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八年級下學期語文第二單元試卷一份,祝大家使用愉快!
一、明察秋毫。(8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旸谷(yáng) 璀璨(càn) 酷肖(xiào) 目光灼灼(zhuó)
B.佇立(zhù) 膽怯(qiè) 鞭撻(dá) 徹夜不寐(mèi)
C.皓月(hào) 熾熱(chì) 稽首(qǐ) 脂粉奩(1ián)
D.馳騁(chěng) 天穹(qióng) 污穢(huì) 千山萬壑(hè)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2分)
A.不自量力 陷阱 拖泥帶水 饋贈
B.喜形于色 真諦 狼藉班班 睥睨
C.相形見拙 虐待 美味佳肴 璀璨
D.精巧絕倫 幼稚 高深漠測 懺悔
3.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解放前,爺爺當長工,吃的是粗茶淡飯,睡的是狗窩豬棚。
B.入夜,亮化擴建后的人民路華燈齊放,流光溢彩。
C.為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老師精心設計教案,真可謂煞費苦心。
D.我們對別人成功經驗固然需要學習,但不可生搬硬套。
4.郭沫若在《雷電頌》中,高爾基在散文詩《海燕》中.都寫了風雷電,但兩者的象征意義不同。以下說法最恰切的一項是 ( ) (2分)
A.民族心理不同。俄國與中國的國情不同,高爾基用雷電象征正義的力量,郭沫若則用它象征黑暗勢力。
B.象征體與本體之間的聯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象征體的特征也不是單一的。作品的題材、主題、作家的寫作角度不同,象征體的象征意義便可以隨之不同。
C.標題不同,主題也不同。高爾基歌頌的是海燕,對立面自然是雷由郭沫若則是直接歌頌雷電。
D.時代不同。高爾基寫《海燕》是在1901年,而郭沫若寫《雷由頌》則是在1942年。
二、知識積累及運用。(15分)
5.閱讀下面一段話,完成后面的題。(5分)
大地是人類生存的永恒根基。人在大地上生活著,人類的喜怒哀樂均是大地給予的。不管是嚴寒的冬季,還是① 的夏日,人們隨時都可以看到大地千姿百態的美麗,一幅幅風景秀麗的圖畫——寒冷嚴肅的冬雪圖,② 的迎春圖,隨意灑脫的夏綠圖,③ 的秋收圖——更是點綴著人們豐富多彩的生活④ 。
(1)在①、②、③處填上合適的詞語。(3分)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從下列各句中選一句填入④處橫線中,使文意連貫自然。( )(2分)
A.歲月被變得多情多趣,有滋有味。 B.多情多趣,有滋有味的歲月形成了。
C.使歲月變得多情多趣,有滋有味。 D.歲月成了多情多趣,有滋有味的了。
6.下列都是我國四大名著中的標題,其中出自《三國演義》的一項是( )(2分)
A.三山聚義打青州 眾虎同心歸水泊
B.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
C.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D.大觀園月夜感幽魂 散花寺神簽驚異心
7.星期天,小林到莫愁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爺問路:“喂,老頭,到莫愁湖怎么走?還有多遠?”老大爺看了看小林說:“順公路走,有一千丈;選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聽了不解地說:“你這人怎么講丈不講里?”老大爺笑著說:“小同學,原來你也知道講‘禮’呀!”
(1)老大爺的話外之意是什么?(2分)
(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樣向老大爺問路?(2分)
8.請仿寫一條有關綠色環保的公益廣告語(語言要精練得體)(2分)
例句:(1)踏破青氈可惜,多行數步何妨。(2)春花爛漫,請您手下留情。
仿句:
9.仿照例句,將下邊句子補充完整:(2分)
例句:你不能改變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 ,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 。
三、你一定能合理地解釋語段后的問題!(47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 10—12題。(12分)
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胡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因為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了。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終于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艷,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涂在嘴唇上。這回確是一個大阿羅漢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紅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了他拍手,點頭,嘻笑。但他終于獨自坐著了。晴天又來消釋他的皮膚,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樣;連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后,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為屋里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10.品讀江南雪部分,思考:江南的雪有怎樣的特點,描寫時傾注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分)
11.作者又是怎樣描繪北方的雪的?對北方的雪傾注了怎樣的情感?(4分)
12.揣摩語句的含義:(4分)
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 13—18題。(20分)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的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云,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里──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海鴨也在呻吟著,──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斗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
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到懸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的,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