高峰。欣賞中國的書法和繪畫,能在思想或性格上受到熏陶,使人的素質在潛移默化中有了轉變和提高。

  關于民間藝術,是指與紙有關的藝術品,如年畫、春聯、剪紙、紙臉譜、扇面畫、風箏、折紙等。它們既有物質的,又有精神的;既有民俗的,又有高雅的;既有創造的,又有欣賞的,真可謂蔚為大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手工紙與我們的文化生活和人文修養結下了不解之緣。保存和保護一定范圍的手工紙市場,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就像日本把他們國家的“和紙”(手工紙)稱為“無形文化財產”,政府和民間共同出力幫助經營,使和紙在市場上錦上添花,有了如紙插花、浮世繪等作品,豐富了手工紙的市場。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種文化發展策略對中國紙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參考價值。

  (取材于劉仁慶《中國手工紙與傳統文化》)

  6.下列關于手工紙和機制紙區別的表述,完全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手工紙專指中國紙,而機制紙則專指歐洲紙。

  B.手工紙因高溫干燥而能看出“簾紋”,機制紙則不會。

  C.手工紙柔軟而吸水性強,機制紙則恰恰相反。

  D.手工紙只有文化價值,而機制紙只有實用價值。

  7.下列對“材料三”中所提到的文化名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年畫:大都于新年時張貼,含有吉祥喜慶之意。傳統民間年畫多用木板水印制作。

  B.草篆隸楷:指中國書法的四種字體,其中楷書代表作是東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C.寫意工筆:指中國畫中的重要技法。“寫意”注重神韻的表現和作者情感的抒發。

  D.扇面畫:書畫家在扇面上的繪畫或書寫,用以抒情達意,也使扇面兼具收藏價值。

  8.中國宣紙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請根據上述三個材料作答。(6分)

  二、本大題共7小題,共24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題。(共18分)

  2016屆西城區第一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語文試卷祁彪佳,天啟進士,授興化推官,瀕行,跪其父請教,不答。或問之,曰:“不見夫誨泅者乎,執壺而扶甕,人藉其肘,終其身不能泅,一旦挾諸清泠之淵,翻壺卻甕, 其身入水,而泅成矣。今者入官,則翻壺卻甕之時也。”彪佳去。果以賢能稱。

  巡按蘇州,會無賴打行①,廉其稔惡可殺者四人械于衢,集鄉三老詢之曰:“是可殺否?”鄉三老曰:“可。”又詢諸觀者曰:“是可殺否?”觀者曰:“可。”于是棰殺之。

  國變,諸臣援宋高故事②,擬以福王為兵馬元帥。彪佳抗言曰:“監國,本朝故典也,何遠引為?”議遂定。未幾,有傳正大位者。彪佳抗言曰:“甫建國而遽登極,何可?且群帥勸表未至。”然是時邀功者,言史可法③有二心。可法懼,雖是彪佳言,不敢持。遂以蘇民變,謂彪佳素德蘇,出彪佳安撫蘇州。

  彪佳至,揭榜于路曰:“叛逆不可恕,忠義不可矜,毋借鋤逆報私怨,毋假勤王造禍亂。”捕蘇民之首亂者,斬之。募士為蒼頭軍,親教戰。適興平兵攫丹陽市錢,彪佳率蒼頭馳治,斬興平兵。興平伯杰夙憚彪佳名,至是忌之,揚言且移兵丹陽以待彪佳。彪佳卻以牒復約會杰于大觀樓。時杰踞大觀樓,謂彪佳必不至。至期風作,杰笑曰:“祁撫不至有辭矣。”頃之,隔江帆起破浪,頃刻達岸,傳呼曰:“祁都堂至矣!”杰聞之大駭,迎及門,見彪佳角巾單衣,攜胥隸各一人,又大喜。坐語久之,起指江誓曰:“公,巨人也!公在,杰敢越尺寸以溷公者,有如此江。”乃饗彪佳,彪佳一舉箸而別。

  我兵下江南,以書幣聘彪佳,彪佳夜望南山笑曰:“山川人物皆幻形也,今山川如故,而人生已一世矣!”詰旦,家人失彪佳所在,見柳陌淺水,露角巾,曰是耶,蓋入水端坐云。 (取材于陳鼎《東林列傳》)

  【注】①打行:對當時以在市場上劫掠為業的人的稱呼。 ②宋高故事:指宋高宗以“天下兵馬大元帥”身份即位建立南宋偏安江南為后世所笑的舊事。 ③史可法:北京陷落后率兵擁立福王,有實權但一度遭遇排擠,后在揚州殉國。

  9.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2分)

