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蘇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三《長江三峽》教案設計

時間:2017-08-26 編輯:春玲 手機版

  在劉白羽的筆下,長江中最為瑰麗奇特的一段 ——長江三峽,展現出的是怎樣的風貌神采呢?下面一起來學習蘇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三《長江三峽》教案的相關知識點!

蘇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三《長江三峽》教案設計

蘇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三《長江三峽》教案設計

  一、設計理念

  以“發展與創新”教育理論為指導思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促進學生進行學習;以讀為主線,積極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發展,在讀中創新。

  二、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和三峽之秋的特點。

  (二)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技能目標

  培養學生朗讀、口語表達、審美想象等能力。

  三、學習重點:體會一天當中三峽景物的特點。

  四、學習難點:從字里行間體會作者熱愛三峽的真摯情感。

  五、學具準備:電腦、多媒體課件、相關視頻等。

  六、教學方法:觀、讀、說、寫四結合。

  七、學習方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八、教學過程

  (一)展示錄像,激趣導入

  多媒體出示電視紀錄片《長江三峽》

  畫外音導入:同學們,對于長江,我們應該不陌生。她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母親河。它那壯麗的景觀,令多少神州赤子心馳神往,豪情萬丈!今天,在作家劉白羽先生的指引下,我們就來“游覽”長江著名的景致——三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培養自主探索能力)

  提示要求: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2)學生分小組自學,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出示的以下問題:

  ①三峽江流給你的總的印象是什么?

  ②課文是怎樣突出描繪三峽激流的氣勢的?從浩浩蕩蕩的長江,你會引起哪些聯想?激發什么樣的情緒?為什么說三峽是美的?

 、圩髡哒f,他“像在一支雄偉而瑰麗的交響樂中飛翔”,“雄偉”表現在哪些方面,“瑰麗”又表現在哪些方面?

 、苣阌X得,在文中,作者試圖表現自己什么樣的思想和情感?

  明確:

 、匍L江三峽,給人總的印象是山陡、流急、灘險。

 、陂L江三峽,江水“激流澎湃”“雷霆萬鈞”,一路穿群山,過峽谷,滾滾向前,勢不可擋,作者從各個方面烘托、映襯、描繪了三峽江水的浩蕩氣勢。

  寫山:懸崖絕壁,層巒疊嶂,萬仞高峰,山勢奇絕,奇峰突起,高與天齊;寫水:萬水奔騰,雷霆萬鈞,激流澎湃,濤如雷鳴,漩渦密布,浪濤翻涌;寫云霧:云海茫茫,云蒸霞蔚。

  崇高險峻的山,涌動如海的霧,襯托著洶涌奔騰的長江,使作品波瀾壯闊,聲勢浩大,雄奇壯美。

  從如此雄壯的長江,我們不難體會出作者澎湃的激情,從如此壯美的長江,我們也不難體會到大自然的無比偉力。我們在作品所創造的意境中,會產生強烈共鳴,引起無盡的聯想,聯想到我們身處的“大時代”,聯想到我們的“全部生活”,聯想到開放改革的洶涌大潮,聯想到我們的革命生活,一種“雄偉”“豪邁”的感受,便會油然而生。

 、圩髌分忻枥L了三峽江水、山峰、云霧,給人以崇高的美感,作品謳歌了自然的偉大,更贊頌了人類的偉大,人與自然構成了世界。作品寫山勢、寫水勢、寫激流、寫險灘,都突出了“雄偉”二字,寫云霞、寫濃霧、寫野草、寫傳說,皆緊扣“瑰麗”一詞,創造出奇美的意境。

  ④作者試圖表現的主題思想:課文以“江津號”的航程為順序,記敘了作者航行過三峽時的見聞感受,描寫了三峽氣象萬千的瑰奇景象,抒發了對祖國山河的深情摯愛,同時通過航程艱險的記敘,啟示人們認識生活和革命的航船就是要在急流險灘中破浪前進的哲理。

  (學生可以各言其志,語言文字可以不盡相同)

  (三)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1.學生自讀課文,完成下列問題。

  ①課文中的行文線索是什么?(或: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②劃出課文中描寫山水云霧的句子。

 、壅n文四個部分是依據什么劃分的,各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苋龒{景物各有什么特色?

