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字昭范文言文翻譯
王鐸,字昭范,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唐朝宰相,司徒王播之侄。太常博士王炎之子。下面是關于王鐸字昭范文言文翻譯的內容,歡迎閱讀!
文言文
王鐸,字昭范。會昌初,擢進士第,累遷右補闕、集賢殿直學士。咸通后,仕浸顯,歷中書舍人、禮部侍郎。所取多才實士,為世稱挹。十二年,繇禮部尚書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韋保衡緣恩幸輔政,始由鐸得進士,故謹事之。雖竊政權,將大斥不附者,病鐸持其事,不得肆,搢紳賴焉。鐸亦上疏祈解,乃以檢校左仆射出為宣武節度使。
僖宗初,以左仆射召。始,鐸當國,練制度,智慮周密,時論推允。會河南盜起,天下跂鐸入輔,又鄭畋數言其賢,復拜平章事。乾符六年,賊破江陵,宋威無功,諸將觀望不進,天下大震。朝廷議置統帥,鐸因請自率諸將督群盜。帝即以鐸為侍中、荊南節度使、諸道行營都統,封晉國公。綏納流冗,益募軍,完器鎧,武備張設。
未幾,召拜太子少師,從天子入蜀,拜司徒,加侍中。復以太子太保平章事。是時誅討大計悉屬駢駢內幸多難數偃蹇而外逗撓鐸感慨王室每入對必噫嗚流涕固請行。時中和二年也。乃以檢校司徒、諸道行營都統、判延資戶部租庸等使。先是,諸將雖環賊,莫肯先。及鐸檄至,號令殷然,士氣皆起,急欲破賊,故巢戰數蹙。宦人田令孜策賊必破,欲使功出于已,乃構鐸于帝,罷為檢校司徒。鐸功危就,而讒見奪,然卒因其勢困賊。后數月,復京師,策勛居關東諸鎮第一。
鐸世貴,出入襲馬鮮明。過魏,樂彥禎子從訓心利之。李山甫者,數舉進士被黜,依魏幕府,內樂禍,且怨中朝大臣,導從訓以詭謀,使伏兵高雞泊劫之,鐸及家屬佐三百余人皆遇害。朝廷微弱,不能治其冤,天下痛之。
(選自《新唐書》,有刪改)
參考譯文:
王鐸,字昭范。會昌初年,考上進士科,多次升遷任右補闕、集賢殿直學士。咸通年間以后,官職逐漸顯貴,歷任中書舍人、禮部侍郎。選取的人士大多有真才實學,受到世人的.稱頌。十二年,從禮部尚書進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韋保衡因受寵幸而輔佐治理政事,他當初是經由王鐸而考中進士,所以侍奉王鐸十分恭謹。雖然竊取朝廷大權,企圖大舉排斥不依附自己的人,但是王鐸主事使他有所顧忌,不能為所欲為,士大夫們都有賴于王鐸。王鐸又上疏祈請解職,于是以檢校左仆射,出任宣武節度使。僖宗即位之初,以左仆射將他召回朝廷。當初,王鐸執政時,由于熟悉典章制度,思慮周詳,受到時論的推崇。恰逢河南盜賊起事,天下人都翹足盼望王鐸進入朝廷輔政,鄭畋又多次上言說他賢能,他再次擔任平章事。乾符六年,賊軍攻破江陵,宋威沒有取勝,各路將領都觀望不進軍,天下大震。朝廷商議設置統帥,王鐸隨即請求親自率領眾將剿滅群盜。皇帝當即任命王鐸為侍中、荊南節度使、諸道行營都統,封晉國公。他安撫收納流民,招募軍隊,充實兵器甲胄,完善軍事設施。
不久,朝廷將他召入任太子少師,隨從天子入蜀,拜授司徒,加授侍中。又以太子太保任平章事。當時,征討大計都交付高駢,高駢內心希望禍難頻繁,屢次對朝命傲慢不遜,而對外因怯陣遠遠觀望按兵不動。王鐸感慨朝廷衰微,每當入宮議事時,都要抽泣流淚,堅決請求統兵出征。這時是中和二年。于是任為檢校司徒、諸道行營都統、掌管延資戶部租庸等職。此前,各路將領雖已包圍了賊軍,但無人肯率先進兵。等王鐸的檄文傳送到了,號令雷厲風行,士氣大振,爭相要打敗賊軍,因而黃巢連戰連敗。宦官田令孜預料賊軍必敗,企圖將戰功竊為己有。于是向皇帝誣告王鐸,王鐸被罷職為檢校司徒。王鐸大功將要告成,卻因遭受誣陷而被剝奪權力,但最終還是乘他的勝勢而使賊兵陷于困境。數個月后,收復京城,論功居關東各鎮之首。
王鐸世代顯貴,出出進進衣裝車馬豪華。經過魏州時,樂彥禎的兒子樂從訓一心想要奪取他的財產。李山甫,多次應考進士沒有考中,投靠了魏州幕府,他幸災樂禍,并怨恨朝中大臣,就用奸計引誘樂從訓,派伏兵在高雞泊搶劫王鐸,王鐸及家屬僚佐三百多人全都遇害。朝廷權勢微弱,不能追查懲治這一冤案,天下人為此感到痛惜。
【王鐸字昭言文翻譯】相關文章:
王昭素文言文翻譯02-04
燕昭王招賢文言文翻譯01-24
黃孔昭文言文翻譯04-01
陳寵字昭公文言文翻譯03-31
陳子昂《燕昭王》古詩原文及翻譯賞析04-21
曹昭捉怪文言文翻譯03-31
酒肆文言文翻譯03-31
枯魚之肆文言文翻譯03-31
初三文言文翻譯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