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測試題及答案
導語:八年級語文課內考的分數很少,所以在做好課內積累的同時,更要做好課外積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測試題及答案,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積累與運用(共20分)
1.將下面詩句正確、規范、整潔地抄寫在方格內。(1分)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2.下列加劃線字讀音、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圩堤(yú) 肆虐(sì nüè) 灰燼(jìn) 懸崖決壁(jué)
B.險俊(jùn) 倔強(juèjiàng) 裨益(bì) 咄咄逼人(duō)
C.帶挈(xiè) 阿諛(ēyú) 砭骨(fá) 容光換發(huàn)
D.顛簸(bǒ) 賄賂(huì lù) 著落(zhuó) 刀耕火種(zhòng)
3.下面句子中加點的成語運用準確的一項是( )(2分)
A.桂林的山水黃山的松,真是巧奪天工。
B.同學們經常向老師請教,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值得提倡。
C.談起電腦、互聯網,這個孩子竟然說得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場的
專家也驚嘆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卻成了英雄,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了。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通過閱讀這本書,使我增長了不少新的知識。
B、有沒有堅強的意志,是事業成功的關鍵。
C、解放后,人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D、既然天氣很冷,你也要多穿點衣服
5.在橫線上仿寫句子,所寫句子要符合語境,并與上文意思相關,句式相同,銜接順暢。
秋天如酒,余味悠長;秋天如禪,發人深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2分)
英國作家________寫的《格列佛游記》中的主人公雷米爾魯·格列佛多次出海航行,到過很多國家,其中有一個國家叫“慧駟國”,它的統治者是___________。
7.古詩文默寫。(5分)
(1)_____________,把酒話桑麻。
(2)濁酒一杯家萬里,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護花。
(4)山河破碎風飄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口語交際。(2分)
在學習的過程中,你發現自己有很多文言詞語不理解,就打算買一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可媽媽不同意。她認為古文沒那么重要。你該如何說服媽媽呢?把你要說的話寫在下面。(30字左右)
9.綜合性學習。(2分)
八年(1)班的同學們正在舉行“環保小課題研究”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假如你是某活動小組中的一員,如何完成下面兩個任務?請將答案寫在下面。
(1)班級征集該次活動的主題詞,要求精爍、概括,你要寫的主題詞是:
(2)在活動中,大家對搜集的資料進行了篩選整理,可是用什么樣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呢?同學們議論紛紛,你的建議是:
二、閱讀(共40分)
(一)閱讀下面的選文,回答10~13題。(7分)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______,______,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______,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______,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在橫線上填寫所缺的語句。(2分)
11.下面畫線的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1分)
A.斗折蛇行(北斗星) B.俶爾遠逝(忽然)
C.以其境過清(凄清、冷清) D.四面竹樹環合(環繞合抱)
12.翻譯下列句子。(2分)
(1)日光下徹,影布石上。
(2)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13.第二段寫了潭水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來表現的?(2分)
(二)閱讀下面的選文,回答14~17題。(8分)
我曾經三次到周莊,每一次都乘船游鎮,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樣。第一次到周莊,正是仲春,天下著小雨,古鎮被飄動的雨霧籠罩著,石橋和屋脊都隱約出沒在飄忽的雨霧中,打著傘坐船游覽,看到的是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第二次到周莊是冬天,剛剛下過一夜小雪,積雪還沒有來得及將古鎮覆蓋,陽光已經穿破云層撫摸大地。在耀眼的陽光下,占鎮上到處可以看到斑斑積雪,在路邊,在屋脊,在樹梢,在河邊的石階上,一攤攤積雪反射著陽光,一片晶瑩,令人目眩。古老的磚石和清新的白雪參差交織,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在陽光下,積雪正在融化,到處可以聽見滴水和流水的聲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橋的欄桿和橋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從石縫中滲出來。細細諦聽,水聲重重疊疊,如訴如泣,仿佛神秘幽遠的江南絲竹,(A)著萬般柔情,從地下(B)回旋上升。這樣的聲音,用人類的樂器永遠也無法模仿。
14.作者曾三到周莊,前兩次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在描寫第二次游周莊時,著重從哪兩個方面來表現周莊的特點的?(2分)
16.按照原作選文A、B兩處應填的詞語是分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分)
17.說說文中畫線語句“陽光已經穿破云層撫摸大地”中“撫摸”一詞運用的精妙之處。(2分)
(三)閱讀下面的選文,回答18~22題(12分)
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包圍了法國的凡爾登城,炮火摧毀了法軍所有的通訊設備,整個城市與外界隔絕,當時只有鴿子不畏艱險地完成著聯絡工作。這些鴿子飛到城中的時候常常是胸破腸流,但它們終于把重要消息帶到,救了城中千萬人民的生命。
②鴿子為什么有這么高超的識途本領呢?