  明確:

  (1)作品以“江津號”的航程為順序,以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變換為線索,雙線交織結構作品。

  空間:瞿塘峽——巫峽——西陵峽;時間:日出前——日出后(八點二十,八點五十,十點)——上午(十點半,十一點十五分)——中午。

  (2)作品從山形水勢、山光水色、云濤霧海等各方面,運用豐富的動詞、形容詞描繪景色,使作品寫景生動形象,有聲有色,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3)作品概括“江津號”的不同航程與不同江段,劃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引子,總寫在三峽中航行的強烈而新奇的感受。

  第二部分:寫船過雄奇的瞿塘峽所見的萬千氣象。

  第三部分:寫穿過巫峽時所見奇秀景觀。

  第四部分:寫船在險惡的西陵峽上航行的情景和作者的感受。

  (4)長江三峽,景色各異,雄偉瑰麗,像交響曲,可概括為:瞿塘雄,巫峽秀,西陵險。

  2.讀第一部分并分析。

  提問:

  作者說:“我像在一支雄偉而瑰麗的交響樂中飛翔”,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飛翔”用得恰當嗎?為什么?

  明確:

  這句話是作品的“神”,起提起全篇的作用!靶蹅ザ妍悺,概括了三峽景致的特點,下文的具體描寫,都是圍繞著這特點進行的。

  這句話運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辭方法,把長江三峽比喻為一支交響樂,非常恰當,因為作為本體的三峽與作為喻體的交響樂之間有共同之處:二者都激越雄壯,聲勢浩大,催人警醒,令人振奮。通感表現作者的新奇。

  “飛翔”一詞用得恰當。一方面,它寫出了山陡流急的形勢,使人不禁想到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情畫意;另一方面,它更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作者在航行中尋興奮、激動、神采飛揚的心情。

  3.讀第二部分并分析。

  提問:作者采用什么手法來寫瞿塘峽的“雄奇”?用了哪些詞語?寫了哪些方面?

  明確:在這一部分中,作者主要采取繪形繪聲繪色的手法來狀寫瞿塘峽的雄偉奇觀,并引用詩諺為佐證。

  形:“懸崖絕壁”“中間一條狹長的江面”“江隨壁轉”;

  聲:“雷霆萬鈞”“激流澎湃,濤如雷鳴”;

  色:瞿塘峽口“藍天”“金色浮云”“銀片樣發亮”的白云、“紅霧”“絳紫色山峰”。

  這一段主要寫了瞿塘峽的山陡、江狹、水流急。

  這一段的描寫,先總括其雄奇,繼之引古詩古諺為佐證,后直接描寫,有古有今,古今對比,有虛有實,有聲有色,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浸透字里行間。

  4.讀第三部分并分析。

  提問: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寫巫峽的秀美?引用了哪些神話傳說?主要寫了哪些景物?

  明確:

  作者在這一段,主要用了豐富而貼切的比喻來描繪巫山的雋秀,如第5段中的山巖、草坡、山峰等。作者在這一段引進了美女峰的傳說,表達了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熱愛,豐富了作品內容,并使作品富有浪漫氣息。作品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云霧、陽光、兩岸的山巖、草坡、野草等,所有這些描繪,都體現出巫峽的“美”。你看那“山如斧削,雋秀婀娜”的峰巒,那與陽光交織“神妙莫測”的白云,那“滾滾向上”“云蒸霞蔚”的濃霧,那神奇秀麗的美峰,那墨色的山巖,那幽然的綠草,那紅艷艷的野草,那在江流中“象一個崇山峻嶺中漫步前行的旅人”的航船,那盤旋在萬山之上藍天之下的蒼鷹……這一切美景,都使讀者的心靈受到強烈的感染。

  5.讀第四部分并分析。

  提問:這一部分是從哪些方面來寫西陵峽的兇惡?引用屈原、王昭君的傳說有什么作用?作者在這一部分揭示了怎樣的哲理?

  明確:

  這一部分首先交代“西陵峽比較寬闊,但是江流至此變得特別兇惡,處處是急流,處處是險灘”,然后重點寫了三個著名的險灘:泄、青、崆嶺。

  泄灘:兇險在漩渦多。

  青灘:兇險在江面落差大。

  崆嶺灘:兇險在暗礁密布。

  作者在這一部分引述了屈原、王昭君的故事,不僅加深了文章的思想意義,也使文章在結構上和情調上有密有疏,有緩有急。

  在這一部分,作者揭示了這樣一條哲理:人類在一切斗爭中,只要掌握住事物的客觀規律,急流勇進,就一定能夠排除萬難,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

  (四)小結:三峽特點

  (五)自主探究作業(研究性學習作業)

  請你在仔細閱讀文章的基礎上,說說文本對你寫作的指導意義。(學生仔細探究,得出部分“寫作特色”即可)

