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語文期末試卷
很多孩子覺得語文學習是件頭疼事,如果家長也不太清楚學習語文需要讓孩子掌握哪些知識,可以從孩子的語文試卷中找到答案。不妨看看人教版八年級語文期末試卷,以下僅供參考!
一、基礎題(24分)
1.下列加點詞語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膾炙人口(huì) 瞬息萬變(shǔn) 相形見絀(zhuó)
B.安然無恙(yànɡ) 風調雨順(diào) 煥然一新(huàn)
C.稍縱即逝(shì) 情郁于中(yù) 文質彬彬(shān)
D.慘絕人寰(huán) 駭人聽聞(hài) 義憤填膺(yīng)
2.下列詞語書寫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2分)
A.抑揚頓挫 深惡痛極 豪不猶豫 B.氣宇軒昂 啞雀無聲 文質彬彬
C.唾手可得 安分守己 肆無忌憚 D.南腔北調 義憤填鷹 造謠生事
3.下面這段話中,畫線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細節來自觀察,真知出于實踐,語感源于積累。唯有深入細致的觀察、苦心孤詣(A)
的實踐、持之以恒(B)的積累,才能妙筆生花(C),才能用少數幾個句子把人物描寫得栩栩如生(D),活靈活現!
4.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們接觸了社會,開闊了視野。
B.在學習上,老師要求我們互相合作、積極探究。
C.具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是一個人事業成敗的關鍵。
D.為防止不再發生類似的傷害事故,政教處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背影》選自《朱自清散文全集》,其作者是散文家、詩人、學者朱自清。
B.《永久的悔》的作者是當代語言學家季羨林。
C.《大堰河——我的保姆》選自《艾青詩全編》,其作者是現代著名詩人艾青。
D.《長城謠》選自《無怨的青春》,其作者是臺灣詩人紀弦。
6.在下面文段的橫線上填關聯詞,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漢字真的落后嗎?_______說在七八十年前,我們的先輩們,那些“五四”運動時期的文化斗士們對這一問題還不能慨然回答的話,________,作為他們的子孫們,我們_______可以理直氣壯而又毫不遲疑地回答:漢字并不落后。漢字________是人類最古老的文字,_______是迄今為止人類最先進的文字之一。
A.如果 那么 則 因為 所以 B.雖然 但是 卻 不只 并且
C.如果 那么 則 不僅 而且 D.即使 然而 卻 不但 也
7.根據語意,仿照畫線的句子,運用恰當的比喻,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寫句子,構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3分)
母愛如細流,靜靜流淌在我們的生命中。一次次牽手,一聲聲叮嚀,母親的呵護似搖籃般的安適; , , 。人生擁有母愛的`伴隨,一路灑滿溫暖的陽光。
8.給下列一則新聞加上恰當的標題。(不超過12個字)(3分)
本報北京4月21日電 世界數字圖書館21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所在地巴黎正式啟用。該圖書館是在互聯網上以多種語言形式向全球讀者免費提供源于世界各地的重要原始資料。
據介紹,世界數字圖書館館藏包羅萬象,從圖書到各種檔案都有,資料質量非常高。它按時間、地點、主題和捐助機構等內容提供搜索和瀏覽服務。使用者可以用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葡萄牙文、俄文與西班牙文7種語言查詢。
9.按下列要求默寫古詩文句或名言(每小題1分,共6分)
⑴昔我往矣, 。今我來思, 。(《采薇》)
⑵ ,淚落沾我衣。(《十五從軍征》)
興來每獨往, 。(王維《終南別業》)
⑶在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與“位卑未敢忘憂國”意義相近的句子是
⑷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詩中表現洞庭湖雄偉氣勢的句子是
⑸在《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一詩中寫出了詩人早出晚歸,雖然辛苦卻從不抱怨的詩句是
⑹辛棄疾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一詞中表達該詩主旨的句子是:
二、閱讀題(36分)
(一)賞析《朝天子詠喇叭》,完成10~11小題。(5分)
朝天子詠喇叭
王磐
喇叭,嗩哪,
曲兒小腔兒大。
官船來往亂如麻,
全仗你抬聲價。
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見的吹翻了這家,
吹傷了那家,
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1.《朝天子詠喇叭》體裁是 ,朝天子屬 ,詠喇叭屬 。
作者王磐是 (朝代) 家。(3分)
2.《朝天子詠喇叭》借物詠懷,諷刺和揭露了 ,表達了 。(2分)
(二)細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小題。(10分)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3分)
⑴鄒忌諷齊王納諫( )⑵朝服衣冠( )⑶臣之妻私臣( )
⑷吾與徐公孰美( )⑸能面刺寡人( )⑹今齊地方千里( )
2.鄒忌用自己切身的感受設喻,巧妙地勸說齊王。這樣比喻說理有什么好處?
