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高二語文必修五月考試卷

時間:2021-02-22 18:27:29 高二 我要投稿

高二語文必修五月考試卷

  學校考查的出發點是測試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這一出發點可以繁衍出成千上萬套試卷習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二語文必修五月考試卷,希望能幫助你們。

高二語文必修五月考試卷

  一、語言文字運用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遠眺(tiào) 可汗(hán) 攢錢(zhuàn) 負荷(hè)

  B.蒼穹(qióng) 老躄(bì) 目眩(xuán) 燒灼(zhuó)

  C.窈然(yǎo)   饑饉(jǐn) 逋慢(bū) 瞋目(zhēn)

  D.拔擢(zhuó) 覬覦(yú) 粗糙(cāo) 悲慟(tòng)

  2.下列各項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他看到高樓林立,鱗次櫛比,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色,十分高興。

  B.那是因為周大少爺一帆風順,現在也是社會上的好人物。

  C.甘地被刺的消息有如春風野火,迅速傳遍了印度。

  D.恰恰在知識這個生產要素上,發達國家占據著不容置喙的優勢。

  3.下列各句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3分)

  A.《后天神童》這本書沒有單純、機械地講解這些教育理論,而是作者以自述的方式,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一個個小故事,讓讀者在趣味中得到啟發。

  B.老鮑的晚年堪比他書生意氣的時代,依然充滿活力,平素不僅參加棋 牌活動,還參加了節日工會組織的各項競技比賽。

  C.在商場辦畫廊,對于我來說還是“大姑娘坐花轎――頭一回”,不能不使我難以抑制心頭的興奮、緊張。

  D.一片新生的松林圍著一間護林人小屋,它們就坐落在美麗的金雞山南坡。

  4.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狗是忠義、勇敢而又聰明的動物。 , 。 , 。 , ,使狗成為人的得力助手。

  ①專門訓練軍犬、警犬,把狗用于軍事、案件偵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覺細胞數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約兩萬種不同的氣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為了保護羊群,敢于同惡狼猛斗

  ④人們充分利用狗的這種特殊的天賦

  ⑤狗可以聽到10萬赫茲以上的聲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險的事

  A.③②①⑥⑤④ 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②④⑥①③

  二、古詩文閱讀: (本大題共38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小題。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

  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

  于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王許諾。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亡去不義 亡:逃跑

  B.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 戮力:拼力廝殺

  C.秦時與臣游, 游:交游

  D.籍吏民,封府庫 籍:登記造冊

  6.下面加點字解釋,用法與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

  A.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B.臣為韓王送沛公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C.孰與君少長 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

  D.所以遣將守關者……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倶

  7.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現沛公“善于應變”和項羽“優柔寡斷”的一組是(3分)

  A.①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 ②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

  B.①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②項王默然不應

  C.①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②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

  D.①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 ②項王默然不應

  8.下列對選段的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沛公為項伯的俠義所感動,于是就與他結拜為兄弟,并結成兒女親家。

  B.項羽為人善良,寬容大度,所以不計前嫌,接受劉邦道歉,與之和解。

  C.范增老謀深算,深知劉邦有稱王的野心,所以多次暗示項羽除掉劉邦。

  D.項伯為人仗義,主持公道,所以他在項莊舞劍時挺身而出,保護劉邦。

  閱讀下文,斷句、翻譯:(12分):

  楚莊王謀事而當,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憂色。申公巫臣進曰:“君退朝而有憂色,何也?”楚王曰:“吾聞之諸侯自擇師者王自擇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議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國其幾于亡矣,吾是以有憂色也。”

  9.為文中劃波浪線的語句斷句(3分)

  吾聞之諸侯自擇師者王自擇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10.將上面兩個文段中劃線的語句譯為現代漢語(9分)

  ①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②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

  ③吾國其幾于亡矣,吾是以有憂色也。

  11.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后面的問題。(6分)

  觀書有感二首   朱熹

  一

  半畝方塘一鑒①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②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③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①鑒:鏡子。②渠:代詞,它,指方塘。③艨艟:古代的一種戰船。

  ①這兩首詩的體裁都是,朱熹是 (朝代)理學家、文學家。(2分)

  ②兩首詩寫法上的相同點是什么?試分析采用這種寫法的好處。(4分)

  12.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 。

  (2) ,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3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 , 。

  (4)左丘失明, ; ,《兵法》修列。

  三.本大題3小題,共15分。

  閱讀下文,完成第13—15題。(15分)

  ①有個孩子問,為什么中國古代建筑都是木結構,而歐洲人卻用石頭造屋?

