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練習(xí)題
1、解釋文中加線的字。
(1)重巖疊嶂 嶂: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曦:
(3)或王命急宣 或:
(4)飛漱其間 漱:
(5)雖乘奔御風(fēng) 奔:
2、解釋下列各句中的相同字。
(1)①沿溯阻絕
②絕巘多生怪柏
③哀轉(zhuǎn)久絕
④佛印絕類彌勒
⑤韋編三絕
⑥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2)①自三峽七百里中
②自非亭午夜分
(3)①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②君有疾在腠理
(4)①至于夏水襄陵
②每至晴初霜旦
(5)①屬引凄異
②神情與蘇、黃不屬
3、翻譯下面句子:
(1)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4、回答下列問題
(1)“猿鳴三聲淚沾裳”中“三”的意思是___(A.概數(shù) B.確數(shù)),寫出兩個(gè)含有相同意義的帶“三”字的成語: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末引用“漁者歌”是為了證明什么?
5、下邊句子朗讀節(jié)奏停頓有錯(cuò)的一項(xiàng)是( )
A.或/王命急宣
B.至于/夏水襄陵
C.其間/千二百里
D.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6、請用自己的話分別概括三峽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點(diǎn)。
7、本文寫景善于抓住景物特點(diǎn)進(jìn)行描寫,“ , ”
八個(gè)字,便寫出了春冬之時(shí)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
8、作者從那幾個(gè)方面寫三峽的山勢之高的?
9、作者從那幾個(gè)方面寫三峽自然景觀的?
10、文中為什么在描寫三峽水勢之前,先寫山勢?
11、賞析文中關(guān)于春冬之時(shí)水的描寫:“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三峽》參考答案:
1、(1)像屏障一樣的高山
(2)太陽
(3)有時(shí)
(4)沖刷
(5)飛奔的馬
2、(1)斷 陡峭的 停止 極 斷絕 與世隔絕
(2)從,由 如果
(3)快 疾病
(4)表示另提一事 到
(5)連續(xù) 類
4、(1)概數(shù) 三三兩兩、三頭六臂
(2)證明三峽秋季時(shí)節(jié)有猿放聲長叫,聲音悲哀婉轉(zhuǎn),揭示三峽水道漫長和艱險(xiǎn),表達(dá)對漁民的深切同情。
5、D
6、山:連綿不斷,高聳峻拔
水: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7、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8、連綿、眾多、高峻或答:山勢連綿不斷,山峰高聳,山貌挺拔險(xiǎn)峻
9、先寫山,后寫水。寫山,突出其連綿、遮天蔽日的特點(diǎn)。寫水,則描繪其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景象。
10、先寫山勢,是為描寫水勢設(shè)置條件,山高則水的落差大,水流急;山連則水不得他泄,盡在槽中;狹窄,則水的流量大,由山勢的特點(diǎn),就自然構(gòu)成水勢流急的特點(diǎn)。
11、“湍”是動(dòng)態(tài),“潭”是靜態(tài),以素飾“潭”更見深沉寧靜,;水中有影,則水平如鏡,倒影入潭,更覺風(fēng)光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