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二語文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發布時間:2017-01-04  編輯:沈舒文 手機版

  【2017高二語文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纖維(qiān) 醴酪(lào) 龜裂(jūn) 星宿(xiù) 框架(kuànɡ)

  B.妊娠(shēn) 巢穴(xuè) 逶迤(wēi) 雋永(juàn) 機械(xiè)

  C.作坊(zuō) 船塢(wù) 自詡(xǔ) 氣氛(fēn) 棲居(qī)

  D.瓶頸(jìnɡ) 笑靨(yè) 諗知(shěn) 颶風(jù) 精湛(zhàn)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A.經過十年的科學考察,該研究小組認為,目前國內具有如此獨特的適于華南虎種群自然繁衍

  的生態環境,已經不多了。

  B.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只關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饑飽,真正需要關注的是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

  的個體對于全體、社會、他人的責任和義務。

  C.金融危機波及全球,我國民營企業遇到了困難和挑戰十分嚴重,在改革開放30年中創造了經

  濟奇跡的廣東民營企業能挺過這一關嗎?

  D.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為基礎的循環經濟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語序是(只填序號)(4分)

  粘在銅胎上的圖畫全是線條畫,而且一般是繁筆,沒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數幾筆的。這里頭有道理可說。 ▲ 。 ▲ 。 ▲ 。 ▲ 。還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經過幾道打磨的手續,打磨的時候著力重,容易使色料剝落,F在在表面粘上繁筆的銅絲圖畫,實際上就是把表面分成無數小塊,小塊面積小,無論熱脹冷縮都比較細微,又比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剝落。

 、倨浯危疤┧{內里是銅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銅胎和色料,膨脹率不相同

 、诰疤┧{要涂上色料,銅絲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

  ③譬如柳條上的每片葉子由兩條銅絲構成,綠色料就可以填在兩條銅絲中間,不至于溢出來

  ④要是色料的面積占得寬,燒過以后冷卻的時候就會裂

  4.下面一段文字是為司馬遷寫的一段“頒獎詞”,請你從《史記》中的周公、孔子、韓信和荊軻四個人物中任選一個,仿寫一段頒獎詞。要求:①吻合人物的事跡,突出人物精神;②句式與例句相同;③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④不超過70 字。(5 分)

  司馬遷:忘卻榮辱,彈響“史家”之絕唱;幽愁發憤,吟出無韻之《離騷》;他的堅韌彪炳史冊;他的剛正照耀塵寰!

  二、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豫讓者,晉人也,故嘗事范氏及中行氏,而無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寵之。及智伯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合謀滅智伯,滅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趙襄子最怨智伯,漆其頭以為飲器。豫讓遁逃山中,曰:“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為報讎而死,以報智伯,則吾魂魄不愧矣。”乃變名姓為刑人,入宮涂廁,中挾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廁,心動,執問涂廁之刑人,則豫讓,內持刀兵,曰:“欲為智伯報仇!”左右欲誅之。襄子曰:“彼義人也,吾謹避之耳。且智伯亡無后,而其臣欲為報仇,此天下之賢人也!弊溽屓ブ。

  居頃之,豫讓又漆身為厲,吞炭為啞,使形狀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識也。行見其友,其友識之,曰:“汝非豫讓邪?”曰:“我是也。”其友為泣曰:“以子之才,委質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為所欲,顧不易邪?何乃殘身苦形,欲以求報襄子,不亦難乎!”豫讓曰:“既已委質臣事人,而求殺之,是懷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為者極難耳!然所以為此者,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懷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頃之,襄子當出,豫讓伏于所當過之橋下。襄子至橋,馬驚,襄子曰:“此必是豫讓也!笔谷藛栔,果豫讓也。于是襄子乃數豫讓曰:“子不嘗事范、中行氏乎?智伯盡滅之,而子不為報讎,而反委質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獨何以為之報讎之深也?”豫讓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于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毕遄余叭粐@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為計,寡人不復釋子!”使兵圍之。豫讓曰:“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義。前君已寬赦臣,天下莫不稱君之賢。今日之事,臣固伏誅,然愿請君之衣而擊之,焉以致報讎之意,則雖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義之,乃使使持衣與豫讓。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曰:“吾可以下報智伯矣!”遂伏劍自殺。死之日,趙國志士聞之,皆為涕泣。

