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憙字伯陽文言文翻譯
趙憙,字伯陽,南陽宛縣人。東漢初年大臣。耿直磊落,為人光明正大。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趙憙字伯陽文言文翻譯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原文:
趙憙字伯陽,南陽宛人也。少有節操。從兄為人所殺,無子,憙年十五,常思報之。乃挾兵結客,后遂往復仇。而仇家皆疾病,無相距者。憙以因疾報殺,非仁者心,且釋之而去。顧謂仇曰:“爾曹若健,遠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云聞宛之趙氏有孤孫憙信義著名愿得降之 更始乃征憙。嘉年未二十,既引見,即除為郎中,行偏將軍事,使詣舞陰,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尋、邑,憙被創,有戰勞,還拜中郎將,封勇功侯。
鄧奉反于南陽,憙素與奉善,數遺書切責之,而讒者因言憙與奉合謀,帝以為疑。及奉敗,帝得憙書,乃驚曰:“趙憙真長者也。”后拜懷令。大姓李子春先為瑯邪相,豪猾并兼,為人所患。憙下車,聞其二孫殺人事未發覺,即窮詰其奸,收考子春,二孫自殺。京師為請者數十,終不聽。時趙王良疾病將終,車駕親臨王,問所欲言。王曰:“素與李子春厚,今犯罪,懷令趙憙欲殺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無復言。
其年,遷憙平原太守。時平原多盜賊, 憙與諸郡討捕,斬其渠帥,余黨當坐者數千人。憙上言:“惡惡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師近郡。”帝從之,乃悉移置潁川、陳留。 于是擢舉義行,誅鋤奸惡。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輒死,歲屢有年,百姓歌之。
二十七年,拜太尉,賜爵關內侯。時南單于稱臣,烏桓、鮮卑并來入朝,帝令憙典邊事,思為久長規。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親幸視。及薨,車駕往臨吊。時年八十四。謚曰正侯。 (節選自《后漢書·趙憙傳》)
譯文:
趙憙字伯陽,是南陽宛縣人。年輕時有節操。堂兄被人殺害,沒有兒子,趙憙十五歲,時常想著報仇。于是帶著兵器約好朋友,后來終于前去尋仇。仇人們全部生了病,沒有人抵抗。趙憙認為乘別人生病報仇殺人,不是仁愛的人所應做的,就暫且放過他們而離開了,回頭對仇人說:“你們如果病好了,躲我遠遠的。”
更始帝登位,舞陰大姓李氏占據縣城不肯投降,更始帝派柱天將軍李寶招降,不肯,說:“聽說宛縣趙氏有個獨孫子趙憙,講信義很有名,我愿意向他投降。”更始帝就召見趙憙,趙憙年紀不滿二十歲,被引見后,隨即被任命為郎中,代理偏將軍事務,派他去舞陰,而李氏終于投降。光武打敗王尋、王邑時,趙憙受傷,有戰功,回朝后被拜任為中郎將,封勇功侯。
當時鄧奉在南陽反叛,趟憙一向和鄧奉交好,多次送信嚴厲地責罵他,而那些說壞話的人就說趙憙和鄧奉合謀,皇上懷疑這件事。等鄧奉失敗,皇上得到趙憙的信,才吃驚地說:“趙憙真是有道德的人。”后來趙憙被任命為懷縣縣令。大姓李子春先前任瑯邪相,又奸又猾,百姓很怕他。趙憙到任,聽說他兩個孫子殺人的事沒有被揭發,立即追查其中的情,逮捕審訊李子春,他兩個孫子自殺了。京城中替李子春說情的幾十起,他終究不聽。這時趙王劉良生病將死,皇上親自看望趙王,問他想說什么。趙王說:“我一向和李子春交情深,如今他犯罪,懷縣縣令趙憙要殺他,我希望饒他一命。”皇上說:“官吏守法,法律不可不遵。再說說別的要求吧。”趙王不再說話。
這一年,升任趙憙為平原太守。當時平原有許多強盜,趙憙和各郡一起追捕,殺死他們的頭領,其余黨應判罪的有幾千人。趙憙上書稱“懲罰壞人僅限于其本人,可把其他人全搬遷到京城附近的郡”。皇上聽從了他的建議,就把那批人全部搬遷到潁川、陳留。于是推薦提拔有善行的人,誅殺鏟除壞人。后來青州受大面積蝗災,蝗蟲侵入平原境內就死,連年豐收,百姓都歌頌他。
