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1)池沼( )(2)嶙峋( )(3)著眼( )4)琢磨( )
(5)丘hè( )(6)軒xiè( )(7)相間( )8)對稱( )
2.解釋加粗的字并且解詞。
雷同:
鏤空:
別具匠心:
因地制宜:
3.解釋加粗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1)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合理的順序排列下列句子,將正確的序號排列在橫線上。
A.四扇,八扇,十二扇,綜合起來看,誰都要贊嘆這是高度的圖案美。
B.蘇州園林里的門和窗,圖案設計和雕鏤工夫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
C.攝影家挺喜歡這些門和窗,他們斟酌著光和影,攝成稱心滿意的照片。
D.大致說來,那些門和窗戶盡量工細而決不庸俗,即使簡樸而別具匠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后作業
(一)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游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墻和廊子。有墻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致就見得深了。可是墻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的位置裝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游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墻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諸如此類,無非要游覽者即使就極小范圍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景致”中“致”的意思是________;你能再說出幾個和“鏤”同義的詞嗎?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_,“不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未界”指的是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一句中“補”字用得準確嗎?說說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主要運用___________的說明方法,具體說明蘇州園林_______________這一特征(用原文回答)。
(二)1.文中引用的“魚戲蓮葉間”出自《漢樂府•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1)背誦并默寫《漢樂府•江南》。
(2)這首詩是當時南詩的代表作,當時北詩的代表是____________。
(3)請再寫出兩句描寫江南風景的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文學名著《紅樓夢》中描寫“大觀園”景致的幾段文字,讀后根據審美感受,說說你最喜愛的語段并簡述理由(100字左右)。
(1)望前一望,見白石崚嶒(líng céng,高峻),或如鬼怪,或如猛獸,縱橫拱立,上面苔蘚成斑,藤蘿掩映,其中微露羊腸小徑。
(2)只見佳木蘢蔥,奇花閃灼,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曲折瀉于石隙之下。
(3)院中點襯幾塊山石,一邊種著數束芭蕉;那一邊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翠縷,葩吐丹砂。
(4)忽聞水聲潺湲,瀉出石洞,上則蘿薜倒垂,下則落花浮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市精靈
基礎知識
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的字注音。
(1)、shuo( )大xuān( )鬧 荒dàn( )鵜hú( )
⑵覓( )食 棲( )息 圍剿( )抿( )嘴
2.給下列加點的多音字注音。
射入水中( )稱贊( )看見( )難過( )百發百中( )對稱( )看守( )遇難( )
3.成語填空。居高 下 無所 事 肆無忌 退 三舍 空見慣
4.選詞填空(A.感嘆 B.感覺 C.感到)
⑴我常為現在我院中的那兩只大呆鳥________難過。
⑵我常常________生物界生命力之頑強。
⑶這些顏色與草木的綠色配合,引起人們安靜閑適的________。
5.按要求改寫下邊的句子(不改變原來的意思),體會一下原句的表達作用。
⑴將下邊劃線的句子改為肯定句。
聽者無不驚訝,點頭稱贊,都覺得小松鼠在北京城里真是不容易。
⑵將下邊劃線的句子改為反問句。
我佩服上海人,他們開始在城市廣場上放養鴿子,綠草地上漫步著白白胖胖的大鴿子,小孩子們伸著小胖手給大鴿子喂食,多可愛!