  (選自《史記•刺客列傳》)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今智伯知我 知:了解

  B.委質而臣事襄子 委質:向君主獻禮,表示獻身

  C.寡人赦子,亦已足矣 足:滿足

  D.焉以致報讎之意 致:表達

  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現豫讓“義人也”的一組是(3分)

 、偃ザ轮遣 ②今智伯知我,我必為報讎而死

  ③入宮涂廁,中挾匕首,欲以刺襄子 ④殘身苦形,欲以求報襄子

 、輫坑鑫遥夜蕠繄笾 ⑥今日之事,臣固伏誅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豫讓改變姓名,入宮清掃廁所,想暗殺趙襄子,被趙襄子發現,趙襄子認為他是賢德之人,沒有殺他。

  B.豫讓“漆身”“涂炭”,改變樣貌,目的是伺機為智伯報仇,朋友勸他憑借才能接近趙襄子以報仇,他認為不義,沒有同意。

  C.豫讓不為范氏、中行氏報仇是因為他們待他一般;為智伯報仇是因為智伯像國士那樣對待他。

  D.趙襄子對豫讓有不殺之恩,故而當豫讓第二次被抓后,他為報答趙襄子,只是刺擊趙襄子的衣服來為智伯報仇。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3分)

  (2)然所以為此者,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懷二心以事其君者也。(4分)

  (3)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義。(3分)

  三、古詩詞鑒賞(10分)

  9.閱讀下面一首清詩,然后回答問題。

  出居庸關

  徐蘭

  將軍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

  馬后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1)本詩第三句極有特色,請簡要賞析。(4分)

  (2)請簡要分析本詩中“士卒”的心態。(2分)

  (3)沈德潛在《清詩別裁集》中將一、二句改為“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風翻見戍樓”,與本詩相

  比你更喜歡哪一種?請簡要說明理由。(4分)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0.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總是離人淚。(王實甫《長亭送別》)

  (2)朝菌不知晦朔, ▲ ,此小年也。(莊子《逍遙游》)

  (3) ▲ ,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

  (4)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 ▲ , ▲ 。(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

  (5)夫 ▲ , ▲ ,吾不如子房。(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

  (6) ▲ ,景行行止。(《詩經•車轄》)

  五、現代文閱讀:文學類文本(20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題。

  滋 潤

  劉醒龍

  生活在南方,對濕潤有著別樣的感情。

  去年十一月,我去西北某地時,突然接到朋友的邀請,從干涸到十幾個人共用一盆水洗臉的黃土坡上的窯洞,直接飛到寧波。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這座城市,由于是深夜到達,直到第二天早起,才產生對她的第一感覺。一個在長江邊玩水長大的人,去到那種干旱得對水都麻木了的地方,自然更加懷念天設地造的江河湖泊了。

  我是一個對水懷有不舍之心的人,偏偏寧波讀懂了我。在我抵達寧波的第一個早上,就下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好雨。那一天,只要在戶外,自己就堅持不使用任何雨具。并說,自己是從西北來的,那里的人將打傘當成一種罪過。

  寧波的雨,竟然如此深得我心。人在室內時,她便下得激越而豪邁。一旦發現我們走到門口,那雨馬上變得溫婉而抒情,細細密密地從空氣中彌漫下來,比打濕臉龐多一點,比澆透衣服少一點,讓人實實在在地放心地走在雨中。

  說來很怪,這么多年,一直沒有機會來寧波,來過一次后,不算因故沒有成行的那幾次,僅成行的,半年之內竟達三次。

  第二次從武漢自駕來寧波,時值四月,沿途都是艷陽高照。一到寧波,天就下起雨來,待我離開寧波,出城區不遠,那雨就消失了。所以,第三次來寧波時,心里已經不可能有其他假設了。從武漢開出的動車到上海后,不出站依然是動車轉到寧波,七小時的動車車程,我一直在入神地看一位藏族肢殘作者寫的長篇小說打印稿。一但放下書稿,朝著車窗外若有所思時,一定會在心里重復地問:寧波會再下雨嗎?

