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桓公知士文言文中的翻譯
引導語:《桓公知士》這篇文眼紋想必很多人都學過,那么有關桓公知士的文言文翻譯哪里有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桓公知士
齊桓深知寧戚,將任之以政,群臣爭讒之,曰:“寧戚衛人,去齊不遠,君可使人問之,若果真賢,用之未晚也!
公曰:“不然,患其有小惡者,民人知小惡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蹦艘古e火而爵之,以為卿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腹芍^善求士矣。
譯文
齊桓公很了解寧戚,準備委任他來管理國家的政務。朝中的大臣爭相向齊桓公進寧戚的讒言,說:“寧戚是衛國人,(衛國)離齊國不遠,您可以派人去調查他,如果他真是一個有才有德的賢人,再重用他也不為遲呢!”
齊桓公說:“不能這樣,我擔心他有小小的過失。一般人常常了解一個人的小缺點,而忽視他的主要優點,這就是世上不能得到有才能有德行的人的原因!”于是連夜點燈,大排筵席,拜封官職,并請他擔任齊國的相國。寧戚擔任相國之后,協助齊桓公多次聯合諸侯,一統天下。像齊桓公這樣可算是善于發現人才和使用人才了。
注釋
①齊桓:齊桓公,春秋時期齊國的國君。
②寧戚:齊桓公的大臣,衛國人。
、壑毫私狻
④將任之以政:準備任用他管理國家的政務。政:指國家的統治管理。
⑤讒:在別人面前說陷害人的壞話。
、奕ィ壕嚯x。
⑦遠:遙遠,指空間距離大。
⑧果:果真。
、嵝海盒〉倪^失;小的缺點。
、獯竺溃捍蟮膬烖c;主要優點。
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這是世上不能得到有才能有德行的人的原因。∈溃菏郎。以:原因。
舉火:點起火把或點上燈。爵:飲酒器。舉火而爵之:連夜點燈拜封官職(爵)。
爵:飲酒的器具,這里做動詞,宴請。
卿:官名,古代高級官員。卿相:即相國。
九合諸侯:幾次聯合諸侯國,即為霸主。九合:多次聯合。
一匡天下:使天下安定統一?铮嚎镎。引申為安定。
善求士:指善于發現人才和使用人才。求:尋找.
賢:賢能,賢才。
出處
《桓公知士》出自《劉子·妄瑕》,其作者一般被認為是劉晝。
《劉子》是一部雜家著作,內容包含了哲學、政治、道德等多個方面的思想。
在《桓公知士》這篇文言文中,通過講述齊桓公準備任用寧戚,面對群臣的讒言,齊桓公卻能認識到不能因小惡而忽視大美的道理,最終重用寧戚,展現了齊桓公善于發現和使用人才的品質。文章也借此強調了作為掌權者應明白是非,不可偏聽偏信、人云亦云的道理,同時啟示人們作為君子不應因小人的詆毀而改變自己的高潔品性。
【桓公知士文言文中的翻譯】相關文章:
桓公知士文言文翻譯12-28
桓公知士文文言文翻譯04-08
桓公知士文文言文翻譯03-25
《桓公知士文》文言文03-26
然后在文言文中的翻譯07-23
孟嘗君養士文言文翻譯12-19
四知文言文翻譯07-17
齊桓公伐楚文言文翻譯整理03-02
李士謙傳文言文翻譯06-07
李士謙高義文言文翻譯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