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高中第五冊第四單元語文測試題】
第Ⅰ卷(45分)
一、(10分)
1.下面加粗的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
A.別墅(sh)) 蕪(w*)菁 一哄(h#ng)而上
B.攢(z3n)錢 羞赧(n3n) 少不更(g5ng)事
C.行(x0ng)徑 撂(li4o)下 冥(m0ng)頑不化
D.吹噓(x&) 昏厥(ju6) 循(x*n)循善誘
2.下面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
A.恭維 呆滯 結衣縮食
B.晦氣 戰栗 疲備不堪
C.渙散 皺褶 精疲力竭
D.駕御 提議 無計于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①我國的民間藝術源遠流長,________甚廣,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清的。
②為了寫好提案,他利用休息時間深入群眾,________意見,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③2000年10月,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查批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語言文字通用法》正式________實施。
④據美味思副食公司總裁 ________,他們準備訴諸法律,以確保自身利益不受損失。
[ ]
A.包括 搜集 頒布 透漏
B.包羅 收集 公布 透露
C.包羅 搜集 頒布 透露
D.包括 收集 公布 透漏
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
A.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只要同舟共濟,攜手合作,克服困難,必將迎來亞太地區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B.俄羅斯女斗牛士莉季亞·阿爾塔莫諾娃力促莫斯科舉辦斗牛活動。她的想法與俄羅斯娛樂公司不期而遇,他們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籌備工作。
C.目前,以色列大軍雖已對巴勒斯坦形成壓境之勢,但這一仗對誰打,怎么打,何時打,布什政府尚沒有一個深謀遠慮的軍事行動計劃。
D.王科偉左右兩邊坐的都是學習尖子,什么疑難問題都能及時得到解答,真是左右逢源。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
A.他今天特別高興,和自己一同出國學習過的好朋友見一面,對一些當前有爭議的學術問題交換了意見,互相收獲都很大。
B.我對許多英雄人物的事跡已經很熟悉了,無論演講、作文都能用這些事跡材料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并且運用自如。
C.那輛新進口的小轎車,最高時速達180公里/小時。
D.和先生朝夕相處的這段生活,使我真正領略了他那和藹可親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誘的教導。
6.與語段銜接最好的一項是
崇山峻嶺,比起人來,山總是高大雄偉的——人站在它面前不過是一粒芝麻,但人總是踩山于腳下,哪怕它是萬山之王——珠穆朗瑪峰。人,為攀登而欣喜;________
A.山,卻緘默不語——它用自己的筋骨,證明著自己的偉大。
B.山,卻冥然不覺——沒有靈性的高大,不過是一堆土石。
C.山,卻欣喜萬分——它為人的攀登作出貢獻而自豪。
D.山,卻毫不在意——它相信人永遠不會臣服自己。
二、(15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題。
君諱世衡,字仲平。初康定元年春。夏戎[注]犯延安,百姓被其毒。君時為鄜州人事,建言:延安東北二百里有故寬州,請因其廢壘而興之,以當寇沖。朝廷從之,以君董役事。君膽勇過人,雖俯逼戎落,曾不憚畏,且戰且城。既而朝廷署故寬州為青澗城,授君內殿承制,知城事,旌其勞也。塞下多屬羌,向時漢官不能布恩信,羌皆持兩端。君乃親入部落,勞問如家人,多所周給。屬羌愛服,皆愿效死。慶歷二年春,予按巡環州。患屬羌之多,而素不為用,與夏戎潛連,助為邊患。期急病也。乃請于朝,愿易君理懷。予謂非斯人親之,不能革其心。君既至環,乃周行境同,入屬羌聚落,撫以恩意。有牛家族首奴訛者,倔強自處。君戒曰“吾朝行勞爾族。”奴訛曰:“諾。”是夕大雪三尺,左右曰:“此羌兇詐,又所以處險惡,非可前。”君曰:“吾方與諸羌樹信,其可失諸?”遂緣險而進。奴訛初不之信,復會大雪,謂君必不來;方坦臥帳中,君已至。奴訛大驚曰:“我世居此山,漢官無敢至者,公了不疑我耶?”乃拜伏。君復教土人習孤矢以佐官軍。吏民有請某事辭某事者,咸使之射,從其中否與奪之;坐過失者亦用此得贖。吏農工商,無不樂射焉。由是緣邊諸城,獨環不求增兵,不煩益糧,而武力自振。夏戎聞,乃不復以環為意。君在邊數年,撫養士卒,牢寵羌夷,無賢不肖皆稱之。