  ②這是一個不太好回答的問題。當然不是中國人不會使用石頭,也不是石材匱乏的緣故,從宮殿臺基、欄桿到鄉間的石板路、石拱橋,華夏大地上到處都能找到關于石頭的記憶。反過來想,歐洲建筑以石頭為主,也并非表示人家不懂木作手藝,更不是他們那片土地上缺少木材。早在公元前一世紀,羅馬人維特魯威就在《建筑十種》中,記述了木材的`采伐和加工。

  ③有一種解釋是人類最初將木材作為主要建筑材料是受制于技術條件,因為在金屬工具的雛形階段,處理木材相對顯得容易……這種說法顯然是把石頭建筑的出現推置于木建筑之后,也就是說歐洲的建筑文明應該晚于中國。可是,想想那些希臘神廟(更不用說埃及金字塔),有關“最初”的自豪感不免令人生疑,其實這上邊很難認定孰先孰后。

  ④問題抑或在于不同的人居理念?還真有那么一說。有人正是從木材的溫潤質感與石頭冷冰冰中看出了不同的生活意趣。有人不憚其煩地論證木結構建筑如何暗合農耕文化的田園詩意,好像石頭城堡只能充作吸血鬼騎士的文化符號。還有人把中國建筑勻稱流暢的線條視如天地人的和諧之境,而把注重體積感和立面裝飾的西方建筑看作是一味張揚等等。

  ⑤建筑史著作里經常充滿了諸如此類似是而非的說法,前衛學者喜歡將傳統文化與時尚趣味一鍋亂燉,而這本身也成了一種時尚。難道人們真是為了觀念而棲居?如果要打撈舊日的詩意,也該聽聽“約之閣閣,椓之橐橐”(《詩小雅斯干》)的歌吟,筑版夯土的農民工絕不會想著“回歸自然”什么的,造屋正是為了避除風雨蟲鼠之害,何曾成了風雅之賞?可是,真的沒有主觀因素嗎?

  ⑥中國建筑為什么不用石頭用木頭,大人告訴那孩子,那是為了趕時間,不像你吃飯作業都磨磨蹭蹭。用石頭造房子太慢,在古代光是石料加工和運輸就是曠日持久的勞役。羅馬彼得大教堂造了整整一百年,巴黎圣母院造了一百八十多年,而德國的科隆大教堂前后耗時竟達六百年之久。神是永恒的,不妨天長地久耗下去。可是鐘情于現世的中國人絕對等不起,尤其是中國的皇帝和官員們。中國歷史上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是一番大興土木,嵯峨相接的宮殿一轉眼就起來了,實在是靠了木結構的施工便利。換作西方人鑿石壘堡的搞法,怕是皇帝等到死也住不進宮里。對了,皇帝死后的寢宮倒是萬古永恒的石頭建筑,他們大多即位之初就開始修造自己的陵墓,那檔子破事可以搞上幾十年。

  ⑦所以,開皇二年(582年),隋文帝下詔營建新都。宇文愷奉詔,只用了短短的一年就建成了大興城(長安)。而明代永樂皇帝遷都北京,營造宮殿只用了四年光景(精雕細刻的紫禁城也只用了十幾年)。當然,造得快也毀得快。并不都是“楚人一炬”,戍卒未叫人心早已浮動。中國歷史上從來不乏重新洗牌的機緣,天變不足畏,風水輪流轉,別說生不逢時沒人給你機會。中國人以生命的尺度調諧做事情的節奏,并不是發覺落后于西人之后,才有了“大躍進”的思維。現在不也有把剛蓋了十年十幾年的大樓都炸了的事么?

