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人買履》的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鄭人買履》的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
原文: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謂曰:“吾忘持度!”返歸取之。及返,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注釋:
鄭——春秋時代一個小國的名稱。在現今河南省的新鄭縣。
履——音呂,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奪,忖度,這里作動詞用,即計算、測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詞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詞,這里指量好的尺碼。
坐——同座,就是座位,這里指椅子、凳子一類的家具。
操——操持,帶上、拿著的意思。
罷——罷了,完結的意思,這里指集市已經解散。
無——虛無,沒有,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譯文:
鄭國有個想買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繩子量好自己腳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他到集市上去,卻忘了帶上量好的尺寸,他已經選好了一雙鞋,想比比大小,發現量好尺寸的繩子忘記帶來了,于是又急忙趕回家去取。等他帶著繩子跑回來時,集市已散,他最終沒能買到鞋。別人知道后對他說:“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腳試一試呢?”他固執地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評點:
這個鄭國人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他只相信量腳得到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不僅鬧出了大笑話,而且連鞋子也買不到,成為了笑柄,而現實生活中,買鞋子只相信腳碼而不相信腳的事,可能是不會有的吧?但類似這樣的人,倒確是有的。有的人說話、辦事、想問題,只從書本出發,不從實際出發。書本上寫到的,他就相信,書本上沒有寫但實際上存在著的,他就不相信。在這種人看來,只有書本上的才是真理,沒寫上的就不是真理。這樣,思想當然就要僵化,行動就要碰壁。
【注音】zhèng rén mǎi lǚ
【釋義】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用法】作定語、狀語;指辦事機械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生搬硬套、死搬教條
【相反詞】隨機應變、見機行事
【押韻詞】泣下如雨、枯苗望雨、快人快語、百廢俱舉、閑言贅語、穢言污語、飛檐反宇、默然無語、竊竊私語、戰勝攻取、......
【成語故事】從前有個鄭國人想買一雙鞋,就先在家里拿根繩子量好腳的尺寸,然后上街買鞋,他選好一雙鞋想比比大小,發現量尺寸的繩子忘在家里,就趕忙回家去拿。等他拿回繩子,集市已經散了。有人說他怎么不用自己的腳試鞋呢,他只相信繩子
【成語示例】你可千萬不要學鄭人買履。
【《鄭人買履》的文言文翻譯】相關文章:
鄭人買履的文言文及翻譯11-10
《鄭人買履》文言文及翻譯01-14
鄭人買履的文言文翻譯03-14
鄭人買履的文言文翻譯11-05
鄭人買履的文言文翻譯06-03
鄭人買履名言文言文翻譯02-24
鄭人買履文言文的翻譯及注釋04-26
鄭人買履文言文附翻譯12-02
文言文《鄭人買履》原文及翻譯11-23
《鄭人買履》文言文和翻譯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