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驢文言文翻譯及試題
文言文翻譯在語文考試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黔之驢文言文翻譯及試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原文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 驢不勝怒,蹄之。<> 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黔之驢全文翻譯:
黔這個地方沒有驢子,有個喜好多事的人用船運載了一頭驢進入黔地。運到后卻沒有什么用處,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見到它,一看原來是個巨大的動物,就把它當作了神奇的東西。于是隱藏在樹林中偷偷地窺探它。老虎漸漸地走出來接近它,很小心謹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領。<> 一天,驢子一聲長鳴,老虎大為驚駭,頓時遠遠地逃跑;認為驢子將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懼。然而老虎來來往往地觀察它,覺得驢子好象沒有什么特殊的本領似的;漸漸地習慣了它的叫聲,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動;但老虎始終不敢和驢子搏擊。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驢子,態度更為隨便,碰擦闖蕩、沖撞冒犯它。<> 驢禁不住發怒,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欣喜,盤算此事。心想到:“驢子的本領只不過如此罷了!”于是跳躍起來,大聲吼叫,咬斷驢的喉嚨,吃完了它的肉,才離去。<>
黔之驢對照翻譯: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黔這個地方沒有驢子,有個喜好多事的人用船運載了一頭驢進入黔地。運到后卻沒有什么用處,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見到它,一看原來是個巨大的動物,就把它當作了神奇的東西。于是隱藏在樹林中偷偷地窺探它。老虎漸漸地走出來接近它,很小心謹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領。<>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 一天,驢子一聲長鳴,老虎大為驚駭,頓時遠遠地逃跑;認為驢子將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懼。然而老虎來來往往地觀察它,覺得驢子好象沒有什么特殊的本領似的;漸漸地習慣了它的`叫聲,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動;但老虎始終不敢和驢子搏擊。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驢子,態度更為隨便,碰擦闖蕩、沖撞冒犯它。<> 驢不勝怒,蹄之。<> 驢禁不住發怒,用蹄子踢老虎。<> 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老虎因此而欣喜,盤算此事。心想到:“驢子的本領只不過如此罷了!”于是跳躍起來,大聲吼叫,咬斷驢的喉嚨,吃完了它的肉,才離去。
閱讀《黔之驢》,完成問題。
黔之驢
柳宗元
黔①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所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③,以為且噬④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⑤,蕩倚沖冒⑥,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注釋】①黔(qián):地名。②慭慭(yìnyìn)然:小心謹慎的樣子。③遁(dùn):逃走。④噬(shì):咬。⑤狎(xiá):親近而不莊重。⑥蕩倚沖冒:形容虎對驢輕侮戲弄的樣子。⑦跳踉(liàng):跳躍。⑧?(hǎn):虎怒吼。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
(1)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異:__________________
(2)斷其喉,盡其肉,乃去。去: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虎見之,龐然大物也
B.驢不勝怒,蹄之
C.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D.蔽林間窺之
3.翻譯下列句子。
技止此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用一個成語概括這篇寓言的內容,并談談你從這篇寓言中得到的啟示。
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啟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異,特殊、特別。只要是特殊的近義詞即可。(2)去,離開。
2.C
3.本領不過這樣罷了。意思接近即可。
4.成語:黔驢技窮或黔驢之技。啟示:示例①:貌似強大的東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戰勝它。示例②:沒有真才實學,就難以在社會上立足。
擴展閱讀:文言文省略句的翻譯
中考文言文閱讀必然會考到文言文翻譯。省略某種成分,在文言文中較為普遍,在解答這類題目時,很多同學感到束手無策。
省略某種成分,在文言文中較為普遍。在做古文今譯題時,為了使譯句完整、通順,應將古文原句中省略而現代漢語中不能省略的成分增補出來。習慣上,增補的文字翻譯時應加括號。本文的省略句大致有如下幾種類型:
(1)省略主語。例句:便舍船,從口入。該句省略了主語漁人。全句譯為:(漁人)于是下了船,從洞口進去。
(2)省略賓語。例句: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這句除了省略主語,還省略了動詞問和要的賓語,補全應為:(桃源里的人)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有人)便要(漁人)還家。今譯:(那里的人)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
(3)省略介詞。例句:林盡水源。這句省略了介詞于,補全應是林盡(于)水源。今譯: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沒有了。
【黔之驢文言文翻譯及試題】相關文章:
黔之驢的文言文翻譯03-31
《黔之驢》文言文翻譯03-19
黔之驢的文言文的翻譯01-25
黔之驢文言文翻譯12-21
黔之驢文言文的翻譯02-06
文言文《黔之驢》原文及翻譯03-30
黔之驢文言文簡短翻譯03-31
關于黔之驢的文言文翻譯04-01
黔之驢的文言文和翻譯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