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語言基礎(16分)
1. B (略) 2. C(略)
3. A (B.“發揮……特點”,搭配不當;C.“90%以上未得過水痘和沒接種過水痘滅活疫苗的人”概念有交叉,改成“或”;D.“圍繞以病人為中心”雜糅)
4.C(A.“望”,責備,埋怨;B.“歸”,女子出嫁;D.“槍”,通“搶”,撞擊)
5.D(A.因為;B.纏繞;C.強行改變; D.同情、憐憫/夸耀)
6.A
7.C(A.因為/用,介詞;B.對,向/被;C.句末疑問語氣詞,呢;D.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定語后置的標志)
8.D(A.《太史公自序》算在“七十列傳”里面;B.歸有光是“唐宋派”的魁首,清代的姚鼐才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C.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不包括《羅密歐與朱麗葉》,而是《麥克白》)
二、文言文閱讀(18分)
9.B 10.D 11.C 12. A
13.
(1)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別人;項羽仁厚而且愛護別人。⑴(一句1分)
(2)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卻能夠使用他們,這就是我能夠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判斷句式,1分,所以1分)
⑶憑什么(為什么)到九萬里的高空再向南飛呢?(奚以0.5分,之0.5分,南1分,句意1分)
⑷(一句1分)
⑸(一句1分)
三、詩詞鑒賞(7分)
14.(1)描寫,抒情。(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3)請在下面兩小題中選做一題(3分)
【甲】
①情景交融。
曲文借遠山近水、楊柳桃花、香風暮雨等暮春時節典型的意象(景物),渲染了一幅凄清零落的氛圍,表達了深重纏綿的相思之情。
②遠近視角的結合。
③視覺嗅覺(聽覺)的結合。
多角度、多層次的營造寂寥、冷落、渺茫的意境,抒發內心的寂寞。
④運用疊詞。
⑤對仗工整。
格律優美和諧,襯托情思之纏綿。
(第①點必須答道,②③兩點必須答道其中的一點,④⑤兩點也必須答道其中的一點。其他言之成理亦給分。每點1分。)
【乙】
①回環。連續四句采用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的句式,表達柔腸寸斷的相思之意。(此點如果答“反復”“疊詞”給0.5分)
②夸張。詩人用“寬三寸”來表達離別之痛,相思之重。
③設問。用自問自答的形式,表達對離別的無奈,以及別后的相思和悲苦。
(每點1分。其他言之成理亦給分。)
四、現代文閱讀(11分)
15.文章以第二人稱來寫,便于抒發感情,既拉近了作者與劉和珍的距離,也拉近了讀者和劉和珍的距離,自然實現了生者和逝者的對話。
16.根據“他們比什么都蠢,他們比什么都可憐,他們比什么都殘忍,他們整個都充滿了奴氣。”這句話,可知:他們是平庸的、麻木的、充滿奴性的老百姓。
17.劉和珍是勇士、革命首領;有毅力,任勞任怨,樂觀熱情。
18.作者寫了自己的渺小,寫自己“早已丟失了,嚇跑了”,通過對比,以自己的渺小襯托出劉和珍的偉大,以自己的膽怯襯托出劉和珍的英勇無畏。
19.魯迅的話表達的主要是憤怒,是希望民眾在沉默中爆發。沉默是無言的憤怒,而憤怒遲早將在沉默中爆發,不爆發,就會在沉默中滅亡。作者的話表達的主要是悲哀。劉和珍的犧牲給作者帶來的是“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魯迅話含意2分。本文話含意1分)
五、名句默寫(12分)
20.略。
六、語言運用(6分)
21.(1)2314 (2分)
(2)①哀婉沉郁,借猿嘯抒懷,道出了深深的落寞。②把纏綿不盡的人間親情,隱喻成皓月當空,瑩澈萬里。(4分)
七、作文(30分)
22.審題提示:審角度(花、果、花與果)審含義(表面信息、深層信息)
①花“我比你漂亮”
我(花)和(果)你“比”:
比什么?(優勢與劣勢、“形”與“實”)
怎么比?(不對等、不公平)
拿自己的優勢與人劣勢相比,妄自尊大;
人各有千秋(優勢),不可厚己薄人。
只開花,不結果,華而不實。
只有美麗的綻放,沒有果實的成熟,虛度此生。
②果
承認不足,認清優勢,不妄自菲薄。
保持清醒的頭腦,客觀地認識自己、評價他人。
客觀地評價他人,正確地認識自己。
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只求一時虛榮(繁花似錦),會因此斷送自己的一生。
春華秋實,是一個完美的過程。
華而不實便失去了人生的意義。
貪戀一時的繁華,會失去成熟的機會。
③花——果
一個完美的生命歷程,既有繁華似錦的美麗綻放,又有果實充盈飽滿的成熟。
經歷完美的生命歷程,享受充實完美的人生
關鍵動詞
花的“比”;果的“知道”“說”
問題設置:如何克服這種由于不知道全部,只知道局部的認識局限而造成的自得自滿止步不前的狀態,甚至是膚淺輕薄的樣子呢?與他人比什么才是有益的?
得出認識:人只有意識到自己對未經歷過的一切由于不知道而永遠都是幼稚的,才會時時不斷的心存敬畏的對待身邊的“長者”,也才會擁有未來。
知前途多遙遠,知未來多艱險,就不會在今天自得于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和個性
在沒有自信的時候,可以與他人比自己擁有什么;但要進步,要發展,最好還是比自己缺少什么。
人的成長離不開經驗的傳承
人要主動學習他人的經驗
更多熱門試題推薦:
2.2016高二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卷及答案(人教版)
5.
8.高二語文上學期期中考試試卷附答案
10.2016屆人教版高二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考模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