我和鳥兒有個約會
我和我的朋友是在陽臺上認識的。那天我在陽臺上曬紅棗,他來陽臺上偷吃紅棗,不幸被我撞見。我當時一見到他,心里就直撲騰,生怕驚著了他,倒像是我在偷吃紅棗一樣。就在他看到我便飛也似的逃竄時,我喜歡上了他。
他是一只鳥兒。長得尖嘴猴腮,還灰不溜秋,乍一看還真不像只好鳥。從他那上躥下跳的調皮勁兒上看,很像我那精力過盛的兒子,所以我斷定,這廝一定也是一小男生。我每早拿出一點紅棗擺上陽臺。他也守信用,每天厚著臉皮準點飛來。吃飽喝足后,就坦然地尺走了。我則躲在門后偷看,享受著我這人類爸爸的愛意。
我兒子見到這鳥后,忙著下套子要逮,只是他手笨,沒有得逞。被我發現,當即收繳作案工具,并厲聲斥責:“你怎么可以隨意傷害一只可愛的小鳥呢?他是人類的朋友。”“拉倒吧,老爸,你在我們家里,吃的雞比誰少嗎?”他回敬我一句。
喂鳥是幸福的,喂那種食欲特好的鳥尤為幸福。幾天后,待鳥兒吃得心安理得了,躲在門后的人便想出來認個親戚。那天,見日頭很好,估計他的心情也不壞。我把頭從門后慢慢探出,獻上早已準備好的笑容,希望他能像喜歡紅棗一樣喜歡這張臉。然而他不友好,在他看我的眼神中,充滿著警惕和敵意。我懷疑他讀不懂我們人類的笑容,這是令人沮喪的。可笑的是,在他高度戒備地注視著我的當口,還不忘以極快的速度朝棗兒猛叨上一口,然后馬上又恢復嚴肅的盯人狀。我覺得他在耍小聰明,為了不影響他進餐,我只好重新退回門后。
一天周末,我見以往總是孤孤單單的他,身后還跟著一只大胖鳥,以為是他的胖太太。我急忙跑到門后窺探他們。這胖鳥給我的印象極好,叫聲柔和,儀態端莊,吃相也頗有教養,在我們人類圈中,這叫淑女形象吧。然而據我在門縫反復觀察,這胖鳥不是小家伙的太太,因為他們之間從來不黏黏糊糊,不見眉來眼去,只是同來同吃,連同回都不常見。胖鳥每次吃完后,總要銜上一枚紅棗帶走——可能是一只母親鳥吧,且家庭負擔不老少,帶她來的是兒子。這母子倆很少對話,不愿溝通,就像我家那母子倆一樣。
什么事情都有個結束。我與鳥兒緣盡的時候,是我出差兩天回來后。陽臺上紅棗已盡,鳥兒不見蹤影。我急忙很張揚地擺上紅棗,古人植芭蕉以邀雨,今我擺紅棗以邀鳥。鳥兒鳥兒何不歸?可惜一切都晚了,他們走得干干凈凈。估計在以后的歲月里,是不會再想我一下了。
鳥兒子走了,還有我兒子,他是沒辦法把我甩掉的。那日,見我在陽臺上想鳥,兒子走過來,拍拍我的肩膀說:“算了老爸,別跟破產似的,不來就不來了,還省點棗呢。”他是好心,以為舍不得紅棗就可以寬我的心,其實,他哪里知道,我真正舍不得的是,我們蝸居在城市的人那少得可憐的溫情。只不過鳥兒和我兒子他們從來都不稀罕這些罷了。
1、“我”和“我兒子”對待“鳥兒”有哪些不同?(3分)
2、第4段中“然后馬上又恢復嚴肅的盯人狀”,鳥兒“嚴肅的盯人狀”是怎樣一種眼神呢?(用原文詞語回答)(3分)
3、第6段中一畫線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3分)
4、第6段中加點的詞語“一下”用得好,好在那里?(3分)
5、“我”在文中向人們發出怎樣的呼喚?(4分)
幽靜悲劇
基礎題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3分) ( )
A.漠(mò)然 bàng)湖 懦(nuò)者
B.瀲(liàn)滟 涉(shè)及 猬(wèi)集
C.浩劫(jié) 嗅(xiù)到 玫瑰(guī)
D.搖曳(yiè) 愚氓(méng) 萬斛(hú)
2.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錯別字。(8分)
(1)因為天天見面,也就司空見貫,對它有點漠然了。( )
(2)留在我記憶中的只是一點映象:這一條平平常常的路是有來頭的,不能等閑視之。( )
(3)每到春天,我在悲憤、惆悵之余,惟一的一點安蔚就是幽徑中這一棵古藤。( )
(4)我隱隱約約聽到古藤的哭泣聲,細如蚊蠅,卻依稀可辯。( )
3.仿照下面例句寫一句話,要求與例句句式相似,并運用比喻等修飾方法。(6分)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嶺中的巨松,而是遼闊草原上的一棵小草——為壯麗的河山添上一筆綠意。
仿寫:
閱讀
讀樹
那時住在東城,去勞動人民文化宮的機會較多,后來,隨著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這樣,只有在每年的書市,來到大廟,擠到熙熙攘攘的讀者群中,買一些想買的廉價書。但熱銷的攤點,往往難以與年輕人比賽力氣,半天下來,也著實勞累,便找個樹陰下的長椅歇腿。