  寧波后來用我所喜歡的濕潤回答說,會,一定會的。

  事實上,在我前往的路上,寧波正下著一場少有的豪雨,只是當我們走近時,那雨才變得溫情脈脈。對于外來者,走馬觀花是其永無休止的真理。第一次來寧波,只與浙東古代雕刻藝術最集中、最精致、內容最豐富的建筑之一林宅有一些接觸,它仿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的詩意而建造。第二次來寧波,也只看了赫赫有名的天一閣。坦率地說,第三次寧波之行,所了解的是比天一閣的存在更讓人為之心動的另一種事實,二O一O年十一月二日的《寧波日報》說: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現有各類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八十四家,其中國辦七十一家,民辦十三家;由文化文物系統歸口管理的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三十一家;國家三級以上博物館十家;向社會免費開放六十六家。讓人覺得驚訝,同時又更覺得欣慰的是,文章所說的十三家民間博物館,館舍總面積有四萬四千八百余平方米,藏品總數已逾一萬九千六百件。這樣的事實如何不讓人心動,如何不使人覺得,這是一場無聲細雨在濕潤這座城市!

  在寧波的最后一天下午,去阿育王寺,瞻望佛頂骨舍利。一行人一邊排著隊,一邊聽管事的僧人細說瞻望之要領與心得。說是自從佛頂骨舍利供人瞻望以來,無數得到佛祖引領的人,所看到的景象,再沒有任何重復的,人所各異,異所各人。終于輪到我們一行,并終于輪到我自己,誠惶誠恐地上前去,盡可能地貼著阿育王塔的小小飛檐,放飛自己的視野;蛟S只有十秒鐘,這樣短的時間,想要看清一種影像該是何等的不易,更何況是在金碧輝煌的背景之中。所以,我只能說從中“看到”了自己的一種感覺。但至于是什么,則不敢輕易地說定。

  從寺廟里出來,上了車,迷迷糊糊中像是又遇到一片雨霧。睜開眼睛的那一刻,心里突然冒出一個詞:滋潤!

  在阿育王寺內的阿育王塔中,我所看到的正是一種滋潤,將人的渴望還給人,讓人的渴求滿足人的滋潤。

  正如寧波的雨,可以輕浥心塵,卻不會寒侵筋骨。

  11.作者為什么說“寧波的雨,竟然如此深得我心”?(4分)

  12.文章前半部分詳寫寧波的雨有什么作用?(4分)

  13.作者三次到寧波的感受各是什么?請加以概括。(6分)

  14.文章的題目是“滋潤”,結合全文,探究 “滋潤”的豐富內涵。(6分)

  六、現代文閱讀:論述類文本(18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題。

  趁雪打劫還是雪中送炭

  黃昉苨

  一則小小的社會新聞,讓很多人感嘆“世道變了”。

  不和諧的音符出現在哈爾濱今冬的第一場大雪中。冰天雪地里,幾名壯漢穿戴嚴實,出現在當地的工農大街上,專守著那些在積雪里打滑的車輛:給50塊錢,就幫你推一程。新聞中寫道:“市民都說他們這是‘趁雪打劫’”。

  很快,據此設計的社會調查出現在某門戶網站的首頁上:你怎么看哈爾濱暴雪有人收費推車?

  然而,大眾的觀感與新聞所流露出來的“趁雪打劫”的評價似乎迥異。對這種行為,七成以上的網友選擇了默默點贊:“支持,只是自發的市場行為!