二十七年,拜任太尉,賜爵位為關內侯。遣時南單于降服,烏桓、鮮卑一起來朝貢,皇上命令趙憙主管邊疆事務,考慮作長遠打算。
建初五年,趙憙病重,皇上親自前去探視。等他逝世,皇上前去祭吊。這一年他八十四歲。謐號正侯。
人物生平
為兄報仇
趙憙年輕時有節操。堂兄被人殺害,沒有兒子,趙憙年十五歲,時常想著報仇。于是帶著兵器約好朋友,后來終于前去尋仇。仇人們全部生了病,沒有人抵抗。趙憙認為乘別人生病報仇殺人,不是仁愛的人所應做的,就暫且放過他們而離開了,回頭對仇人說:“你們如果病好了,躲我遠遠的。”仇人都趴著叩頭。后來病好了,仇人們全自己把自己綁好來見趙憙,趙憙不和他們見面,后來終于殺了仇人。
降李逃難
更始元年(23年),更始帝劉玄即位,舞陰大姓李氏占據縣城不肯投降,更始帝派柱天將軍李寶招降,李氏不肯投降,說:“聽說宛縣趙氏有個獨孫子趙憙,講信義很有名,我愿意向他投降。”更始帝就召見趙憙,趙憙年紀不滿二十歲,被引見后,更始帝笑著說:“小牛犢子,哪能馱重東西走遠路呢?”隨即任命他為郎中,代理偏將軍事務,派他去舞陰,而李氏終于投降。趙憙于是進入穎川,攻打各處不肯投降的人,到達汝南地界,返回宛縣。更始帝非常高興,對趙憙說:“你是千里馬,努力做事。”恰逢王莽派王尋、王邑率兵出關,更始帝就拜任趙憙為五威偏將軍,讓他協助各位將軍在昆陽抗擊王尋、王邑。光武帝劉秀打敗王尋、王邑時,趙憙受傷,有戰功,回朝后被拜任為中郎將,封勇功侯。
更始三年(25年),赤眉軍殺死更始帝,更始政權滅亡,趙憙被赤眉軍包圍,被逼急了,就從房上逃走了,和與他處得好的韓仲伯等幾十個人,帶著年少體弱的,翻山越嶺,一直逃出武關。韓仲伯因妻子長相漂亮,擔心有要強暴他妻子的`,而自己也會受害,要把妻子丟在路上。趙憙憤怒地責罵他也不聽,于是用泥涂在韓仲伯妻子的臉上,把她裝在小車上,親自推著小車。每次路上遇上賊兵想搶人的,趙憙就說她病重的情況,因此得以免受污辱。進入丹水縣后,遇上更始帝的親屬,都光著身子赤著腳很狼狽,又餓又累無法走路。趙憙見到后傷心感慨,把所帶的布匹糧食,全部給了他們,并將他們護送回故鄉。
入朝為官
建武二十六年(50年),光武帝邀集親戚舉行宴會,很高興,各位夫人分別上前說“趙憙很講恩義,先前遭赤眉軍兵亂逃出長安,我們都是他所救活的”。光武帝非常贊許他。后來召趙憙入朝任太仆,光武帝接見時對他說:“你不只是被英雄所保舉,夫人們也都感激你的恩情。”厚加賞賜。
建武二十七年(51年),升任太尉,賜爵位為關內侯。這時南單于降服,烏桓、鮮卑一起來朝貢,光武帝命令趙憙主管邊疆事務,考慮作長遠打算。趙憙上書請求恢復沿邊疆的各個郡,幽州、并州二州從此確定下來。
建武三十年(54年),趙憙上書勸光武帝前往泰山封禪,行三雍之禮。
建武中元元年(56年),趙憙跟隨光武帝祭祀泰山。
建武中元二年(57年),光武帝去世,趙憙接受遺詔,主持喪禮。當時藩王都在京城,自從王莽篡位后,舊的典章制度不復存在,皇太子劉莊(漢明帝)和東海王劉彊等人夾雜同座,雜亂無序。趙憙就面色嚴肅,扶劍站在殿前臺階上,把藩王們扶下大殿,來明確地位的尊崇與卑下。當時藩國的官員出入宮內朝中,和百官沒有區別,趙憙就上書請求讓謁者帶著,分別停留在別的縣,藩王們全部命令他們回府第,只在早晚上朝進宮。整頓禮儀,嚴格門衛制度,朝廷內外都很肅敬。
【趙憙字伯陽文言文翻譯】相關文章:
文言文義士趙良原文及翻譯01-24
《趙威后問齊使》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4-12
趙某誤子文言文翻譯注釋及啟示01-17
義士趙良注釋翻譯11-04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文言文翻譯注釋及啟示01-17
宋定伯捉鬼_干寶的文言文原文賞析及翻譯08-27
刺世疾邪賦_趙壹的文言文原文賞析及翻譯08-27
《義士趙良》注釋及翻譯11-03
宋史邵伯溫傳言文翻譯05-16
文言文“公輸”翻譯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