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4-10-31 16:55:06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jīng)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tǒng)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1

  《蘇武傳》

  1.通假字

  ①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畔:通“叛”,背叛。

  ②與旃毛并咽之旃:通“氈”,毛織品。

  ③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無”,沒有。

  ⑤信義安所見乎見:通“現(xiàn)”,顯現(xiàn)。

  ⑥法令亡常亡:通“無”,沒有。

  ⑦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亡:通“無”,沒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亡:通“無”,沒有。

  ⑨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衿:通“襟”,衣襟。決:通“訣”,訣別。

  ⑩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經(jīng)。

  ⑾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輕輕敲打

  2.古今異義

  1.漢亦留之以相當。相當:古義:抵押。今義:正在(某時某地)。

  2.皆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義:提拔。今義:業(yè)績。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義:老人,長輩。今義:岳父。

  4.欲因此時降武。因此:古義:趁這時。今義:相當于所以。

  5.獨有女弟二人。女弟:古義:妹妹。今義: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義:年紀。今義: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或指季節(jié)。

  7.武等實在。實在:古義:確實存在。今義:誠實、老實。

  8.稍遷至栘中廄監(jiān)。稍:古義:漸漸。今義:稍微。

  9.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遺:古義:送給。今義:丟失、落下。

  10.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會:古義:正當、適逢。今義:聚會、集合。

  11.此必及我。及:古義:牽連今義:常作連詞“和”用

  12.會論虞常。論:古義:判罪今義:常作議論

  13.以貨物與常。貨物:古義:財物今義:指供出售的物品

  14.臥起操持古義:為操和持,兩個詞,“拿著“的意思今義:料理,辦理/籌劃

  3.詞類活用

  ①意動用法

  單于壯其節(jié)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壯。

  誠甘樂之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

  ②使動用法

  (1)欲因此時降武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動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兩主斗:使動用法,使……爭斗。

  (4)單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動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7)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歸:使……歸

  (8)屈節(jié)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

  ③名詞活用

  (1)天雨雪雨:名詞做動詞,下。

  (2)羝乳乃得歸乳:名詞做動詞,生子。

  (3)杖漢節(jié)牧羊杖:名詞做動詞,拄著。

  (4)武能網(wǎng)紡繳,檠網(wǎng)、檠:名詞做動詞,結網(wǎng)、用檠矯正。

  (5)惠等哭,輿歸營輿:名詞做動詞,用車子。

  (6)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詞做狀語,向上。

  (7)絕不飲食飲食:名詞做動詞,給他吃的、喝的。

  4.一詞多義

  ①使

  (1)數(shù)通使相窺觀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漢者第一個“使”:出使。

  (3)單于使使曉武第一個“使”:派,第二個“使”:使者。

  ②語

  (1)以狀語武語:告訴。

  (2)如惠語以讓匈奴語:說的話。

  ③引

  (1)虞常果引張勝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引:拔。

  ④食

  1)絕不飲食食:給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食:吃。

  3)廩食不至食:糧食。

  4)給其衣食食:食物。

  ⑤發(fā)

  1)方欲發(fā)使送武等發(fā):打發(fā)。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fā)發(fā):發(fā)動。

  3)恐前語發(fā)發(fā):被揭發(fā)。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送留在漢者匈奴使”。

  (2)為降虜于蠻夷。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于蠻夷為降虜”。

  (3)何以女為見。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為見女”

  (4)子卿尚復誰為乎。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子卿尚復為誰乎”。

  (5)何以復加。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復加”。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②判斷句

  (1)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漢所望也。

  (3)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動句

  (1)見犯乃死,重負國

  (2)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

  (3)皆為陛下所成就

  (4)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2

  (1)名詞用作動詞

  晉軍函陵(駐軍)

  趙王之子孫侯者(封侯)

  質(zhì)于齊(做人質(zhì))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吃)

  樹之以桑(種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稱王)

  填然鼓之(擊鼓,敲起鼓)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東面而視(面對)

  履而制六合(登上)

  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稱帝,稱王)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以甕作;以繩系)

  序八州而朝同列(安排次序)

  籍吏民(登記)

  范增數(shù)目項王(以目示意)

  道芷陽間行(取道)

