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塊玉·馬嵬坡》原文及其翻譯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塊玉·馬嵬坡》原文及其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睡海棠,春交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
霓裳便是中原亂。
不因這玉環,引起那祿山,怎知蜀道難!
翻譯:
楊貴妃就如暮春時節的睡海棠那般嬌媚美艷,使得唐明皇恨不得將她時時放在掌上賞玩。《霓裳》曲便是中原的禍患。不是因為有了這個楊玉環引起了那個安祿山的起兵造反,唐明皇又怎會向四川逃難,怎會知道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注釋:
①睡海棠:比喻楊貴妃。
②明皇:指唐玄宗。
③霓裳:即《霓裳羽衣曲》,相傳楊貴妃善舞此曲。
④玉環:楊貴妃字玉環。
⑤祿山:即安祿山。
⑥蜀道難:指安祿山攻入潼關,唐玄宗倉皇逃往四川之事。
作者介紹:
馬致遠(約1250-約1321至1324間),一說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名不詳,字致遠,晚號“東籬”),被后人譽為“馬神仙”,漢族,元代著名戲曲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他的年輩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約在公元1250年,卒年約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
馬致遠是元代著名雜劇作家,大都(現今北京)人。因《天凈沙·秋思》而被稱為秋思之祖(已選入7年級上人教版語文4課古代詩歌四首之一)(8年級下蘇教版語文書詩詞曲三首之一)(8年級下上教版語文書第十六課)。所作雜劇今知有15種,《漢宮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輯本《東籬樂府》。青年時期仕途坎坷,中年中進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馬致遠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死后葬于祖塋。
馬致遠早年即參加了雜劇創作,是“元貞書會”的主要成員,與文士王伯成、李時中,藝人花李郎、紅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當時最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四大家包括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馬致遠從事雜劇創作的時間很長,名氣也很大,有“曲狀元”之譽。他的作品見于著錄的有16種,今存《漢宮秋》、《薦福碑》、《岳陽樓》、《青衫淚》、《陳摶高臥》、《任風子》6種,另有《黃粱夢》,是他和李時中、紅字李二、花李郎合作的。以《漢宮秋》最著名。散曲有《東籬樂府》。
馬致遠代表作
《天凈沙·秋思》《壽陽曲·江天暮雪》《壽陽曲·遠浦帆歸》《【仙呂】賞花時·長江風送客》《雜劇·馬丹陽三度任風子》《【雙調】撥不斷·九重天,二》
《【南呂】金字經·絮飛飄白雪》《雜劇·呂洞賓三醉岳陽樓》《【南呂】一枝花·惜春奪殘造》《雜劇·邯鄲道省悟黃粱夢》《【越調】小桃紅·四公子宅賦》《雜劇·半夜雷轟薦福碑》
《【雙調】夜行船·簾外西風飄》《【般涉調】哨遍》《【大石調】青杏子·悟迷世事飽》《【雙調】清江引》《雜劇·西華山陳摶高臥》《【雙調】壽陽曲·春將暮,花》
《【仙呂】青哥兒》《【雙調】湘妃怨·和盧疏齋《》《【雙調】新水令·題西湖四時》《【大石調】青杏子·天賦兩風流》《【雙調】慶東原·嘆世拔山力》《般涉調·哨遍·半世逢場作戲》
《【雙調】喬牌兒·世途人易老》《【中呂】粉蝶兒》《【雙調】夜行船·酒病花愁何》《【般涉調】耍孩兒·借馬近來時》《【雙調】蟾宮曲·嘆世東籬半》《【雙調】壽陽曲·山市晴嵐花》
《【南呂】一枝花·詠莊宗行樂》《雜劇·江州司馬青衫淚》《【雙調】行香子》《雜劇·破幽夢孤雁漢宮秋》《【雙調】夜行船·天地之間人》《【南呂】四塊玉·天臺路采藥》
《【雙調】夜行船·百歲光陰百》《【中呂】喜春來·六藝禮夙興》《【南呂】四塊玉·嘆世兩鬢皤》《【商調】集賢賓》《【南呂】四塊玉·恬退綠鬢衰》
馬致遠人物評價
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價:“馬東籬之詞,如朝陽鳴鳳。其詞典雅清麗,可與靈光景福兩相頡頏,有振鬣長鳴萬馬皆喑之意。又若神鳳飛于九霄,豈可與凡鳥共語哉!宜列群英之上。”
【《四塊玉·馬嵬坡》原文及其翻譯】相關文章:
古詩《馬嵬坡》的賞析10-25
馬嵬坡古詩詞鑒賞02-22
關雎的原文及其翻譯06-08
《詠柳》的原文及其翻譯03-21
《白發賦》的原文及其翻譯04-11
杜牧《赤壁》的原文及其翻譯11-20
《觀滄海》的原文及其翻譯03-13
《鵲橋仙》原文及其翻譯08-16
《畫蛇添足》原文及其翻譯03-11
《神女賦》原文及其翻譯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