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 望
王 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1.“東皋薄暮望” 有什么作用?
點明時間、地點、事件。
2.“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舉目四望,樹林和山巒一片秋色,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顯得蕭瑟。整個畫面蕭瑟恬靜。
3.本詩寫景有特色?
頷聯寫的是秋野靜景,頸聯寫的是秋野動景,以動襯靜,意境更顯靜謐。
4.“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孤獨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隱的愿望。
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1.簡析“鄉淚客中盡”一句中“盡”字的意蘊。
盡:用完,沒有:在這里只思念家鄉的淚水已經在客鄉流完;一個“盡”字道出了作者離家鄉之遠,飄零之久。
2.用簡潔的語言描繪“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的景象。
秋風乍起,樹葉紛紛飄零,大雁南飛,北風呼嘯,江上涌起層層巨浪,令人倍增寒意。
3.閱讀全詩,簡要分析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詩人描寫了江上早寒的凄清景色,異鄉漂泊的境遇,抒發了旅人懷鄉思歸不得的悲戚和仕途不順,人生失意的落寞。
長歌行(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昆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本文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作者借百川歸海、一去不回來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有所作。(惜時勸學)。
2.寫法有何特點?
以景寄情,由情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