  “東北的活雷鋒都到歌里去啦?”見到這樣的投票結果,不少人顯得很不淡定。一位微博實名認證為電腦公司工程師的網友帶著濃厚的諷刺意味說道:“犧牲人文精神和文明為前提,大力發展經濟,很必要!”還有人恨鐵不成鋼地上升到了民族性的高度:“中國人為什么總在自己人有困難的時候,不是伸出援助的手,而是伸出一只想賺錢的手呢?”

  另一方面,贊成收費推車的網友也不服氣:“雙贏有什么不好?中國人就是被太強的道德觀念誤導了!”

  一樣的斬釘截鐵,一樣的覺得對方不像話。不知有沒有網友留言后再翻翻所有評論,覺得兩方的掐架造型宛如攬鏡自照呢?

  其實,對于類似倫理問題,不少學者專家多年來進行過各種探討,但誰都難說自己的意見是唯一定論。

  可以肯定,這不是專屬于中國人的“想賺錢的手”。

  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桑德爾在他的《公正》一書中,開篇就舉了一個“趁風打劫”的例子:2004年夏天,颶風“查理”橫掃佛羅里達州,颶風過境后,當地很多關鍵物資價格突然大漲:奧蘭多一家加油站原價2美元的冰袋漲到了10美元,商店里通常標價為250美元的小型家用發電機漲到了2000美元……

  當然,自由市場不是萬能的。經濟學家們雖然能解釋價格杠桿如何發揮作用,帶來好處,但很多人的憤怒與無助不會就此平息。這種情感也是真切的。有學者質疑,颶風過后,許多平民花大價錢買下的服務或物品,看似自由交易,實則在那樣的情境下,更接近于一種迫不得已的選擇。

  其實,關鍵就是掌握一個“度”。除了法律外,這個“度”,或者說金錢與道德之間的平衡點,似乎無法單靠宣傳和媒體來定調下結論,而應當是人們借助各種形式的平臺進行討論之后達成的。

  但生活中很多時候的例子并沒有課堂上呈現出來的那般極端。對哈爾濱街頭那些在大雪天開車出行的車主而言,50元錢,恐怕還不足以令自己陷入困境。為了那50元而伸出的推車的手,未嘗不是一種雪中送炭。

  更何況,不少哈爾濱網友也在評論中表示,自己當天就見過很多被困在大雪中,依然互相幫助的人。世道沒有那么壞,而我們還握著可能改進的方向盤——不是舉著“道德”的大旗一棍子掃倒一片,而是更好地建構對公共事務的討論空間。

  (選自2013年12月《中國青年報》,有刪改)

  15.對“哈爾濱暴雪有人收費推車”一事文中有哪幾種觀點?請加以概括。(6分)

  16.請簡要分析文中畫線句子的含義。(6分)

  17.請概述文章的論述層次。(6分)

  七、作文(7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 按照要求作文。

  小時候,總以為被子是有暖的。直到有一天,父親對我說,被子本身并沒有暖,也不能產生暖。蓋上被子,我們之所以感到暖,那暖不是被子給的,而是我們自身的暖,是我們的身體產生的暖,被子只不過阻隔了外面的寒冷保住了我們的溫暖。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選;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④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3分) C(A纖維xiān B巢穴 xué D瓶頸jǐng)

  2.(3分) D(A刪去“具有”B“群體、社會、他人”并列不當C句式雜糅,“遇到了”改成“遇到的”)

  3.(4分)②③①④

  4.(5分)示例1.周公:嘔心瀝血,定下大周之基業;忍辱負重,心系天下之蒼生。他的仁孝為人楷模,他的功德萬世景仰。

  示例2.孔子:周游列國,宣揚仁者之主張;著書立說,點亮儒學之天空。他的思想高山仰止,他的學說澤被后世。

  二、文言文閱讀(19分)

  5. (3分)C(足夠。其中“委質”一詞,《屈原列傳》涉及。)