答:
(3分)
3.從本文看,鄒忌是一個什么的人?(1分)
答:
4.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譯:
⑵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譯:
(三)(10分)
⑴①利用“刀耕火種”毀林興建農場造成了雙重后果。②首先,砍伐林木減少了光合作用,最終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同時也會減少大氣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氣含量(光合作用對氧氣循環極為重要,能確保大氣中不缺乏氧氣)。③其次,放火毀林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環境進一步惡化。④這樣,最后只能是帶來災難性的氣候變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濫。⑤這不是一般性的災難,它會造成更多的動植物死亡。
⑵地球在過去的5億年歲月中,已經經歷過5次大規模的物種滅絕。最近的一次大約發生在距今6600萬年的白堊紀末期,其標志是恐龍滅絕。但這不是最嚴重的一次。最嚴重的那次大約發生在2.45億年前的二疊紀,那時生命大規模滅絕,77%到96%的海洋動物物種消失,地面的生物也大量滅絕。
⑶如果將雨林完全毀掉,到下世紀中葉,地球很可能會經歷第6次大規模滅絕。同以前所發生的災難一樣,生命將再次受到嚴峻的考驗。我們已經永遠失去了舌頭20多厘米可從特殊品種的蘭花中攝取液汁的達爾文蛾,以及身體幾乎透明和骨頭為綠色的草蛙。
偉大的自然主義者、探索家查里斯威廉畢比曾意味深長地說過:“如果某種生物的最后一個個體停止呼吸,只有在出現新天體或地球重新恢復生機之后,才能再次見到這種個體。”
1.讀第⑴段內容后完成⑴~⑵小題。
⑴用“//”劃分層次:① ② ③ ④ ⑤
⑵“首先”、“其次”兩個詞語表明第⑴段的說明順序是 。
2.第⑶段劃線句運用了列數字和 的說明方法,目的是為了說明
3.第⑶段引文的表達方式是 ,以此作結尾,作用是
4.簡要分析下面句中加點詞語如何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如果將雨林完全毀掉,到下世紀中葉,地球很可能會經歷第6次大規模滅絕。
答:
5.人類因伐木銷售、伐木建農牧場而毀滅雨林,無異于殺雞取卵。請你思考一下,我們可以怎樣做,避免砍伐樹木,破壞森林。寫出你的看法。
答:
(四)
⑴七月,盛夏,銀杏還是青翠的綠色,而我的心痛已經漸漸彌散開去。
⑵最后一堂課,是和老師告別;考完最后一場試,是和學業告別;通過畢業論文答辯,是和學生生涯告別。然后,知道一個個朋友離去的日期,開始一場場告別。告別朋友,告別同窗,告別四年已經習慣的大學生活。
⑶已經習慣了晚飯后在校園竹林中漫步,習慣了晚上的臥談會,習慣了下雨時有人把衣服一起收回,吃飯前嘗兩口別人的飯萊,幾個室友像一家人似的相濡以沫。離別的日子將近,學校周圍的飯館總是擠得滿滿的。所有的朋友在那里舉杯,為過去的日子和情感,為今天的惜別與感傷。
⑷還記得入學第一天我們的自我介紹么?
⑸還記得我們的“新生杯”籃球賽么?
⑹還記得“小剛”的夢話,“魯漢”的鼾聲么?
⑺還記得我們一起讀書,一起辯論,一起賦詩,一起唱歌么?
⑻那些有趣的、飛揚的,色彩鮮明、動人心弦、無比快樂的時光將要一去不復返了。我會永遠記住那些和善可愛的面龐,記住你們每個人青春的風采,記住那星光下曾經相伴的蛙吟蟲鳴,記住朋友們在夏夜里那輕柔如風的人生暢想……每一個畫面,每一種聲音,每一個瞬間都會因那里有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而被永恒地懷念。
⑼再見了,我的老師、我的慈母、我的恩人!你們那淵博的學識、崇高的人格,真讓我由衷敬佩;你們那 、 ,真讓我 。在這臨別之際,我披著月光,獨上西樓,憑欄眺望著你們住處的燈光,依戀著一個個熟悉的身影,耳畔又響起了你們深情的寄語。面對著浩瀚的夜空,我思緒萬千,百感交集,除了頻頻回味外,更多的卻是感恩和祝福。
⑽再見了,我們呆過的這間寢室,四年來,你如同一個好兄弟,默默地為我們遮風擋雨,無私地為我們全部付出。對著空無一人的寢室依依道了一聲:“兄弟,我走了!”然后輕輕掩上門……
⑾再見了,我的恩師;
⑿再見了,我的朋友;
⒀再見了,我的青春;
⒁永別了,我的學生時代!