  學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

  1.詩情、畫意、哲理完美統一。作品是游記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真摯情感,使作品充溢著詩一般火勢的激情。他用滿含情感的語句,摹山狀水,繪云畫霧,在我們面前展現出一條逼真的山水畫廊,而在寫景抒情的過程中,又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哲理,那就是自然是偉大的,而人更偉大。我們如果展開想象的翅膀,就會看到,作者所乘的“江津號”在滾滾的江水之上,巍巍群山之中,破浪前進,百折不回,長江是險惡的,但人類能夠戰而勝之,這不正是人類的偉大力量的明證么?課文的第8自然段結尾,作者又用點睛之筆,揭示了革命就要沖破險阻,百折不撓的哲理。

  2.聯想豐富自然,充滿浪漫氣息。作品在寫景過程中,信手拈來地引用了古詩、古謠、歷史故事以及神話傳說,聯想自然,毫無生硬之感,可謂如行云流水,瀟灑自然。這樣寫不僅使文章內容豐富,知識性強,而且對表達主題思想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又使作品富有浪漫氣息,給讀者以廣泛的審美空間。

  3.運用多種修辭方法,寫景抒情。

  (1)比喻:比比皆是,豐富而有變化,貼切形象,生動自然。有明喻“前面天空上露出一金色陽光,象橫著一條金帶”,有暗喻“我們簡直不象在浩蕩的長江上,而是在蒼莽的叢林中尋找小徑跋涉前進了”,全文共用比喻十八處之多,手法隨機變幻,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2)擬人:“那個筆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峽口上”,“江流剛奔出巫峽,還沒來得及喘息”等句子,運用擬人,使作品生動形象,渲染氣氛,引發聯想,耐人尋味。

  (3)通感:通感是兩種感覺的溝通,以視覺寫聽覺,以聽覺寫味覺等,它可以把景物描寫得更加生動形象,能更深刻細致地表現作者的主觀感受,引起讀者更多聯想和想象,因而更有藝術感染力。

  “我像在一支雄偉而瑰麗的交響樂中飛翔”,是比喻、擬物、也是通感,把視覺形象三峽江流,寫成聽覺音響交響樂,而又用視覺詞語“雄偉”“瑰麗”修飾聽覺音樂交響樂,給人以豐富的聯想余地。“綠茸茸的草坂,象一支充滿幽情的樂曲”也同樣是視聽的溝通。

  4.語言優美精煉,生動形象。

  【附:三峽的相關資料小卡片】

  1.長江三峽,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縣南津關,長193公里。

  2.《辭!纷⒔狻iL江三峽: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合稱,簡稱三峽。在長江上游,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縣南津關,長193公里(其中狹谷段合長90公里,寬谷段合長103公里),灘峽相間,由地盤上升河流深切而成。兩岸是懸崖絕壁,江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是世界最大的峽谷之一。

  3.教師參閱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江水》里的有關文字,適當引用。“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4.長江三峽河段,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資源寶庫之一。周恩來總理1957年12月3日就提出“為充分利用中國五億四千萬瓦的水利資源和建設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的遠大目標而奮斗”的口號。多年來,經過反復的論證研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體會議的討論,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壩址已選定于西陵峽的三斗坪。這項具有防洪、發電、航運、養殖、供水等巨大綜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建設必將起著重大的推動作用。

  三峽工程建成后,它的本身就是世界奇觀。巍巍大壩,橫跨在峽江之上,像一道水上長城,“截斷巫山云雨”;巨大的船閘能通過萬噸級船隊;水晶宮般的電站發出的強大電流,通過鋼塔如林的變電站送到四面八方。這些現代化的建筑群體及壩下不遠處的黃陵廟勝地,必將成為吸引五洲四海游人踴躍游覽的勝境。

  ——摘自《北京周報》社編印的《三峽水利樞紐》

  (祝宇 湖南省岳陽市岳化一中教科室 414014)


[蘇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三《長江三峽》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蘇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三《祖國山川頌》教案設計

2.高二語文必修三《 老人與海》教案設計

3.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三《師說》教案設計

4.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三《祝!方贪冈O計

5.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三《勸學》教案設計

6.高二語文必修三《報任安書》教案設計

7.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四《張衡傳》教案設計

8.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四《雷雨》教案設計

9.

10.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三《 蜀道難》教案設計

精彩搶先看NewTop
最熱文章榜HotTop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欧美中文幕 | 最新国内久久免费视频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