(節選自范仲俺《東染院種君墓志銘》)
[注]夏戎:西夏,北宋時黨項人所建國家。
7.下面句子加粗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百姓被其毒 被:遭受
B.以君董役事 董:督管
C.以當寇沖 當:抵擋
D.不煩益糧 益:增加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義、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
9.下面各句中加粗字指代的內容,與“非斯人親之”中的“斯人”不同的一項是
[ ]
A.旌其勞也 B.原易君理環
C.予按巡環州。 D.公了不疑我耶。
10.下面的句子編成四組,能表現世衡“牢寵羌夷”的一組是
①請因其廢壘而興之。
②勞問如家人,多所周給。
③雖府逼戎落,曾不憚畏。
④周行境內,入屬羌聚落。
⑤坐過失者亦用此得贖。
[ ]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⑤
11.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朝廷采納世衡的建議,對寬州故壘進行了修復,構筑防御設施,并委派世衡主持防務。
B.世衡膽識過人,曾深入到敵人部落構筑城邑,朝廷為此表彰了他,并名此城為青澗城。
C.環州羌人素有貳心,范仲淹為消除邊患,奏請朝廷調整世衡屬理環州,朝廷準其所奏。
D.世衡甘冒兇險,親入部落,取信于羌,教土人習武戍邊,使邊地兵多糧足,夏戎不敢進犯。
三、(12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題。
南宋時,全國的作者就嫌宋詩“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連他們里面都有人覺得“不已甚乎”。從此以后,宋詩也頗嘗過世態炎涼或者市價漲落的滋味。在明代,蘇平認為宋人的近體詩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還有毛病,李攀龍甚至在一部從商周直到本朝詩歌的選本里,把明詩直接唐詩,宋詩半個字也插不進。在晚清,“同光體”提倡宋詩,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詩人就此身價十倍,黃庭堅的詩集賣過十兩銀子一部的辣價錢。這些舊事不必多提,不過它們包含一個教訓,使我們明白:批評該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適當的比例感。假如宋詩不好,就不用選它,但是選了宋詩并不等于有義務或者權利來把它說成頂好,頂頂好,無雙第一,模仿舊社會里商店登廣告的方法,害得文學批評里數得清的幾個贊美字眼兒加班兼職、力竭聲嘶地趕任務。整個說來,宋詩的成就在元詩、明詩之上,且超過了清詩。我們可以夸獎這個成就,但是無須夸張、夸大它。
據說古希臘亞歷山大大帝在東宮的時候,每聽到他父王在外國打勝仗的消息,就要發愁,生怕全世界都被他老子征服了,自己這樣一位英雄將來沒有用武之地。緊跟著偉大的詩歌創作時代而起來的詩人準有類似的感想。當然,詩歌的世界是無邊無際的,不過,前人占領的疆域愈廣,繼承者要開拓版圖,就得配備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遼遠,否則他至多是個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業之君。所以前代詩歌的造詣不但是傳給后人的產業,而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向后人挑釁,挑他們出來比賽,試試他們能不能后來居上,打破記錄,或者異曲同工,別開生面。假如后人沒出息,接受不了這種挑釁,那么這筆遺產很容易貽禍子孫,養成了貪吃懶做的膏梁紈绔。有唐詩作榜樣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這個好榜樣,宋代詩人就學了乖,會在技巧和語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時,有了這個好榜樣,他們也偷起懶來,放縱了模仿和依賴的惰性。