  ⑧“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所以留不下城堞和穹頂,留下了一堆沉痛的文字。

  13.(5分)對本文理解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 )( )

  A.對于木結構建筑暗合農耕文化田園詩意的說法,作者給予了充分肯定。

  B.作者認為中國建筑線條勻稱流暢,但不如西方建筑注重體積感和立面裝飾。

  C.第⑤段畫線句中的“時尚”指將傳統文化與當下趣味糅合在一起的時髦做法。

  D.中國古代木建筑難以保存,原因在于頻繁戰爭的破壞和木質材料的自身特點。

  E.統治者的急功近利不僅使宮殿建筑難以久存,也加劇了社會的動蕩不安。

  14.(6分)對文章開頭孩子的疑問,作者為什么認為“這是一個不太好回答的問題”,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作者這樣說的原因。

  15.(4分)請聯系高中語文教材中相關課文,談談你對文章結尾處“所以留不下城堞和穹頂,留下了一堆沉痛的文字”的理解。

  四.本大題3小題,共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學類文本,完成16—18題。

  江南無雪

  劉長春

  ①故鄉的冬天留給我童年與少年的,是飄雪的記憶。

  ②向暮時節,天陰沉著臉,云被風追著跑得飛快,氣溫驟降到零下幾度的時候,大人們抬頭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說是“快要下雪了!”

  ③不一會兒,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夾雪”,那雨點伴隨天然六角的晶體敲打著屋背的黑瓦,就如音樂家靈巧的手輕輕地劃過琴鍵,丁丁東東。多少年過去了,這碎玉之聲還縈回在我的耳際。夜里總是睡不穩,會幾次三番爬出被窩拉開窗簾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雪,說不上是什么時候,在人不知不覺中斜刺里飄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沒有人踏雪而行,用不著著急,像林沖那樣,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蹌蹌,捉腳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無人,田野無人。只有被風追逐著的雪,上下旋轉著,左右飛舞著,飄飄灑灑,疏疏密密,忽而轉身騰空,忽而前展雙臂,然后,一頭撲向期待擁抱她的大地。我想象這是在燈光雪亮的舞臺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場優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種詩意的語言,關于天的遼遠,關于風的吟唱,關于云的彩衣,關于雨的精魂……滿心歡喜地躺回被窩,睡夢中又好像聽見了,那紛至沓來的雪的腳步──走進我家的院子了,鋪在你家的門檻外了,鑲上他家的窗臺了,漫過田間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齊河邊彎月似的石橋了……

  ④清晨推門,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紙窗外的世界,一片潔白。昨日地上堆滿落葉還顯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現在被大雪所掩蓋,像在上面蓋了一塊潔白的手巾;兩株挺拔的棗樹,威風凜凜地披掛著銀色的甲胄,從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結了厚冰,聽不見流淌的聲音,沒有橋,也無須橋,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吸引著人一直走到對岸。河那邊是田野,眺望與地平線相接的遠處,也是覆蓋了皚皚大雪的白線。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著了──這不是長眠,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來的第一次安睡。”(梭羅《冬日漫步》)

  ⑤當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親的時候,關于雪的記憶也就逐漸淡漠了。孩子們卻沒有忘記童話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飄飄的日子……可是冬天已經變得暖和了,沒有寒冷,也沒有雪。有幾個冬日,天陰沉著臉,云被風追趕著跑得飛快,氣溫又驟然下降了,看樣子是下雪的天氣。還在上小學的兒子,迫不及待地問我:“爸爸,什么時候下雪?”我說:“快了,這天準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萬喚著的雪,總是沒有落下來。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頭上/沒有落過甜雪花/怎能說懂得溫柔/你沒有審視過六角的雪花/你沒有見過積雪成冰/沒有聽過夜半的冰裂/怎能說懂得創造、破壞和一塵不染的純潔……”(邵燕祥《雪》)