⒂青春散場,一幕幕的場景,就像一張張絢麗的剪貼畫,串連成一部即將謝幕的電影,播放著我們的快樂和憂傷,記錄著我們的青春和過往,也見證著我們的友誼和感情。
⒃我們等待下一場開幕。我們將會在前面的旅途上,迎著燦爛的陽光,乘著青春的翅膀,勇敢地飛向夢想的天堂。
1.第⑴段中的“心痛”具體是指“我”什么樣的心情?
答:
2.文段主要抒發了作者的哪三種思想感情?
答:
3.請在第⑼段中的橫線處根據劃線句的文意和結構形式續寫出恰當的內容。
4.請為文段擬一個恰當的標題。
答:
(五)學 會 微 笑
⑴和諧,是需要微笑的。
⑵這是因為:微笑是一個標志。它標志著:面部的武裝已經解除,嘴上的哨兵已經撤崗。這種標志,猶如聯合國大廈門前的那個雕塑:槍管已經扭曲,子彈已經不存,隱喻著要和平,不要戰爭的思想。
⑶微笑是一種宣示。它宣示著:與人疏遠的沉默已經結束,與人接近的敘說已經開啟。這種宣示,猶如開歲發出的春令:來吧,我們是朋友;滋榮吧,嫩綠的百卉;斗芳吧,艷麗的百花。微笑是一面旗幟。它表達著:吾心謙和,與人為善;相逢一笑,重金勝玉。這種旗幟,猶如君子之交,雖形淡如水,卻道直如弦,心心相印。微笑是可親的。因為微笑傳遞出的是快樂。《論語憲問》曾言:“樂然后笑。”可見,笑由喜悅來,相從心頭生。微笑是可敬的。因為微笑傳遞出的是友善。北宋時期有一個叫程頤的哲學家、教育家在其《外書》卷二中曾言:“樂取于人以為善。”可見,為善使人樂,好善樂天下。微笑是可賀的。因為微笑傳遞出的是再造。早在1900年,法國學者柏格森在其出版的《笑之研究》中就認為:笑是對不合和諧、不合生命、不合社會的惰性、刻板、造作等現象的一種智力反應和糾正,具有使人恢復靈活生命、適應社會的功利性。可見,一笑失百憂,生命如逢春。
⑷微笑在心。心動笑發。心之精微,有時雖口不能言、書不能文,卻可喜形于色,掛在臉上。這種表現,如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詩云:“縱言及平生,相視開笑靨。”
⑸微笑在誠。誠動笑出。誠就是真心實意。誠還是無所隱伏。誠可生情,情可生笑。雖說“含嬌含態情非一”,但畢竟惟有“披心腹”、心見誠,才可“見情愫”、笑溢出。
⑹只要微笑,成功不遠。美國有位企業家在談到用人的成功經驗時說:“寧雇一名滿臉微笑的小學畢業的職員,也不雇一位面孔冷淡的哲學博士。”可見,微笑,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中、特定的情況下,是多么的重要。
⑺學會微笑,以柔克剛。《伊索寓言》中有則顯示強大的故事說得分明:大風靠狂怒以顯示強大,讓地上的老人把衣服脫掉,結果卻適得其反。風越大,老人把衣服裹得越緊,而且恨不得再多穿上幾件衣服;太陽則相反,靠微笑以顯示其力量。結果感動得老人不斷地增加熱量,不斷地擦去汗水,最后心甘情愿地把衣服脫下。這說明,在一定時候、一定條件下,微笑比狂怒更有力、更能取得成績!
⑻民間有一俗語:“莫笑莫開店。”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有科技含量高的好產品還不夠,還要有好態度、好服務。只有相逢開口笑,才能盼得人氣旺、生意火,從而“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
1.請歸納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答:
2.第⑺段用了哪兩種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3.作者認為微笑是“可親、可敬、可賀的”,請你分別解釋“可親”、“可敬”的原因。
可親:
可敬:
三、寫作題(50分)
題目:這里有 (如親情、信任、希望、歡樂、競爭……)
要求:①在橫線上填上恰當的詞語,使題目完整。②文體不限,字數500字以上。
③書寫工整,卷面整潔。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
【八年級語文期末試卷】相關文章:
八年級語文期末試卷09-13
八年級語文期末試卷分析05-16
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09-07
八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試卷08-30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03-22
八年級語文期末試卷答案04-09
求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05-19
人教版初中八年級語文期末試卷03-04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期末試卷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