過去逛太廟,喜歡讀樹。樹可以讀嗎?我想這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因為一棵樹,就是一本書,樹和人一樣,即使同一品種的,也自有她獨特的個性,如果說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這世界上也找不到兩棵完全相同的樹。無論在曠野,在公園,在小院的樹木,或是馬路的行道樹,只要成林,那也是一個形態相異,性格不一,各呈豐采,絕非一色的豐富世界。讀樹如看人,尤其種植在太廟里的松、柏、檜、槐,巍峨莊重,枝根虬結,風姿蒼勁,氣勢不凡,她們矗立在那里數百年,幾乎是北京的歷史見證人。
如果樹能言語的話,一定會涌出滄桑的感嘆。所以,細讀她每一圈年齡,都能尋覓出皇室的興衰,民國的變遷,五四的激情,抗日的斗爭,以及解放以后新歲月的生活軌跡。古樹雖古,可并不因年紀的包袱,而囂張跋扈,在她周圍,許多年輕的后輩樹,同樣生長得從容不迫。這種上了年紀的大度、寬容,便越發地顯得一種分量感、尊嚴感。但是,樹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動遲緩,老樹通常也就長得很緩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躍,老樹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勁地生長。那殘斷的枝椏,萎縮的樹干,不大振作的針葉,留下了大多的時光痕跡,好像時間在古老的身軀里凝滯住了,不免給人老態龍鐘的印象。使人肅然起敬的同時,也多少使人生出一絲惆悵。
因此,整個太廟里面,那滿園關不住的春色,那一片郁郁蔥蔥,青綠蒼翠,唱主角的已非這些前輩樹木了,老樹的光輝,已是昨日的事情。看來,還是年輕好,因為在成長著,意味著擁有時間,因為成熟著,意味著來日方長,所以,解放后陸陸續續栽種的別的什么樹,就比老樹要生機盎然,要朝氣蓬勃,顯得生命力特別旺盛的樣子。風一來,你可以聽到那白楊樹的碩大葉片,或細細低語,或大聲聒噪。也許生活就是這樣一個后來居上的局面,未來屬于誰,誰就擁有更多的話語權,而徜徉在古樹底下,就沒有這一份熱鬧。
展眼望去,所見皆綠,欲與天公試比高的白楊,爬滿了照壁瓦墻的藤蘿,擁塞的行路夾道的冬青灌木,花飛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讀樹的我不禁覺悟,古樹的緘默沉思、莊重成熟的狀態,固然具有歷史的魅力,但是,要沒有這半個世紀種下的樹木花草,僅憑那些爺爺輩的老樹,是構不成這一片蒼蔥凝碧的綠色世界的。正因為老樹之外,更多的是新樹的出現,才形成這一片怡人的景色。
買書,看壓縮在書中的空間和時間;看樹,閱讀大自然,那可是活生生的大塊文章。樹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實都在新陳代謝的進化規律之中。懂得這一點,無論是白發蒼蒼的老者,還是血氣方剛的青年,都能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就像園子里的這些新的、老的樹木,融洽相處,和衷共濟,社會的祥和氛圍肯定會日益地濃烈起來。1.作者說樹是可以讀的,其理由是什么?根據文意,作簡單概括。(4分)
①
②
2.作者在第三段中說古樹和老人“使人肅然起敬的同時,也多少使人生出一絲惆悵”。作者為什么會“生出一絲惆悵”?(4分)
3.怎樣理解第五段中“正因為老樹之外,更多的是新樹的出現,才形成這一片怡人的景色”這句話的含義?根據文意,簡要回答。(4分)
4.在這篇散文中作者表達了一種怎樣的人生感悟?(4分)
明天不封陽臺
基礎題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4分)
沐( )浴 倏( )然 稚( )嫩 臉頰( )
蜷( )縮 喧囂( ) 溫馨( ) 恬( )淡
2.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錯別字。(4分)
(1)都市原來也如人一樣在不斷地發育,等我們倏然領悟到它的變遷時,往昔的一切已如摻入泥土中的老酒……( )
(2)兒子驚喜地望著鴿子,但語氣中卻充滿了憂虛。( )
(3)一群群綿羊在籃天下移動,分不清哪是白云,哪是羊群。( )
(4)人,只能與自然和偕相處,而不能總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 )
3.體會下列句子的含義。(6分)
(1)10年前,我們搬進這座高層建筑時,還依稀可辨往日的荒蕪,如今,鱗次櫛比的高樓和變幻莫測的霓虹燈已經把萋萋的荒草、幽幽的土路永遠留給了昨天的記憶。
(2)這故鄉,該不是地域的概念,而是一種情感的歸屬罷?