  ① 果以賢能稱

  A.聲稱 B.著稱 C.稱呼 D.稱職

  ② 出彪佳安撫蘇州

  A.驅逐 B.開脫 C.外放 D.免除

  10.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2分)

  A.㧐其身入水,而泅成矣 //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B.甫建國而遽登極,何可 // 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

  C.捕蘇民之首亂者 //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D.杰敢越尺寸以溷公者 //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11.下列對文中語句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監國,本朝故典也,何遠引為 監國是本朝老制度,為什么要拉宋高宗舊例呢

  B.雖是彪佳言,不敢持 雖然這是祁彪佳的話,史可法也不愿意支持

  C.彪佳卻以牒復約會杰于大觀樓 祁彪佳卻用文書回應杰,約他定在大觀樓會面

  D.今山川如故,而人生已一世矣 現在山川像過去一樣,可人生已經過了一輩子

  12.把第一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執壺而扶甕,人藉其肘,終其身不能泅。

  13.根據文意分析,第三段中祁彪佳兩次“抗言”,原因各是什么?(4分)

  14.根據文意,按照題目要求填空。(3分)

  祁彪佳第二次任職蘇州時的主要事跡,可以用“平暴民”、“ ”、 “ ”以及“ ”四個短語來概括。

  (二)根據要求,完成第15題。(共6分)

  15.《岳陽樓記》中,范仲淹想象洞庭湖景時寫道: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關于此段文字中的“一空”,常見有兩種理解:一種解釋為“完全消散”;一種解釋為“整個天空”。你更支持哪一種見解?請結合上下文內容作簡要分析。(6分)

  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18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6-19題。

  墨花(并敘) 蘇軾

  世多以墨畫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畫花者也。汴人尹白能之,為賦一首。

  造物本無物,忽然非所難。花心起墨暈,春色散毫端。

  縹緲形才具,扶疏①態自完。蓮風盡傾倒,杏雨半披殘。

  獨有狂居士,求為墨牡丹。兼書平子賦②,歸向雪堂③看。

  【注】①扶疏:枝葉繁茂分披貌。 ②平子賦:張衡字平子,《文選》卷十五有張衡《歸田賦》,李善注:“張衡仕不得志,欲歸于田,因作此賦。” ③雪堂:蘇軾被貶黃州時居住躬耕之所。

  16.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認為尹白畫墨牡丹,一如萬物的生成一樣自然而然,不是什么難事。

  B.三四兩句描述畫家運筆創作的效果,墨暈由花心散開,春色在筆端顯露。

  C.五至八句借創作蓮花、杏花的有關經歷,描摹墨牡丹的優美形貌和情態。

  D.結尾兩句表明詩人鐘愛墨牡丹,將帶著這一書畫作品回到雪堂用心守護。

  17.“縹緲形才具,扶疏態自完”兩句詩,體現了中國傳統詩畫創作對“神似”的看重。

  ①下面各首詩,沒有明顯體現“神似”主張的一項是(3分)

  A.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墨梅》)

  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石》)

  C.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詠芙蓉》)

  D.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辛夷塢》)

  ②《墨花》一詩中提到了“蓮”,也有創作者借詩文賦予“蓮”一種讓人喜愛敬重的氣質。像周敦頤的《愛蓮說》中寫到:“予獨愛蓮之出污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 ”。(2分)

  18.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4分)

  ①陶淵明曾經在《歸去來兮辭》中寫到:“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

  。”其中的“心”與“形”,也涉及對“神”與“形”的關注。(2分)

  ②很多人在創作中都追求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同樣是蘇軾,他在同一時期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寫到了“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其中“ , ,卷起千堆雪”的刻畫,就極好地渲染了古戰場的氣勢和神韻。(2分)

  19.“狂居士”是蘇軾謫居黃州時的自稱,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蘇軾“求為墨牡丹”的舉動寄托了自己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

  四、本大題共6小題,共24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20-25題。

  那里的世界只剩下一種人

  ①他,或她,在樓梯臺階上倚墻或欄桿一坐,打開書本,臺階這尺多見方的空間,便是其私人屬地。于是,樓梯左右兩側,自上而下,有序無聲,便有兩行書室。若哪處空著兩個臺階,就有人悄無聲息地坐進去,好像坐進階梯教室那么自然。

  ②那兩行個體書室里的人,用心捧著那一本本書。上下樓梯的人,小心翼翼地,生怕侵犯了左右兩行私家屬地。我從他們的世界路過,輕輕地走下樓,揮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

