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韋粲傳文言文閱讀題
韋粲,字長蒨。好學仗氣,身長八尺,容貌甚偉。太清二年,征為散騎常侍。聞侯景作逆,便簡閱部下,得精卒五千,馬百匹,倍道赴援。至豫章,奉命報云賊已出橫江,粲即就內史劉孝儀共謀之。孝儀曰:必期如此,當有別敕。豈可輕信單使,妄相驚動,或恐不然。時孝儀置酒,粲怒,以杯抵地曰:賊已渡江,便逼宮闕,水陸俱斷,何暇有報;假令無敕,豈得自安?韋粲今日何情飲酒!即馳馬出,率部即發。至南州,粲外弟司州刺史柳仲禮亦帥步騎萬余人至橫江,粲即送糧仗贍給之,并散私金帛以賞其戰士。
先是,西豫州刺史裴之高率江西之眾赴京師,屯于張公洲,待上流諸軍至。粲建議推仲禮為大都督,報下流眾軍。裴之高自以年位,恥居其下,累日不決。粲乃抗言于眾曰:今者同赴國難,義在除賊,所以推柳司州者,政以久捍邊疆,先為侯景所憚;且士馬精銳,無出其前。若論位次,柳在粲下;語其年齒,亦少于粲,直以社稷之計,不得復論。今日形勢,貴在將和;若人心不同,大事去矣。裴公朝之舊齒,年德已隆,豈應復挾私情,以沮大計。之高垂泣曰:吾荷國恩榮,自應帥先士卒,顧恨衰老,不能效命,企望柳使君共平兇逆,謂眾議已從,無俟老夫耳。若必有疑,當剖心相示。于是諸將定議,仲禮方得進軍。
次新亭,賊列陣于中興寺,相持至晚,各解歸。是夜,仲禮入粲營,部分眾軍,旦日將戰,諸將各有據守,令粲頓青塘。青塘當京師中路,粲慮柵壘未立,賊必爭之,頗以為憚,謂仲禮曰:下官才非御侮,直欲以身殉國。節下善量其宜,不可致有虧喪。仲禮曰:青塘立柵,迫近淮渚,欲以糧儲船乘盡就泊之,此是大事,非兄不可。若疑兵少,當更差軍相助。乃使直閣將軍劉叔胤師助粲,帥所部水陸俱進。時值昏霧,軍人迷失道,比及青塘,夜已過半,壘柵至曉未合。景登禪靈寺門閣,望粲營未立,便率銳卒來攻。軍副王長茂勸據柵待之,粲不從,令軍主鄭逸逆擊之,命劉叔胤以水軍截其后。叔胤畏懦不敢進,逸遂敗。賊乘勝入營。左右牽粲避賊,粲不動,猶叱子弟力戰,兵死略盡,遂見害。
賊傳粲首闕下,以示城內,太宗聞之流涕曰:社稷所寄,惟在韋公,如何不幸,先死行陣。詔贈護軍將軍。世祖平侯景,追謚曰忠貞。
。ㄟx自《梁書列傳第三十七》)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便簡閱部下 簡:挑選。
B.以沮大計 沮:阻止。
C.令粲頓青塘 頓:駐扎。
D.令軍主鄭逸逆擊之 逆:預先。
2.下面各組句子中,分別表現韋粲英勇抗敵和心懷大局的一組是( )(3分)
A.①即馳馬出,率部即發 ②下官才非御侮,直欲以身殉國
B.①粲即送糧仗贍給之,并散私金帛以賞其戰士 ②直以社稷之計,不得復論
C.①左右牽粲避賊,粲不動 ②節下善量其宜,不可致有虧喪
D.①軍副王長茂勸據柵待之,粲不從 ②粲建議推仲禮為大都督,報下流眾軍梁書·蕭琛傳 閱讀答案附翻譯梁書·劉之遴傳 閱讀答案及翻譯梁書·王筠傳 閱讀答案附翻譯范云傳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侯景叛亂后,韋粲即刻率兵奔赴京城救援,到了豫章后,劉孝儀以報告不實相推脫,韋粲義正嚴詞地指斥了他的行為。
