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拒婚文言文翻譯
尉遲拒婚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對尉遲拒婚的故事了解多少呢?下面是關于尉遲拒婚文言文翻譯的內容,歡迎閱讀!
尉遲拒婚文言文翻譯
太宗謂尉遲公曰:"朕將嫁女與卿,稱意否?"敬德謝曰:"臣婦雖鄙陋,亦不失夫妻情。臣每聞說古人語:“富不易妻,仁也。”臣竊慕之,愿停圣恩。"叩頭固讓。帝嘉之而止。
【注釋】
①太宗:指唐太宗李世民;
②尉遲公:隋末唐初大將,復姓尉遲,名恭,字敬德,曾助李世民奪取帝位。
【翻譯】
唐太宗對尉遲恭說:"我想嫁女兒給你,你滿意嗎?"尉遲恭謝絕說:"我媳婦雖然目光短淺,長相丑陋,但我們仍沒有失去夫妻感情。我常常聽到古人的話:“富貴了不改妻子,就是仁義。”我暗暗羨慕這樣人,希望圣上停止這種恩德。"他叩頭堅決推辭。皇帝贊許他并停止了嫁女的打算。
尉遲拒婚的故事
尉遲拒婚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這是一個和尉遲氏有關的典故,今天美國神婆星座網小編就來和你一起來看看這個故事。
只有家庭的和諧才能讓社會和諧,這個道理是顯然易見的。"夫婦之道,人道之大倫也。"夫妻關系是家庭關系的核心,對待夫妻關系的態度,是衡量一個人乃至一個社會倫理道德的重要標準。在我國長達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家庭關系一直是"夫權制",丈夫可以將妻子"休"掉,也可以擁有三妻四妾。許多男子在"金榜題名"后,拋棄了患難與共的結發之妻而另攀高門,成為"乘龍快婿"。
尉遲拒婚文言文可以看出尉遲恭是個怎么樣的人
富貴則易妻是封建社會的一種陋習。尉遲恭富不易妻,無疑是一種美德。而且要嫁女給尉遲恭的不是別人,而是皇帝,如果答應了隨之就會帶來種種好處;反之,有可能觸怒皇帝,招來橫禍。尉遲恭應該是深知其中利害的.,但他仍能斷然謝絕易妻,就更顯得其可貴。尉遲恭的話看似平樸,卻處處得體,語氣、分寸都切合人物的身份。
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語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五四運動”以前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春秋戰國時期,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隨著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
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后白話文來講的,古代并無文言文這一說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經過歷代文人修飾越顯浮華,唐代起大文學家韓愈等發起“古文運動”,主張回歸通俗古文。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于閱讀理解,一般都會對其標注標點符號。
【尉遲拒婚文言文翻譯】相關文章:
嗜魚拒饋文言文翻譯及注釋02-22
文言文“公輸”翻譯01-20
伯俞泣杖文言文翻譯05-31
《過秦論》文言文翻譯01-15
文言文翻譯方法01-14
《尉遲懷離恨》古詩鑒賞06-08
文言文南轅北轍及翻譯03-17
馬說文言文翻譯08-26
琢冰文言文翻譯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