③一是以“地磁感”導航:動物的某一器官發達到驚人的程度,這在生物界是常見的現象。譬如蛇能看見紅外線,蝙蝠能聽到超聲波,而鴿子卻能感覺到地球磁場作用力的方向和強度的微小變化。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磁體,它的磁性集中在地球的兩極,即磁南極和磁北極。地球上任何一個帶磁性的物體,都受到地球磁場作用力即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影響。信鴿的眼內有一塊突起的“磁骨”。這塊磁骨能測量地球磁場的變化。有人做過這樣的試驗,用20只飛翔素質基本相近的鴿子,其中10只翅膀下裝上小磁鐵,另10只裝上小銅片,然后一齊放飛,結果是裝銅片的10只鴿子一天內有9只返回,而裝有磁鐵的10只鴿子4天后才有一只飛回來,而顯得精疲力竭。
④二是憑體內“振撼小體”導航:經過科學試驗,科學家弄清鴿子的腿部、脛部和腓骨之間的骨間膜附近,有一種葡萄狀的能感覺出機械振動的小體,每個大小為0.01毫米左右,每條腿約有百余顆,由坐骨神經的一個分支支配著。這許多振撼小體對每秒幾十赫到一二千赫頻率的微小振動非常敏感,信鴿在飛行途中,就是根據這些小體提供的信號參數來定位的,它還可以測定氣候的變化以及地震的'發生。
⑤三是“大氣壓數據”定位導航:信鴿對海拔高差產生的隨季節變化的大氣壓數據,有靈敏的感覺。信鴿長期飼養在一個地方,它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對當地的地理條件很適應,很熟悉,一旦攜帶到陌生的地理位置上,鴿子感到的大氣壓數據“負荷系數”不一樣了,就感到不習慣,放飛后,它便通過氣囊、血管、肺部等進行雙重呼吸時,很敏感地向適應的方向定位,這又稱為嗅覺信息導航。
⑥四是以“生物鐘”導航:信鴿體內有計量太陽位移的生物鐘,這是它尋找歸程的途徑之一。信鴿為了適應環境,它的時間觀念很強,例如信鴿在繁殖期內,雄鴿每天上午9時入巢孵蛋,換雌鴿出巢覓食覓水,下午4時雌鴿準時入巢孵蛋至第二天上午9時,換雄鴿出巢,日復一日直到孵出幼鴿為止。更引人注意的是,鴿子的孵化期一般是17天,超過這個時間孵不出幼鴿,它們就放棄舊巢,另尋新巢產蛋再孵。這種掌握時間的精確程度,確實是罕見的。信鴿在歸航途中是用它的生物鐘來校正時間,測量太陽位移和方位角的變化,確定自己的位置和運動方向,準確地判明應向哪里飛行,可以說:太陽是信鴿的定向標。
⑦信鴿除了以上四方面能夠自行導航定位的本能外,信鴿品種的選擇、飼養技術和嚴格訓練,也都是重要的因素。
18.概括選文說明的主要內容。(2分)
19.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20.結合第③段內容,分析其余9只“翅膀下裝上小磁鐵”的鴿子沒能飛回的原因。(2分)
21.說明文語言具有嚴謹、準確的特點。試從選文第④段舉一例,并作簡要分析。(3分)
22.選文第⑥段畫線句子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四)閱讀下面的選文,回答23~28題(13分)
讀書與思考 鐘敬文
①讀書,顧名思義,就是同書本打交道。也許有人會問,這也需要方法嗎?當然需要。假如一個同學天天讀書,投入的精力很多,讀什么記什么,這是不是最好的閱讀之道呢?這樣讀書,也是一種讀書法,古人叫做“記誦之學”,他這樣用功地讀書,絕對比不讀書、不記誦要好。但這種讀書,不能成為一種學問,不算是上乘的讀書。因為他得來的學問是
死的。讀書多是好事,但還要用種種科學知識來幫助理解書本的內容。如果要使書本上的知識“活”起來,這就要想,要思考。
②在讀書的過程中,要給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時,學進來的東西,如果沒有同你原有的知識碰頭,就只能擺在那里,不發生“化學作用”,無法變成你自己的養料。人的胃能夠處理各種食物,自動地把它們劃分為營養和廢料,再根據人體的需要,分別輸送給不同的器官。讀書者需要動腦思考,吸收書本上的知識,為增長學問所用,這也和胃功能 的原理是一樣的。讀書而能消化,書本知識就能與原有的知識融合在一起,產生化學變化,然后把需要補進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學問,把不需要的東西排除掉,當做垃圾處理。
③改革開放以來,國外的思想、學說涌進了國門,一時令人應接不暇。青年人對新事物敏感。這當然是好現象。但也有些青年學生對外來的理論沒有經過認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結果讓自己的頭腦成了外國理論的跑馬場。里面即使有好東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說分辨良莠了。這種情況,應當引起警惕。古人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些青年人,對自己不熟悉的東西,幾近“不思”、“不學”,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機。我看是不能這樣繼續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識,要在讀書上多用腦。讀外國書如此,讀中國書也如此。因此,在讀書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營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總而言之,在讀書中,思考特別重要。