  ③這就是京城著名的樓梯——從三聯書店的一樓通往地下一層的樓梯。

  ④席地而坐是三聯給予讀者的特權,讀者可以一天24小時不花錢享受“悅讀”。我不由得想起“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里可謂“書架前,書堆間,書人不釋卷”。

  ⑤一眼鏡男,膚色與衣褲的顏色和他身前身后的一架架書的色系相近,感覺他在這地上一定坐了很久很久,坐到和書架們長得越來越像。有人在那兩行書架間找書,走到他跟前,只能從他腿上跨過去,他已經穿越到他書中的世界里,并不知道有人從他的世界穿越過去。

  ⑥一書生搬了一厚摞書,在書架間找到一張塑料凳,立刻在此凳上安營扎寨。他坐下后,先長出一口氣,然后雙腿合攏,權當書桌,把那堆書碼放在這“桌”上,再用眼鏡布擦擦眼鏡片。安家完畢,他靠在身后的書架上,雙腳前又是高高的書架。他的“家”在書山的谷底,光線是絕不充足的,但他是絕對滿足的。那架勢,好像要一本一本細細讀來,沉醉在自己的家園。

  ⑦一個小女孩,她光潔的長發,純白的泡泡袖,嬰兒肥得可愛。她在“學術研究”的牌子下,吃力地來回抱起一摞又一摞的學術書籍。據說她的家長要買很多的書,可是腿腳不便沒有很多的力氣。她一定不懂學術,可是她一定與眾不同。

  ⑧又兩行書架間,一對少男少女都在讀自己的書。少男,白T恤,黑框鏡,牛仔長褲。少女,白帆布鞋,天藍裙,松松地挽了條發辮搭在肩上。突然就想起“花前月下”4個字,那又如何比得上書前書下的詩意和對精神旅途的思戀?

  ⑨有一種兩層的用來取書的梯子,能坐在梯子上的是佼佼者了。一個小男孩,脖子上掛著家門的鑰匙。左手握一瓶打開的礦泉水,右手捧著一本翻開的書。坐在“高崗”上,喝口水,看看書,這孩子是這個書店里“頭等艙”的享受者了。

  ⑩書店一樓靠窗處和地下一層都有一行小方桌,桌上有一個小臺燈,桌旁可以坐兩個人。比起書架間的“書人雕像”,這兩行桌旁坐的都是神仙了。我累極的時候偶見有一空座,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會有這樣的好運呢?我真要當一把神仙了。想想吧,我擁有了一把椅子和一角桌子!

  ⑪飯館、市場,到處都是嗡嗡的人聲,但這里,似乎回到默片時代,那銀幕上打著的文字是:他在讀書,她在讀書……

  ⑫三聯有一種帶萬向輪的購書籃,拉動的時候,才讓人驚覺世界上還有一種東西叫“聲音”。那聲音,一下把我拉回到好多年前,哈佛的一個雪夜。那時,我陪先生在燕京學社訪問。他天天讀書到凌晨3點,無論如何也讀不過來燕京圖書館的藏書。有一晚我們在學社復印了一千頁書,直到凌晨4點多,我們拖著帶萬向輪的購物車走進寒夜的雪地,嫩黃的路燈,把冬雪染成暖色調。我們踩在積雪上的聲響,使這幅暖色調的畫面有了音響,有了動感,有了快感。我真想譜一曲《雪夜波爾卡》,如果我會作曲的話。

  ⑬世界上最光明的燈,是書。如果有一天沒有了紙質書……不,我相信我不會見到這一天。

  ⑭忽然又想起渥太華的國會圖書館,在一層層19世紀的拱形頂下,有一個顯得格外小的門。推開那扇小小的門——哦,天!這是什么地方?我好像走進了一幅輝煌的經典油畫。那闊大燦爛的三層樓,好像歌劇院的三層包廂。一本本書像貴族似的坐在一層層一格格包廂里,俯視著一個個走進來的深懷仰慕之情的本國人、外國人。圖書館的不少工作人員在工作,卻沒有一絲聲音。他們被定身在這幅油畫里。

  ⑮走出國會圖書館,回頭再看看那扇小小的門,想起那個“石門開”的童話。只要在山前叫一聲“石門開”,山洞就大開了,里邊堆滿了耀眼的珍寶。

  ⑯電腦可以取代圖書館的庫存,但是永遠不能取代圖書館的雍容美麗。

  17走出三聯,偶回頭,才發現沉沉夜幕里大玻璃窗內的書店這么明亮這么溫暖,好像我在臺下觀看舞臺上的燦爛,又似聽到美聲的歌唱:啊,我的太陽,燦爛的陽光。

  18此刻,我站在北京午夜的街頭,望著三聯書店的耀眼和美麗,想著,那里的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那里的世界,只剩下一種人:讀書人。(取材于陳祖芬的同名散文)