瞧不起宋詩的明人說它學唐詩而不像唐詩,這句話并不錯,只是他們不懂這一點不像之處恰恰就是宋詩的創造性和價值所在。明人學唐詩是學得來惟肖而不惟妙,像唐詩而不是唐詩,缺乏個性,沒有新意,因此博得“瞎盛唐詩”“贗古”“優孟衣冠”等等綽號。宋人能夠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長了,疏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險開荒,沒有去發現新天地。用宋代文學批評的術語來說,憑借了唐詩,宋代的作者在詩歌的“小結裹”方面有過許多發明和成功的嘗試,譬如某一個意思寫得比唐人透徹,某一個字眼或句法從唐人那里來而比他們工穩,然而在“大判斷”或者藝術的整個方向沒有什么特著的轉變,風格和意境雖不寄生在杜甫、韓愈、白居易或賈島等人身上,總多多少少落在他們的勢力圈里。
12.對引述亞歷山大大帝故事作用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說明唐代的詩歌造詣不但是傳給宋人的產業,也可以說是留給宋人的藩蘺。
B.說明唐人在詩歌創作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事實上增加了宋人在詩歌上突破前人的難度。
C.說明宋人不懂得前代的詩歌造詣將成為自己的寶貴產業。
D.說明作者認為宋人會感受到一種詩歌創作上的大不幸。
13.以下對宋詩的評價,與作者的觀點相對吻合的一項是
[ ]
A.宋詩在用字煉句方面有超越唐詩之處。
B.宋詩學唐詩而不像唐詩,未能打破紀錄,是不成功的。
C.宋詩相對唐詩在藝術的整個方向上沒有什么轉變。
D.宋詩最終還是整個落在了唐詩的勢力圈里。
14.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明人蘇平全盤否定宋代詩歌,作者認為這是有失公允的。
B.明人學唐詩比宋人學得更像一些,但重模仿而輕創新。
C.第二自然段中“養成了貪吃懶做的膏粱紈绔”中的“膏粱紈绔”是指放縱了模仿和依賴的惰性的宋代詩人或學唐詩學得惟肖而不惟妙的明朝詩人。
D.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稱明詩為“瞎盛唐詩”,是因為明人學唐詩學得來惟肖而不惟妙,缺乏個性,沒有新意。
15.根據原文所給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嚴羽是南宋詩歌評論家,他的詩歌論著一定會有反對蘇軾、黃庭堅詩風的觀點。
B.江西派為詩歌流派,其風格自成一家,黃庭堅為其主要代表。
C.同光體是同治光緒年間發展起來的一種詩歌體類,沒有達到宋詩的水平。
D.明代詩人李攀龍看不起宋人對唐詩的模仿,提倡創新。
第Ⅱ卷(105分)
四、(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
腳步聲
下午兩點,市委機關還沒有人上班,大院內顯得愈發清靜、幽深而神秘。
辦公室主任殷新卻早早來了,埋頭謄寫一份焦書記下午在“論人才學”會上的報告。他很認真,很專注,字寫得大而端正,如同印刷體一般。
這份報告謄寫完,他很得意,仿佛焦書記看到這份清晰漂亮的報告,正對他微笑著說:“這本身就是人才嘛。”
他放下筆,點了一支香煙,頭仰在藤椅靠背上,微合眼皮,一口接一口地吐著煙霧。
走廊里,腳步聲噠、噠、嚓……顯然是布底鞋聲音,緩慢而零亂。
門輕輕開了,一位60開外的老太太走進來,站在殷新對面,默默地注視著他略顯疲倦的面容,幾次想呼喊他的名字,卻又不忍心打斷了他的冥思遐想。
一分鐘、二分鐘,……他竟然睡著了,臉上掛著莫名的微筆。突然,他猛地一驚,煙蒂燒燙了手指,他慌忙站起來,甩掉煙屁股,眼睛一亮,驚喜萬狀:“媽,您什么時候來的?”
老人又好氣又好笑,說:“來了好一會嘍!”
“我怎么沒發現您進來?”
“你咋會知道媽來?”
“我曾聽到走廊有腳步聲,沒想到是您呀。”
“聽腳步聲,哪能知道是媽?”
“媽,記得我小時候,您下田怕我和姐姐下塘玩水,常把我們鎖在家里,有時您中途突然回村,我就能辨別出您的腳步聲。姐姐不相信,同我打賭,我們趴在窗口看見您,姐姐好佩服我的聽力!”
老人揉揉昏花的眼睛,難過地說:“哎,那時候,你心里只有媽呀!”
殷新聽了母親的話,臉上火辣辣的,既愧疚又尷尬。咦,今天是發薪的日子,想必是母親來取生活費的。是的,半年沒回鄉下了。
驀然,殷新神經質地一愣,眼珠定了神,停住同母親講話,拔腳就朝外走。老人見兒子這般模樣,詫異而生氣地喊:“殷新!你……”
“媽,焦書記來了。”
“焦書記?”母親跟著兒子走到門口。望著空無一人的走廊,疑惑地問,“他人呢?”
“已經上樓了。”
“你怎知道的?”
“我聽見了他的腳步聲。”
“上班了,人多哩,怎會是他?”