(3)仿佛我們不是第一次來到這個陌生的所在,而是游子終于回到了久別的故鄉,那份情感真是說不清,道不明。隨后便把耳朵貼近地面,仿佛在傾聽著大地母親的心音。
4.依照下面例句仿寫一個句子,寫出你對人生的感悟。要求:與例句句式相同,上下文語意連貫,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5分)
例句:人生是一支歌,悠揚的旋律譜寫出你春天的耕耘和秋天的收獲。
仿寫:人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誰趕走了鳥類
我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鳥聲了。有幾次我豎著耳朵諦聽,只有車輛超標的嗽叭聲和工地上機器的轟鳴,車輛和工地是目前中國城市的兩只腳,一個城市的發展就是靠這兩只腳走出來,我知道。
我還知道是誰驅趕了鳥類。
去年春季的某一天,晨跑后我照例由那條林陰小路散步回家,正是留鳥與候鳥大會師的時候,我希望能在濃陰處聽一場鳥的演唱會。終于聽到鳥鳴了,那是只引吭高歌的麻雀,可僅僅是試了下嗓子,歌聲便戛然而止。我正疑惑間,卻看到一個舉著槍的興高采烈的男人。
我的憤怒忽的涌到臉上,也只是涌到臉上而已。我想喊、想吼、想罵,但卻連盯著他看一眼的勇氣都沒有,若無其事地從他身邊走過,像一只見了貓的小老鼠,雖然他是槍殺無gū的劊子手,我是目擊者,是證人。真感謝多年訓練出來的“冷靜”。“冷靜”告訴我:別理他,他會罵你神經病、瘋子。再說做一次于事無補的神經病、瘋子有什么好處?“冷靜”還安慰我:再說罵他一個人有什么用?回頭你可以寫文章罵,告訴更多的人愛護鳥類。
不久,我在家里還接待了丈夫的朋友的朋友,那家伙大談他的捕鳥經驗,最高記錄是三天打死二百二十只,而我雖難過憤怒,卻居然沒有把他趕出去。又是“冷靜”的結果。
我是好人,我早已是好人,大家都說我是“好人”,好妻子好媽媽好媳婦好朋友好同志,可我卻蛻化成了罪犯最可恥的同謀。驅趕鳥類的不僅是槍手和伐木者,更多的是像我這樣視而不見和冷眼旁觀的“好人”。
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聽到鳥聲了。我無法不懷念鳥聲,像懷念因為我疏忽而遠走他鄉的最親密的朋友。
一處濃陰,三五只小鳥,曾把我和喧鬧的世界隔開,那清麗的歌聲qìn人心脾,一洗心上的塵埃和身上的疲憊,任何人類的語言無法代替。沒有了自由的鳥的鳴唱,便無處可逃,擁擁擠擠跌跌撞撞的世界的喧鬧包圍了我,無處不在。在喧鬧的人的世界上,我重新尋找我們口口聲聲的“人類朋友”——鳥類。
“我們的朋友”在鳥市上被明碼標價。“我們的朋友”被搬上各式各樣的餐桌,塞進各式各樣的嘴里。
我們這樣待朋友太久了,我太久太久沒有聽到鳥聲了,我無法不擔心我和我的同類。鳥是人類的長喉,向上帝傳達著人的聲音,而空中飛過的鳥則是一個城市、一個區域、一個民族的鏡子,反映著人之所以為人的最起碼的良知。
鳥聲漸遠,漸遠的又何止是鳥聲呢?
