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言文閱讀訓練《戰國策.中山》
原文:
中山君饗都士,大夫司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馬子期怒而走于楚,說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隨其后者,中山君顧謂二人:“子奚為者也?”二人對曰:“臣有父,嘗且餓死,君下壺餐餌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來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嘆曰:“與不期眾少,其于當厄;怨不期深淺,其于傷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飡得士二人。” (《戰國策.中山》)
譯文:
中山國的國君宴請都城里的士大夫,大夫司馬子期也在座。由于羊羹不夠,司馬子期沒能吃上。他一怒之下,跑到楚國去,并煽動楚王攻打中山,中山君逃走。這時,有兩個人提著武器,尾隨在他的后面。中山君回過頭來問這兩人說:“你們為什么跟著我?”兩人回答說:“我們的父親曾經快要餓死的時候,多虧您給了他飯吃,才沒有死。父親在臨死的時候叮囑我們說:‘中山一旦有急難,你們倆一定要冒死去保護。’所以,我們是來保護您,為您獻身的。”中山君聽罷,仰天長嘆:“給人東西不在于多少,應該在他災難困苦的時候給于幫助;怨恨不在于深淺,關鍵的是不要使人傷心。我因為一杯羊羹亡了國,卻因為一碗飯得到了兩個勇士。
簡析:
這個故事敘述了中山君因一杯羊羹而亡了國,卻用一碗飯得到了兩個勇士。說明了怨恨不在大小,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去做使人怨恨的事;要急人之難,在別人災難困苦的時候給于幫助才是最可貴的。
當今我們的國家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人們的生活水平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提倡先富起來的一些人為社會多做善事、好事,多給弱勢群體一些及時的關愛和幫助。
注釋:
(1)“中山饗(xiang想)都士”,“中山”,戰國時的一個小國,在今河北定縣,最后被趙國所滅。“饗”,用酒食款待人,此指請客吃飯。“都士”,都城里的士大夫。
(2)司馬子期:中山人,后仕楚國。
(3)“羊羹不遍”,“遍”,普遍,這里是“夠”的意思。
(4)“走于楚”,跑到楚國去。
(5)“說楚王伐中山”,“說(shui稅)”說服,勸人接受意見。
(6)“中山君亡”,“亡”,逃走。
(7)“挈(qie怯)”,提,舉。
(8)“顧”,回頭看。
(9)“嘗餓且死”,曾經快要餓死了。
(10)“餐餌”,“餐”,小食或熟食。“餌”,糕餅。“餐餌”,可譯為“飯”。
(11)“中山有事,”,“事”,指急難。
(12)“汝必死之”,你們一定要不惜生命去保護。“死之”即“為之而死”,“之”,指代“中山君”。
(13)“死君”,為君而死。
(14)“喟(kui愧)”,嘆氣的樣子。
(15)“厄”,災難,困苦。
(16)“與不期眾少”,“與”給。“期”,在于。
(17)“吾以……”,“以”,因為。
【文言文閱讀訓練《戰國策.中山》】相關文章:
《戰國策》文言文閱讀及答案09-08
《戰國策》文言文閱讀欣賞09-08
文言文的閱讀訓練09-08
文言文閱讀訓練及翻譯09-01
中考文言文的閱讀訓練09-13
《大鼠 》文言文閱讀訓練09-09
《晉書》文言文閱讀訓練09-09
文言文《舊唐書》閱讀訓練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