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八年級上語文期末試卷】
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 (35分)
1.用課文原句填空。(10分)
① ,一覽眾山小。
② 烽火連三月, 。
③ 百川到東海,何時復西歸? , 。
④ ,孤帆天際看。
⑤ ,芳草萋萋鸚鵡洲。
⑥ 劉禹錫《陋室銘》中能概括中心的一句話是 , 。
⑦ 衣沾不足惜,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⑧ ,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⑨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⑩ 白頭吊古風霜里, 。(陳與義《登岳陽樓》其一)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13分)
自從2月21日起,截止至昨日,嚴重的霧霾( )已經盤jù( )華北上空整整一周。而在這一周里,霧霾的強度也在不斷增加。以北京為例,在最初的幾天,污染指數始終保持在300-400( )雖然這也已經是嚴重污染的級別了,而在25日至26日兩天,污染指數已經達到“爆表”狀態。直至2月26日傍晚,原來預報的冷空氣才如期而至,算是給“自強不吸”的人們解了圍。
(1)在括號內寫出漢字和拼音:霧霾( ) 盤jù( )(2分)
(2)結合語境,說說“爆表”的含義。(3分)
(3)“算是給‘自強不吸’的人們解了圍”這句話使用何種修辭?請寫出原來的成語。(4分)
(4)在括號內添加標點:(1分)
污染指數始終保持在300-400( )雖然這也已經是嚴重污染的級別了。
(5)下面句子有語病,請將更正后的句子寫在下面橫線上。(3分)
雖然這也已經是嚴重污染的級別了,而在25日至26日兩天,污染指數已經達到“爆表”狀態。
3.詩歌鑒賞。閱讀下面杜甫的兩首詩,回答下列問題。(8分)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 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兩首詩都用一個“望”字統領,而“望”的內涵卻不同。(2分)
《望岳》中“望”可理解為:遠望群山連綿,仰望泰山巍峨,細望歸鳥飛翔,展望人生未來。
《春望》中“望”可理解為:
(2)請就【甲】 【乙】兩詩句任選一句作簡單賞析。(2分)
【甲】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乙】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我選【 】,
賞析:
(3)“國破山河在”中“破”給人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元旦快到了,學校要召開“慶2016年元旦文藝聯歡會”,請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設計一段開場白。(不超過50字)(4分)
閱讀理解 (55分)
(一)閱讀下列文段,回答1-6題。(8分)
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這座橋的特點是:(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于車馬上下。(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四)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唐朝的張鷟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云,長虹飲澗”。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橋的主要設計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橋頭的碑文里還刻著他的名字。
1.用“‖”將這段文字分成三層,標明層意。(3分)
①
②
③
2.這段文字的說明對象是 。(1分)
3.揭示這段文字中心的句子是 。(1分)
4.這段文字的說明順序是 。(1分)
5.文中“這個創造性的設計”是指 。(1分)
6.文中引用張鷟之語是為了說明 。(1分)
(二)閱讀下列文段,回答1-6題。(6分)
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暢,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1.這段文字在結構上的特點是 。(1分)
2.這段文字所使用的最主要的說明方法是 。(1分)
3.這段文字說明蘇州園林假山堆疊的特點是什么?(1分)
4.蘇州園林中池沼安排的特點是什么?(1分)
5.文中加點的“這”指代的內容是 。(1分)
6.“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的正確意思是什么?(1分)
(三)閱讀下列文段,回答1-5題。(9分)
①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高28米,面積2380多平方米,是故宮最大的殿堂。在湛藍的天空下,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殿檐斗拱、額枋、梁柱,裝飾著青藍點金和貼金彩畫。正面是12根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同臺基相互襯映,色彩鮮明,雄偉壯麗。
② 大殿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上面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背后是雕龍屏。方臺兩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著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環繞著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梁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多姿,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1.第①段寫太和殿“高28米,面積2380多平方米”,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這樣寫有什么表達作用?(2分)
