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 根據拼音寫漢字,并給加點的注音。(4分)
魂牽夢yíng( ) yù( )貼 心無旁wù( ) 分道揚biāo( )
捉襟見肘( ) 肆無忌憚( )潸然淚下( ) 明眸善睞( )
2.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使用不當的一句( )(2分)
A.風光秀麗的青島市以它得天獨奪厚的旅游資源,吸引著眾多的中外游客前往觀光游覽。
B.盡管不少對即將出臺的考試法期望值很高,但也有一些人對此不以為然,特別是對它能起的作用表示了謹慎的樂觀。
C.雀巢公司利用碘攝入量問題來為其奶粉碘含量超出標辯解,這顯然是南轅北轍,而且不能自圓其說。
D.6月6日,NBA東區決賽,活塞隊獲勝后,主帥布朗喜形于色,而熱火隊教練大范甘迪則只能垂頭喪氣。
3.下列各句中與其他三句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這次活動他沒有理由不參加。
B.他難道有理由不參加這次活動?
C.他不是沒有理由不參加這次活動?
D.他不參加這次活動難道沒有理由嗎?
4.下面一段中畫線句子有語病,請改正。(4分)
目前,a.《老鼠愛大米》這首在網絡中風靡大街小巷的歌曲在向陽中學吃了“閉門羹”。因為擔心歌詞低俗,對學生有不良導向,學校禁止在校傳唱此類歌曲。b.此舉在學生中引起了強烈的軒然大波。
改正:a.
b.
5.仔細閱讀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問題。(4分)
崔永元是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一次錄節目前,燈光師跟他說,有兩個床需要調一下,觀眾得讓一讓。崔永元說:“行,交給我吧!彼麑ΜF場的觀眾說:“大家知道怎樣調燈光嗎?燈光調得好不好,可關系到你們在電視上漂亮不漂亮,來,現在讓我們一起看燈光師傅怎么調燈光,這幾位朋友請你們先讓一下!庇谑侨珗鲇^眾就看楊師傅調燈光。楊師傅一下子受到這么大的關注,簡直受寵若驚,手都有些顫抖了。
(1)崔永元說話的本來目的是什么?
(2)崔永元說話為什么得到到了觀眾和楊師傅的認同?
6.根據要求,填寫出詩文原句。(4分)
(1)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描寫瀑布的經典名句是: , 。
(2)《論語》中闡述 “學與思二者辨證關系”的句子是: ,
。
(3)袁枚在《黃生借書說》一文中用這樣一句話闡明了自己對于“借書”的看法: 。
(4)唐代詩人王之渙在《涼州詞》中表現“邊塞的春天姍姍來遲的千古名句是: , 。
二.閱讀鑒賞(50分)
(一).(12分)
誰有過這樣的經歷呢?
站在草原上,你勉力前眺,或回頭向后了望,都是一樣的風景:遼遠而蒼茫。人難免為這種遼遠而驚慌。
在都市里生活,或是尋訪名山以及賞玩江南園林的人,都習慣于這檔的觀察:眼光的每一個投射處,都有新景物可觀。景隨步移。
然而草原沒有。
蒙古牧人前瞻的時候,總是瞇著眼睛。他們并非欲看清楚天地間哪一樣東西,而是想在眼里裝填一些蒼茫。
城里的人大睜著眼睛看草原,因而困惑。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腳下的草兒紛紛簇立,一直延伸到遠方與天際接壤。這顏色無疑是綠,但在陽光與起伏之中,
,又幻化出錫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霧爭中的淡藍。
因而草原的風景具備了看不到與看不盡這兩種特點。
和海一樣,草原在單一中呈現豐富。草就是海水,極單純,在連綿不斷中顯示壯闊。
有一點與海不同:觀海者多數站在岸邊,眼前與身后迥然不同。草原沒有邊際,它的每一點都是草原的中心。與站在船上觀海的相異處在,你可以接觸草原,撫摸、打滾兒甚至過夜,而海上則行不通。
在草原上,遼闊首先給人以自由感,第二個感覺是不自由,也可以說局促。人,置身于這樣闊大無邊的環境中,覺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隱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與微不足道。二十世紀哲學反復提示人們注意自己的處境,在草原上,人的處境感最強烈。天,真如穹廬一樣籠罩大地。土地寬厚仁慈,起伏無際。人在這里揮動雙拳咆哮顯得可笑,蹲下嚶嚶而泣顯得可悲。
外來的旅人,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來做。
在克什克騰,遠方的小溪載著云杉的樹影擁擠而來時,我愿意像母牛一樣,俯首以口唇觸到清淺流水。當我在草原上,不知站著坐著或趴著合適時,也想如長鬃披散的烈馬那樣用面頰摩挲草尖。
草原上沒有樹,所以即使有風也聽不到嘯聲,但衣襟已被扯得飄展生響。我扯住衣襟,凝立冥想。關于克什克騰的一些舊事,譬如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立碑、康熙大戰噶爾丹等等一俱杳然無蹤。
草原與我一樣,也是善忘者,只在靜默中觀望未來。
7.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3分)
(1)迥然不同:
(2)摩挲:
8.文章寫出了草原的什么特點?(3分)
答:
9.在草原上,人有哪些感覺?為什么在草原上咆哮顯得可笑?(4分)
答:
1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若換成《敕勒歌》中的一個句子是 ,
。(2分)
(1)
(二)(13分)
