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23分)
1.根據漢語拼音寫出漢字。(4分)
①充 (pèi) ②軒 (cháng) ③縱橫 (jué)蕩 ④不(xǐng) 人事
2.下面一段話中有四個錯別字,把它們找出來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既然每天我們都要忙于生計,哪有功夫笑呢?這樣一來,恐怕這輩子大笑的時間就沒有多少,我們豈不要憂愁地渡過這獨一無二的一生?
②月夜,我在鍵盤上演義著一個個夢,情至深處,會忽然在某個段落,浮起一片蛙聲,是南國的春霄里那天真爛漫的蛙鳴。
錯別字
正確字
3.默寫古詩文名句,并寫出相應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濁酒一杯家萬里, 。 ( 《漁家傲》)
②抽刀斷水水更流, 。 (李白《 》)
③春蠶到死絲方盡, 。 (李商隱《無題》)
④ ,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⑤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 (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
⑥ ,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夜雨寄北》)
⑦江山代有才人出, 。 (趙翼《論詩》)
⑧苔痕上階綠, 。 ,往來無白丁。
(劉禹錫《陋室銘》)
4.名著閱讀。(3分)
①在《水滸傳》“魯提轄拳打鎮關兩”一網中,魯達把金老父女送走以后為什么要在店里坐了兩個時辰后才去找鄭屠算賬?
②《水滸傳》中農民起義事業發展到頂峰的標志是什么?
5.下面一段話A、B兩處有語病,請將修改后的文字寫在橫線上。(2分)
“慈善一日捐”活動6月2在我市國際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序幕。A許多市民積極執行蘇州市慈善會的倡議,將一天所得送到社區捐贈點,奉獻愛心。有關人士認為,開展這項活動不僅可以募得善款,B還能夠增強全社會關愛弱勢群體。
A處:
B處:
第二部分 (37分)
閱讀《口技》中的兩段文字,完成6-10題。(II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6.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2分) ( )
A. 不能名其一處也 B. 言和而色夷(《送東陽馬生序》)
義患無碩師名人與游(《送東剛馬生序》) 變色離席
C.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D. 群響畢絕
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送東陽馬生序》) 以為妙絕
7.下面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項?(2分) ( )
A.食之不能盡其材 B.臥右膝,詘右臂支船
C.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D.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
8.選文第一段在寫法上有何特點?這樣寫有什么作用?(2分)
9.結尾交代“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有什么作用?(2分)
10.閱讀下面文言文,用現代漢語翻澤畫線句子。(3分)
出山門而東,十許步,得石臺。旦起下視,白云滿川,如海波起伏;而遠近諸山出其中者,皆若飛浮往來,或涌或沒,頃刻萬變。臺東徑斷,畏險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觀者,至是則亦窮矣。 (《百丈山記》朱熹)
【注釋】百丈山:在今福建建陽市東北與今武夷山市交界處,海拔690米。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題。(8分)
中秋過后,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溫一碗酒。”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看時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臺下對了門檻坐著。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見了我,又說道,“溫一碗酒。”掌柜也伸出頭去,一面說,“孔乙己么?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錢,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樣,笑著對他說,“孔乙己,你又偷了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辨,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時已經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長久沒有看見孔乙己。到了年關,掌柜取下粉板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中秋可是沒有說,再到年關也沒有看見他。
我到現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11.當掌柜取笑孔乙己因偷東西打折了腿時,他卻低聲說是“跌斷”的,請揣摩孔乙己當時的心理,作簡要分析。(3分)
12.上文從“我”的觀察角度描寫孔乙己,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2分)
13.請結合上下文,分析畫線句子中加點詞語在語境中的表達作用。(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題。(6分)
日本地震引發核泄漏事件,有專家擔心可能會導致嚴重事故。為何會發生核泄漏事件?是否會造成和1986年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漏一樣的嚴重后果?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馮毅對這些疑問做出解答。
