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學期第二次調研測試語文卷
【高二下學期第二次調研測試語文卷】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糧囤/囤積居奇 覬覦/堅貞不渝 坍圮/杞人憂天
B.蹊蹺/獨辟蹊徑 喑啞/深諳此道 咋呼/令人咋舌
C.委曲/曲高和寡 埋沒/陰霾密布 時髦/耄耋之年
D.玷污/拈輕怕重 信箋/流水淺淺 弩弓/呶呶不休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 中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正處于工業化高速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面臨著巨大壓力和特殊困難。
B. 大力開展海外華文教育,對于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保持華僑華人的民族特性,以及與祖國的聯系和感情,推動中國走向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C. 某院醫護人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攜帶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輸入到患者體內,致使這些患者舊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嚴重的后果。
D.衛生部表示,今年是醫改的起步階段,要按照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社會提供的改革方向,著力確保醫改取得實質性進展。
3.下面是一段介紹微信的文字,請概括其四個方面的特點。(每點不超過6個字)(4分)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新型手機聊天軟件。它可以通過網絡傳送語音、視頻、圖片(包括表情)和文字等多種形式的信息,并且支持iPhone、Android、S60等不同平臺的手機之間相互收發消息。用戶可以同時與最多10個好友進行更加豐富的類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聊天。微信軟件本身完全免費,使用任何功能都不會收取費用,微信交流時產生的上網流量費由網絡運營商收取。1M流量可發約1000條文字信息、1000秒語音信息以及約1分鐘的視頻信息。
____ ____ ____ ___ ____ ____ ____ ___
4.對下面一則公益廣告進行評點,不超過30字。(5分)
雙面用,不丟面。(倡導節約用紙廣告)
二、古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熙寧八年夏,吳越大旱。九月,資政殿大學士、諫議大夫知越州趙公,前民之未饑,為書問屬縣:“災所被者幾鄉?民能自食者有幾?當廩于官者幾人?庫錢倉廩可發者幾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幾家?僧道士食之羨粟,書于籍者,其幾具存?”使各書以對而謹其備。
州縣吏錄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萬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歲廩窮人當給粟三千石而止。公斂富人所輸,及僧道士食之羨者,得粟四萬八千余石,佐其費。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憂其眾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異日,而人受二日之食。憂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為給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給。計官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職而寓于境者,給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為之告富人,無得閉糶;又為之出官粟,得五萬二千余石,平其價予民。為糶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為工三萬八千,計其傭與錢,又與粟,再倍之。民取息錢者,告富人縱予之,而待熟,官為責其償。棄男女者,使人得收養之。
(《越州趙公救災記》節選)
5.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知越州趙公 知:主持
B.災所被者幾鄉 被:遭受
C.僧道士食之羨粟 羨:羨慕
D.計官為不足用也 計:考慮
6.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前民之未饑 蚓無爪牙之利
B.為之告富人 如姬為公子泣
C.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給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D.憂其且流亡也 不出,火且盡
7.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在百姓還未鬧饑荒之前,趙公就寫信給屬下各縣,調查了解,周密布置。
B.趙公擔心受災百姓領取糧食時相互擁擠,要求男女分日領取,每人一次領取兩天的糧食。
C.趙公估計發糧的官吏不夠使用,于是把沒有實職而居住在境內的官吏召集起來,讓他們參與發放救災糧食。
D.面對旱災,趙公采取了多種救災措施,其中有免費發放救災糧食、以工代賑、鼓勵借貸和救養遺棄兒童等。
8.翻譯下列句子:
⑴故事,歲廩窮人當給粟三千石而止。(3分)
⑵為糶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糴者自便,如受粟。(4分)
⑶民取息錢者,告富人縱予之。(3分)
三、詩詞鑒賞(10分)
9.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八聲甘州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俺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⑴詞的上片主要是寫景,你認為這些景象有什么特點?聯系全詞想想上片寫景的作用?(4分)
⑵下片描寫了哪三個畫面?主要采用的表現手法是什么?(6分)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0.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流水落花春去也, 。(李煜《浪淘沙令》)
(2)淚眼問花花不語, 。(歐陽修《蝶戀花》)
(3)沙上并禽池上暝,___________ _____。(張仙《天仙子》)
(4)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蘇軾《定風波》)
(5)三十功名塵與土, 。(岳飛《滿江紅》)
(6)業精于勤荒于嬉, 。(韓愈《進學解》)
(7)山高月小, 。(蘇軾《后赤壁賦》)
(8)草木本有心, ?(張九齡《感遇》)
五、現代文閱讀:文學類文本(20分)
南山雨
董 橋
三四十年前我帶著家小來香港謀生,白天做兩份兼差的工作,晚上給報紙雜志寫稿翻譯,三口生計勉強應付,偶然碰到意外支出,變賣細軟的落難舉措還是有的。這樣熬了兩三年,老二出世的時候,我去應征一份工錢優厚的職務,連過三關,十拿九穩,竟然落空。
那期間,石初先生輾轉知道了我的境遇,有一天約我到蓮香茶樓喝早茶。是農歷臘月,天剛亮,樓上靠窗的茶座冷得很,他殷殷勸我多吃點心暖胃,盡說些不著邊際的閑話,下樓道別之際,徐徐從大衣口袋里摸出一本薄薄的小冊子給我,是他早年手抄的一些田園詩,喃喃說:“這些詩寫得清爽,念起來舒服。苦悶的時候讀讀詩詞,日子會變得漂亮些!”