  6. (3分)B(①是豫讓的行為,卻不能表現他的義;④是借朋友之口間接表現;⑥是豫讓服罪的語言,和“大義”無關。)

  7. (3分)D(原文沒有“為報答趙襄子”的意思。)

  8. (10分)(1)(3分)士人為了解自己的人獻出生命,女子為喜愛自己的人修飾容貌。(“說”、“容”、句子大意各1分。)

  (2)(4分)然而這樣做的原因,正是要使天下后世身為人臣卻懷著異心去侍奉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所以”“以”“愧”、判斷句式各1分。)

  (3)(3分)我聽說賢明的君主不掩蓋別人的美德,而忠臣有為名節獻身的大義。(“美”、“死”、“義”,各1分。)

  (各句翻譯句意不通順的,要酌情扣分)

  附:參考譯文

  豫讓,晉國人,原先曾在范氏和中行氏那里做事,但毫不知名。離開他們后到智伯門下供職,智伯很看重和寵愛他。等到智伯攻伐趙襄子,趙襄子和韓氏、魏氏合謀滅了智伯,滅智伯后又三分智伯的土地。趙襄子最恨智伯,把智伯的頭顱漆了,作為酒器。豫讓逃到山中,說道:“唉!士人為知己者獻出生命,女子為喜愛自己的人修飾容貌。如今智伯了解我,我一定要為了替他報仇而死,以此來報答智伯,這樣我死后的魂魄也就不會感到羞愧了!庇谑亲兏眨俺錇榕行谭壑耍爝M趙襄子宮里涂飾廁所,身上挾帶匕首,想刺殺襄子。襄子去廁所時,忽覺心驚,便抓住涂廁所的刑人審問,發現他便是豫讓,身上帶著兇器,口稱:“要為智伯報仇!”襄子身邊的侍從要殺他,襄子說:“他是個義士,我小心避開他就是了。再說智伯死了,沒有后代,而他的臣下卻想替他報仇,這個人是天下的賢德之人啊!弊罱K還是把豫讓釋放了。

  不久,豫讓又在身上涂漆,讓皮膚長滿惡瘡,還吞炭使嗓子喑啞。他把自己原來的形狀變得人們無法辨認之后,到市上行乞。他的妻子見了,認不出是他。在路上見到他的朋友,朋友卻認出他來了,說:“你不就是豫讓嗎?”答道:“我是豫讓。”他的朋友為之哭泣道:“以你的才干,投奔到襄子門下效命辦事,襄子一定會親近你寵愛你。他親近你寵愛你,你再做你想做的事,這豈不更容易嗎?為什么竟要傷殘身體,受許多痛苦,想以此達到向襄子報仇的目的,這不也太難了嗎!”豫讓說:“既然已經投他門下效命辦事,卻又想殺他,這是懷著異心來侍奉君主啊。再說,我所做的確實是極難的事情,然而所以要這樣做,正是要使天下后世身為人臣卻懷著異心去侍奉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

  豫讓離去之后,不久,料到趙襄子該出門了,便埋伏在趙襄子將會經過的橋下。襄子來到橋邊,馬突然受驚,襄子說:“此人必是豫讓!迸扇瞬閱枺皇窃プ尅_@時襄子便數落豫讓說:“你不是曾經在范氏、中行氏門下做過事嗎?智伯把他們全滅了,而你不為他們報仇,反而投奔到智伯門下效命辦事,F在智伯也已經死了,你為什么獨獨這樣執著地為他報仇呢?”豫讓說:“我在范氏、中行氏門下做事,范氏、中行氏都把我當一般人相待,所以我就像一般人那樣報答他們。至于智伯,他把我當國士相待,我因此要像國士那樣報答他。”襄子長嘆一聲,嗚咽著說道:‘唉,豫子啊豫子!你為智伯盡忠,名聲已經成就了;而我赦免你,也已經夠了。你還是為自己想想吧,我不再放過你了!”襄子派兵圍住豫讓。豫讓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不掩蓋別人的美德,而忠臣理應為名節獻身。上一次您已經寬赦過我,天下人無不稱贊您的賢明。今日之事,我自然難免一死,可我還是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擊打它一下,以表達我的報仇的心意,這樣我雖死而無憾。這不是我所敢期望的,我只是斗膽向您陳述我內心的想法!边@時襄子深感豫讓義烈,便派人拿自己的衣服給豫讓。豫讓拔出劍來,跳躍多次擊刺衣服,說道:“我可以在九泉之下報答智伯了!”說罷便橫劍自刎。豫讓死的那天,趙國的志士聽到這消息,都為他流淚哭泣。