為防止核反應堆內大量放射線從堆芯穿透出來,一般反應堆設有三到四道屏障。第一道是把核燃料放在陶瓷芯塊中,使得大部分裂變產物和氣體產物保存在芯塊中;第二道是合金制造的包殼,把陶瓷芯塊密封在其中,使得其在高溫下不與水發生反應;第三道是耐壓力容器,避免放射性物質泄漏到反應堆廠房;第四道是反應堆安全殼,一般是厚近100厘米的鋼筋混凝土墻,里面襯有防輻射金屬材料,防止放射性物質進入環境。安全殼是最重要的一道屏障,萬一前面的措施失靈,它能保證周圍居民遭受輻射在安全范圍內。
核電站從選址到設計都有嚴格質量監控,對抗震也有很高的技術要求,但這次日本遭受的特大地震,可能已經超過了當初的抗震標準,因此發生了泄漏事件。
核反應堆在停堆后仍需要對堆芯進行冷卻,因為核燃料有自衰變余熱,若長時間得不到冷卻,會使得堆芯溫度上升,導致核燃料棒熔化。一般停堆后,冷卻系統泵所需的電力需要從外部輸入,同時備有多臺應急發電機供電。但日本強震后,福島核電廠外電網癱瘓,應急柴油發電機短暫運行后也中斷了。
雖然目前福島核電廠放射性物質控制在安全殼內,但核電站安全殼面臨超壓風險。因為冷卻水變成高壓蒸氣后聚集在安全殼內,需要向外部大氣進行排放,以避免安全殼密閉失效。如果安全殼失效,將造成真正意義上的核擴散。
一旦發生了核泄漏事故,應立即啟動應急計劃。在核反應堆自動停堆后,首先應該采取措施防止冷卻水的流失,冷卻核反應堆堆芯;隨后要封閉核污染區,保證人身安全和環境清潔;隨后,要疏散周邊人員;接下來,要根據泄漏的等級,疏散周圍人員。
日本這次核電站發生的爆炸和切爾諾貝利爆炸有根本上的區別。切爾諾貝利是老式反應堆,核反應堆溫度過高引發了反應堆周邊結構和組織燃燒,進而發生爆炸。而福島目前是氫氣達到一定濃度后引發的化學爆炸,發生在反應堆壓力容器之外。之前報道中提到日本核電站在減壓時排出放射性蒸氣,這些蒸氣升高到3000米高空就會被稀釋掉,如果吹到海上,不是長期持久釋放,也會被海水稀釋。
14.下面對核電站事故原因進行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是哪一項?(2分) ( )
A.雖然核電站選址和設計有嚴格的質量控制,對抗震也有很高的技術要求,但由于當初核電站設計未達到抗特大地震的標準,因此發生了核事故。
B.核燃料有自衰變余熱,核反應堆停堆后仍需對堆芯冷卻,由于長時間得不到冷卻,使得堆芯溫度上升,導致核燃料棒熔化,因此引發了核事故。
C.一般核反應堆停堆后,冷卻系統泵所需的電力需要從外部輸入,由于應急發電機和核電廠外電網都中斷,不能使冷卻系統泵運行,因此引發了核事故。
D.冷卻水變成高壓蒸氣后聚集在安全殼內,需要向外部大氣進行排放,以降低安全殼超壓風險,正是因為向大氣中排放了高壓蒸氣而引發了核事故。
15.下面加點的詞語能否刪去,為什么?(2分)
一旦發生了核泄漏事故,應立即啟動應急計劃。
16.聯系上下文,說說最后一段的作用。(2分)
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0題。(12分)
智者樂水
朱國良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以前在我的印象中,山往高延,水向低流,山的境界似乎要高一些。群峰疊嶂,山巒逶迤。何其壯觀,何等奇偉!而老子卻說:“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從山頂流下,“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它尋山谷而下,順田野而饒,穿城市而過,奔江河而去,直到萬川入海。它流到最低處,又能躍到最高處,悄無聲息地就去了太空。云是水的舞蹈,雨是水的吟唱,雪是水的凝結。水就這樣在洼處和高處,觀望著世事人間。
水,是生存之源。地球上倘若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沒有綠樹和鮮花,也就沒有魚龍混雜的歷史和甜酸苦辣的民生。自古以來,人都講究逐水而遷,傍水而居,面水而住。一個地方,有了奔瀉的江河、蜿蜒的溪流就有了生機。多一泓清水,就多一些靈氣,多一份嬌媚。
水的生命,在于長流不腐,勇于闖蕩。水的力量,在于一往無前,排山倒海。水的氣質,如百媚千嬌的俏女子,亦像一個能屈能伸、剛柔兼備的偉丈夫。其形,小可以為溝渠為溪流,大可以為江河為湖海;其態,可以為云、為霧、為雨,亦可以為雪,為冰。
水,在藝術家的眼中,更是汩汩靈動,溢溢才情。孔老夫子從滾滾長江東逝水中,讀到的是“逝者如斯夫”;王維在行吟禪的世界里,感受到了“清泉石上流”的無限境界;施特勞斯的多瑙河,看到的是愛人親切的面容;列賓眼中的伏爾加河,看到了船夫苦難的背影。他們或用文字,或用旋律,描摹了水的無尚奇妙和不朽精靈,同時也抒寫自己內心的獨特感受。在眾多的詩人騷客中,無論吟詠明凈似鏡的西子湖,還是放歌大浪滔天的黃河浪,無不牽動著人們對水的一往情深和無限向往,撩撥著內心恣肆的情思。
在中國文學史上,水的地位也是至高無上的,不然,一部中國文學史就會失血失魂。少了水,中國的首部詩集《詩經》,一大半都要不復存在。至于一部唐詩,水的景觀,水的佳句更比比皆是。想想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杜甫的《春夜喜雨》、孟浩然的《臨洞庭》、崔顥的《黃鶴樓》、王之煥的《涼州詞》、王維的《使至塞上》、杜牧的《泊秦淮》、張繼的《楓橋夜泊》……
水還以其特有的形態和姿態,以它自身深刻的蘊含,寄托著許許多多的寓意,給了人們生生不息的聯想和無窮無盡的啟迪.“山無常勢,水無常形”,是兵家需要領悟的行軍之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是對人生行為的一種告誡;“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是對高高在上的用權之人的殷殷忠告。認識了“魚得水游,鳥乘風飛”這個道理,就可認知一些根本的東西,超脫外物束縛,享受快樂的天趣。從“水滴石穿,木鋸繩斷”的事理中得到啟發,能助人恒心持久,堅持不懈;感悟到“大海終須納細流,江湖從來迎清泉”的道理,就會虛懷若谷,從善如流……
智者樂水,是因為人們寄意于水而收獲了深邃的理念,飛舞的思緒,浪漫的情懷,靈性的文字吧。
17.作者筆下的水具有哪些可貴的品格?(3分)
18.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智者樂水”的?(3分)
19.請以讀過的詩詞為例(上文中出現的詩歌除外),說說詩人是怎樣借助水表達“內心獨特感受”的。(3分)
20.請分別從結構和內容方面說說文章結尾的表達作用。(3分)
第三部分 作文(60分)
21.作文:(40分)
生活中,有許多感人的一刻: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個動人的場景,一幅感人的畫面……都會使我們內心深處充滿感動。請以“感動就在那一刻”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②除詩歌、劇本以外文體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現(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