風很大,我走到大馬路一家綢緞莊的屋檐下翻出詩冊,濃濃淡淡的墨色錄了許多唐詩清詩,范石湖的作品不少,最后一頁是畢九歌的一首七絕:“芍藥花殘布谷啼,雞閑犬臥閉疏籬。老農荷鍤歸來晚,共說南山雨一犁。”
那天晚上天更冷,石初先生打電話言歸正題,要我寬心,用了“事緩則圓”四個字勸我再碰碰機緣,說他一九五二年剛來香港也磕磕絆絆,困頓無助,天天晚上讀詩抄詩解憂。我說石湖的詩我小時候讀得多,倒想知道畢九歌是誰。他說那是清代王漁洋《古夫于亭雜錄》里抄到的,只知道他字調虞,漁洋同邑大司空亨的后人,能詩,可惜只流傳了那一首七絕:“可見名與利那玩意兒都是注定的!”
石初先生到死也沒有成過名。他茶余飯后即興寫寫的游戲文字,怎么說都不輸那些名家的筆墨,絕對值得付梓流傳。事實竟然不是那樣。他的舊詩詞,他的白話文,他的英文、法文、拉丁文,全是他七十二年人生中默默修煉的正果,知道的人卻太少太少了。
我是一九六五年才從臺北帶著父執宋伯伯的信去看申先生。他住半山般含道,四十出頭,白皙的皮膚襯著白皙的襯衫,纖秀的金絲眼鏡把一張瘦長紅潤的臉映得更清貴。他聲音低沉,講話很慢,地道的英國風度,一點不帶上海人的闊氣和喧闐。那次初識之后,他記起來會打電話問我近況,約我在中環他做事的洋行附近吃個午飯聊聊。后來我在報上寫專欄、做翻譯,石初先生這才開始用長輩的口吻給我提了許多意見,我們漸漸成了師徒。
申先生先是教我中文造句的竅門,說白話文要寫出文言的凝練,文言文要透露白話的真切。“胡適之的文言文寫得其實比白話文要好,原因在此。”他說,“胡先生學問深厚而才情單薄!”這淡淡的半堂課,我受用到老。他起初常常說我的翻譯七百字里起碼有十個地方是笨譯,脫褲子放屁的句子太多了:“做人不可取巧,翻譯必須學巧!”申先生每給我改一篇譯文,總是叮嚀我回家好好逐句捉摸。這樣改了八九篇,回頭重看自己的舊譯,我才臉紅了。
我親沐教澤越久,越覺得石初先生做人跟做學問完全不同。做人,他誠實而世故;做學問,他犀利而純真,抱定主意不求聞達。那時期,傳媒的興旺造就了一批好辯之士揮筆制造輿論,改造社會。那時期,知識界也有一小撮飽學之士唾棄說教,唾棄生命卑微的欷歔,一心安分樂道,一心經營個人精致的技藝,遁跡自娛。申先生繼承的正是這一小撮人的情操:“要緊的是了解生命,不是判斷生命。”他常說。
一九九○年年尾,石初先生喪偶,萬念灰蒙,久久難釋,人也蒼老了許多。一天,我約他到蓮香茶樓喝早茶,下樓道別的時候,我把二十五年前他給我的那本詩冊交還給他。我握著他冰冷的手,一句話沒說。
申先生看看我,看看那本破舊的小冊子,微微點了點頭,轉身踽踽走進晨曦里的小巷。
(選自《舊時月色》,有刪改)
11.請簡要概括文章中申石初先生的人物形象。(6分)
12.“可見名與利那玩意兒都是注定的!”這句話流露出申石初先生豐富的情感,請聯系上下文,具體分析。(4分)
13.請分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14.請談談本文以“南山雨”為題的用意。(6分)
六、實用類文本閱讀(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題。
從雕花匠到畫匠
光緒四年,父親打聽得有位雕花木匠,名叫周之美的,要領個徒弟。托人去說,一說就成功了。
這位周師傅,在白石鋪一帶,是很出名的,用平刀法雕刻人物,是他的絕技。我跟著他學,他也耐心地教我。我很佩服他的本領,又喜歡這門手藝,學得很有興味。
經過一段時間,學會了師傅的平刀法,又琢磨著改進了圓刀法。那時雕花匠所雕的花樣,千篇一律。我就想法換個樣子,在花籃上面,加些葡萄石榴果子或花木。還搬用平日常畫的飛禽走獸,造出許多新花樣,果然人人都夸。
光緒八年,在一個主顧家中,無意間見到一部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仔細看了一遍,實在是好。向主顧借了來,在我掙來的工資里,勻出些錢,買了紙、顏料和毛筆,晚上用松油柴火為燈,一幅一幅地勾影。足足畫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園畫譜》,除了殘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訂成了十六本。從此,我做雕花木活,就用《芥子園畫譜》做根據了。
