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第三單元綜合測試題
一、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字加拼音或看拼音寫漢字:
jízīzīdìcìyí
()取()()不倦根深()固吹毛求()()情
()xiá()()()kuāng()
傅彩狡()闡證譬如玄虛()騙鍥而不舍
()()
彷徨滯礙
2、下列選項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處,正確的順序是()
生活中,我們需要崇高。有了它,我們就會擺脫平庸和空虛,甚至麻木。而且,一旦有了這種認識你就會發現崇高就在你身邊;它可能是一座山,_____________;它可能是一片海,______________;它可能是一首交響樂,________________;它可能是一座石雕像,________________;它甚至可能就是一個人,讓你理解偉大和純粹。
A讓你領悟激越B讓你明白雄健
C讓你體會壯闊D讓你感受巍峨
3、根據上下文,在下面語句空缺處填一句恰當的話,使之語意通暢。
辯論時,發言者要善于發現對方觀點片面、論據不足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使自己的發言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4、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說過這樣一句名言:“空袋子難以直立。”
(1)請說出這句話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2)請舉出一個能證明這個道理的事實論據。
二、閱讀下面的選段并回答問題
(一)①懷疑不僅是從消極方面辨偽去妄的必要步驟,也是從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說、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②對于別人的話,不經過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認,那是思想上的'懶惰。③這樣的腦筋永遠是被動的,永遠不能治學。④只有常常懷疑、常常發問的腦筋才有問題,有問題才想求解答。⑤在不斷的發問和求解中,一切學問才會起來。⑥許多大學問家、大哲學家都是從懷疑中鍛煉出來的。⑦清代的一位大學問家——戴震,幼時讀朱子的《大學章句》,便問《大學》是何時的書,朱子是何時的人。⑧塾師告訴他《大學》是周代的書,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問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⑨一切學問家,不但對于流俗傳說,就是對于過去學者的學說也常常抱懷疑的態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說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說,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說:要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完善的學說產生。⑩古往今來科學上新的發明,哲學上新的理論,美術上新的作風,都是這樣產生的。(11)若使后之學者都墨守前人的舊說,那就沒有新問題,沒有新發明,一切學術也就停滯,人類的文化也就不會進步了。
1.①句在文中起了________的作用。它恰好概括了前后兩個分論點:________和________。
2.這段話中11個句子之間的關系如何?請用“/”在下面標出。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3.②③④⑤句同①句有什么關系?⑥⑦⑧句同①句有什么關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⑨句中“要這樣……”句中的“這樣”指代的是________
5.舉例說明本段的論證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級語文下第三單元綜合測試題】相關文章:
三年級語文下第五單元綜合測試題S版04-05
八年級語文下第一單元綜合練習題12-04
初三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綜合檢測試題12-03
八上語文第三單元綜合檢測試題12-11
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第三單元檢測題11-23
語文三下第三單元習作指導12-17
初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綜合測試題12-23
語文版七下第六單元復習測試題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