2.第(2)段說明太和殿內景是按照空間順序寫的。按空間順序進行說明時,需要確立空間方位的觀察點。本段確立的觀察點是 、 。這段文字中使用的方位詞有 。(3分)
3.①②段文字都突出了說明對象的主要特征。請具體說明突出了什么樣的特征,目的是什么?(2分)
(四)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回答1—4題。(14分)
【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選自《大道之行也》)
【乙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①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②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選自《桃花源記》)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4分)
⑴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 ⑵ 故人不獨親其親( )
⑶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 ⑷ 停數日,辭去 ( )
2.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⑴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譯文:
⑵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譯文:
3.【乙文】中兩處畫線句子分別從哪些方面體現了【甲文】所闡述的“大同”社會的理想生活?(2分)
第①句
第②句
4.【乙文】的“世外桃源”與【甲文】的“大同”社會有什么關聯之處?兩文各自側重于哪種表達方式?(4分)
答:
(五)閱讀下面文章《玉米餅里加了糖》,回答1—4題。(18分)
① 那一年我上高一,住校。由于家里生活拮據,我不得不每月回家取干糧。月末這天,我心事重重地回到家。后天班里要組織郊游,要求每人自帶食品,同學們都很期盼這次活動,大家商量著要在郊外吃一頓大餐,所謂的大餐,就是大家每人帶一點兒好吃的,然后集中起來享用。可我帶什么呢?我每月的生活費只有三十元,沒有一分錢是多余的,買一個面包都要二、三元,如果買些吃的,半個月的生活費就沒有了。去還是不去,這讓我頓時陷入了兩難。
② 母親覺察到了我的情緒,問我有啥事,我便將郊游的事告訴了她。母親沉思了一會兒,告訴我說她有辦法,然后就轉身出門了。半個小時后,母親回來了,手里拿著一包糖,對我說:“兒子,媽給你烙幾個糖玉米餅帶著,很好吃的。”母親本來很興奮,可看我沒有反應,再沒說什么,埋頭烙餅……
③ 第二天,我去和王老師請假,說身體不舒服了,不去郊游了。可王老師本來同意,誰知隔一天卻變了,要我必須去。我只好硬著頭皮,拿著母親給我做的糖玉米餅和同學們出發了。這一路上,我的心始終_____著,母親給我烙的幾個糖玉米餅越想越拿不出手。
④轉眼間到了吃飯的時間,同學們紛紛拿出自己的東西,我_____地走到了一棵樹下,默默地吃起母親給我做的糖玉米餅。就在這時,王老師帶著幾個同學悄悄地來到我的身后,冷不丁地伸手搶走了我的所有玉米餅, 并大聲地說:“同學們,程剛偷偷在這里吃好的,該不該罰……”同學們大聲地回應著。
⑤ 王老師把餅分給了大家,不一會兒就被大伙吃光了。突然,好幾個同學向我走來,問我這個餅子是在哪兒買的。此刻,那種自卑又一次沖擊著我的心房,我的臉就像在發燒,真的堅持不住了,直接對大家說:“大家不要安慰我了,這只是我媽給我做的粗糧餅。我家里窮,買不起好東西和大家一起分享。”說完,我的淚便掉了出來,同學們都愣在了那里。
⑥ 王老師走了過來,對我說:“程剛,老師真心地告訴你,第一,這個餅真的很好吃,大家好多是城里的,真的沒吃過這么香的玉米餅。第二,你不應該哭,而是應該驕傲地笑。昨晚你母親來過了,拿著兩個面包和兩根火腿腸,你去義務勞動了,她把東西交給了我,說你明天拿著粗糧和大伙出去不好。你母親為了買這點兒東西,舍不得錢坐車,走了3個小時……不管你認為這幾個加糖的玉米餅能不能拿得出手,我都認為這是今天這里最好吃的東西。餅里加了糖,這是你最甜的人生,因為在你成長的路上,有一位智慧的母親,更有一位為了生活在努力改變的母親,這是其他同學都體會不到的,也享受不到的。你所享受的這份愛,是獨有的。”
⑦ 我有些驚訝地看著王老師,淚水突然止都止不住。在這些真誠的話語里,我看到了卑微的力量,也看到了珍貴的貧窮……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主要內容。(4分)
2.根據你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展開想象,按要求填空。(4分)
A.這一路上,我的心始終 著,母親給我烙的幾個甜玉米餅越想越拿不出手。(要求:橫線上填入一個描寫程剛心理活動的詞。)
B.我 地走到了一棵樹下,默默地吃起母親給我做的糖玉米餅。(要求:橫線上填入一個描寫程剛神態的詞語。)
3.你是如何理解第⑦段加點詞語“珍貴”和“貧窮”的?(4分)
4.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母親都會以不同方式表達對我們的愛,讀了這篇文章,請結合親身經歷談談感想。(6分)
作文(60分)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他失信了,你可以提醒他“言必行”。他沮喪了,你可以提醒他“不可奪其志”。他困惑了,你可以提醒他“走自己的路”。我受挫折了,我應該提醒自己“自己不勇敢,沒人替你堅強”。我想逃遁了,我應該提醒自己“每個人的青春都是不容易的”。我要頹廢了,我應該提醒自己“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提醒”真的那么重要嗎?請以“提醒”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 題目自擬,文體自選。② 可以記敘經歷,抒寫感受,也可以發表議論。③ 不少于650字。若寫詩歌,不少于15行。
參考答案:
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 (35分)
用課文原句填空。(10分)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2.2016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3.2016-2017人教版八年級期末語文試卷上冊(附答案)
7.2016初二第一學期期末語文試卷
8.2016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