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二語文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綜合過關檢測題
一、夯基達標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相同的一項是( )
A.角色 角斗 獨角獸 五更鼓角
B.空山 空閑 空白點 目空一切
C.露水 露天 花露水 不露聲色
D.互相 相對 相對論 相機行事
解析:A項,jué,jué,jiǎo,jiǎo;B項,kōng,kòng,kòng,kōng;C項,均讀lù;D項,xiāng,xiāng,xiāng,xiàng。
答案:C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歲暮 漁樵 云霄 天崖海角
B.頹唐 箜篌 裝潢 練石補天
C.女媧 描摹 冗長 雕欄玉砌
D.溽暑 窺視 編緝 遠見卓識
解析:A項,“崖”應為“涯”;B項,“練”應為“煉”;D項,“緝”應為“輯”。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人事音書漫寂寥
B.李憑中國彈箜篌
C.夷歌數處起漁樵
D.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解析:A項,人事:交游;B項,中國:即國中,國都長安之中;D項,長安:借指北宋的都城汴京。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
A.
B.
C.
D.
解析:B項,副詞,應該/動詞,響應。A項,疑問代詞,什么。C項,副詞,偏指一方。D項,動詞,擎起、舉起。
答案:B
5.名句默寫。
(1)五更鼓角聲悲壯, 。
(2)昆山玉碎鳳凰叫, 。
(3)女媧煉石補天處, 。
(4)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
(5)雕欄玉砌應猶在, 。問君能有幾多愁? 。
(6) ,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答案:(1)三峽星河影動搖 (2)芙蓉泣露香蘭笑 (3)石破天驚逗秋雨 (4)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5)只是朱顏改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6)葉上初陽干宿雨
二、閱讀理解
(一)課內閱讀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6~7題。
閣 夜
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6.本詩的第二聯是千古名句,被蘇東坡稱為“七言之偉麗者”。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參考答案:這一聯從所聽所見入手,描繪十分生動,因為戰爭頻繁,鼓角之聲不絕,尤其在霜天欲曉之時更加嘹亮,聽起來感到更加悲壯。西閣下臨長江,冬天江水清澈,星河明燦,倒影映入江水搖曳閃爍。這兩句是寫景,語言奇麗,形象生動,不過,憂國憂民的詩人杜甫,描寫那特定環境中的自然景物,其中也有時代動蕩的影子。
7.結尾一句,表現的是詩人的頹唐嗎?
參考答案:最后一聯一方面是借憑吊古人來抒發自己的抑郁,另一方面是抒發流落夔州、抱負不能施展、親友盡疏的激憤之情。結尾一句,表面似是頹唐,實則是感情激越的反語。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8~11題。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8.為什么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聯系我們讀過的詩歌,“月亮”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含義嗎?
參考答案:詞中兩次提到“月”,都寄予了詞人對故國繁華奢靡生活的懷念之情。因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故鄉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寄愁心與明月”等名句,都提到了“月”,詩人都通過“月”來表現懷念故鄉、懷念親人的主題。
9.“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又”字點明他歸來后又過了一年,時光在不斷流逝,與開頭句照應。季節的變化引起他的無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著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國之夢隨著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
10.“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千古名句,怎樣理解此句的妙處?
參考答案:詞人用夸張、比喻的手法將“愁”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里的“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曲折回旋,一瀉千里,長流不息。至此,亡國所帶給詞人的萬般愁情便賦予了具象和生動的質感。讀者無不感受到詞人內心的巨大痛苦。
11.在前六句中,哪個字可以作為全詞的“詞眼”?