(從鳥的數量上去思考。扣住人們的心理意識方面品析。)
5.給文中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無gū( )qìn( )人心脾 蛻化( ) 劊子手( )
6.文章第一自然段中加粗的“豎著耳朵諦聽”,從內容上看,作者要突出強調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好人”一詞加上雙引號的作用是
()
A.引用 B.諷刺否定 C.特殊含義 D.特定稱謂
8.本文標題是“誰趕走了鳥類”,你讀了文章后,認為是誰趕走了鳥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結尾說:“鳥聲漸遠,漸遠的又何止是鳥聲呢?”你認為除了鳥聲,還有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聯系課文《都市精靈》,說說作者舒乙對都市動物的看法是什么?本文作者抱有同樣的觀點,用“________”畫出體現作者類似觀點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水必躬親
基礎題
1.給下列字注音。(4分)
潴()胼()胝()逸()
2.辨字組詞。(4分)
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6分)
(1)治水之法,既不可執一()
(2)亦不可妄意輕信人言()
(3)潴有淺深,勢有曲直()
(4)非相度不得其情()
(5)非咨詢不窮其致()
(6)而隨官人役亦未免嘗橫索一錢()
4.翻譯下列句子。(9分)
(1)是以必得躬歷山川,親勞胼胝。
(2)蓋地有高低,流有緩急。
(3)必如是而后事可舉也。
(二)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5、解釋下列句子中詞語的意思:(4分)
⑴子無敢食我也。(無:)
⑵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逆:)
⑶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遂:)
⑷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畏:)
6、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選擇正確的解釋:(4分)
⑴虎求百獸而食之()
A、要求,請求B、尋求,尋找C、幫助D、需求,需要
⑵虎以為然()
A、正確,對B、這樣C、然而D、然后
15、為下列句子中的“之”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字母填入括號內。(3分)
A、它們,代百獸B、它,代老虎C、它,代狐貍D、它們,代老虎和狐貍
⑴虎求百獸而食之()
⑵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
⑶獸見之皆走()
16、選擇對下列語句翻譯正確的項。(4分)
⑴天帝使我長百獸()
A、上天任命我做百獸的王。B、天帝讓我比百獸長壽。
C、老天爺讓我比百獸年長。D、上天派我帶領著百獸。
⑵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
A、看看百獸見到我的表現敢不走開嗎?B、看看百獸和我不離開嗎?
C、看看百獸看見我敢不逃跑嗎?D、看看百獸見到我是不是離開?
17、從寓言中可提煉出一個成語,作為這篇短文的標題。(3分)
18、分析句子中詞語的古今詞義。(4分)
⑴子無敢食我也。子:古義 今義
⑵獸見之皆走。走:古義 今義
19、寫出這則寓言的寓意。(4分)
蘇州園林參考答案
課前1.zhǎo xún zhuó zhuó 壑 榭 jiàn chèn
2.打雷的聲音;不該相同而相同。
雕刻;雕刻出穿透物體的花紋或文字。
另外;另有一種巧妙的心思。
根據;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規定適宜的辦法。
3.(1)原指經過整理而保存原形的動物、植物、礦物等實物樣品,供觀摩、研究之用。這里是指為人們愿意觀摩取法的樣本。
(2)文中指繪畫中畫得不好的部分。 (3)文中指景物單調的意思。
(4)意思是設計者和工匠師的胸懷中有山水風景的構思布局。
4.B、D、A、C
課后
(一)1.情趣;雕、刻、鐫、鍥、銘
2.有墻壁隔著 墻上有鏤空圖案 有廊子界著 廊子兩邊無所依傍
3.“補”寫出了匠師們的細心、匠心,說明他們注重圖畫美,善于將單調化為多彩。
4.舉例子 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
(二)1.(2)《木蘭詩》
(3)例: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杜牧《江南春》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略(言之有理有據即可)
都市精靈答案:基礎1⑴碩 喧誕鶘⑵mìqījiǎomǐn2.Zhōngzhòngchēngchènkànkānnánnàn
3.臨事憚避司4.⑴C⑵A⑶B5.⑴聽者都驚訝。 ⑵小孩子們伸著小胖手給大鴿子喂食,難道不可愛嗎?