“媽,焦書記的腳步聲我太熟悉了,您看——他不是來了嗎?”殷新一臉的神采,一臉的得意。
焦書記不緊不慢地走上樓,正向這里走來,走來。
老人揉揉眼,望著焦書記越來越清晰的身影。又瞅瞅兒子熟悉卻顯得模糊的面孔,深深地嘆了一聲……
16.(1)就人物刻畫而言,“停住同母親講話,拔腳就朝外走”這一描寫主要說明了什么?(2分)
答:主要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段寫道:老人“又瞅瞅兒子熟悉卻顯得模糊的面孔”。這“模糊的面孔”有何深層含義?(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這篇微型小說寫“老人”(母親)到來時,直接描寫了她的腳步聲,然而寫焦書記到來時,并沒有直接描寫他的腳步聲,僅僅寫殷新聽到腳步聲后的反應,這樣處理(不描寫腳步聲,只寫聽者的反應)有何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關于“腳步聲”,文中有兩組對比,這兩組對比分別是:(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對這篇微型小說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4分)
[ ]
A.采用對比手法來刻畫人物、揭示主題,是本文的一個突出特點。
B.本文的主人公殷新開初對母親熱情,而聽到焦書記的腳步聲后,馬上丟下母親去迎候焦書記,這足以表現他的虛偽。
C.本文通過人物對話,穿插交待了兒時的殷新能準確分辨母親的腳步聲。這樣穿插交代的主要作用是:使情節有一定的起伏性,避免單調。
D.本文結構精巧,時間、空間、人物、事件都很集中。
E.本文對殷新這一人物以貶為主,但也有少量的褒,例如第二自然段寫他“早早來到”、“很認真、很專注”,就屬褒。
五、(27分)
20.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6分)
商山早行
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①,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②夢,鳧雁滿回塘。
注:①征鐸:車行時發聲的鈴。②杜陵:在長安城南,是詩人的安家之地。
(1)詩中除了“晨起”、“雞聲”表現了“早行”外,還有什么詞語也表現了“早行”?此詩頷聯上下句除對仗外,其構成形式還有什么特點?(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鳧雁滿回塘”表現了怎樣的意境?聯系首聯解說作者這樣寫的意圖。(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翻譯下列文言文中劃線的句子。(5分)
譯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填寫作家、作品或名句。(任選4句,4分)
(1)富貴不能淫, ________,________。(《孟子·滕文公下》)
(2)________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3)________的________是用淺近的文言寫的,前人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來說明它的語言特點。
(4)現代作家沈從文的充滿靈活、彌漫著詩情畫意的小說________是其代表作之一,茅盾的《春蠶》、《秋收》、《殘冬》合稱 ________。
(5)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是 ________、________、《李爾王》、《麥克佩斯》。
23.下面一段話四處有語病,請找出三處,并改在下面的橫線上。(3分)
________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將下面幾句話改寫成一個單句,個別的詞語可以改換,但原意要保留。(4分)
近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將成為21世紀的主導性文化及21世紀將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紀的觀點,十分流行。西方一些學者也持有此類觀點。對此,我則持懷疑態度。
改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用一句話概括下面一則簡訊的要旨,不超過15個字。(5分)
日前,云南大學一位教授指出,在中國,最強有力的工人組織莫過于工會,現實的狀況卻是民營、外資企業中,普遍沒有工會組織,即使有,部分工會也是操縱在資方手中,發揮不了維持工人權益的作用。
據統計,中國目前還有1億多勞動者游離于工會之外,其中大多數是在非國有企業的外來務工者。他們沒有加入工會,也沒有規范的行業組織,權益無法得到維持。
雖然許多民工認為協商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但他們苦惱缺乏維護他們權益的工會組織以及專業的法律顧問。由于法津程序時間過長和業主不愿對簿公堂,民工通常不會求助于勞動監察和仲裁機構。這時如果有行會組織提供義務法律咨詢,指導其和業主談判協商,相信勞資糾紛等問題能夠很快地解決,民工們的權益能夠得到維持。
概括:□□□□□□□□□□□□□□
六、作文(60分)
26.以前人們總愛說“好酒不怕巷子深”,而今天我們經常聽到“亮出你自己”這樣的廣告詞。誠然,以前的說話和今天的廣告詞都有道理,但面對現實,它們又讓我們感到似乎都存在著某種不足之處。想必你在這方面會有思考或體驗。請以上述說法或廣告詞(也可二者兼及)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③題目自擬。
④不少于800字。
更多試題相關文章:
2.
4.
5.
6.
7.2016高三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卷(附答案)
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