  三、古詩詞鑒賞(10分)

  9. (10分)(1)(4分)此句運用了對比、借代的手法(2分),用桃花代指溫馨美麗的家園(和煦的春光),用雪代指荒涼苦寒的邊塞,(1分)二者形成鮮明對比,突出對家園的眷戀之情(1分)。

  (2)(2分)①急于奔赴邊地疆,建功立業;②即將出關對家園依依不舍。(每點1分)

  (3)(4分)①喜歡本詩(1分)。詩中的主人公既有渴望建功立業的豪情,(1分)又有家園之思的柔情,(1分)兩種對立的感情,在人物身上得到了相當和諧的統一(人物形象立體豐滿)(1分)。

  ②喜歡沈詩(1分)。寫出居庸關的雄壯氣勢,景物描寫鮮明生動(2分),為后面抒情作了鋪墊(1分)。

  四、名句名篇默寫和文學常識填空 (8分)

  10.(8分)(1)曉來誰染霜林醉 (2)蟪蛄不知春秋 (3)煢煢孑立 (4)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5)運籌策帷帳之中 決勝于千里之外 (6)高山仰止 (每空1分,錯1字則該空不得分)

  五、現代文閱讀:文學類文本(20分)

  11.(4分)①對濕潤有別樣的情感(對水有懷念之心);(1分)、谧髡邚母珊档奈鞅眮恚拖铝艘粓霾淮蟛恍〉挠;(1分)③人在室內時雨激越豪邁,人在門口時雨溫婉而抒情。(2分)

  12.(4分)突出了雨的溫婉、濕潤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這座城市的喜愛;為下文作者寫寧波文化做鋪墊。(每點2分)

  13.(6分)第一次感受到林宅的詩意;第二次為天一閣而心動;第三次對免費開放的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感到驚訝、欣慰。(每點2分)

  14.(6分)①雨的浸潤(濕潤);②文化設施的熏陶;③心靈的凈化。(每點2分)

  六、現代文閱讀:議論類文本(18分)

  15.(6分)(1)反對,這是“趁雪打劫”;(2)支持,這是自發的市場行為;(3)先別急著相互否定,要建構對公共事務的討論空間。(每點2分)

  16.(6分)(1)世道沒有新聞所流露的評價那么糟糕,我們還掌握著改進世道的方法。(3分)

  (2)不要以道德為標準來評價一切,簡單地肯定和否定,而要更好地建構對公共事務的討論空間。(3分)

  17.(6分)首先提出問題,陳述對一則新聞的兩種不同觀點(2分);接著分析問題,舉例論證對于類似倫理問題不要給出唯一定論(2分);最后解決問題,對于類似倫理問題要更好地建構對公共事務的討論空間。(2分)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2017高二語文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2.2016-2017高二上學期語文期中試卷及答案

3.2017人教版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及答案

4.2016-2017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卷(附答案)

5.2016-2017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中試卷及答案

6.2016-2017學年高二上冊語文期中試卷及答案

7.2016-2017高二語文上學期期中考試卷及答案(人教版)

8.2016高二上學期期末語文試卷(人教版)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网址在线 | 中文成人免费久久久 |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视频 |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 在线鲁鲁视频免费观看 | 天堂va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