B..裴之高以自己年長位尊自居,反對韋粲提出的以柳仲禮統率諸軍的提議,韋粲非常激動,對諸將講形勢和大義,最終促使裴之高改變了主意。
C.柳仲禮率部與侯景在中興寺開戰,青塘是戰略要地,柳仲禮打算把糧草囤集于此,韋粲身先士卒,主動請纓率部駐守此地。
D.由于適逢大霧,迷失了道路,韋粲的部隊沒有及時筑好防御工事,給了敵人可乘之機,侯景率兵進攻得手,韋粲臨危不懼,壯烈犧牲。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所以推柳司州者,政以久捍邊疆,先為侯景所憚。(5分)
(2)左右牽粲避賊,粲不動,猶叱子弟力戰,兵死略盡,遂見害。(5分)
參考答案
1.D
2.C
3.C
4.⑴我提議推薦柳司州的原因,正是因為他長期守衛邊疆,早就為侯景懼怕(5分, 關鍵詞所以政捍憚。)
、祈f粲身旁的人都拉他躲避賊兵,但他凜然不動,還大聲命令子弟拼命作戰,士兵都差不多戰死了,韋粲也被殺。(5分,關鍵詞牽力略見。)
譯文
韋粲,字長蒨,愛好學習,任性使氣,身高八尺。太清二年,朝廷徵調韋粲為散騎常侍。韋粲返京走到廬陵,聽説侯景叛亂,就從部下中挑選出五千精兵,一百匹馬,日夜兼程奔赴京城救援。到了豫章,有使者報告說:逆賊已經到達橫江。韋粲立即到內史劉孝儀那里一起商量對策。劉孝儀說:如果真的這樣,應當另有敕命,怎么可以輕信這一個使者,就驚恐妄動,或許情況不是這樣。當時劉孝儀正擺酒席招待韋粲,韋粲發怒,把杯子扔在地上說:逆賊巳渡江,馬上就進逼城,水路陸路都被切斷,哪里還會有回報的使者;假使沒有敕令下達,難道自己就能安心嗎?我畫楚現在哪有心思喝酒!說完立即騎馬奔出,部署軍隊準備出發,正好江州刺史當陽公蕭大心派使者來邀請韋粲,韋粲就騎馬去拜見蕭大心說:長江上游各個藩鎮,只有江州離京城最近,從殿下的情況考慮,實在應當先去救援;但是中游地位重要,你駐守江州任務重大,其他人救援京城也需你們接應,這褢不能無人鎮守,F在你只要虛張聲勢,移兵鎮守湓城,然后派一員偏將跟隨我前去,這事便行了。董大心認為他說對,就派遣中兵柳昕率領兩千士兵跟隨韋粲。韋粲將家屬全留在江州,自己乘輕舟啟程。到了南州,韋粲的表弟司州刺史柳仲禮也率領步兵騎兵一萬多人到了橫江,韋粲立即送糧食武器給他,并且散發自己私人的錢財布帛來獎賞柳仲禮的士兵。
在這之前,安北將軍鄱陽王蕭范也從合肥派西豫州刺史裴之髙和自己的長子蕭嗣,率領長江以西的部隊奔赴京城,駐扎在張公洲,等待上游的各路援軍到來。這時,裴之高派船接柳仲禮的軍隊過江,和自己會合進駐王游苑。韋粲提議推舉柳仲禮任大都督,通報下游各軍。但裴之高認為自己年長位尊,羞于位居柳仲禮之下,于是說:柳節下已經是一州刺史.哪用我來任命他呢?因而議論整天,不能作出決定。韋粲激憤地對眾將領說:如今我們同赴國難,目的.就是消滅逆賊,我提議推舉柳司州的原因,是因為他長期守衛邊疆,侯景早就畏懼他,而且柳司州兵強馬壯,沒有人能超過他。