  20.下列各句中的“世界”,與“我從他們的世界路過”一句中的“世界”,在含意上最接近的一項是(2分)

  A.他已經穿越到他書中的世界里 B.并不知道有人從他的世界穿越過去

  C.世界上最光明的燈,是書 D.那里的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21.下列對作品內容的理解與分析,最準確的一項是(3分)

  A.開篇作者將三聯書店的樓梯臺階稱為“私人屬地”,意在說明讀書作為一種精神活動的高貴奢華。

  B.在凳子上安營扎寨一段,作者運用了夸張和擬人的手法,將一個書生對書的癡迷表現得淋漓盡致。

  C.哈佛雪地夜行,作者寫“嫩黃的路燈”形成“暖色調”,表現了沉浸在讀書生活中的充實與溫暖。

  D.“那里的世界只剩下一種人”意謂真正的讀書人稀缺,飽含作者對當代社會精神生活匱乏的憂思。

  22.下列對作品中有關知識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揮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出自現代詩人徐志摩《再別康橋》一詩。作者以此表達自己對三聯書店中的坐讀者十分尊重、不敢相擾的心情。

  B.“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出自弘一法師李叔同的詞作《送別》。作者以其為仿寫對象,勾畫出讀者不花錢享受“悅讀”的盛景。

  C.“花前月下”出自唐代白居易《老病》詩“晝聽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作者意在借此表達對青年學生虛擲青春、游戲人生的批評。

  D.“石門開”是作者聯想的一個童話。童話這一文學體裁具有濃郁的幻想色彩,作者以此浪漫之筆形象地表現出圖書館內蘊藏著巨大的精神財富。

  23.文章第⑩段中作者感嘆說:“我擁有了一把椅子和一角桌子!”結合文意來看,這一感嘆有哪些含意?(5分)

  24.結合上下文,說說第⑪段有何作用。(6分)

  25.第⑯段中,作者認為電腦“永遠不能取代圖書館的雍容美麗”。結合文意來看,這里的“雍容美麗”表現在哪些方面?(5分)

  五、本大題共2小題,共60分。

  26.微寫作(10分)

  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

  ①學習生活中,我們曾經在許多場合接觸過朗誦。請選擇給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朗誦活動中的某一特定場景,寫一段描寫性文字。

  ②在征集首都市民形象的公益廣告活動中,有這樣一條應征作品:“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請在主題表達、語言創意、廣告效果中選定一個角度,寫出你對這一應征作品的評價。

  ③閱讀經典日漸得到全社會關注,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推動“整本書閱讀進校園”活動。請選擇你整本閱讀過的一部作品,寫一段有感染力的推薦介紹文字。

  27.作文(50分)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剛剛過去的一年,無論世界、國家,還是家庭、個人,都經歷了各自路途中的陰晴雨雪。過去這一年中的喜怒哀樂,哪些是值得你回味的?

  請以“2016,值得回味的日子”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將題目抄寫在答題紙上。

  ②《那里的世界只剩下一種人》中有一句話:“如果有一天沒有了紙質書……不,我相信我不會見到這一天。”作者借此表達了自己對紙質書以及閱讀生活的熱愛。飛速向前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在發展變化著,很多東西都有可能逝去。

  請以“如果有一天沒有了 ”為題作文。將題目抄寫在答題紙上。

  要求:自選一物填在橫線上(書籍除外)。可議論,可敘述,可抒情,文體不限。

  參考答案及評分

  一、(24分)1.(2分)A 2.(3分)B 3.(2分)D 4.(2分)B 5.(3分)D

  6.(3分)C 7.(3分)B

  8.(6分)答案要點:

  ①使用價值:易于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壽命長久,有利于古籍的保存與傳承。②文化價值:宣紙傳統制作工藝精細考究,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③藝術價值:其紙質特點適用于中國書法、繪畫、民間藝術的創作、保存和傳承。

  ④宣紙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有利于提升人文修養。

  評分參考:每點2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

  二、(24分)

  (一)(18分)9.①(1分)B ②(1分)C

  10.(2分)C(A承接前文指代,他的;B表承接的連詞,就;C定語后置、賓語前置; D連詞,來)

  11.(3分)B(雖然認為祁彪佳說的話正確,但卻不愿意支持)

