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普天樂·詠世原文及譯文

時間:2021-03-16 13:32:13 元曲精選 我要投稿

普天樂·詠世原文及譯文

  《普天樂·詠世》即《中呂·普天樂·詠世》,元朝散曲家張鳴善的小令代表作之一。下面是關于普天樂·詠世原文及譯文,歡迎閱讀!

  普天樂·詠世

  元代:張鳴善

  洛陽花,梁園月,好花須買,皓月須賒。

  花倚欄干看爛熳開,月曾把酒問團圓夜。

  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

  花謝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來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洛陽賞花,到梁園賞月,好花應不惜錢去買,明月也應不惜錢去買。依著欄干觀賞花開放得一片爛熳,舉酒問明月為何如此團圓。月有圓有缺花有開有謝,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過于離別。花謝了到了三春再開,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圓,人去了什么時候能再來呢?

  注釋

  ①洛陽花:即洛陽的牡丹花。歐陽修《洛陽牡丹記》稱洛陽牡丹天下第一。

  ②梁園月:即梁園的月色。梁園,西漢梁孝王所建。孝王曾邀請司馬相如、枚乘等辭賦家在園中看花賞月吟。

  ③月曾把酒問團圓夜:化用蘇軾《水調歌頭》詞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④三春:孟春、仲春、季春。

  賞析

  這首小令的前六句寫洛陽牡丹盛開和梁園賞月的勝景,以歡樂場面為下曲曲情做形象化的鋪墊.到七、八句筆鋒一轉,抒發感慨。“想人生最苦離別”,這大概是此曲曲題為《詠世》所要表達的本意。最后三句是進一層補充說明七、八兩句的意思,用花落會再開,月缺有重圓來對比、襯托“人去了何時來也”。

  此曲前面六句以對偶形式分詠花月,中間兩句和后面三句,以花、月和人作對比,不但文字新巧,而且蘊含哲理意味,耐人咀嚼。

  張鳴善介紹

  張鳴善 元代散曲家。名擇,號頑老子。原籍平陽(今屬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揚州。官至淮東道宣慰司令史。填詞度曲詞藻豐贍,常以詼諧語諷人。張鳴善身處元末喪亂之際,深感現實的動亂與污濁,因此多有刺時之作。

【普天樂·詠世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普天樂·詠世原文以及譯文12-21

普天樂·詠世原文12-12

《普天樂·詠世》譯文及賞析11-26

《普天樂·詠世》原文及賞析12-20

《普天樂·詠世》原文鑒賞12-17

普天樂·詠世10-31

《中呂·普天樂·詠世》譯文及賞析11-28

元曲《普天樂·詠世》10-29

《普天樂·詠世》賞析10-2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午夜精品自拍小视频 | 日韩一本一区二区三四区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欧美 | 最新国产区在线 | 亚洲ⅴa在线va天堂va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