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譯知識點總結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高考語文古文現代文翻譯知識點,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加油,一直陪伴您。
一、必須將字詞的含義精確注解
例:
(1)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攝。
(2)比還,謁周舍,再拜引咎。
在這兩句中的里人、疾、入、被、攝、比、謁、舍、再、引咎這十個詞語,它們分別應該注解為鄉人、憎恨、把列入、遭到、傳喚、等到、拜見、寒舍、兩次、歸過失于自己。這樣,如果我們把這兩句話,翻譯成現代文的話,那么就應該是:
(1)(有個極其)憎恨沈周的(同)鄉人,把他(沈周)的姓名列入(畫工的`名單之中),于是(沈周)遭到了傳喚。
(2)等到(郡守從朝廷)返回,(他特意去)沈周的寒舍拜見,(在向沈周)拜了兩拜(之后),(并把招他入畫工之事)歸過失于自己。周老師認為:字字落實,一一對應,應該是高考古文翻譯的一大體現。
二、必須將語法的知識精確揭示
例:
(1)堯咨諷轉運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陽民有爭舟而相毆至死者,獄久不決。
在這兩句中的,諷和出是詞法中的使動用法,應該注解為對暗示和讓離開不使居府中,既是省略句中的使令動詞的兼語省,又是狀語后置句中的介詞省。其完整句式應該是:不使(毆陽公)居(于)府中。而第二句中的桂陽民有爭舟而相毆至死者,其實是留者省之的定語后置句。它的變句完整式應該是:桂陽民(之)有爭舟而相毆至死者,還原成本句的話,應該是:桂陽有爭舟而相毆至死之民。只有將這些詞法和句法給全部落實下來,那么你的譯文才能正確地體現出來。如果我們把這兩句話,翻譯成現代文的話,那么就應該是:
(1)陳堯咨對轉運使暗示讓(歐陽公)離開,不要讓(他)(在)江陵府里(再)留任。
(2)桂陽有(一些為)爭搶船只而互相斗毆至死的民事,(這個)案件長久沒有(得到)判決。周老師認為:文言語法,一絲不茍,應該是高考古文翻譯的二大體現。
三、必須將添加的語言精確補上
例:
(1)虞丘相進之于楚莊王以自代也。
(2)王許之,居半歲,民悉自高其車。
對這兩句話,我們除了要做到字詞含義精確和語法知識精確之外,還要在翻譯時,將上下文意自然疏通。但是,因為古文的表達簡潔性,在翻成現代文時,我們還是要補入不少流暢的文字。在補充的文字上,必須加上刮號。如果我們把這兩句話,翻譯成現代文的話,那么就應該是:
(1)(楚國)虞丘丞相把他(孫叔敖)推薦給楚莊王(的目的)是(想)用(他來)代替自己(啊)。
(2)楚莊王答應了他(孫叔敖的要求),(僅僅)過了半年 (的時間),(楚國的)民眾(就)全部自覺地提高了自己的車位(座駕)。周老師認為:上下文意,一氣貫達,應該是高考古文翻譯的三大體現。
最后,希望小編整理的高考語文古文現代文翻譯知識點對您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文言文翻譯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文言文知識點歸納之重要語句翻譯02-27
勾踐滅吳文言文翻譯及其知識點04-01
文言文的翻譯12-28
文言文翻譯02-25
初中文言文重要語句翻譯知識點歸納02-27
初二上冊知識點:文言文句子翻譯02-26
初中文言文知識點之重點句子翻譯04-11
總結高考文言文翻譯的方法02-27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