  刑人如恐不勝(處罰)

  (2)名詞用作狀語

  夜縋而出(在晚上,當晚)

  朝濟而夕設版焉(在早上;在晚上)

  必廟禮之(在廟堂上)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當面)

  日食飲得無衰乎(每天)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向上;向下)

  秋水時至(按季節(jié),隨著時令)

  順流而東行(向東)

  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像席子一樣;像包裹

  一樣;像口袋一樣)

  內(nèi)立法度(對內(nèi))

  天下云集響應(像浮云一樣;像回聲一樣)

  贏糧而景從,(像影子一樣)

  吾得兄事之(用對待兄長的禮節(jié))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

  頭發(fā)上指(向上).

  道芷陽間行。(從小路)

  時矯首而遐觀(時時,時常)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3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說見臣說,通“悅”,yuè,高興。

  2、日以盡矣以,通“已”,已經(jīng)。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5、荊軻奉樊於期頭函奉,通“捧”,捧著。

  6、圖窮而匕首見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

  7、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huán)”,繞。

  8、卒起不意卒惶急無以擊軻卒,通“猝”,倉促,突然。

  二、古今異義

  1、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古義:走投無路,陷于困境。今義:生活貧困,經(jīng)濟困難。

  2、仰天太息流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古義: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將軍。今義:年長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古義:可以用它來……。今義:表可能、能夠、許可。

  5、持千金之幣物古義:禮物今義:錢幣。

  6、秦王方還柱走古義:跑今義:步行。

  7、諸郎中執(zhí)兵古義:宮廷侍衛(wèi)今義:指中醫(yī)。

  8、左右既前,斬荊軻古義:周圍侍從。今義:表方向或大約。

  三、詞類活用現(xiàn)象:

  名詞作狀語

  1、進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3、函封之

  4、發(fā)盡上指冠

  高一語文常用知識點

  名詞作動詞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為歌曰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左右既前,斬荊軻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設九賓

  使動用法

  1、使使以聞大王

  2、使畢使于前

  3、自引而起,絕袖

  意動用法

  1、太子遲之

  2、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判斷句

  1、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購之(以)金千斤

  2、欲與(之)俱

  3、見燕使者(于)咸陽宮

  4、而(群臣)卒惶急無以擊軻

  被動句

  1、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2、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介賓短語后置

  1、常痛于骨髓(介賓短語后置)

  2、嘉為先言于秦王(介賓短語后置)

  3、燕王拜送于庭(介賓短語后置)

  4、使畢使于前(介賓短語后置)

  定語后置

  1、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4

  1.《齊諧》者,志怪者也志:記載

  2.置杯焉則膠膠:粘,著地

  3.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決:快速的樣子;槍:碰、撞

  4.而后乃今將圖南圖:圖謀

  5.而控于地控:投,落下

  6.小知不及大知及:趕得上。

  7.窮發(fā)之北窮:荒遠的.、偏僻

  發(fā):毛,指草木

  8.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待:憑借

  9.下迨蔀屋迨:至

  蔀:遮蔽光明之物

  10.置酒交衢間衢:大路

  11.櫛比如鱗櫛:木梳;比:并、排列

  12.妍媸自別妍媸:美丑

  13.恐進之亦興闌矣闌:衰落、消失

  14.遲月生公石上遲:等候

  15.不知尚識余言否耶識:記著

  16.居為奇貨居:積,儲存

  17.操童子業(yè),久不售操……業(yè):從事……行業(yè);售:考取

  18.宰嚴限追比比:追征

  19.成妻具資詣問詣:到……去

  20.唇吻翕辟翕:合;辟:開

  21.有古陵蔚起蔚:草木茂盛的樣子,引申為高大

  22.如被冰雪被:遭受

  23.氣息然然:氣息微弱的樣子

  24.審諦之審諦:仔細

  25.徑造廬訪成造:到

  26.則蟲集冠集:止,落在

  27.俾人邑庠邑:縣;庠:學校

  28.撫軍亦厚賚成賚:賞賜

  29.獨是成氏子以蠧貧蠧:蛀蟲

  30.民日貼婦賣兒貼:抵押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5

  虛詞歸納

  ⑴之

  縱一葦之所如(助詞,取獨)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扣舷而歌之(音節(jié)助詞)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