23、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
24、第③段中劃線句子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2分)
25、試結合語境,在選文第③段結尾的橫線處補寫出一個句子,與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2分)
26、從選文中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話,并從思想內容和語言表達兩個方面說說感受最深的理由。(2分)
27、選文在論述讀書時引用了名言警句。請你根據平時的積累,另寫兩條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2分)
28、請簡要介紹一種你的讀書方法。(1分)
三、作文(共30分)
在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其一,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卷面清楚,書寫工整獎勵2分。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
(一)我為自己喝彩
(二)霪雨霏霏的日子,我們渴盼陽光;冰天雪地的冬日,我們期許陽光。陽光給人以快樂,給人以溫暖,給人以希望……
請以“陽光”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有錯字不得分。 2. D 3. C 4. A
5.答案不唯一。參考示例:秋天如畫,美不勝收。
6.斯威夫特 馬(慧骃)
7.每空1分,有錯字不得分。(1)開軒面場圃(2)燕然未勒歸無計(3) 落紅不足無情物(4)身世浮沉雨打萍
8.答案不唯一,圍繞學習古文的益處回答,1分;語言流暢得體,1分。
9.(1)參考示例:“我們是環保小衛士”“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綠色環保,人人有責”等 (2)如:小論文、調查報告、宣傳板等。
二、閱讀(40分)(凡主觀性試題,大意正確,言之成理,言之有據即可)
(一)
10.青樹翠蔓,蒙絡搖綴 往來翕忽 寂寥無人
11.A
12.(1)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2)(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寂靜極了,幽深極了。
13.寫潭水的清澈,通過寫潭中的魚來表現的,寫魚的數量、在水中的一舉一動,種種變化、與游人相樂,都是水清所致,寫魚就是在寫水。(7分)
(二)(8分)
14.第一次:(周莊)是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第二次:(周莊)像是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
15.色彩聲音(每空1分)
16.A.裹 B.裊裊
17.“撫摸”一詞運用擬人手法,(1分)生動地寫出陽光溫柔可親的特點。(1分)
(二)(12分)
18.鴿子具有高超的識途本領的原因。
19.激發讀者閱讀興趣(1分)引出說明對象(1分)
20.鴿子身上所帶磁鐵的磁場,干擾了它對力向的判斷,造成它不能準確、迅速地尋路歸巢。
21.如“左右”“約”等。(1分) 表示不確定,起限制作用,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 準確性。(2分)
22.舉例子、列數字,具體準確地說諍明了“生物鐘”對鴿子影響很久。
(三) (13分)
23、在讀書中,思考特別重要。
24、道理論證(或引證法)。
25、此題無惟一答案,符合題意要求即可,如:“思考,才能增長學問”。
26、此題為開放性試題,找哪句都可以,關鍵在于說明理由。如:“有些青年對外來的理論沒有認真思考,……結果讓自己的頭腦成了外國理論的跑馬場。”語言方面: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語言形象,淺顯易懂;思想內容方面:深刻地闡述了只讀書不思考的危害,從反面論證了論點,給人以警示。27、此題為開放性試題,符合題意要求即可
28、開放題,示例:讀書摘要,題目:《讀書與思考》;作者:鐘敬文;出處:2002年3月6日《中國教育報》;內容摘要(主要內容):本文論述了讀書方面的問題,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論證了在讀書中思考特別重要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