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高二語文《興賢》教案設計

時間:2017-08-23 編輯:敏敏 手機版

  由于每位教師的知識、經驗、特長、個性是千差萬別的。而教學工作又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因此寫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發揮每一個老師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所以老師的教案要結合本地區的特點,因材施教。那么《興賢》好的教案怎么寫?以下僅供參考!

高二語文《興賢》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積累文言知識,會結合注釋翻譯全文。

  過程與方法:掌握本文結構和論證方法,并能在寫作中運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確“興賢”在現實中的意義。

  教學重點:

  掌握本文結構和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本文論證方法和結構在寫作中的運用。。

  教學方法:

  自學法、引導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語】

  1069年2月,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開始變法。1085年,哲宗即位,起用司馬光為相,新法全被廢除。雖然新法被廢除了,但王安石的變法,仍舊使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變。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他為后來的改革制造聲勢的文章《興賢》。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論述了任賢使能、任用賢才的重要性。

  【內容解析】

  1、 文章分為兩段,這兩段各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第一段講為什么要“興賢”,也即“興賢”的重要性。第二段講怎樣“興賢”,也即“興賢”的做法(教師補充,這是議論文的常見結構。議論文的一般結構有:A .是什么? —— 為什么? —— 怎么辦?《六國論》B.論點 ———論證 ———結論《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2、 第一段中,作者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明確:正反對比論證——興賢則昌(正),反之則亡(反)。舉例(事實)論證——列舉歷史事實,以古證今。

  3、 君王要怎么做才能“興賢”?

  明確:①“博詢眾庶,則才能者進矣”,要求廣泛咨詢眾人的意見。②“不有忌諱,則讜直之路開矣”,要求廣開言路,讓人們敢于說話。③“不邇小人,則讒諛者自遠矣”,要求疏遠小人。④“不拘文牽俗,則守職者辨治矣”,要求不墨守成規。⑤“不責人以細過,則能吏之志得以盡其效矣”,要求不要對人才求全責備。

  4、 本篇文章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明確:語言表達靈活,或用對舉,如“國以任賢使能而興,棄賢專己而衰”,“古今之通義,流俗所共知”。或用排比,如“商之興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興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謀父、內史過。兩漢之興也,有蕭、曹、寇、鄧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陳蕃、李固之眾”,“博詢眾庶,則才能者進矣;不有忌諱,則讜直之路開矣;不邇小人,則讒諛者自遠矣;不拘文牽俗,則守職者辨治矣;不責人以細過,則能吏之志得以盡其效矣”。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精彩搶先看NewTop
最熱文章榜HotTop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自拍vr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巨乱亚洲 | 亚洲婷婷综合另类一区 | 亚洲一线高清在线视频 | 热99精品只有这里精视频 | 一级亚洲欧洲国产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