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山坡羊潼關懷古全文
張養浩(1269—1329年),漢族,字希孟,號云莊,山東濟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下面是山坡羊潼關懷古全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釋】
①山坡羊——曲牌名,是這首散曲的格式;“潼關懷古”是標題。本文選自《全元散曲》(中華書局1986年版。
②聚——聚攏;包圍
③怒——指波濤洶涌
④潼關——古關口名,現屬陜西省潼關縣,關城建在華山山腰,下臨黃河,非常險要。
⑤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關一帶地勢險要。具體指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
⑥西都——指長安(今陜西西安)這是泛指秦漢以來在長安附近所建的都城。古稱長安為西都,洛陽為東都。
⑦躊躇——猶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處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靜。
⑧傷心——令人傷心的事, 形容詞作動詞。
⑨秦漢經行處——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陽和西漢(前208~8)的都城長安都在陜西省境內潼關的西面。經行處,經過的地方。指秦漢故都遺址。
⑩宮闕——宮殿。闕,皇門前面兩邊的樓觀。興:指政權的統治穩固。
譯文
(華山的)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怒似的洶涌。
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
遙望古都長安,陷于思索之中。
從秦漢宮遺址經過,引發無限傷感,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
一朝興盛,百姓受苦;一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
賞析
此曲是張養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云莊樂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寫下的懷古之作有七題九首,其中尤以《潼關懷古》韻味最為沉郁,色彩最為濃重。
全曲分三層:第一層(頭三句),寫潼關雄偉險要的形勢。張養浩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這層描寫潼關壯景,生動形象。第一句寫重重疊疊的峰巒,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一“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因地勢險要,為古來兵家必爭之地。
山本是靜止的,“如聚”化靜為動,一個“聚”字表現了峰巒的眾多和動感。第二句寫怒濤洶涌的黃河,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一“怒”字讓讀者耳邊回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
黃河水是無生命的,而“如怒”則賦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個“怒”字,寫出了波濤的洶涌澎湃。“怒”字還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詩人吊古傷今而產生的滿腔悲憤之情。為此景所動,第三句寫渲關位于群山重重包圍、黃河寒流其間那除隘之處。“山河表里潼關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關之氣勢雄偉窺見一斑,如此險要之地,暗示潼關的險峻,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的感慨。
作者簡介
張養浩(1270年—1329年),漢族,字希孟,號云莊,又稱齊東野人,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歷二年(公元1329年)。
一生經歷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數朝。少有才學,被薦為東平學正。歷仕禮部、御史臺掾屬、太子文學、監察御史、官翰林侍讀、右司都事、禮部侍郎、禮部尚書、中書省參知政事等。后辭官歸隱,朝廷七聘不出。天歷二年(1329年),關中大旱,出任陜西行臺中丞。是年,積勞成疾,逝世于任上。
元文宗至順二年(1331年),追贈張養浩攄誠宣惠功臣、榮祿大夫、陜西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柱國,追封濱國公,謚禮部侍郎、禮部尚書、中書省參知政事。尊稱為張文忠公。
張養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個人品行、政事文章皆為當代及后世稱揚,是元代名臣之一。與元明善,曹元用并稱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關懷古》等。
【山坡羊潼關懷古全文】相關文章:
山坡羊潼關懷古賞析10-25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03-25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及賞析02-28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及翻譯08-10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及譯文注釋01-17
《山坡羊·潼關懷古》創作背景及賞析01-06
《山坡羊·潼關懷古》賞析練習及答案11-24
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賞析10-26
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元曲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