  ⑥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也許,孩子長大了,長了知識,一切都會自己解答。

  ⑦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過去有雪的日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現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爐”,獨酌以外,也喜歡雪夜有人敲門,舉杯共飲,作通宵長談。明朝酒醒,不妨雇一條小舟,一起往東湖看雪……

  16.請簡析第四段的表達特色并概括雪景的特征。(6分)

  17.第五段畫線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具體分析。(5分)

  18.本文題為“江南無雪”,文中卻用大量篇幅寫雪,請結合全文探究這樣安排有哪些意圖。(4分)

  五.本大題2小題,共10分。

  語言運用

  19.閱讀下面三則消息,從中提煉出主要觀點,擬一句話新聞。(不超過20個字)(5分)

  消息1:北京市對飼養的活禽堅決做到100%強制免疫,實現100%監測,確保不留死角,百密無一漏。1月27日,北京市全面啟動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系統,進入應急防控工作狀態。全市各公路、鐵路和航空港檢疫監督站實行24小時上崗,嚴格查證驗物。從1月28日起,北京各集貿市場和菜市場一律停止現場屠宰,加工活禽。

  消息2:天津市畜牧部門已對全市各大家禽養殖場、養殖戶、屠宰企業進行拉網式普查,制定了詳細的禽流感免疫程序和技術規范,緊急調集大批的禽流感疫苗,10天內對所有家禽實施強制免疫。各飼養場實行封閉管理,對雞舍、工作人員及生產器械實施消毒。天津市疫情監測和報告網絡系統實行日報和零報告制度,各區縣派專人24小時值班。

  消息3:日前,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后,西安市連夜對疫點周圍3公里范圍內的所有家禽進行撲殺,對3至5公里范圍內的家禽進行強制免疫,并在全市全面預防,對疫點所在村進行封閉管理,同時加強信息報告制度。疫情發生的次日,疫區內657萬只家禽已撲殺深埋完畢,強制免疫工作也已結束。

  答:

  20.仿照下面畫線句子,在橫線上續寫語句,組成一段完整的話。(5分)

  青春是一種令人艷羨的資本。憑著健壯的體魄,你可以支撐起一方蔚藍的天空; , ;憑著巨大的潛力,你可以變得出類拔萃,令人刮目。擁有青春,就擁有了一份瀟灑和風流; , 。擁有青春,就擁有了一份燦爛和輝煌。請為我們的青春喝彩!

  六.本大題1小題,60分。

  作文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并不出色的學生問老師: “老師,我在您心中排第幾?”老師毫不猶豫地說:“第一!”孩子驚喜地問:“真的?”老師意味深長地說.:“得第一并不難,只要愿意另起一行,每個人都是第一。”

  請根據你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和體會,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立意自定,不得抄襲、套作。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1、D(A攢zǎn B眩xuàn C瞋 chēn)

  2、D (不容置喙:不容許插嘴)

  3、C(A語序不當。“作者以自述的方法”改為“以作者自述的方式”。 B結構混亂。主語“晚年”不能支配“參加”的行為。 C多重否定使用正確。D坐落指土地或建筑物位置在某處,不可用于“松林”。)

  4、【答案】B

  【解析】首先確定③應該作為首句,可以銜接“狗勇敢而又聰明”,是作為“勇敢而又聰明”的例子。而⑤不能首句的原因是⑤句對全文來說,話題轉換太唐突。因此排除C和D,“這種天賦”明顯是指狗的聽覺與嗅覺,并且“人們充分利用狗的這種特殊天賦”應該還有下文,所以④不能做結語,進而排除A。

  5、B(戮力:合力)

  6、D(所以:……的原因)

  7、B (“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是沛公向張良詢問辦法時所說的話,不能表現其“善于應變”的個性;“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只能表現項羽的“胸無城府”和“輕信寡謀”的特點,不能表現其“優柔寡斷”的個性)