  12.(4分)如果老拿著輔助漂浮的壺甕,靠別人扶著胳臂,一輩子也學不會泅水。

  評分參考:“執”“扶”“藉”“終其身”4處,每處0.5分,共2分;大意通暢,2分。

  13.(4分)第一次抗言,是因為諸臣援引宋高宗南逃偏安為先例,祁彪佳認為這有損朝廷的威信,在政治結局的預示上也于朝廷不利。第二次抗言,是因為有人慫恿福王登基稱帝,祁彪佳認為急于繼承大統會有所不利,另外勸表未到就會名不正言不順。

  評分參考:兩問各有兩個要點,每答對一個要點,給1分。意思對即可。

  14.(3分)募勇士、斬亂兵、攝興平伯(杰) 評分參考:意思對即可。

  (二)(6分)

  15.(6分)答案示例:

  應該是“完全消散”之意。因為從下句“皓月千里”的意思表達來看,可以理解為只有煙霧完全消散之后,才可能見到皓月當空照耀千里這樣的景致,整體文意才能比較協調。

  應該是“整個天空”之意。因為《岳陽樓記》中駢句的運用較多,這兩句可以看作行文中的出句和對句,“千里”是數詞加名詞樣式,“一空”理解為“整個天空”也就比較合適了。

  評分參考:認識明確,1分;聯系上下文語句合理分析,3分;語言表達,2分。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三、(18分)

  16.(3分)C(“五至八句借創作蓮花、杏花的有關經歷”有誤)

  17.①(3分)C(這首詩只是描寫芙蓉的外形)②(2分)濯清漣而不妖 不蔓不枝

  18.①(2分)悟已往之不諫 知來者之可追②(2分)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

  評分標準:每空1分。句中有錯字、別字、多字、少字,則該句不得分。

  19.(6分)雖然以墨畫花少見,但是眼前的墨牡丹依然在墨暈中顯出春色殊為不易。蘇軾被貶黃州而能躬耕不輟,人生際遇也像墨牡丹一樣不尋常。墨牡丹能夠引起蘇軾情感上的共鳴,他對墨牡丹堅忍不拔品格的贊美意在表明自己在面對厄運時也要堅貞不屈的心志。

  評分參考:三個要點,每個要點2分。意思對即可。

  四、(24分)

  20.(2分)B 21.(3分)C 22.(3分)C 23.(5分)答案要點:

  ①累極的時候能夠有一把椅子一角桌子,我是幸運的。

  ②與那些閱讀條件一般的讀者相比,我能有一把椅子和一角桌子,可算“神仙”了。

  ③三聯書店的讀書氛圍感染了我,使我享有精神上的優雅與優越。

  評分參考:第一個要點,1分;第二、第三個要點,各2分。意思對即可。

  24.(6分)答案要點:

  ①承接或小結上文,對讀書人的沉醉與癡迷作了高度概括性的表達。

  ②與飯館、市場等場所相比較,突出了書店的安靜,進而強化了對超越世俗的精神生活的推崇。

  ③以默片的無聲引出下文對聲音的驚覺——“那聲音,一下把我拉回到好多年前”,使文章自然地進入新的部分。

  ④“似乎回到默片時代”,隱含著對傳統生活方式包括閱讀方式的懷念,為后文表達對紙質書的珍視作鋪墊。

  評分標準:本題6分,每個要點2分,答出3個要點即可給滿分。意思對即可。

  25.(5分)答案要點:

  ①空間的闊大燦爛 ②書冊的豐富高貴 ③影響的深遠廣泛 ④環境的典雅靜穆

  評分標準:本題5分。答對一個要點給2分,答對二個要點給3分,答對三個要點給4分,答對四個要點給5分。意思對即可。

  五、(60分)

  26.(10分)

  (1)符合題目要求,內容充實,以7分為基準分向上浮動。

  (2)超過字數不扣分。

  (3)下面是各備選題寫作中需要關注的:

  ①朗誦,場景,以及具體描寫,是給分中要關注的方面。

  ②廣告作為議論的對象,關鍵要素是其公益主張。在評價中,肯定和否定都是應有之義,故選擇任何一個角度,都有兩種判斷的可能。只要能就自己的主張自圓其說,都是可以的。特別需要提醒的是,能夠看出應征廣告在語言表達上的失誤,當是思維品質超拔的體現。

  ③整本書或整部作品,推薦介紹,以及感染力,是給分中要關注的方面。


更多相關文章:

1.2016人教版高三上學期語文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2.2016高三語文期末考試卷上學期及答案

3.

4.2016高三語文名校聯考試卷

5.

6.

7.2016高三語文期中考試卷(上學期)

8.

9.

10.2016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人教版)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一区看三级 | 色婷婷综合和线在线 | 最新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亚洲色大成网站韩国黄 | 五月婷婷之五月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