閱讀1.要點:①“我”喜歡鳥、愛護鳥,“我”兒子逮鳥;②“我”思念鳥,“我兒子”對鳥不再來無所謂。2、充滿著警惕和敵意(或:高度戒備地注視)3、急切地盼望鳥兒回來。4、要點:①“一下”表現小鳥對我一點留戀心情都沒有;②更突出我一種失落的心情。5、呼喚人世間的溫情和關愛。 25.略
幽靜悲劇答案
基礎題1.D 2.(1)“貫”改為慣 (2)“映”改為“印” (3)“蔚”改為“慰” (4)“辯”改為“辨” 3.示例:我不是挺立在天地之間的巨人,而且茫茫人海中的一個平凡的人——為社會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閱讀題1.①樹和人一樣,具有其獨特的個性,形態各異的樹又構成了一個豐富的世界。②用看人的眼光去讀樹,為這些樹增添了幾分文化和歷史的底蘊,讀樹如看人,這些樹也成為了一幅記錄歷史的長卷。(意思對即可)2.古樹和老人一樣,隨著時光的流逝,缺少了一種生機和活力。(意思對即可)3.眼前的怡人景色來自于老樹和新樹的互相映襯。老樹是對過去光輝歷史的記錄,而新樹是代表了成長中的可以憧憬的未來。只有更努力地去開拓新的未來,這個世界才是一個完整的、有底蘊又有活力的世界。(意思對即可)4.讀樹就是閱讀人生,樹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實都是在新陳代謝的進化規律之中。
明天不封陽臺答案
1.mù shū zhì jiá quán xiāo xīn tián 2.(1)“摻”改為“滲”(2)“虛”改為“慮”(3)“籃”改為“藍”(4)“偕”改為“諧” 3.(1)既有作者對新時期的禮贊,又有對舊日景象的某種懷念。(2)作者由馮至的詩句提出“情感”應有“歸屬”的問題,表明作者已不是從鴿子的角度而是從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3)表明我們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正用心去貼近大自然,也突出了人和自然應該和諧相處。4.示例:人生是一支畫筆,七彩的圖案繪出你昨天的付出與今天的豐收。5.辜 沁 tuì guì 6.強調了鳥的稀少或很久沒有聽到鳥聲 7.B 8.槍手、伐木者及視而不見、冷眼旁觀的“好人” 9.還有人的良知,人們的愛心,是非的標準與環境共生的意識等 10.舒乙的看法是:城市里有無鳥魚獸是衡量人類意識的自覺程度及生活環境質量優劣的重要標準。本文作者抱有同樣的觀點的句子是:“鳥是人類的長喉……反映著人之所以為人的最起碼的良知。”
治水必躬親答案1.zhū、pián、zhī、yì、2.緩和、支援、詢問、徇、 嫌棄、道歉 治理、冶金3.(1)固執一端,不知變通(2)隨意(3)河流的形勢(4)真實情況(5)事理(6)橫行勒索4.(1)因此必須親自登山涉水,親自辛勞,不怕吃苦(2)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3)必須像這樣,以后才能做成事情5.⑴不⑵違背⑶于是,就⑷害怕6、⑴B⑵A7、⑴A⑵C⑶D8、⑴A⑵C17、狐假虎威9、⑴第二人稱,您;兒子⑵跑;行走10、這篇短文諷刺了那些假借別人權威,招搖撞騙的人,也說明做事如果不加分析,往往會被假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