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元曲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
閱讀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問題。
【中呂】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王實甫
【十二月】自別后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
【堯民歌】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能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今春,香肌瘦幾分?摟帶寬三寸。
1.本曲由“十二月”“堯民歌”兩支曲子構成,請說明兩支曲子在內容上如何實現既各有側重又和諧統一的。(4分)
2.結句“今春,香肌瘦幾分?摟帶寬三寸”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4分
試題答案:
1.內容上兩支曲子表達的情感一致。前曲重在寫景,描寫了遙山、遠水、柳絮、桃花、香風、暮雨等景物,寓離別的寂寞、悲苦于景物之中;后曲側重抒情,通過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表達了相思之深、離別之苦。兩支曲牌前景后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共同把離人的相思表現得纏綿悱惻。
2.(1)用典。化用了前人詩句,比如古詩十九首中的“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等,表達了人物的別緒。
(2)此句極言人因相思而消瘦,用襯托的'手法寫出了離別帶來的痛苦之深。
(3)夸張。詩人用“寬三寸”來表達離別之痛,相思之重。
(4)設問。此句采用自問自答的問句形式,表達了自己面對離別的無奈,以及別后的相思和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