剛上好了雨布,又是一陣風,墨云滾似的已遮黑半邊天。地上的熱氣與涼風攙合起來,夾雜腥躁的干土,似涼又熱;南邊的半個天響晴白日,北邊的半個天烏云如墨,彷佛有甚麼大難來臨,一切都驚惶失措。車夫急上雨布,鋪裏忙收幌子,小販們慌手忙腳地收拾攤子,行路的加緊往前奔。又一陣風。風過去,街上的幌子、小攤、行人,彷佛都被風卷走了,全不見了,只剩下柳枝隨風狂舞。
云還沒鋪滿了天,地上已經很黑,極亮極熱的晴午忽然變成黑夜了似的。風帶雨星,像在地上尋找甚麼似的,東一頭西一頭的亂撞。北邊遠處一個紅閃,像把黑云掀開一塊,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風小了,可是利颼有勁,使人顫抖一陣這樣的風過去,一切都不知怎好似的,連柳樹都驚疑不定地等點甚麼。又一個閃,正在頭上,白亮亮的雨點緊跟落下來,極硬的,砸起許多塵土,土裏微帶雨氣。幾個大雨點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兩下。雨點停了,黑云鋪勻了滿天。又一陣風,比以前的更厲害,柳枝橫飛,塵土往四下裏走,雨道往下落;風、土、雨,混在一處,聯成一片,橫豎都灰茫茫、冷颼颼,一切的東西都裹在裏面,辨不清哪是樹,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亂,全響,全迷糊。風過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條條的,只是那麼一片、一陣,地上射起了無數的箭頭,房屋上落下萬千條瀑布。幾分鐘,天地已經分不開,空中的河往下落,地上的河橫流,成了灰暗昏黃,有時又白亮亮的,一個水世界。
(節選自《駱駝祥子》作者:老舍)
1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2分)
摻和( ) 幌子( ) 冷颼颼( ) 腥躁( )
12.試從以下角度找出天氣變化的過程。(4分)
(1)風:
(2)云:
13.選文抓住了哪些事物描寫暴雨增臨前的情景?(3分)
14.選文運用了人體的哪些感官寫雨?各舉一例。(4分)
(三)(13分)
走路時,偶然跌一跤是常有的;剛起來,又摔了一跤,雖不多見,也不足奇。可是我們不能因為起來還可能摔跤就不起來了。我們應該不怕“跌”——不怕失敗,不怕犯錯誤,永遠向前。
在工作中,失敗和犯錯是常有的,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是由片面到全面,由現象到本質。人們往
往是經過千百次的“跌”才獲得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諺語就深刻地指明了成功的必由之路。
愛迪生發明電燈就有不怕“跌”的精神。他經過幾年的努力,試驗六千多次,終于找到了最為理想的燈絲——鎢絲。在科學事業上,百折不撓的精神是多么可貴呀!
今天,培養不怕“跌”的精神,對青年來說不為重要嗎?我們青年是國家的棟梁、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魯迅曾經說過:“我每看運動會時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而仍非跑到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
朋友們,讓我們發揚不怕“跌”的精神永遠前進吧!
15.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2分)
答:
16.文中高度概括并贊揚愛迪生精神的成語是 。(2分)
17.指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的句式,并分析其表達作用。(4分)
18.把畫波浪線的句子改為一般陳述句。(2分)
答:
19.議論文中往往也使用記敘的表達方式。本文中畫橫線處記敘語句的特點是 (A.具體、生動 B.簡練、概括),它的作用是
(3分)
(四)(12分)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聞水聲 ,如鳴珮環 ,心樂之。伐竹取道 ,下見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 ,為坻為嶼 ,為嵁為巖。青樹翠蔓 ,蒙絡搖綴 ,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 ,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佁然不動; ,
, 。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 ,四面竹樹環合 ,寂寥無人
,凄神寒骨 ,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 ,不可久居 ,乃記之而去。
20.解釋文中加點的字詞。(3分)
(1)以: (2)絡: (3)可:
(4)蛇: (5)寒: (6)悄:
21.第二自然段中橫線上所缺少的句子是 , , 。
2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以其境過清 ,不可久居 ,乃記之而去!(3分)
譯文:
23.本文描寫“小石潭”,突出了其“ ”的特點;作者對小石潭
的整體感受是 。(4分)
二.作文(50分)
請以“收獲”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記敘文。力求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溫馨提示:同學們一定要多做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再加上大家的努力學習,每一位同學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