一位遠房本家,名叫齊鐵珊的,他很關心我的畫。有一次,他對我說:“蕭薌陔快到我哥哥家里來畫像了,我看你何不拜他為師!”這位蕭師傅,紙扎匠出身,畫像是湘潭第一。我就到他家去拜師。他把拿手本領都教給了我,畫像這一項,就算初入門徑了。
光緒十五年剛過年,我第一次見到壽三爺。壽三爺名叫胡自倬,號沁園。那天正是他們詩會的日子,到的人很多。壽三爺聽說我到了,很高興,當天就留我同詩會的朋友們一起吃午飯。
他家延聘的教讀老夫子名叫陳作塤,號少蕃,學問很好,也是湘潭的名士。吃午飯的時候,壽三爺說:“你如愿意讀書的話,就拜陳老夫子的門吧!”吃過飯,按照老規矩,先拜了孔夫子,我就拜了胡、陳二位,做我的老師。
少蕃師對我說:“畫畫總要會題詩才好,你就去讀《唐詩三百首》吧!詩的一道,本是易學難工,就看你有心沒心了!”我小時候讀過《千家詩》,幾乎全部能背出來,讀了《唐詩三百首》,上口就好像見到了老朋友,讀得很有味。少蕃師又叫我在閑暇時,看看《聊齋志異》一類的'小說,還時常給我講講唐宋八家的古文。我覺得這樣的讀書,真是人生最大的樂趣了。
讀書的同時,我跟胡沁園老師學工筆花鳥草蟲。他對我說:“石要瘦,樹要曲,鳥要活。”我常常畫了畫,拿給沁園師看,他都給我題上了詩。他還對我說:“你學學作詩吧!光會畫,不會作詩,總是美中不足。”那時正是三月天氣,牡丹盛開。沁園師約集詩會同人,賞花賦詩,他也叫我加入。我放大了膽子,作了一首。沁園師看了,念道:“‘莫羨牡丹稱富貴,卻輸梨橘有余甘。’這兩句不但意思好,十三譚的韻,也押得很穩。”這一炮,居然放響,是我料想不到的。我在胡家,讀書學畫,有吃有住,心境安適得很,眼界也廣闊多了,只是總想起家里的光景。那時照相還沒盛行,畫像這一行生意是很好的。沁園師知道我這個意思,到處給我吹噓,附近的人都來請我去畫。后來我又琢磨出一種精細畫法,能夠在畫像的紗衣里面,透現出袍褂上的團龍花紋,人家都說這是我的一項絕技。人家叫我畫細的,就送我四兩銀子,從此就作為定例。我覺得畫像掙的錢比雕花多,又省事,就扔掉了斧鋸鉆鑿一類家伙,改了行專做畫匠了。
生意越做越多,收入也越來越豐,祖母笑著對我說:“阿芝!你倒沒有虧負了這支筆,從前我說過,哪見文章鍋里煮,現在我看見你的畫,卻在鍋里煮了!”
(節選自《白石老人自述》)
15.文中提及齊白石哪幾次重要的學藝經歷,促成他從雕花匠轉變為畫匠?(6分)
16.齊白石曾用“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來告誡學生要跳出老套,立志創新。文中他的哪些做法體現了這一藝術主張?(6分)
17.文中畫線句子的含義是什么?結尾段蘊含哪些情感?(6分)
七、作文(7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有了自尊的脖子,才能支撐起自信的頭顱;有了不屈的脊梁,才能支撐起剛直的身體;
有了無私的胸懷,才能支撐起無畏的抉擇;有了無敵的信念,才能支撐起壓頂的泰山。
一位創下奧運會200米和400米跑雙料冠軍的短跑老將說:“我用了十年的訓練才僅僅加快了一秒多。”原來,那一秒之瞬間是用十年辛苦支撐起來的。
一位打破世界記錄的舉重運動員說:“我舉得起世界記錄,但舉不起我平時流下的汗水。”原來那世界記錄是由那點滴汗水支撐起來的。
請你以“支撐”為題,寫一篇作文,或敘寫經歷,或展開議論。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體自選; ③不少于800字。
【高二下學期第二次調研測試語文卷】相關文章:
高二下學期3月調研測試語文卷03-25
高二語文下學期第二次調研測試卷03-25
高三語文下學期第二次調研測試卷03-22
高二下學期調研考試語文測試題09-15
高三語文下學期第二次調研考試試卷03-18
高二下語文調研測試考試卷02-11
高二語文下學期學業水平測試復習試卷09-03
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測試題09-04
高二語文下學期綜合水平測試試卷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