  哀吾生之須臾(助詞,取獨)茍非吾之所有(助詞,取獨)

  ⑵于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詞,在)月出于東山之上(介詞,從)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詞,被)托遺響于悲風(介詞,給)

  ⑶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詞,它,指“一葦”)其聲嗚嗚然(代詞,那)

  何為其然也(代詞,指簫聲)方其破荊州(代詞,他,指曹孟德)

  ⑷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連詞,表轉折)侶魚蝦而友糜鹿(連詞,表并列)

  耳得之而為聲(連詞,表順承)下江陵,順流而東也(連詞,表修飾)

  特殊句式

  渺渺兮予懷(主謂倒裝句)

  游于赤壁之下(狀語后置)

  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后置)

  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介詞賓語前置)

  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介詞賓語前置)

  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滄海之一粟。(謂語省略,省略句)

  而又何羨乎!(賓語前置,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判斷句)

  客有吹洞簫者——定語后置

  固一世之雄也——“也”為標志的判斷句

  此非曹孟德之詩乎?——“非”為標志的判斷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非”標志的.判斷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表被動的被動句

  (其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省略句

  (其聲)舞幽壑之潛蛟——省略句

  詞類活用(詞性轉換)

  歌窈窕之章(名詞用作動詞,歌詠)

  擊空明兮溯流光(形容詞用作名詞,月光下的清波)

  下江陵(名詞用作動詞,攻下)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方位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

  舞幽壑之潛蛟(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舞動)

  侶魚蝦而友麋鹿(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伴侶,以……為朋友)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名詞作狀語,向南)

  渺滄海一粟(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渺)

  順流而東也(名詞用作動詞,譯作狀語加動詞,向東進軍)

  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名詞作動詞,打魚砍柴)

  通假字

  ①舉酒屬客屬—囑勸酒

  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憑憑借

  ③山川相繆繆—繚盤繞

  ④舉匏尊以相屬屬—囑勸酒尊—樽酒杯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6

  文學常識

  1、《左傳》的作者,相傳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為“十三經(jīng)”之一。因為《左傳》和《公羊傳》《谷梁傳》都是為解說《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左傳》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后為序,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nèi)政外交等大小事實(起于魯隱公元年,終于魯哀公二十七年)。記事比《春秋》詳細而具體(字數(shù)近二十萬,超過《春秋》本文十倍)。

  2、《戰(zhàn)國策》是戰(zhàn)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國別體歷史著作,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經(jīng)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zhàn)國策》。全書共三十三篇。《戰(zhàn)國策》長于議論和敘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具有重要的地位。

  3、《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全書由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五部分組成,計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余字。它不僅是一部相當完備的古代史書,同時又是我國古代史傳文學成就的代表作品。魯迅先生曾譽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正說明了《史記》在史學和文學上的偉大成就。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7

  古今異義

  1.徘徊于斗牛之間(徘徊:古義-明月停留今義-人在一個地方來回走動)

  2.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古義-內(nèi)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義-美貌的人)

  3.凌萬頃之茫然(凌:古義-越過今義-欺侮)

  4.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子:古義-對人的'尊稱,多指男子今義-兒子)

  詞類活用

  1.羽化而登仙(羽:名詞作狀語)

  2.舞幽壑之潛蛟(舞:動詞使動)

  3.泣孤舟之嫠婦(泣:動詞使動)

  4.正襟危坐(正:形容詞使動)

  5.烏鵲南飛(南:名詞作狀語)

  6.西望夏口(西:名詞作狀語)

  7.下江陵(下:名詞作動詞)

  8.漁樵于江渚之上(漁樵:名詞作動詞)

  9.侶魚蝦而友糜鹿(侶,友:名詞意動)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7-03

文言文語文知識點總結10-15

文言文語文知識點總結09-06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歸納05-27

文言文語文知識點總結【合集】09-08

【通用】文言文語文知識點總結09-08

[熱]文言文語文知識點總結09-10

文言文語文知識點總結(精品)09-09

文言文語文知識點總結精選[15篇]09-0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久久 | 亚洲免费高清A在线 | 亚洲Aⅴ狠狠爱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视频网站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影院在线 |