如果要論官位,他在我之下,要說年齡,他也比我年輕,只是因為考慮到國家的命運,不能再計較這些了,F在的形勢,重要的是將領之間的和睦;如果人心不和,國家大事就完了。裴公是朝廷有聲望的老臣.年髙望重,怎么可以出于私心,破壞救援大計呢?請允許我來為諸位消除這個障礙。于是韋粲乘坐一條小船到裴之高的軍營,嚴詞責備裴之高,說:前些天諸位將領推舉柳司州任大都督的主張,您心襄不同意,如今皇上、太子情勢危急,狡猾的逆賊侯景罪惡滔天,我們這些臣子應當同心協力,哪能自相矛盾呢?如果您一定要有二心,我便只有以刀劍相向了。裴之高流著淚說:我蒙受國家的恩惠榮寵,自然應該身先士卒,只恨自己年老力衰,不能為國效力,希望和柳使君共同鏟除逆賊,我是認為大家的主張已經實行了,不用等我作決定罷了。如果你一定懷疑我另有想法,我可以剖出心來給你看。于是將領們共同作出了決議,柳仲禮纔得以領兵進發。梁書·蕭琛傳 閱讀答案附翻譯梁書·劉之遴傳 閱讀答案及翻譯梁書·王筠傳 閱讀答案附翻譯范云傳
柳仲禮領兵駐扎在新亭,叛軍在中興寺擺開戰陣,雙方相持到晚上,各自收兵回營。這天晚上,柳仲禮來到韋粲的軍營,部署軍隊,準備第二天作戰,將領們各自據守一方,柳仲禮命令韋榮駐軍青塘。青塘面對石頭城的正中,韋粲考慮到那里還未筑好柵檷營壘,逆賊一定會前來爭奪,因此頗為擔心。他對柳仲禮說:我并不是有才能抵御外敵,只是想以身殉國,希望你妥善地量才而用,不要因用人不當而招致有所損失。柳仲禮說:在直獲修筑營柵,靠近淮河邊,我想讓儲糧的車船全都?吭谀窍。這是大事,非兄長您承擔不可。如果擔心兵力少,我可以再派軍隊幫助您。于是派直合將軍劉叔胤率軍幫助韋粲,他們率領自己的部隊從水陸兩路一起進發。當時正遇上茫茫大霧,士兵迷失了道路,等到了宣連,已經過了半夜,營壘柵欄一直到天亮都沒筑完。侯景登上禪靈寺的閣樓,遠遠望見室粲的營壘柵檷未筑完,便率領精兵來攻打。軍副王長茂勸畫粲堅守營壘等待敵軍,室楚不聽從他的意見,命令軍主鄭逸迎擊敵軍,又命令劉叔撒用水軍截斷敵軍后路。劉叔胤膽小害怕不敢率兵前進,鄭逸于是被打敗。逆賊乘勝沖入軍營,室面身旁的人都拉他躲避,但他屹然不動,還大聲命令子弟拼命作戰,士兵都差不多死盡了,室楚也被殺,當時他五十四歲。韋粲的兒子韋尼和韋榮的三個弟弟韋助、韋警、韋構、堂弟韋昂都戰死了,他的親戚戰死的有幾百人。逆賊將韋粲的首級送到宮闕之下,拿給宮城內的人看,太宗知道后流著淚說:國家的安危就寄托在韋公身上,怎么如此不幸,他竟先戰死在陣中。于是下詔追贈韋粲為護軍將軍。世祖平定侯景之亂后,追贈韋粲謚號為忠貞,并且追贈韋助、韋警、韋構以及韋厘為中書郎,追贈韋昂為員外散騎常侍。
【梁書韋粲傳文言文閱讀題】相關文章:
《梁書·江革傳》文言文閱讀題03-24
《梁書》文言文閱讀03-02
《梁書·陶弘景傳》閱讀理解04-09
梁書柳慶遠傳及其閱讀題答案04-09
王粲傳文言文翻譯02-24
柳敬亭傳文言文閱讀題04-21
王冕傳文言文閱讀題04-13
《梁書·劉孺傳》文言文翻譯02-10
文言文《梁書》閱讀練習及答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