參考答案:“改”。“只是朱顏改”的“改”字,改變的不僅僅是“朱顏”,還有人的地位(由一國之君淪為階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榮到忍辱蒙羞)。
(二)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第12~13題。(導學號50710023)
清平樂
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愁斷腸。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12.詞人之“愁”的具體內涵是什么?說說詞人是怎樣描寫“觸目之愁”的。
解析:李煜是一個亡國之君,結合這首詞的寫作背景,可以推知“愁”的具體內涵;抓住“愁”字,結合詞句進行分析。
參考答案:“愁”指離愁別恨。描寫方法:融情于景,詞人就這樣開門見山地寫出了特定的環境和心情。使他最為觸目傷情的莫過于那臺階下的落梅了。那白色的梅花從樹上紛紛飄落,令人心煩意亂。既寫了時當春半,使人腸斷的景致,也寫了久立花下,離愁滿懷的情緒。紛亂的落花,使人聯想到愁緒的煩亂,落花拂了還滿,又使人聯想到離愁縈懷,排遣不開。詞人把白梅的落花比作雪花,突出了一個“亂”字;花落在身上,拂之不盡,突出了一個“還”字,這就在看來平常的景物中,寄寓了詞人特有的愁情。
13.這首詞的結尾,歷來被詞家公認為經典。請談談它為人稱道的原因。
解析:理解三句話的意思,結合表現手法,分析其內在含義。
參考答案:詞人懷著這“愁”情,向遠處望去,望著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發現,“離恨卻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卻如”,正像的意思。“更行更遠”是說無論走得多么遠,自己心中的“離恨”就像那無邊無際、滋生不已的春草。無論人走到哪里,它們都在眼前,使人無法擺脫。這個結句,比喻新穎,化抽象為具體,淺顯生動,而且通過形象給人以離恨無窮無盡的感覺,使這首詞讀起來顯得意味深長。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第14~15題。(導學號50710024)
恨 別①
杜甫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②,司徒急為破幽燕。
注①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寫的一首七言律詩。②上元元年三月,校檢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懷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陽西渚。
14.分析本詩所表達的詩人的思想感情。
解析:一要結合注釋;二要找出詩中的關鍵詞語,如“別”“思家”“憶弟”等;三要結合詩歌的主旨。
參考答案:抒發了詩人流落他鄉的感慨和對故園、骨肉的懷念,表達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亂的愛國思想。
15.請結合具體詩句,尤其是關鍵詞語,分析本詩是如何表現杜甫“沉郁頓挫”的風格的。
解析:首先,要了解杜詩“沉郁頓挫”的特點;其次,既要結合詩人的經歷,又要結合詩句里的關鍵詞語;最后,應該結合每一聯進行分析。
參考答案:前三聯“一別”“長驅”點題,抒寫了深痛憂憤之情;“衰”“老”相呼應,寫自己的飄零憔悴,悲涼沉郁;“思家”“憶弟”表現了懷念親人的無限情思,突出了題意的“恨別”。最后一聯以充滿希望的詩句作結,感情由悲涼轉為歡快,顯示了詩人胸懷的廣闊。
三、語言運用
16.閱讀下面的語段,根據語境在橫線處填寫恰當的句子。
唐宋詩詞歌賦,是一座座巍巍豐碑,記錄著中華文明的歷史;唐宋詩詞歌賦,又是一頂頂燦燦王冠,綴滿了濃縮中國文學智慧的珍寶。這里,你既能找到“大江東去”的豪放,① ;既能聽到“磨損胸中萬古刀”的憤懣吶喊,② ;在這里既有怒發沖冠的報國志,也有床前明月的故鄉情;有獨上西樓的長相思,有草長鶯飛的憶江南,有春光明媚的蝶戀花,③ 。
解析:解答此題,分析例句是關鍵。①處,由“豪放”可聯想到“婉約”;②處,由“報國志”“故鄉情”可知應寫與“憤懣吶喊”不同的方面;③處,“憶江南”“蝶戀花”提示我們需要考慮詞牌名。
答案示例:①也能找到“人比黃花瘦”的婉約 ②也能聽到“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淺吟低唱 ③有斗霜傲雪的一剪梅
17.請根據柳永的詞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寫一個場景。要求:想象合理,語言生動。(不超過60字)
解析:解答時須注意詞句的特定情景,如具體場合、語言色調、景物色彩等。具體擴展時可以想象人物的神態與景物的特點,要創設一種離別的氛圍。
答案示例:一葉扁舟中,酒醒之后,詞人神情落寞。習習晨風寒意逼人,岸邊楊柳低垂,天邊斜掛著一鉤殘月。此情此景,讓人更覺凄涼孤獨。
【高二語文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綜合過關檢測題】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09-10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及答案09-10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的編寫說明09-10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課程綱要09-10
高中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三篇09-10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情景式默寫09-11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課教學安排09-10
人教版語文高二過關考試試題09-17
經典詩歌散文欣賞09-10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阿房宮賦》教學設計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