  8、C(A劉邦不是被項伯的義舉所感動才與他結拜,而是為了拉攏他。B項羽聽了劉邦的辯解后,以為劉邦忠于自己,只是有小人挑撥離間,兩人才產生很深的誤會;沒有“不計前嫌”之意。D項伯保護劉邦不是為了“主持公道”,而是因為鴻門宴之前他已與劉邦結成了兒女親家)

  9.吾聞之,諸侯自擇師者王,自擇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10.(1)守住函谷關,不要放諸侯進來,關中的土地任由你稱王。(“距”、“內”、“王”各1分)

  (2)范增多次使眼色給項羽,舉起(他)所佩帶的玉玦向項羽示意多次,項羽默默地沒有反應(“目”、“示”、“然”各1分,句意1分)

  (3)我們國家大概要滅亡了吧,我因此現出了憂愁的神色。(注意譯出因果關系,譯準“其”“幾于”“是以”)

  11、①七絕 南宋或宋(每空1分)

  ②相同點:都是用比喻的手法談讀書的益處(或作用)(1分)

  好處:兩詩意在說理、談“觀書”體會,但卻不著一“書”字,而是巧用比喻,從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捕捉形象,把深奧的道理寓于生動形象的描寫之中。既給人豐富的美感,又給人哲理的啟迪。(意思對即可)(3分)

  12.(1)煢煢獨立。形影相吊

  (2)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3)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厥有《國語》;孫子臏腳

  (每句1分。錯字、漏字、添字、顛倒順序,均不得分)

  13.C E(5分)

  14.不是因為建筑材料、技術條件、人居理念(1分) 方面的問題,而是因為反思本民族文化的缺陷和不足,是件困難的事。(3分)中國人以生命的尺度調諧做事情的節奏,中國古代統治者對現世享受的追求,為了趕時間,鐘情于現世的中國人不能耗時幾十幾百年之久用西方人鑿石壘堡的搞法去建造宮殿。(2分)

  15.(4分)聯系的課文相關內容恰當(1分)能正確理解、分析“留不下……”、“留下了……”的含義(2分)語言通順(1分)。

  [例]晚唐杜牧《阿房宮賦》,鋪采摘文,極寫宮殿的豪華奢侈,“矗不知幾千萬落”。結局是“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杜牧深嘆‘嗾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始皇帝自以為皇權固若金湯,橫掃六合,最終連一座宮殿也沒留住。倒是杜牧的諷喻和警戒長留史冊,令人感嘆!如聯系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賈誼的《過秦論》,根據表述酌情給分。

  16.運用比喻、擬人、引用等修辭手法,由近及遠描寫雪中的景物,突出雪后的潔凈、遼闊和寧靜。(“手法”2分,答出兩種即可;“由近及遠”1分。“特征”3分,“潔凈”“遼闊”“寧靜”各1分)

  17.內容上:表達了盼望之強和失望之深。形式上:①照應題目;②承上啟下,從上文的雪景描寫、雪天盼望引起下文對“江南無雪”的思考和憂慮。(“內容”1分,“盼望”與“失望”各1分;“形式”4分,每條2分)

  18.①以昔日大雪反襯今日無雪,表現對環境惡化的憂慮和希望環境早日改善的愿望。②以我童年賞雪和兒子童年無雪可賞對照,希望孩子有快樂豐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認識自然和人生。③以現實的無雪和想象中的夜飲賞雪映襯,表達對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要求答出兩點,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

  19.京津陜等地嚴密防范堅決控制禽流感疫情

  20.憑著旺盛的精力,你可以開墾出一片神奇的土地。擁有青春,就擁有了一份陽光和希望;

【高二語文必修五月考試卷】相關文章:

高二語文必修5的作文02-17

高二語文必修四作文02-17

高二語文必修5作文02-17

高二必修5的語文作文02-17

高二語文必修五作文02-18

高二語文周考試卷04-01

高二語文的月考試卷04-01

高二語文必修《淚珠與珍珠》教案09-05

高二語文必修五《邊城》的教案03-2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轻轻草骚女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日韩专区 | 中文字幕乱码视频网 | 午夜国产人成视频 | 亚洲另类久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