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壽陽曲·遠浦帆歸》賞析

時間:2022-09-17 09:15:07 元曲精選 我要投稿

《壽陽曲·遠浦帆歸》賞析

  《壽陽曲·遠浦帆歸》以極富特征的景物渲染氣氛。夕陽、酒旗、欲歸未歸的航船、清流縈繞的茅舍、人群散去寂靜無聲的斷橋,猶如一幅清雅的水墨畫,營造了一幅清疏而曠遠的意境。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壽陽曲·遠浦帆歸》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壽陽曲·遠浦帆歸

  元代:馬致遠

  夕陽下,酒旆閑,兩三航未曾著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譯文

  夕陽西下,酒家里好像也顯得寧靜閑適,只有幾只船兒還未曾靠岸。空氣里彌漫著花香,連水好像也變得香了,茅舍也進入了夜色之中。斷橋頭上賣魚的人也散了。

  注釋

  ①浦:水邊。

  ②酒旆(pèi):酒店的旗簾,酒家懸于門前以招徠顧客。

  ③兩三航:兩三只船。

  ④航:船

  ⑤著岸:靠岸

  賞析

  有文場“曲狀元”之稱的馬致遠,其散曲描繪的景物,意境優美,語言凝煉,流暢自然。這首曲是他所作的《瀟湘八景》組曲中的一首。湘水從廣西發源,流經湖南零陵,與從九嶷山北流的瀟水會合,稱為瀟湘(今稱湘江,流入洞庭。宋人曾畫瀟湘風景山水畫八幅,稱為“瀟湘八景”。

  這支小令,描畫出水村小鎮黃昏歸舟的美景,畫面疏朗閑淡,頗為寧靜,并寫出漁人勞作后的輕松及喜悅之情。前三句用凝煉的語言,鋪排了“天空的夕陽,江面上歸航的漁舟,岸上酒家的酒旗”這些景物,寫得清晰明白而有致,像一個個鏡頭,把水村鎮上的風光綴成組組畫面,極富動靜態感。那夕陽西下,流動的江水,歸航漁船的`劃槳拍打著江水,像悅耳的音符響起,流動著伸延著,還有那漁夫,使人感到仿佛他在唱著漁歌,而“閑”字,寫出水村小鎮傍晚時分寧靜的氣氛,令人如置身于其中,體味到江邊恬靜的飄香的世界。寫景不刻意濃墨重彩去鋪陳,而是淡描勾畫,才會取得自然樸實的效果。

  “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是對漁船靠岸后的情景描寫,怎樣的情景?作者不寫漁船靠岸后,漁民們忙乎的勞動場面,而寫橋頭漁市已結束,賣魚人(包括打漁人)各自回到家中,他們居住的環境是“落花水香茅舍”,因是晚上,家家亮起了燈光,燈光映照在水里,花、水、茅舍足說明這是個優美的環境。有美的景,情又怎樣呢?曲里沒有明寫,而是隱含在曲句里,需要讀者去體會去感受去想象。也許有的人走到家門前,見妻兒迎上來,所有的勞累疲憊已消散,享受著至愛親情;也許有的和家人一起,其樂融融盤算著企盼著漁市能給家庭帶來好日子;也許有的在為家人烹飪美味佳肴,給家人予溫馨予關愛……家是樂園是港灣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也體現出漁民怡然自得的樂趣。

  離家人在外奔波操勞,總有割舍不了想家念家,惦家人的情結,其濃情濃思濃愁讓我們讀懂了李密的《陳情表》及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拳拳之情,也讓多少人唱出心中的歌《常回家看看》…

  創作背景

  此曲載于《陽春白雪》前集卷三、《梨園樂府》卷中。據《寄園寄所寄》《夢溪筆談》等書記載,宋代度支員外郎宋迪工畫,以瀟湘風景寫平遠山水八幅,時人稱為瀟湘八景,或稱八景。這八景是:平沙落雁、遠浦帆歸、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漁村夕照。馬致遠所描寫的八首《壽陽曲》的名稱與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寫的八曲也是瀟湘八景。此曲乃其中之一。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此曲開篇就向讀者展現出一幅優美的夕陽晚景圖。“夕陽下”,點明了時間。全曲情境均由此生。“酒旆”,既點明了地點,又表示這是小鎮所在。“閑”字,寫出水村小鎮傍晚時分寧靜的氣氛,令人如置身于其中,體味到江邊恬靜的飄香的世界,為全曲奠定了閑適的情調。“兩三航未曾著岸”,將景物境界由小鎮擴展到江濱。江上只有兩三只未曾靠岸的小船,進一步突出了小鎮的寧靜。“未曾著岸”四字隱含著“帆歸”之意。船是向岸邊駛來,只是尚未靠岸罷了,這同揚帆遠去或船行中流的情景是不同的。酒旆,是近景,酒旗也看得清,這是寫近距離的視覺。兩三航,是遠景,遠遠望去,只見江上有船,船上人看得不甚分明,這是寫遠距離的視覺。以上三句是一個層次,寫遠浦。

  “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是對漁船靠岸后的情景描寫,這轉入另一個層次,寫帆歸。此曲略去了漁船靠岸后,漁民們忙乎的勞動場面,直接寫橋頭漁市結束和漁人各自回家休憩的生活場面。作者不用人群熙攘來形容小鎮,而用斷橋頭來代指小鎮,是有意突出小鎮的幽寂。傍晚時分,斷橋頭旁曾有過短暫的魚市交易,但這種貿易很快結束,賣魚人散去,小鎮又重歸寧靜。漁人居住的環境是“落花水香茅舍”,因是晚上,家家亮起了燈光,燈光映照在水里,花、水、茅舍足說明環境的優美,襯出漁人生活的悠閑自適。從斷橋到茅舍,他們遠隔塵囂,與世無爭,怡然自得。

  元代詩人揭傒斯寫有《題王山仲所藏瀟湘八景圖卷走筆作》詩,其中《遠浦帆歸》是這樣寫的:“冥冥何處來,小樓江上開。長恨風帆色,日日誤朗回。”該詩描繪的是一幅思婦候門的場景,表現閨怨的主題。而馬致遠的這首小令描繪的是一幅江村漁人晚歸圖,表現向往寧靜生活的主題。全曲境界清淡閑遠,遠浦、酒旗、斷橋、茅舍,遠景近景,相得益彰,顯得清疏而又淡雅;酒家旆閑、船未著岸、落花晚舍、賣魚人散這些意象,透露出隱士追求世外桃源境界的恬淡心境。

  名家點評

  四川師范大學圖書館館長鄧元煊:此曲寫江村漁人晚歸,描繪了漁村傍晚的景象。用白描手法,質樸無華,清淡閑遠。鄭振鐸曾說,馬致遠“以淡墨禿筆作小幅山水,雖寥寥數筆,而意境無窮。這是他的不可及處”。此曲也體現了這一特色。(《元曲:彩圖版》)

  四川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趙義山:此首小令把江邊小鎮的漁民生活寫得極閑適恬澹,似充滿詩情畫意,這顯然有作者隱逸閑情的投影。此曲注意前后照應和氣氛的協調,其格調疏淡閑雅,意趣頗有情致。(《元曲大辭典》)

  作者簡介

  馬致遠,元代雜劇家、散曲家。號東籬,一說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務官(一作江浙省務提舉)。晚年隱退。所作雜劇今知有十五種,現存七種。作品多寫神仙道化,有“馬神仙”之稱。曲詞豪放灑脫。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合稱“元曲四大家”。其散曲成就尤為世所稱,有輯本《東籬樂府》,存小令百余首,套數二十三套。

【《壽陽曲·遠浦帆歸》賞析】相關文章:

壽陽曲·遠浦帆歸02-22

《壽陽曲·遠浦帆歸》翻譯及賞析02-26

元曲《壽陽曲·遠浦帆歸》賞析01-18

元曲《壽陽曲·遠浦帆歸》02-23

元曲壽陽曲·遠浦帆歸03-04

馬致遠《壽陽曲·遠浦帆歸》文學賞析03-10

《壽陽曲·遠浦帆歸》原文及翻譯03-09

《壽陽曲遠浦帆歸》古詩鑒賞01-21

馬致遠《壽陽曲·遠浦帆歸》欣賞03-1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无线码 |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午夜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亚洲一区在线日韩在线尤物 |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